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模式一:监委会
支委会统领、村代会定事、村委会办事、监委会监事,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四会管村”做到了领导权、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四权”的合理分配和有效结合,实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民主”的责任落实和有机统一。
目前,全国许多村庄都建立了村务监督组织,浙江、山东、安徽、福建、河南、四川、宁夏等省份还下发了专门规范性文件。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一村级民主自治新模式有效破解了村务监督难和制度落实难两大难题,从制度层面构建责权明晰、分权制衡的乡村现代治理机制,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村里每花一分钱,都要监委会签字”
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老大难”村,6年换了6任村支部,村级事务无序,村集体负债高达80多万元,群众怨声载道。
2004年担任三涧溪村支部的高淑贞,带头在村里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民利益相关的事务全部实行民主监督。村里每花一分钱,都要监委会成员签字才能生效。
去年5月,三涧溪村准备发放
乡村振兴,
乡村有效治理从何入手
编者按: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实现的根本目标,其中,治理有效对乡村振兴的目标实现影响深远。根据目前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乡村有效治理从何入手呢?从本期开始推出系列报道,以期为各地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帮助。
上级拨付的1500万元失地农民社会保险资金。村里召开村民大会公开讨论分配方案,最终确定分配人员名单和分配标准,表决通过后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资金分配,村民们心服口服。
近年来,三涧溪村各项民生事业工程支出3亿元,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全程监督下,没有出现一例问题。
章丘区民政局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科科长谢凤双说,过去,村两委往往是“两个班子、一套人马”,固然提高了效率,但也让权力高度集中。此外,村务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隶属于村委会,令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为有效解决监督不到位的问题,章丘区推行“四会管村”制度,村村健全党支部委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
“以民为主”常态化监督
章丘区民政局副赵延龙介绍,在“四会管村”中,支委会是村级组织的领导核心,行使领导权,着重抓大事、抓重点、抓龙头、抓中心;村代会行使决策权,凡村级重大事项必须召开村民代表会,表决通过方可实施;村委会行使执行权,负责村务管理。
作为民主监督的核心,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民推选的5至7名有威信、懂财务、责任心强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履行原村务监督小组和理财小组职责,与村代会、村委会并列,对村两委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没有增加一人、多花一分钱,但监督效果不打折扣。
明水街道柳沟社区党支部部先文说,村务监督委员会重点监督新农村建设、支农惠农等落实是否到位、是否公示,村干部有无以权谋私、优亲厚友问题;监督村务决策是否按程序进行,村级财务支出是否合理合规;重点监管村内土地、林木等村集体资源。
把钱花在明处,把事办在亮处
白云湖镇郑码村投资200万元建设文化中心,村监委全程参与预算、选址、招标及合同签订等环节,对每一张都仔细审查。文化中心建设提前竣工,结算开支比预算减少了10%。
明水街道眼明堂居村2005年要实行旧村改造,累计需投资1.6亿元。事怎么干、钱怎么花,拆迁群众都十分关心。村党支部马宗亿告诉记者,5个村民小组的小组长挨家挨户走访村民一个多月,在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两套安置方案,一并提交到村民大会投票。经过全体拆迁村民表决,最终决定实行第二套方案。不到两个半
月,378户、10万平方米的旧房全部顺利拆迁完毕。
谢凤双说,村监委在对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直接负责的同时,发现问题可及时向支委会提出意见建议,或直接向乡镇反映汇报;可以根据多数村民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对不称职的村委会成员提出罢免建议。
乡村治理模式二:议事会
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城市,成都市成立村民议事会探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和主动性。撬动群众参与治理的热情,普通党员带头尤为重要。未来,议事会应“盘活”基层党建资源。
“从平整土地、旧房换新房开始。”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青杠树村对破败的村落民居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3年完成了一个贫困村旧貌换新颜的蜕变。
青杠树村村主任钟家旭告诉记者,青杠树村的重大决策都要经村民议事会商议后,再报全体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在建设新居民点时,部分房屋选址上面有成形的大树,村民议事会商议后决定,宁可重新选址也不破坏原有树木,这才有了现在“绿树成荫、沟渠纵横”的美丽景象。
地处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西北角的战旗村,村集体资产达到4600余万元。战旗村党支部高德敏说,以前就算几十万的开支,自己也可以一个人说了算,但现在涉及钱的事情,都得通过议事会商议表决。“自从有了议事会,‘一言堂’变成了‘议事堂’。”
