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 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 优质的方案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教学质量奖励方案篇一
组长:x 成员:xx。 1、教育教学质量奖由教学达标奖和教学贡献奖两项组成,每年表彰奖励一次。 2、教学达标奖: 以学校高考前三年本科录取率成绩为依据,当年高考本科录取 率达到前三年平均值认定为达标。 【奖励对象】非高三教职工、高三任课教师、高三班主任。 【奖励标准】
①非高三教职工:高三任课教师=1:3,奖励基数为 4000 元;高三班主任再奖 5000 元。 ②体育组按 1.5 人 (10 个班每周 2 节,满工作量 14 节) 高三任课教师标准, 补发差额部分; ③技术组按 0.8 人 (10 个班每周6 节 1 个月,6 个班每周6 节 1 个月,满工作 量 12 节) 高三任课教师标准,补发差额部分;或者按人均 1500 元补发差额。 ④州温中学编制在五十一中支教的'教师,参照州温中学的奖励方案。 ⑤根据当年高考本科率与前三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经学校考核小组集体讨 论,酌情对奖励基数和高三班主任奖进行增减。注:xxxx 年基数增加 200 元。 3、教学贡献奖:根据当年高考统计数据,结合州温市一模、二模等联考数据, 对高三教育教学质量作出贡献的教师进行绩效奖励。 【奖励对象】非高三教职工、高三任课教师、高三班主任。 【奖励标准】 ①全段本科率理科前三名、文科前两名分别奖班级团队a 元,奖金分为 7 份, 班主任两份,其余科任老师各一份。 ②本科边缘生每考上一个本科奖班级团队b 元,奖金分为 7 份,班主任两份, 其余科任老师各一份。
③本科边缘生本科达成率 (班级边缘生上线人数除以班级边缘生总数) 理科前 三名、文科前两名分别奖班级团队 c 元,奖金分为 7 份,班主任两份,其余科 任老师各一份。
④本校自己培养的学生每考上一个一本奖班级团队 d 元/人,奖金分 8 份,班主 任两份,段长及其余科任老师每人一份。
⑤州温中学委培生每考上一个一本奖全段老师 e 元/人 (限以五十一学校名义送 的委培生) 。
⑥一模、二模学科成绩在二类学校中排名一、二、三分别奖备课组 f、g、h 元/ 人;排四至十奖备课组 i 元/人;排前十一至十五奖备课组 j 元/人。
⑦非高三教职工奖励额度为高三任课教师 (不含高三班主任) 平均值的 1/3。
⑧体育组和技术组奖励额度在非高三教职工的基础上,按 1.5 人、0.8 人高三 任课教师,补发差额部分。
教学质量奖励方案篇二
根据仁怀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对教育教学质量考核指标要求,为了更好地激励 全校教职员工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学校激励机制正确的导向 作用,以奖励“有效劳动”、重奖“高效劳动”为基本原则,制定本方案:
( 一) 、统考科目半期、期末考试成绩总提高率排名奖
学科奖: 以授课教师所上全部班级为单位,学科平均分提高率 (占60﹪ ) 、及 格提高率 (占 20﹪ ) 、优良提高率 (占 20﹪ ) 三者之和总提高率在学校同级同 科排名奖励 (毕业班中考成绩当做期末统考)。同级授课教师为二人的,设一等 奖一名,奖金 120 元。同级授课教师为二人以上的`,设一等奖一名,奖金 120 元,二等奖一名,奖金 100 元。一人上全年级的,如该科总提高率在同年级所 有科目中位列一、二名的,获一等奖,奖金 120 元,位列三、四名的,获二等 奖,奖金 100 元。) 。
班级奖: 以班级为单位,分年级进行。全科平均分提高率 (占60﹪ ) 、及格提 高率 (占 20﹪ ) 、优良提高率 (占 20﹪ ) 三者之和总提高率在学校同级排名的 班主任予以奖励 (毕业班中考成绩当做期末统考) ,每年级设一等奖一名,奖 金 200 元,二等奖一名,奖金 150 元。
说明:
1、每次考试以 20xx—20xx 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为入口成绩进行对比 评价 (今后新生招生以六年级升学考试的语文、数学成绩为入口成绩,其余新 开设科目以第一次学校统考成绩为入口成绩) ;
