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精品)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0:58:40
文档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精品)

期中考八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何广智解题人:2017.11亲爱的考生: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4页,20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4.要求书写规范、工整,保持卷面整洁。一、语文知识积累(25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c
推荐度:
导读期中考八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何广智解题人:2017.11亲爱的考生: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4页,20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4.要求书写规范、工整,保持卷面整洁。一、语文知识积累(25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c
期中考八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何广智      解题人:      2017.11

    亲爱的考生: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4页,20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要求书写规范、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一、语文知识积累(25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cóng(    )生;也许,我们前行的步履总是沉重,pán(    )跚;也许,我们qián(    )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而不能自由áo(    )翔……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岂不罹凝寒,                   。(刘桢《赠从弟(其二)》

(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5)                   ,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6)清新庚开府,                   。(杜甫《春日忆李白》)

(7)《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                 ”表明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深,更突出美好的景色使人流连忘返之意。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6分)

(1)虽乘奔(       )御风                 (2)晓雾将歇(      )                       

(3)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4)窥谷忘反(      )                      

(5)风烟俱(           )净               (6)哀转久绝(      )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7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就结构而言,新闻(消息)一般由六个部分组成,即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B.《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早期创作的记叙性散文,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朴实的一生,歌颂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崇高品德,表达了自己将继续,为中国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坚定志向。

C.《藤野先生》是我国当代作家鲁迅写的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D.《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三作家》。

(2)苏轼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为了悼念他的(        )(2分)

A.母亲         B.妻子         C.父亲        D.恩师

(3)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主要内容。(3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民工父亲的“幸福”(李良旭)(15分)

①搬入新房不久的一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②突然,响起一阵杂乱的敲门声,像宁静的湖面扔进了一个石子,打破了这份宁静和惬意。

    ③我轻手轻脚地走到门边,屏住呼吸,从猫眼往外看去:只见一个陌生人。他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斑斑点点,眼睛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的神色。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问道:“你找谁?”

④“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⑤“什么事?你说吧。”

⑥“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⑦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⑧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⑨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

⑩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换上吧。”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住的房子就是爸爸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哦,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技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牢牢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只听到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

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

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5.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写出两点即可)(4分)

(1)                                                                          

(2)                                                                             

6.结合语境,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文中父子的两次握手,意味有什么不同?)(2分) 

                                                                                                              

(2)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这样描写新居其用意是什么?)(2分)

                                                                                         

 7.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1)                                                                       

(2)                                                                        

8.结合上下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段孩子说的话写出来。(50字以内)(3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    

(二)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设立“汉字节”(10分)

①国人的汉字书写问题,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的重视。

②全国政协委员言恭达指出,数字化时代,很多人对电脑、手机产生依赖症,再加上网络语言表达的不规范性和粗鄙化倾向,导致提笔忘字的“失写症”逐步蔓延。

③他认为,当今基础教育重在认字,忽视汉字的美。汉字的教学不应该只是高速,而更应该是高质。他指出,汉字国际传播起步较晚,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汉语的国际推广和传播在建立中国与世界有效的话语系统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④因此,他建议,必须在国家层面上重视汉字和汉字文化,设立“汉字节”,并建立汉字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精神堡垒,紧抓“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加强引导推广。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培养孩子的写方块字的习惯和对汉字母语的认同与亲和力,使汉字教学能够从传统文化层面进行。要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全民普及汉字文化,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大众传媒打造“振兴汉字文化”类精品节目,让观众学习汉字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⑤他还建议,将汉字书写融入社会评价体系之中,“不管是大中小学生还是各业成人应提倡书写,让书写成为一种习惯与方式。”

⑥全国政协委员苏士澍呼吁:“学好汉字、写好汉字,已成为关系到中华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民族凝聚力提升甚至国家文化安全的大事,全体国人都应该对此高度重视。我们共同向所有国人发出倡议——‘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⑦据了解,为推动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2016年,苏士澍联合其他全国政协委员先后到全国20多个省、上百所学校就“书法进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中小学校书法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书法教师严重短缺,开课率严重不足等教学瓶颈和困难。

⑧苏士澍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用汉语,多动笔写字;要投入更大的力量加强书法教师培养,拓展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平台,大力推进“书法进课堂”的汉字书写教育,教导孩子们会写字、规范写字;建议设立“全国汉字书写日”,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社会氛围。

9.两位委员主张设立“汉字节”或“全国汉字书写日”的主要理由有哪些?(4分)

                                                                                  

10.以下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言恭达委员和苏士澍委员都从传承和弘扬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建立“汉字节”或“全国汉字书日”的意义。

B.苏士澍委员联合其他全国政协委员先后到全国20多个省、上百所学校就“书法进课堂”实

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当今基础教育忽视汉字书写习惯的培养。

C.言恭达委员建议设立的“汉字节”与苏士澍委员建议设立的“全国汉字书写日”目标并不完全相同。

D.在苏士澍委员的建议中并没有提到类似言恭达委员“将汉字书写融入社会评价体系之中”的主张。

11.有人对两位委员的建议持有不同意见,认为设立汉字节不能解决“汉字危机”,没有实际意义。对此,你怎么看?请亮明观点并阐述理由(80字以内)(4分)

