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应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制度和规范,明确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目标和要求,并将其上报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以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进行医疗风险评估。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应对科室内的医疗行为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存在的医疗高风险环节和医疗风险点,制定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跟踪,以确保医疗风险的控制。
3.组织医疗安全事件的调查与处置。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应及时组织对发生的医疗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对责任人进行追责,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4.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和教育。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应组织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技能,减少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5.监测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要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指标体系,定期收集、分析和报告相关数据,监测医疗质量与安全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同时,小组还要制定并执行适当的改进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6.推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要与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其他科室密切合作,与内外部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推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同时,小组还要参与制定和修订医疗质量与安全相关和标准,提出建议和意见,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支持。
7.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评估。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要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评估,对科室内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
8.推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要推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信息系统,实现医疗过程的全程追踪和数据分析,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工作职责十分重要,需要全面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保障患者的医疗质量与安全。同时,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还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为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