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识基础知识要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0:53:23
文档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识基础知识要点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要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学是研究()和()的科学。2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中,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设计()、()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就是对照实验。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设计(阴暗)、(明亮)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
推荐度:
导读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要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学是研究()和()的科学。2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中,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设计()、()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就是对照实验。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设计(阴暗)、(明亮)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2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中,使这两种环境中除(        )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的实验,叫做(        )。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设计(     )、(    )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就是对照实验。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设计(阴暗)、(明亮)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就是(            ) 。

3、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5)生物能       和          。6)生物具有      和       的现象;7)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 。除         ,生物都是有        构成的;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 基本单位 。

4、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这称为           。

5、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      、      )和          三大类;

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        和       等;

还可以按照用(用途)将生物分为     、      、        、       等。

6、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叫           。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        ,另一类是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草、细菌等)都可能是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      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        关系(如蚂蚁、蜜蜂等昆虫组成的大家庭)。

7、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        。生物圈包括(          )、(            )和(             )。

8、生物对环境的(         )如:骆驼尿液少,体温升到46°C时才出汗;沙漠中的植物大多根系发达,叶片退化成刺等。生物对环境的(        )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保持水土等。

9、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          )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动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食物),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即肥料)是(无机盐)。

10、在一定地域内,(       )与(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             )。

11、(       )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       )不能自己制造(         ),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        );(      )和(      )能将(          )分解成简单的(        ),是生态系统中的(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还有(          ),如(阳光)、(空气)和(水)等。

☆(植物——         ,动物——          ,细菌和真菌——                )。

12、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

13、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

14、生态系统中的(         )和(     )就是沿着(      )和(       )流动的。

1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和所占的(     )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         )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          )就会遭到破坏。

16、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      )不断积累,叫做(         )。会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       。也就是说: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高)的生物数量     ,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越靠近前端(营养级低)的生物数量      ,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      。物质流动是反复循环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在一条食物链中,第一个是生产者植物,越往终端走能量越来(       ),有毒物质积累(         )。也就是说第一个植物能量最多,有毒物质最少,最后一个动物得到的能量最少,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17、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     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8、(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3)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左眼向目镜内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略微转动           ,使看到的物象更加       。

*光强时使用       、          , ;光线不足时用大光圈、凹面镜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          )。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

*(1)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      ”。

*(2)物像在视野中的位置、挪动方向,与标本在玻片上的位置、挪动方向相反: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如: 如果一个物象位于视野的右上方,为了使物象移动到视野中间,应该使玻片向          移动。

*(3)(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     ,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    ,显微镜下的细胞数目就(      );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小,显微镜下的细胞数目就(        )。

(4)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        。

3、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为:(1)擦。(2)    :植物标本滴    ,人口腔细胞滴      (目的是保持细胞的原有形态)。(3)取:洋葱表皮撕、叶片切、口腔细胞刮等展平或分散。(4)盖:注意避免出现         。(5)染。染色都用用         。

4、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不同点
相同点都有 

5、细胞壁有        的作用。细胞膜能           。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只有植物具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是(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能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的是(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带有酸味或甜味的液体是细胞液,它存在于 (       )中。

7、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        ),它由(    )和 (         )组成的。DNA上特定的遗传信息片段叫基因,能决定黑眼球或蓝眼球、单眼皮或双眼皮等特征。

8、生物体能由小长大,是源于细胞的生长和。时,最先开始的是(       )。细胞核时,(         )的变化最明显。

9、受精卵通过细胞(       )产生新细胞。这些相同的细胞通过细胞(     )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生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      )→动物体。

 细胞→组织→(            )→植物体。

10、草履虫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是(     )生物,它的呼吸(         )进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          、           、            、            )。

(1)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没有根茎叶),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2)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和叶,无根)。(没有输导组织,长得矮小)。如葫芦藓、地钱等。(            )的叶只有(           )层细胞,可以做(                             )。

(3)蕨类植物生活在(     )的环境中,(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长得高大。如(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等。(现在烧的煤)也是古代高大的(          )埋藏在地层中形成的。

2、种子植物包括(          和         )。(松、杉、侧柏、银杏和苏铁)种子裸露,外面没有保护它的果皮是裸子植物。其它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都是被子植物。

(1)菜豆种子是由      和      (     、      、      、    )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片),我们平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       。

(2)玉米种子是由种皮和    (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子叶一片。我们平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      )。

(3)    是种子的主要结构,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4)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相同点不同点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3、种子萌发所需外部条件:P91(              、            和               )。自身条件:     必需是完整的、有活性的,并打破休眠

4、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时,首先要(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     )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5、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       )。根的生长要靠:分生区的增加细胞的数量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有大量根毛。所以移栽植物带土砣是为保护幼嫩的根毛。

6、枝条是由      发育成的。P97

7、庄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       、       、      (光合作用合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   、    、    的无机盐。

8、花的主要结构是         和         。雄蕊里有     ,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     ,与将来接出果实和种子密切相关。雌蕊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过程。子房发育成      ,       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      ,受精卵发育成     。

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P109

(1)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根吸收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成熟区有(大量的       )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的过程,叫做          。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叶上的气孔。

(2)蒸腾作用的意义有:P113-114

1)形成水分和无机盐吸收和向上运输的“拉力”;

 2)可以降低叶片的      ;