2、会考作为过关考试,该次考试不设奖;
(二) 、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中考特长生辅导术科成绩上仁怀一中录取线, 奖励 100 元/人,成绩上仁怀酒高、茅台高中、仁怀四中录取线一人,奖励 80 元/人。
(三) 、中考升学奖
学校根据各班实际对九年级升入仁怀一中人数定标,超任务完成正取一人任课 教师按周课时比例进行奖励 (20 元每节,不含早晚自习、周末补课) ,超任务 完成配额生一人任课教师按周课时比例进行奖励 (10 元每节,不含早晚自习、 周末补课) 。
1、参考率未达 95﹪的不予奖励 (参考率以开校初教务处统计的学生数为基 数,特长生奖不受参考率) ;
2、由于工作失职或失误,由于侮辱、训斥、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引发安全事 故,并造成社会影响的不予奖励;
3、在考试过程、评卷过程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经查实者不予奖励,并追究 相关责任人责任;
教学质量奖励方案篇三
1.为实现学校高考升学目标,激励高三年级组、班科教师集体、备课组集体及 年级组长、班主任、备课组长、教师个体在实现学校升学目标过程中的贡献, 设计本方案。
2.学校高考升学目标依据入口成绩和学校发展需要定为“基本目标”和“奋斗 目标” ,并将其分解到各班科团队、备课组和教师个体,作为相应的过程管理 的“升学目标”。
3.对“一诊” 、“二诊”及“高考”分别设置“年级教师集体贡献奖” 、“班 科教师集体贡献奖” 、“备课组教师集体贡献奖”和“学科教师个体贡献 奖” ,奖励各阶段教学成果。激励全年级教师、班科教师集体、学科备课组集 体在教学过程管理中的团结协作、集体教研所取得的成效;激励年级组长、班 主任、备课组长在教学过程管理中的科学决策、有效所取得的成效;激励 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管理中的.因材施教、精心辅导所取得的成效。
1.年级升学目标:
基本目标:三本上线 xxxx 人,一本上线 xxx 人;奋斗目标:三本上线 xxx 人, 一本上线 xxx 人。
2.班级升学目标:
1 班:基本目标:三本上线xx 人,一本上线xx 人;奋斗目标:三本上线xx 人,一本上线 xx 人。
2 班:基本目标:三本上线xx 人,一本上线xx 人;奋斗目标:三本上线xx 人,一本上线 xx 人。
3 班:基本目标:三本上线xx 人,一本上线xx 人;奋斗目标:三本上线xx 人,一本上线 xx 人。 …… 3.备课组升学目标 基本目标为年级基本目标中三本上线数的xx%,奋斗目标为年级奋斗目标中三 本上线数的 xx%。
基本目标:三本上线 xxxx 人;奋斗目标:三本上线 xxxx 人。 4.教师升学目标 基本目标为班级升学目标中三本上线数的xx%,奋斗目标为班级升学目标中三 本上线数的 xx%。
1 班:基本目标:三本上线xx 人;奋斗目标:三本上线xx 人。
2 班:基本目标:三本上线xx 人;奋斗目标:三本上线xx 人。
3 班:基本目标:三本上线xx 人;奋斗目标:三本上线xx 人。 …… 对“一诊” 、“二诊”及“高考”成绩分别设置“年级教师集体贡献奖”、 “班科教师集体贡献奖” 、“备课组教师集体贡献奖”和“学科教师个体贡献 奖” ,均按一、二、三等奖计奖。 1.“一诊”奖金设置 (1) 年级教师集体贡献奖
一等奖:完成年级组奋斗目标以上,该年级教师人平均xxx 元,年级组长xxxx 元;每超额 1 人人平增发 xxx 元。
二等奖:完成年级组基本目标以上奋斗目标以下,该年级教师人平均xxx 元, 年级组长 xxxx 元;每超额 1 人按人平增发 xxx 元。
三等奖:完成年级组基本目标以下,该年级教师人平均xxx 元,年级组长xxxx 元。
教两个班及以上的按平均数计奖。
一等奖:完成班级奋斗目标以上,该班教师人平均xxx 元,班主任 xxxx 元;每 超额 1 人按人平增发 xxx 元。
二等奖:完成班级基本目标以上奋斗目标以下,该班教师人平均xxx 元,班主 任 xxxx 元;每超额 1 人按人平增发 xxx 元。
