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经典徽州民谣(十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0:58:40
文档

经典徽州民谣(十二)

经典徽州民谣(十二)徽州儒风独茂,源自于徽人对读书的重视。十村五铺,馆学书院林立。这种崇儒重教的文化传统,更能从民谣中得到印证。1、《上学堂》:“摘茶姐,卖茶郎。一斤糕,两斤糖。打发哥哥进学堂。读得三年书,中个状元郎。金童来报喜,玉女来送房。阿姐做新人,阿哥做新郎。”2、《牵三哥》:“牵三哥,卖三郎,打发囝,进学堂。读得三年书,中个状元郎;前门竖旗杆,后门做祠堂。金屋柱,银屋梁;珍珠壁,象牙床,绣花枕上一对好鸳鸯。”3、《冬学歌》:“我们的老百姓,真正是可怜。一年三百六十日,天天种桑忙。隔壁的
推荐度:
导读经典徽州民谣(十二)徽州儒风独茂,源自于徽人对读书的重视。十村五铺,馆学书院林立。这种崇儒重教的文化传统,更能从民谣中得到印证。1、《上学堂》:“摘茶姐,卖茶郎。一斤糕,两斤糖。打发哥哥进学堂。读得三年书,中个状元郎。金童来报喜,玉女来送房。阿姐做新人,阿哥做新郎。”2、《牵三哥》:“牵三哥,卖三郎,打发囝,进学堂。读得三年书,中个状元郎;前门竖旗杆,后门做祠堂。金屋柱,银屋梁;珍珠壁,象牙床,绣花枕上一对好鸳鸯。”3、《冬学歌》:“我们的老百姓,真正是可怜。一年三百六十日,天天种桑忙。隔壁的
经典徽州民谣(十二)

徽州儒风独茂,源自于徽人对读书的重视。十村五铺,馆学书院林立。这种崇儒重教的文化传统,更能从民谣中得到印证。

1、《上学堂》:“摘茶姐,卖茶郎。一斤糕,两斤糖。打发哥哥进学堂。读得三年书,中个状元郎。金童来报喜,玉女来送房。阿姐做新人,阿哥做新郎。”

2、《牵三哥》:“牵三哥,卖三郎,打发囝,进学堂。读得三年书,中个状元郎;前门竖旗杆,后门做祠堂。金屋柱,银屋梁;珍珠壁,象牙床,绣花枕上一对好鸳鸯。”

3、《冬学歌》:“我们的老百姓,真正是可怜。一年三百六十日,天天种桑忙。隔壁的小百姓,呼你一呆(起)进学堂,

文档

经典徽州民谣(十二)

经典徽州民谣(十二)徽州儒风独茂,源自于徽人对读书的重视。十村五铺,馆学书院林立。这种崇儒重教的文化传统,更能从民谣中得到印证。1、《上学堂》:“摘茶姐,卖茶郎。一斤糕,两斤糖。打发哥哥进学堂。读得三年书,中个状元郎。金童来报喜,玉女来送房。阿姐做新人,阿哥做新郎。”2、《牵三哥》:“牵三哥,卖三郎,打发囝,进学堂。读得三年书,中个状元郎;前门竖旗杆,后门做祠堂。金屋柱,银屋梁;珍珠壁,象牙床,绣花枕上一对好鸳鸯。”3、《冬学歌》:“我们的老百姓,真正是可怜。一年三百六十日,天天种桑忙。隔壁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