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粗瓷大碗【课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内容,能用句型模仿造句。
2. 方法和过程:通过小组里朗读课文,小组里讨论并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能用课文中重点句型模仿造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加深对爱心的认识,使爱心贯穿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掌握课文大意,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并能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掌握课文大意,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并能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课型和课时:课文学习 第五课时
教学手段: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领读,个儿读,分角色读,采用听,说,读,写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积极提倡学生用自主,探究,分工合作学习学习方式学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前课所学内容:
听写词语
(三)导入新课
1. 组织学生小组里朗读课文,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不懂的词语,句子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记下来问老师,直到读懂为之,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采用合作互助的阅读课文,先自己阅读,然后和同学交流,深入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而课文中寻找答案。
3. 在小组中讨论,分配学习任务,在小组中长的带领下进行分工合作学习。
3. 回答下列问题:
(1)小通讯员为什么要给赵一曼找来一个大碗?
(2)见到碗后赵一曼为什么拒绝接受?
(3)通讯员为什么给赵一曼盛来一大碗高粱米饭?
(4)当时抗日联军的生活怎么样
(5)小通讯员给赵一曼的碗为什么有丢了?
(6)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赵一曼很关心战士?
(7)赵一曼用过的这个大碗为什么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
(四)巩固练习:
1. 一个人扮演通讯员,另一个人扮演赵一曼,自己设计语言和动作,边说边做,呈现课文的内容。
(五)小结:
课文通过一个粗瓷大碗的来历,讲述了赵一曼在那样的艰苦中时时关心战士,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的故事,歌颂了一个党员的高贵品质。
板书设计:
第三课 课文二
一个粗瓷大碗【课文】
作业:(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大概内容。
(2)书面作业:用本节课所学的句型造句
批语:
课后反思:
我领读课文时发现,有些学生不开口读课文,我要求学生老师领读时,要发出声音,大胆的读,老师也语速慢,停顿得当的读。要全体学生整齐,有感情的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