三等奖:完成班级基本目标以下,该班教师人平均xxx 元,班主任 xxxx 元。 (3) 备课组教师集体贡献奖
按全年级三本上线学生中该科三本上线人数计算完成目标任务数。
一等奖:完成备课组奋斗目标以上,该组教师人平均 xxx 元,备课组长xxxx 元;每超额 1 人按人平增发 xxx 元。
二等奖:完成备课组基本目标以上奋斗目标以下,该组教师人平均 xxx 元,备课 组长 xxxx 元;每超额 1 人按人平增发 xxx 元。
三等奖:完成备课组基本目标以下,该组教师人平均 xxx 元,备课组长xxxx 元。
(4) “学科教师个体贡献奖”
按所教班三本入围学生中该科三本入围人数计算完成目标任务数。教两个班及 以上的按平均数计奖。
一等奖:完成教师奋斗目标以上,该教师 xxxx 元;每超额 1 人增发 xxx 元。
二等奖:完成教师基本目标以上奋斗目标以下,该教师 xxxx 元;每超额 1 人增 发 xxx 元。
三等奖:完成教师基本目标以下,该教师 xxxx 元。
2.“二诊”奖金设置
按“一诊”奖金设置方案各项目奖金数的x 倍设置。
3.“高考”奖金设置
按“一诊”奖金设置方案各项目奖金数的x 倍设置。
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创建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激 发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性,认真探索课堂教学新模 式,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作为首要问题来抓,向课 堂教学要效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我校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1、抓好面向全体和培优帮困工作。坚持以科学育人,加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感,加强优秀学生的培养力度,抓好各类竞赛。凡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 省、地、市、镇级奖的一人次可得奖金 (500、400、300、50、30 元) 另奖 (5、4、3、2、1 分)
2、推行融人平、及格率、优秀率、掉队率为一体的评价制度,学校对每一位教 师的教学成绩,实行学年结算,教学成绩实行进位奖。各班各科,以上学期中 心学校考试成绩为准,凡科目成绩保持在全镇年级中等水准线以上或向前进了 一位的可得基本奖金,中等水准线上,每升降一级奖罚 2 分,中等水准线以 下,每升降一级,奖罚 1 分,依次类推,凡倒数前三名者,不得本项奖金,另 加罚 (50、40、30) 。凡科目成绩进入同年级前三名者,加奖 (300、200、100 元)
3、中心学校未组织统考的年级科目按校方案执行。
a.学科合格率合格率规定为 70% (弱智儿童不计算成绩) 达到此项要求可得基 本奖金,每少一个百分点扣 0.4 分,每超过一个百分点奖 0.3 分,此项奖扣不 封顶。
b.学科优秀率优秀率规定为40% ,每少一个百分点扣 0.2 分,每超过一个百分 点奖 0.3 分。
教学质量以学年总积分,计算别人,兑现到人。
学年总积分=上学期积分×40%+下学期积分×60%
教学质量奖励方案篇五
1、初三升普高奖励
1) 奖励金额:毕业班升学考试校评进入全市前 30 名 (含 30 名) ,受奖面过 半,学校奖励现金 10000 元。
2) 奖励计算公式:学校奖励金总额/中心校奖励金总额=奖励系数
3) 奖励细则:
a、班级优秀率奖:计算公式:中心校奖励总金额*奖励系数=奖励金额分配方 案: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均为 1,体育为 0.7、班主任 0.5、 实验 0.3
b、单科奖励:计算公式:中心校奖励总金额*奖励系数=奖励金额
c、音、体、美特长生升学奖:计算公式:中心校奖励金额*奖励系数=奖励金额 (奖励金额最高为中心校的 2 倍,就高不就低)
d、学校升学考试质量未进入全市整体评估前 30 名的,奖励金额按中心校的 2 倍陪奖。