3)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生物圈的       。P117

6、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能

(2)公式:(         ) + 水 ————→ 有机物(淀粉) + (      )

                         (     )

原料:         和水;

产物:有机物和      ;条件:     ;场所:        。

(3)光合作用实质: 物质转化的过程:简单的          转化成复杂的      ,并释放        

能量转化的过程:      转化成          ,贮存在有机物中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      来源、      来源、      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       ,释放     (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5)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P117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                            。

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目的:做      实验,看看见光部位和不见光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     中隔水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目的:脱色,溶解        ,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用于检验是否产生       。

现象:叶片见光部分遇碘液变   ,被黑纸遮盖的部分     。因为见光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        ,淀粉遇碘变蓝,不见光部分因为无光不进行光合作用,没产生淀粉,因此       。

结论: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7、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P129

(1)细胞利用氧,将(       )分解成(      和    ),并且将储存在(       )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          )。

(2)呼吸作用发生在每个活细胞的        中,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线粒体

(3)呼吸作用表达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8、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产生     ,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            。            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9、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       。 

(2)         是生物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物成分,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其中云南西双版纳属于               。

(4)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少,利用不合理,            ;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沙化。

(5)每年的    月     日是我国的“植树节”。 

综合部分

1、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 图中的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光能,制造         ,所以它们是生态系统的         者。

各种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     __,它们都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成分。该成分中还包括各种微生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__   ___。

(2)请在图中添加三根合适的箭头,表明生物之间正确的取食关系。

(3)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相互交错的食物链构成了___________。

(5)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捕食关系,另一种是               。

         关系。

(6)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7)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沿着          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己。

2、认识和使用显微镜

(1)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起到安装物镜和转换物镜作用的是            。

A 遮光器       B转换器      C 载物台    D反光镜

(2)用显微镜观察一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明显赃物,移动装片时,赃物不动;转动目镜时,赃物也不动。这说明赃物在            。

P

 (3)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下图所示,则在载玻片上的字母是         。若要把物像移到视野,载玻片应向          方向移动。

 

                

3、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右图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最外层是一层透明薄壁,          

叫(1)          ,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2)水果汁液存在于细胞的(5)            。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

            和细胞核三部分,与动物细胞相比,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和          。

4、下图是桃树的花和果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花、果实和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           器官。

(2)图中由①和②组成的结构是               。

(3)花粉从①中散发出来,散落到③的过程叫做传粉。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将精子送到胚珠内与卵细胞结合,该过程叫做                。

(4)桃的果实中,我们食用的部分是由             发育而来,种子是由          发育而来。

5、在世博主题馆外壁有一面超大的“绿墙“,这也是世界最大的生态绿化墙面。这

面墙是将可回收的废塑料再利用变成植物容器,构建了立体花卉墙.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

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4吨。与玻璃幕墙相比可降温5度,使空气清新湿润。实现上海

世博园区的“低碳排放”。

(1)“绿墙”能吸收二氧化碳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____   作用;其反应式是

    a表示                         b表示                       

(2)“绿墙”与玻璃墙相比可降温5度,使空气湿润,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___   _作用

(3)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倡“低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尽力

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写一条和大家

分享。                                                             。

实验探究

1、鼠妇生活在潮湿、温暖及有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某同学为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设计了如下实验,将鼠妇分成两组置于培养皿中,培养皿中放有潮湿的土壤。其中一组置于光下,另一组放在黑暗处,10分钟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可能是                              。

(2)探究过程中,若出现有光照的培养皿中鼠妇钻入泥土的数量少于黑暗中培养皿中鼠妇

钻入泥土的数量的实验结果,则说明鼠妇是           的;若出现有光照的培养皿中鼠妇钻入泥土的数量多于黑暗中培养皿中鼠妇钻入泥土的数量的实验结果,  则说明鼠妇是           的           的;若出现有光照和黑暗中鼠妇钻入泥土的数量相同的实验结果,则说明

         对鼠妇的分布没有影响。

(3)根据鼠妇的习性,该实验最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

由此说明                             

2、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

在实验装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

组数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
明亮处(只)23313212
阴亮处(只)87797898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

(2)某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较快的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你认为是否可行?        。

(3)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你得出的结论是                 。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平均值                     。

(4)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       。

(5)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                 。

3、在探究完“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后,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种子萌发还需要光吗?”提出了新的质疑。以下是该小组同学在实验前进行的对话:

接着,他们选了40粒小麦种子,平均分成两份,按计划进行了实验。数天后,光照下的小麦种子萌发了17粒,黑暗中的萌发了18粒。

请分析回答:

(1)甲和乙的对话,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2)对话中提到的种子萌发需要的三个外界条件是           、          和适宜的温度。

(3)该小组得出结论:光照           (填“是”或“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4)你认为,以上结论是否完全正确?            ,请说出理由:

                                                             。

4、右图是探究“种子萌发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注:三粒种子均具备自身萌发的条件):

(1)在甲、乙、丙三粒种子中能正常萌发的是     。

(2)甲与乙相比,变量是    ;乙与丙相比,变量是         (      ) 。

(3)由此得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           (       )、       。

5、下图所示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据图回答: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2)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遮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3)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4)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     色变为     色。

(5)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向叶片滴加碘液,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

(6)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结构是            。

文档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识基础知识要点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要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学是研究()和()的科学。2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中,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设计()、()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就是对照实验。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设计(阴暗)、(明亮)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