                                                                                  

三.古诗文阅读(19分)                                                

(一)(4分)

野  步                                           野  步

(宋)周 密                                             (清) 赵 翼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2两首《野步》,前一首中的“肥”“噪”“新”写出了春天              的特点,后一首则通过秋风、                来写秋天景象。(2分)

13.两首诗都写郊野散步,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2分)

                                                                                  

(二)(15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建中靖国元年,坡自儋北①归,居阳羡。阳羡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坡亦喜其人。邵为坡买一宅,坡倾囊仅能偿之,后择吉日入新第。

夜与邵步月,偶至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坡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其故,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所以泣也。”坡亦为之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坡倾囊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遂命取屋券②,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坡自是遂回毗陵③,不复买宅,而借塘桥孙氏居暂憩焉。           (选自《梁溪漫志》)                                                

[注释]①儋北:地名,在海南省。②屋券:房契。③毗陵:地名,现常州一带。

14.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呼 其 子 命 翌 日 迎 母 还 旧 第 竟 不 索 其 直。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怀民亦未寝(        )  ⑵坡问其故(             )

⑶徐谓之曰(           ) ⑷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              )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盖竹柏影也      欲盖弥彰    B. 遂举以售诸人         天遂人愿          

C. 问其故居所在   温故知新    D. 今当以是屋还妪       自以为是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⑵遂命取屋券,对妪焚之。

                                                                                  

18.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你说说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四.语言运用(48分)

19.书生中学即将迎来建校二十周年校庆,校学生会准备出一期“我爱书生”的专刊。主编邀你

为“感恩”栏目写一段话,向在学习生活中帮助和关爱过你的人表示感谢。请你从校长、班主任、

任课教师、食堂工作人员、校警等人中任选一个,表达谢意。(8分)

要求:⑴内容要求真实,语言准确得体。

⑵字数控制在120左右。

⑶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班名、人名等。

20.阅读散文诗,完成作文。(40分)

左岸是忘记  右岸是铭记(节选)

席慕容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明白——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这,值得铭记              题目二:这,还是忘了吧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台州市书生中学 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八年级语文答案

一、1.丛  蹒  虔  翱 2.⑴松柏有本性  ⑵老骥伏枥  ⑶日暮乡关何处是  ⑷长河落日圆 ⑸总为浮云能蔽日 ⑹俊逸鲍参军  ⑺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3.⑴飞奔的马  ⑵消散 ⑶欣赏,领悟  ⑷同“返”返回 ⑸都 ⑹消失,停止  4.⑴ C (2)B (3)该书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和周恩来是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二.(一)5.⑴父亲终于实现了带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的愿望。⑵父亲为自己能进入城里人家,感受到一种城里人家的温暖。⑶父亲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别人的尊重。⑷儿子为父亲感到自豪和骄傲,父亲感到幸福。(意对即可,写出两点即可)6.⑴第一次握手,写出了父子俩刚进“我”家里时那种拘谨、不安、扭捏的心理,并表现出父子相互间的鼓励与安慰;第二次握手表现了孩子为父亲感到自豪和骄傲。⑵①体现新居的宽大、温暖、清亮、宁静。②烘托“我”愉悦、兴奋的心情。7.⑴他是一个既细心又富有爱心的父亲。例如他克服种种困难,乞求城里人让孩子看看自己在城里盖的房子。⑵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有上进心的农民工。例如他对儿子说:“我负责砌墙……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8.示例: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的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二)9数字时代汉字“失写症”逐步蔓延;当今基础教育忽视汉字的美;汉字传播在建立中国与世界有效的话语系统过程中有积极作用;学好汉字、写好汉字关系到中华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民族凝聚力提升,甚至。10.B  11.示例一:有意义。设立汉字节可以营造一种氛围,让人们更加重视汉字书写和汉字教育,有利于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可以缓解汉字危机。示例二:没有意义。民众患上“失写症”并不是因为对汉字不重视,而是我们有了更便捷的书写和阅读方式,是生活方式引发了汉字危机。因此,设立汉字节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恰当方式。三.(一)12.生机勃勃(或“热闹”) 红枫  13.前一首表达了沉醉于生机盎然的春日之景的悠然之情(抒发了诗人淡然闲适、惬意喜悦、钟情田园的感情);后一首抒发岁月无情、年华已逝的无限怅惘之情。(意对即可)(二)14. 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15.⑴睡觉  (2)原因,缘故 ⑶慢慢地  ⑷是  16.C  17.⑴只是少了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⑵(苏东波)于是让人取来房契,当着老妇人的面烧了房契。18.甲文:“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豁达大度。乙文:“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遂命取屋券,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为人慷慨,懂得理解同情他人。

四.19.(1)内容:事件具体,与感谢对象身份契合,写出此事对自身的影响。(2)表达: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言得体,表达规范、正确。        20.略

文档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精品)

期中考八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何广智解题人:2017.11亲爱的考生: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4页,20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4.要求书写规范、工整,保持卷面整洁。一、语文知识积累(25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c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