e、凡市局抽考科目、毕业考试科目:中学:单科前 50 名,第一名奖 500 元, 依次按 10 元递减。班级前 50 名,第一名奖 1000 元,依次按 20 元递减 (奖给 班主任和抽考科目的'教师) 。小学:单科前 40 名,第一名奖 400 元,依次按 10 元递减。班级前 40 名,第一名奖 800 元,依次按 20 元递减 (奖给班主任和 抽考科目的教师) 。
f、初三毕业考试升学奖:升学率达 60%的班级,奖班主任 200 元,每超 1 人, 加奖 50 元;科任教师包学生,基数为 5 人,奖 100 元,每超 1 人,加奖 100 元 /人。
以中心校奖励的 2 倍陪奖。
以中心校奖金的 1 倍陪奖。
含论文、学生辅导、科技创新、教学比武、课题、通讯报道等到以中心校奖金 的 1 倍陪奖。
教学质量奖励方案篇六
为了全面贯彻县教育局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关精神和要求,充分调动广大 教师的积极性,落实教学上的激励机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此教学质 量奖励方案:
1、坚持客观、公正、准确、合理的原则。
2、坚持以学年统一组织的.考试为依据原则。
3、坚持以统一考试科目平均分成绩为主原则。
( 一) 评优评先
1、上学期期末考试,各年级各学科前三名直评为校 (中心校) 优 (校优,将纳 入职称加分项,等同于镇优加分) ;
2、下学期期末考试,各年级各学科前两名评镇优,第三名评校优;
3、县优名额将对毕业班倾斜,其中语、数、英第一名直评县优,其他学科其他 名次综合考虑;
4、下学期期末考试各年级各学科第一名直评为年度考核优。
(二) 物质奖励
1、上学期期末考试,以全镇小学成绩排名为依据奖励各年级各学科 (包括毕业 班) 前三名,第一名奖 200 元,第二名 150 元,第三名 100 元。
2、下学期期末考试,以全镇小学成绩排名为依据奖励各年级各学科 (毕业班除 外) 第一名奖 400 元,第二名 300 元,第三名 200 元。
注:以学籍年报数为参照,核实与考数 (有住院手续和智障证书可以核减与考 数,其他情况一律不考虑) 。不考虑基础等因素。
3、下学期毕业班,以小考成绩为依据,在原组列第六名以上开始设名次奖,奖 前六名。第一名 700 元,第二名 600 元,第三名 500 元,第四名 400 元,第五 名 300 元,第六名 200 元。如果在原组第六名以后则按其他年级一样只奖前三 名,金额与第 2 点相同。如进入原组前四名,则毕业班在以上基础上翻倍计 奖。英语奖金按语、数的 60%,综合科按语、数的40%计奖。
(三) 设提高奖
1、计算办法:1 至 5 名每提高一名计 10 分,6 至 10 名每提高一名计 8 分,11 至 15 名每提高一名计 6 分,16 名以后每提高一名计 4 分。分段计分,以总分 排名,奖前三名。提高得分累计低于 20 分不参与此奖。
2、奖励办法:前三名评为校优 (等同于镇优,) ,奖金相应对照物质奖励的 1 和 2 点,如出现并列情况则奖金共分,证书照发。
3、此提高奖毕业班也一视同仁。
4、提高奖从本学期期末考试开始执行。
1、本方案如与上级文件抵触,以上级文件精神为准。
2、本方案解释权归中心校。
教学质量奖励方案篇七
为打造学校信息化课改教学特色,提高我校信息班教育教学质量,充分调动老 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信息班老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体现工作绩效,特制定 20xx 年上期初中信息班工作奖励方案。
1、奖励对象与项目
(1) 奖励对象:初中信息班文化课科目的现任教师 (21 人) 、班主任 (6 人) 、年级组长 (2 人)
(2) 奖励项目:信息化课改班教学奖 (主要包括任课教师的教研奖、教学管理 平台使用奖、教学成绩奖) 、信息化课改班管理奖 (主要包括班主任、年级组 长的德育、教学管理奖)
2、奖励办法
(1) 根据信息班文化课老师们一学期来的教研、教学管理平台使用、教学成 绩、以及管理状况来制定人均奖励金额标准。
根据老师们 20xx 年上学期里所做教研、教学管理平台使用、教学成绩的实际情 况,信息化课改班教学奖各任课教师人均奖励金额学校定为 500 元,信息化课 改班管理奖班主任人均奖励金额也为 500 元,年级组长的'管理奖奖励金额由每 班班主任人均奖励金额的 15%合成。
