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电场强度和电位。
二、试计算无限大平板电容器单位面积所受的电场力,设板间距离为d,板间电压为U
(1)直接利用→→=E q F 计算
(2)分别利用如下虚功原理计算C
q e C e g W f g W f ==Φ∂∂=∂∂=-
,三、如图圆半径为R ,三角形边长为h,电路中电流为I ,求圆中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
B
,
四、有两块不同电导率的薄钢片构成以导电弧片,如图示,若
30cm,R ,45R S/m,101.2S/m,106.5127271==×=×=cm γγ厚度为2cm,电极间电压U=30V ,且γ电极》1γ,
求(1)利用微分方程边界模式计算弧片内点位分布(x 轴上电极为零电位)(2)总电流I 和弧片电阻R
(3)导电媒质分界面上,→
→→E ,J ,D 是否突变?证明理由
(4
)求媒质分界面上电荷密度。五、真空中有一无限长线电流I ,
(1)通过安培环路定律求解真空中磁感应强度→B
(2)利用磁矢位A 求解真空中磁感应强度【提示:元电流段引起的磁矢位∫→
→=R L Id 4A πµ,不定积分∫++=+x)x 1In(1dx
22x 】
六、1)麦克斯韦方程组有四个方程,试写出其微分形式,并逐一给出方程的物理意义。
(2)在无源的自由空间里,已知磁场强度
→→××=y
95-e 10z)-t 10sin(3102.63H A/m,求位移电流密度→d J 和电场强度→
E
参
注意:(这个是去年帮同学写的,基本上是正确的,不排除个别可能有误,仅供参考)第一题图中3h 处也要求。第四题对应课后作业题2-7,只是把r2对应的圆弧角度改为6
π,其他数据不变,解题思路完全一样。第六题解答中第一问说明方程物理意义部分可能有误。
朱峰老师课件中对应第一题(类似)
对应试卷中的第二题
这个公式非常重要,参考课后习题
对应试卷中第四题(注意角度改变)
对应试卷中第五题
备注:以上课件均来自朱老师的课件,第四题答案摘抄自董老师上传的电子版课后答案书【这本电子版答案书不错,个人感觉相对来说比那个华中科技的出版的要好点,推荐大家使用】,因为每年电磁场的试题基本上都是由朱老师亲自操刀命题。试题大部分源于课后作业题,以及朱老师的课件里面。所以你懂得看懂朱老师的课件是多么重要滴。。这套试卷中第二题与第五题有点偏,考前同学答疑的时候董老师及严老师好像提及到,但并没具体说是那道题,只是说有两道题稍微偏,在朱老师的课讲里面可找到。幸亏老师提醒了下,回来就把朱老师的课件看了几遍。要不然这两道题考场上也不会做的很顺利。所以疑是很重要的。
《电磁场期末重点》转自某位好心学长
大四要走了,总想留下点什么,但楼主既没有床单上舞文弄墨的能力,也没有校园里拍摄短片的毅力,于是想起陪伴楼主大学一半时光的电磁场,总结精华给大二或者返校考的童鞋们(其实主要是我觉得你们不想要楼主20多年的积蓄精华= =),该贴仅针对“过”电磁场。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同理可得,每个专业总有巨能挂人的专业课。风闻土木的结构力学较电磁场更为恐怖?(有朋友腹黑说电磁场、结构力学等学科是各个学院的经济学科,经济拉伸点。)
言归正传,电磁场三大法宝:1、课本(工程电磁场导论,其实主要目的是课后题)2、新编电磁场导论题解(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答案不多说)3、朱峰、董亮老师的课件(汤晓钟老师由于年事已高,不会再带电磁场了,汤晓钟老师的手写扫描版课件可以忽略了,所以电气的电磁场均是朱峰或董亮老师带,他们俩用的是一个课件,这个课件尤为重要,每次考试很多原题都从里面出)
考试内容:
第一章:1、高斯定理(前面的那些线、面、体电场强度记住):例1-7和1-8.【PS:和两位老师聊过,都觉得高斯定理很简单,所以一般不考或者和后面边值条件一起考,一般一起考是朱峰老师出的题】
2、泊松方程+边值条件:熟悉平行版,同心轴电缆,同心球(只有朱峰老师会考),祥看例1-13,1-14;习题1-4-1,1-4-2
3、镜像法、电轴法:镜像法经典题目:习题1-7-1,当然我们尊敬的朱峰老师一般是这么考的:空间中有不同的两个介质,其中1个介质有1个电荷,求电场(P43);电轴法:P44-46
4、静电力,考到就死。一般没活路(依稀记得只有汤晓钟老师单独考过8分的静电力,其他都是和第三章一起考)
第二章:不多说,(接地电阻、跨步电压一般一题)例2-2,2.5.4,(弧片题)超经典,朱峰老师最爱,第二章习题2-7,2-8,不可不看!
第三章:导线和圆在某一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对,就是那个,3-1-1,记住了直接应用,最后记住末尾加个ez向量就是了;电感,例3-13,课件上的那个两个长直导线中有一个线框例题,这是万变不离其中的题啊。各种变,各种折腾也这么弄
第四章: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达朗贝尔方程(每次都记一下吧,老师总有那么几天会发善心的);位移电流密度公式(2分);坡印亭看习题4-3,4-5,4-6,4-7,4-8,经典5题组合啊。各种变都变不出这个范畴,4-3经典中的经典,各种形状,圆柱,球体,正方体,平行板,一般来说重修最有可能考,4-6,4-7,4-8这三题正修比较容易考,朱峰老师对这三道题青睐有佳啊,各种考,考的各种爽
好吧,基本情况就写在这,希望各位同学一次就过,不要像楼主这样考2年在大四临近要走了才考过,各位晚安
备注:这位学长总结的已经很不错了,获益匪浅,我就不再总结了。个人能力有限,上述个别地方可能有误,望见谅。
该出轨了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