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
一、考纲分析:
文言实词考查的基本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本考点考查的重点是教材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些实词,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但不是对原来知识的简单回忆,而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近几年来,高考命题多采用三种形式考查实词:
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和错误的一项;
二是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给出四个词,要求选出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
三是翻译的句子也以“有无便于设置赋分点的实词”作为标准之一。所以,文言文实词的考查分值应该在10分以上。
3、备考策略:注意积累,学会推断
二、推断词义的方法
例1、尊老在东,何心独飨(xiǎng)白粲(càn)?
例2、(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甚悦之。夫人郑袖嫉妒,便施“掩鼻计”) 王怒曰:“劓之。”
形声字形旁释义举例:
“刂(刀)、弓、矛、戈、斤(斧)”多 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豕 、犭、 鸟、虫” 多与动物有关
“(言)、辶(走)、彳(行)” 多与人的行为有关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穴 与洞穴有关 “冖”与笼罩有关;
“礻”与礼祀有关; “舟”与船舶有关;
“言”与说话有关; “忄”与思想有关。
“月”与“肉”有关; “酉”与 酒有关;
“米”与食物有关; “系”与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 “革”与皮革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角”与容器有关;
归纳方法一:
高考链接:
1、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09年广东)
译文:
2、天台生困暑,夜卧帷中,童子持翣(shà)飏于前。(10年浙江)
译文:
典型实例:
1、夫晋,何厌之有 2、使弈秋诲二人弈
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高考链接:
1、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 (10湖南卷)
2、帝善其(宋均)不挠,迁均司隶校尉。(09全国卷I)
归纳方法二:
试试看: 2011年湖南卷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拔:拔除???
特别提示:学生要积累大量成语,否则此方法无效。
典型实例:
例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例2、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例3、时浓雾半作半止。
例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归纳方法三:
试试看:
2013年 福建卷
6.翻译下文中画线部分。(10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典型实例:
例1、 项王逃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例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B、吏误收(周)访,访奋击收者 (2013 广东卷)
收:收留?
归纳方法四:
讨论一下:翻译下面文段中的画线部分。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战国策》)
译文:
三、课堂实战:
翻译下面两句文言句子 (2013年重庆卷)
1、①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zì]相望。
2、②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
译文: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