(2) 信息化课改班教学奖由三部分奖项按相关比重合成 (教研奖占奖励金额的
20%,教学管理平台使用奖占奖励金额的 30%,教学成绩奖占奖励金额的 50%) 。
1、信息化课改班教学奖
(1) 教研奖
第一部分:教师示范课或公开课或校际交流课 (包括上交教案、反思、课件) 占教研奖奖励总金额的 50%。
第二部分:教师论文、心得、校内评优、校外评奖等情况占教研奖奖励总金额 的 50%。
(2) 教学管理平台使用奖
教学管理平台使用奖从教师使用新老版 101 网校平台发布公告、讨论、资源、 测试、作业、答疑、文件等个数累计,再按照各学科课时系数折合,折合后按 7 元/个计算。
(3) 教学成绩奖
教学成绩奖参照四次考试数据 (第一次月考、期中考试、第二次月考、期末考 试) ,按照每次平均分的名次设定积分,老师的积分累计后再按积分相对应的 金额进行奖励发放。 ( 一个人教整个年级信息班的老师按照平均值发放)
初二年级两个信息班按照每次考试 (第一次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第一 名 3 分,第二名 2 分累计给老师积分,因语、数、外、政、历、地、生各学科 一个老师教,因此语、数、外、政、历、地、生四次考试老师积分都累计为 15 分 (20 元/分) ,物理则按每次考试实际排名累计积分。
初一年级四个信息班按照每次考试 (第一次月考、期中考试、第二次月考、期 末考试) 第一名 4 分,第二名 3 分,第三名 2 分,第四名 1 分累计给老师积 分,因政、历、地、生各学科一个老师教,因此政、历、地、生四次考试老师 积分都累计为 20 分 (15元/分) ,语、数、外则按每次考试实际排名累计积 分。
2、信息化课改班管理奖
信息化课改班管理奖按照班级德育管理和教学管理后班级总成绩等数据参考发 放,年级组长的管理奖奖励金额由每班班主任人均奖励金额的 15%合成发放。
教学质量奖励方案篇八
按照科学合理、定性定量、考评结合、监管有效的原则,充分发挥考核评估对 教学的规范、激励、导向作用,确保有效教学管理顺利实施,促进教学工作有 力、有序、有效开展和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
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考核包括以下三项内容:一是教学管理 (100 分) ;二是 教研工作 (100 分) ;三是教学质量 (200 分) 。各项内容考核细则附后。
( 一) 教学管理考核 (100 分)
县教研室根据《石台县中小学校 (含池州生态经济学校) 教学管理考核细则》 (见附件 1) ,按完整学年度,依据平时掌握,结合教学视导和目标管理实地 考核计算赋分。
(二) 教研工作考核 (100 分)
县教研室根据《石台县中小学校 (含池州生态经济学校) 教研考核细则》 (见 附件 2) ,按完整学年度,依据平时掌握、教学视导和年终考核相结合计算赋 分。
(三) 教学质量考核 (200 分)
1、小学考核
(1) 考核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 (思品与社会、科学) 。
(2) 参加考核学校:各中心学校、实验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
(3) 成绩考核按完整学年度计算,以期末质量检测、学科抽测成绩 (若未进行
学科抽测,其分值纳入期末质量检测计算) 为主要依据,实行综合量化评价。 各学科权重为:语文 0.4,数学 0.4,英语 0.1,科学 0.05,道德与法治 0.05。
(4) 、具体操作方法:
= 1 x gb3
①学科质量抽测60 分 (没有抽测时该项分值纳入期末质量检测)
依据抽测范围内在校生人数,对各校的考核成绩(语文、数学等学科) 实行综合 量化评价,按全县及各校抽测学生数计算各校的平均分系数、优秀率系数,系 数等于 1 其考核基本分为 70 分,系数每上升或下降 1 个百分点,考核分增减 1 分。均分、优秀率所占比重为 7:3,各项考核得分最高为分满分,最低分为 0 分。
= 2 x gb3
②期末质量监测成绩 140 分
