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中化学九年级《元素 》优秀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0:58:58
文档

初中化学九年级《元素 》优秀教学设计

元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有元素组成的认识观。重、难点: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2.难点: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教学设计:利用图片、资料、教师讲解与引导使学生理
推荐度:
导读元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有元素组成的认识观。重、难点: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2.难点: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教学设计:利用图片、资料、教师讲解与引导使学生理
元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有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重、难点:

    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

    2.难点: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

教学设计:利用图片、资料、教师讲解与引导使学生理解元素概念。

教具和媒体

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挂图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链接动画:元素与原子的关系。]目的:由事例总结出原子与元素的关系。

创设情景: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那么二氧化碳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请说出你知道的化学元素名称。

学生回答:略。

新课启导:板书:(一)认识元素的存在

创设情景 展示“加碘食盐”的口袋,富硒康的标签、钙尔奇、等包装,请说出分别补充什么元素?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问:化学元素还存在于各种物质中,如农业上的化肥如:氮肥、磷肥、钾肥等分别含有什么元素?

学生回答:略

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

小结:通过以上事例可知,人体健康需多种元素,化学元素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元素存在于各种物质中。那么,元素在自然界是怎样存在的?各种元素含量如何?请同学们查阅课本P73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

学生阅读1:图4-4。并回答老师的提问。如: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链接图片:地壳中各种元素含量(质量分数)。]目的:直观地了解地壳中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什么?这是指质量分数还是体积分数?(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归纳小结: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计,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钙、(一只羊,两只龟,三头驴,放在铁锅中加钙煮。)

教师提问:知道了地壳中各元素的分布,我们再来探究一下生物体内各元素含量的分布。

能否猜想一下,我们人体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是什么?从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上来考虑。

学生回答:人体内最多的物质是水,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能是这两种元素中的一种。

教师鼓励。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想一想,怎么记住前三位。

学生阅读2:资料,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并交流记法:(氧探亲)氧元素最多,碳元素其次,氢元素第三。

学生活动:取出原先准备的各种商品的标签,查阅各商品中各元素的含量。(培养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师提问:那么到底什么是元素呢?

复习并填表:

原子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11
11
13
816
98
66
67
814
学生总结: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质子数为1的3种氢原子都是氢元素,同理氧元素的质子数都是8,表中有两种氧原子,碳原子有3种,共同点是质子数都是6,即核电荷数是6。

教师提问: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呢?

[链接动画:元素。]目的:帮助学生归纳得出元素的定义。

 [板书]:(二).元素

1.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判断是否是同种元素的依据是什么?如何理解概念中“一类”二字的含义?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忆原子量的比较标准时教材上的小注,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是判断是否是同种元素的依据。

    (2)“一类原子”指的是其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所含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所以把它们归成一类,是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3)元素是一个描述原子种类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教师活动]:展示写有常见27种元素的元素序号、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应的小黑板。以其中两种元素为例,讲解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及用法。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讲解,阅读教材第75页小注,分别读出元素名称,注意元素符号的写法,并将元素进行分类,总结出元素符号的意义。

[链接动画:元素的分类。]目的:了解元素分类的依据。

[讲解]: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的物质的种类非常多,已经超过两千多万种,然而到目前我们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两千多万种物质都是由这一百多种元素所组成的。

[讲解]:元素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就象英语中字母和单词的关系,又象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又好比砖头黄沙等建筑材料与各种高楼大厦间的关系。

教师提问:氧气和二氧化碳中都含有氧元素,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是什么类别?

学生回答:氧气是单质,二氧化碳是化合物。

[讲解]:因此,任何元素都有两种存在形态,即单质和化合物形态。

[板书]:2元素的存在形态:单质和化合物形态

        3.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H:(1)表示氢元素。

(2)表示一个氢原子。

如2H则表示两个氢原子。

        4.元素符号的写法:一大二小

[讲解]:元素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正确掌握这一用语,对学好化学科有重要作用。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知道一种元素,还可查出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教师活动]: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同学们记忆、理解情况,完成下列习题。

[练习]:1.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1)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说明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

(2)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2.下列元素名称或元素符号有错误,改正过来。

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改正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改正
MnCA
MgC
HgaL
学生活动:阅读资料。了解从文字的偏旁知道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三)总结、扩展

1.元素是具有系统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几种原子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主要是看核内质子数是否相等。

2.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3.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并填写“原子和元素比较表”,体会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元     素原     子

①元素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②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表示元素的种类,不说明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③元素可以组成物质。

①原子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微观组成。

②原子指微观粒子。

③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①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②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四)元素周期表简介[链接动画:认识元素周期表。][链接扩展资料:元素周期表的发现。]目的:初步了解周期表及其发现史,初步体会科学研究中分类方法的重要性。

教师提问:我们要到超市里去买饼干、毛巾,分别要到什么部门去找?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元素也跟超市里成千上万种元素一样,也是有规律的有序排放的。

活动与探究1:查看后面《元素周期表》,请学生说出从表中得到的信息。

板书小结:1.7个周期,16个族(18个纵行)

          2.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 (对于原子来说)

活动与探究2:P76-77

小结:每一周期开头的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作业:P77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一)认识元素的存在

(二)元素

1.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存在形态:单质和化合物形态

3.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4.元素符号的写法:一大二小

(三)总结、扩展

(四)元素周期表简介

文档

初中化学九年级《元素 》优秀教学设计

元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有元素组成的认识观。重、难点: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2.难点: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教学设计:利用图片、资料、教师讲解与引导使学生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