依据抽测范围内在校生人数,对各校的考核成绩(语文、数学等学科) 实行综合 量化评价,按全县及各校实际在校生数测算,确立各校平均分系数、优秀率系 数,系数等于 1 其考核基本分为 70 分,系数每上升或下降 1 个百分点,考核分 增减 1 分。均分、优秀率所占比重为 7:3,各项考核得分最高分满分,最低分 0 分。
2、初中考核
(1) 参加考核学校:农村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第二中学。
(2) 考核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 物。
(3) 成绩考核按完整学年度计算,以初中毕业 (升学) 考试成绩、全县初中质 量抽测学科成绩为主要依据,实行综合量化评价。
(4) 具体操作方法:
= 1 x gb3
①毕业 (升学)考试成绩 120 分
依据应参加初中招生考试人数,对毕业 (升学) 考试成绩做出综合分析,确立 全县各科的平均分系数和优秀率系数。均分、优秀率所占比重为 7:3,系数等 于 1 其考核基本分为 70 分,系数每上升或下降 1 个百分点,考核分增减 1 分。 每项考核最高为满分,最低为 0 分。
= 2 x gb3
②全县初中质量检测成绩 80 分
按七年级在校生人数对各校的学科考试成绩实行综合量化评价,计算各科平均 分系数和优秀率系数。均分、优秀率所占比重为 7:3,系数等于 1 其考核基本分 为 70 分,每上升或下降 1 个百分点,考核分增减 1 分。每项考核最高满分,最 低 0 分。
3、职教考核
(1) 参加考核学校:池州市生态经济学校。
(2) 考核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专业课。
(3) 成绩考核按完整学年度计算,以市、省、国家级示范高中学校对口高考成 绩、推荐就业为主要依据,实行综合量化评价。
(4) 具体操作方法:
= 1 x gb3
①对口高考成绩 120 分
依据应参加对口高考考试人数 (不少于当年毕业生数65%) ,对对口高考成绩 做出综合分析,确立全市升学率、实际录取人数参数 (以考取本科数据为统计 依据) 。升学率、实际录取人数所占比重为8:2,系数等于 1 其考核基本分为 70 分,系数每上升或下降 1 个百分点,考核分增减 1 分。每项考核最高为满 分,最低为 0 分。
= 2 x gb3
②学额巩固 20 分
以年度毕业学生数与当年入学学生数为指标,计算学额巩固率,巩固率 x20=实 际得分,计入考核得分。
= 3 x gb3
③推荐就业成绩 60 分 (就业班就业 50 分、社会培训 10 分)
按推荐就业在校生人数对就业现状实行综合量化评价,确定就业率、巩固率、 就业薪资等。其中就业率 10 分 (就业率=实际就业学生数应当就业学生数) 、 巩固率 25 分 (期末实际就业人数期初实际就业人数) 、就业薪资 (不少于 3000 元/月) 15 分。社会培训 10 分,以学员满意度为依据,由参与有关社会部 门来考核。
4、普高考核
(1) 参加考核学校:石台中学。
(2) 考核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 物。
(3) 成绩考核按完整学年度计算,以石台中学当年应届生高考一本、二本达线 率为主要依据 (艺体类考生文化课和专业课要同时达线) ,实行综合量化评
价
。
(4) 具体操作方法:
= 1 x gb3
①完成本科达线目标情况。以近三年的一本达线率与二本达线率的平均数作为 考核参数,确立教学质量考核目标,两者权重比例为6:4。
= 2 x gb3
②完成一本达线目标 120 分。以近三年一本达线率平均数为基数,计算当年完 成一本达线目标系数,系数等于 1,其考核基本分为目标分值的80%,系数每上 升或下降 1 个百分点,考核分增减 1 分。每项考核最高为满分,最低为 0 分。
= 3 x gb3
③完成二本达线目标 80 分。以近三年二本达线率平均数为基数,计算当年完成 一本达线目标系数,系数等于 1 其考核基本分为目标分值的80%,系数每上升 或下降 1 个百分点,考核分增减 1 分。每项考核最高为满分,最低为 0 分。
(5) 附加分
当年考取清华、北大的考生,每一人加 5 分,可累加。
全县教学工作考核由县教体局目标管理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县教研室 负责实施,相关股室配合进行。
考核结果在每年 10 月完成统计并公布结果。
为避免有关考试弄虚作假、成绩不真实情况发生,保证考核过程和结果的公平 公正性,小学毕业年级质量监测由县教体局下派巡视员并保管试卷,施教区初 中教师担任主监考、各小学互派副监考。抽测年级由教体局派人监考、保管试 卷。初中学科质量监测实行各初中学校交叉派人监考,县教体局下派巡视员, 试卷由巡视员全程保管。统测和抽测年级的阅卷、登录、分析由县教研室组织 完成。石台中学教学质量考核依据当年应届生参加高考的.考生为主要依据,池 州生态经济学校教学质量考核依据市、县局统计口径及学校、社会有关部门共 同参与实行。
对集体舞弊、大面积雷同试卷、不按统一规定要求组织实施考试并造成严重后 果的,一经查实,扣除该校当年考核得分 30-50 分。
奖惩办法
1、小学考核前 5 名、初中考核前 3 名的学校,颁发“教学管理与质量考核优秀 学校”奖牌。九年一贯制学校纳入初中考核。石台中学、生态经济学校考核得 分达到初中考核前 3 名学校平均水平,则颁发“教学管理与质量考核优秀学 校”奖牌。
2、对获得“教学管理与质量考核优秀学校”的单位,对其在本学年度在教学管 理与质量考核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学管理负责人 (包括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 导主任或教研组长等) 授予“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教学质量奖励方案篇九
为了强化教师质量意识,激励教师不断奋发进取,勤奋工作,确保我校教育质 量不断提高,保证中小下达的毕业班各分数段质量目标达成,并在此基础上有 所突破,进而提升我村小学在全镇范围内的办学地位,结合我校校情实际,特 制定以下毕业班奖励方案:
1、全县毕业班检测考试,成绩以教体局评比公布数据为准,各类奖励以本镇六 年级成绩评比结果执行。
2、奖励对象:
(1) 、语文、数学、综合学科 (品社、科学) 。
(2) 、奖励项目:a/合格率;b/单科三率和;c/中小下达的.质量目标 (分数 段人数)
1、合格率:
本校合格率位居全镇前 4 名进行奖励,依名次分别奖励班主任 100 元、80 元、 60 元,50 元。
2、单科三率和:
单科三率和位居全镇各教学班前三名予以奖励:第一名奖励 80 元,第二名奖励 60 元,第三名奖励 50 元。
备注:综合科成绩奖金由品社、科学科老师平均分配。
3、质量目标的完成:
中小下达我校各分数段人数达标标准:
各分数段每超一人依次奖励班级 30 元、25 元、20 元、15 元、10 元,按人数累 计计算;未下达分数段每进入一人,从高到低依次奖励 50 元、45 元、40 元、 35 元、30 元,按各段人数累计计算。
备注:本目标奖励属班级奖励,由班主任根据进入学生各科成绩高低进行分 解,分配到教师个人,品社、科学占总奖金的三分之一,再从三分之一中进行 平均分配。
1、月考成绩按照中小奖励执行,本校不再设奖;
2、本奖励方案属本校奖励,与中小奖励方案不冲突,获奖教师双重受奖 (中小奖励和本校奖) 。
教学质量奖励方案篇十
为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提高广大教师狠抓教学的积极性,增强各教学工作岗位 的质量责任意识,促使我校毕业班、非毕业班教学质量位次的大面积提高,体 现尊重实际、尊重规律、尊重劳动的人本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非毕业班教学质量奖励参照学期末全县统一检测考试评比文件,评比以合格率 (或均分) 为主要
依据,均分和优秀率为参数,确定各科成绩位次,设立位次奖。位次奖分为三 个区间,体现奖励区别,即倒数第 4 名至倒数第 9 名每个位次奖励 20 元;倒数 第 10 名至倒数第 14 名每个位次奖励 30 元;倒数第 15 名至顺数第 1 名每个位 次奖励 50 元;。全县评比前三名发特别奖励 300 元、200 元、100 元。 (毕业 班每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教学质量奖励发放参照本办法,代两门以上课程 的成绩按平均名次计算)
1、奖项设置:毕业班升学考试质量奖设完成任务指标奖、单科位次奖、学生个 人总成绩奖及单科成绩奖四个奖项,单科成绩位居全县倒数一、二名的代课教 师不享受奖励。
2、奖励原则:学校每年度结合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根据毕业班实际下达给各 班升学任务指标,以完成重点高中的情况为主设立奖励金额,完成普通高中、 高职中任务指标奖,依照学校财力酌情予以奖励。具体金额以校委会会议形式 讨论确定。完成或超额完成学校下达的升学任务指标所得奖励,以教学班为单 位予以分配,分配以单科成绩的位次体现奖优罚劣的`宗旨。
3、奖励办法:
(1) 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指标的班级发给奖金 500 元,该班班主任发给责任奖
100 元。
(2) 超额完成任务指标的班级在 500 元奖金的基础上设立追加奖金。每超额完 成一名重点高中指标追加奖励 400 元,该班班主任追加奖励 50 元。
(3) 升学考试单科成绩位居全县倒数第 4 名至倒数第 9 名每个位次奖励 50 元,位居全县倒数第 10 名至倒数第 14 名每个位次奖励 100 元,位居全县倒数 第 15 名至顺数第 1 名每个位次奖励 150 元,位居全县前三名发特别奖每位次奖 励 500 元。
(4) xx 中学特长班若给学校下达招生计划,学校仍然给体育教师及相应班级 划定预算升学任务指标,奖励不受完成任务与否的,初录 1 名,发给辅导 教师奖金 20 元,正式录取 1 名,则划归相应班级的目标任务之列。辅导教师获 奖 200 元。
(5) 学生单科成绩位居全县前 5 名 (含 5 名) ,每出现 1 名奖相应代课教师
100 元。学生个人总分位居全县应试学生前 100 名 (含 100 名) ,每出现 1 名 奖 100 元。此项奖金划归该生所在班级奖金总额之中予以分配。
(6) 各班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将应收的费用给学校结清的班级奖班主任 100 元。
1、校级参赛教师获得三等奖奖励 30 元,二等奖奖励 40 元,一等奖奖励 50 元。
2、辅导学生参加县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学科竞赛,获县三等奖,奖励指导教 师每人次 100 元,获县二等奖,奖励指导教师每人次 150 元,获县一等奖,奖
励指导教师每人次 200 元。
3、辅导学生参加市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学科竞赛,获市三等奖,奖励指导教 师每人次 300 元,获市二等奖,奖励指导教师每人次 400 元,获市一等奖,奖 励指导教师每人次 500 元。
4、教师本人参加县级以上举办的各项竞赛,获得县优秀奖奖励 50 元,县三等 奖奖励 100 元,二等奖奖励 200 元,一等奖奖励 400 元;获市级优秀奖奖励 200 元,市三等奖奖励 400 元,二等奖奖励 600 元,一等奖奖励 800 元;省级 竞赛获得名次按市级翻倍。
5、寄作品参加比赛得奖的 (如征文、小论文、美术作品等) ,获得三等奖奖励 50 元,二等奖奖励 100 元,一等奖奖励 150 元,市级获得名次按县级翻倍,省 级类推。
6、县级组织的体育比赛获奖由行政会另行讨论予以奖励。
根据承担工作的完成情况,由学生代表、全体教师和考核领导小组综合评定为 “优 (90 分以上) 、 良 (75— 分) 、中 (60—74 分) 、差 (0—59 分) ”予 以奖励,奖额由学校行政会议决定。综合评定为“差”则不予以奖励,“中”
按总奖额 1/3 予以奖励,“良”按总奖额的 2/3 予以奖励,“优”按总奖额全
部予以奖励。
1、教学质量奖非毕业班一学期兑现一次,毕业班一年度满及时兑现。 (即每学
期 (年) 通报材料下达之后兑现) 。
2、奖励依据限定为教体局或教研室下发的成绩通报表。
3、具体奖金分配方案依单科成绩位次先后拉开档次,由教务处拟订,学校审核 方可发放。
4、一门学科教学工作由几名教师承担,则按所代班级学生的应试成绩重新归类 核算合格率、均分,体现区别,兑现相应奖金。
5、竞赛奖每学期学校按文件或证件兑现一次。
6、本奖励办法试行一年。若上级评比精神变动;学校实际及学情实际的变化; 招生制度及计划的调整,本制度将做相应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