2015年,郫都区被确定为全国试点,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战旗村率先发力,13.3亩土地以每亩52.5万元的价格成交。村一级该如何有效经营村集体资产?战旗村通过村民议事会商议,找到了解决方案。首先,以2011年4月20日锁定的战旗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1704人为股权主体,每人出资1万元入股,于2015年8月注册成立郫都区唐昌镇战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然后,以战旗村现任的议事会成员35人作为公司发起人,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股份由公司董事长(村支部)代表,村民代表大会授权该公司对村集体资产和资源统一经营管理。
高敏德说,从新村房屋如何规划建设、集体土地是否入市到成立集体资产管理公司,都是在村党支部引导下,村民自主协商决定的,有效避免了矛盾纠纷。
(吴文诩 李力可)
乡村治理模式四:理事会乡村振兴
广西河池、湖北大冶探索村民自治重心下移,全面覆盖,在行政村以下的各村屯、各村庄、各村民小组等设立理事会,搭建起更为细密的组织架构和更精准的工作模式。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让群众自觉参与村庄事务管理,有效避免村民自治空转;同时,以党员为引领,实现党组织对群众的组织和动员。
理事会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是村两委功能的细化和落地,对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乡村振兴问题和社会治理创新具有普遍示范意义。
党群黏合剂,专治自治空转
广西河池市探索建立的以“党领民办、群众自治”为主要模式的屯级党群理事会,被誉为当地、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党员与群众的黏合剂。
河池市位于滇黔桂交界处,属于老少边穷地区,是我国村民自治的发源地。1980年,河池市屏南乡合寨村村民通过自发民主选举产生了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合寨村开启的村民自治,与包产到户、乡镇企业一起,被誉为中国农民的三大历史性创造。
然而,30多年过去,由于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平台建设受限,乡村社会治理陷入“上管不着、下管不了”的“空悬”困局。
针对这些问题,2013年以来,河池在全市推行屯级党群理事会,具体做法是:有党员的屯,通过群众大会选出1到2名威望高、有奉献精神、处事能力强的农村党员代表、4到5名群众骨干代表组成理事会,负责商议确定屯里的重大事务;无党员的屯,由村党支部委员包屯,担任党建指导员,组建党群理事会。
古文村全村共有9个屯,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133人。古文村党支部覃昌忠告诉半月谈记者,2014年,罗村屯党群理事会联合周边其他屯级党群理事会,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土地入股、贫困户资本入股合作社的形式,成立了宜州市古文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专业合作社。
“党员社员在合作社的日常经营管理、科技推广、市场开拓和传帮带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古文村第一韦路华说,屯级党群理事会和经济能人一起出谋划策,充分发挥古文村优美的山水风光以及浓郁的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把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乡村旅游扶贫有机结合。
仅2016年全年,古文村累计接待游客数量达12万人次,旅游拉动经济效益35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23户70人顺利脱贫摘帽。
屯级党群理事会还极大激发了村民参加农村公共事务的热情。
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联系流河社区包村组长蒙园春说:“统一规划建设的自行车休闲绿道在建设中会占用村民的部分土地,一些村民对补偿金额不满意。党群理事会成员多次登门入户,以拉家常、谈心的方式逐步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整个工程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没有屯级党群理事会的话,干部动,群众不动。”流河社区马山塘屯党群理事会理事长韦克颖表示,屯级党群理事会让党组织和群众双方意愿得以良好沟通,不仅不影响村两委履行职责,而且使两委的决议事项更加科学合理、落实有力。
村庄有了理事长
村级自治组织软弱涣散、功能不能下沉,一直是基层治理难题。半月谈记者在湖北大冶市采访发现,当地盘活社会资源,组织群众成立村庄理事会参与村庄治理,形成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委会-村庄理事会-农户为三级自治架构的乡村治理体系,传统村庄焕发新活力。
重心下移,把群众的力量聚起来
提起以前的村庄,两年前临危受命上任的大冶市茗山乡华若村村支书柯亚军说,华若村是出了名的软弱涣散村。5年换了6个村支书,村民上访不断。
针对基层治理架构不够优化问题,大冶在强化党建引领的同时,建立村庄理事会,推选理事长,把群众的力量聚起来,共同建设乡村。
“村委会引导村民将村庄名人能人推荐进理事会,搭建起村委会与村民之间的新桥梁。”大冶李修武说,村庄理事会必须在村两委领导下开展工作,重大事项的商议在征求村两委同意后进行。
华若村按照传统村庄地域分布特点,成立多个村庄理事会。“理事会是村两委的‘后备军’,人多力量大,可以更好地为村民服务。”柯亚军说。
自己的家园自己建
在大冶市茗山乡彭湾村村庄理事中心,广场、聚会大厅等一应俱全。村广场周边的墙壁上,张贴着历次捐款捐工名单和每一笔开销明细。“十几万元用于公益建设的钱,都是村民自愿捐款,没有向上伸手,也没摊派。”理事长彭学军说。
在彭湾村理事中心一楼议事室,半月谈记者翻看每一次理事会
议事的会议记录,一事一议详细具体。
据了解,茗山乡依据国家法律相关规定,以自然村为主体,划分自治单元。茗山乡29个行政村的265个村民小组,重新划分为176个村庄,每个村庄设有理事会,理事会由六七名成员构成。
茗山乡中门村理事会理事长汪正东的想法代表了许多成员的感受:“理事会成员都是由村庄每户人家投票推选的,被推选进入理事会是一种荣誉,得好好干才对得起这份信任。”
为加强对理事会的监督,村两委每年还组织群众对村庄理事会及其成员进行满意度测试,连续测试不达标的理事会要改选、成员要免职。
党员配优,激活基层组织“神
经末梢”
在大力发展村庄理事会的同时,大冶还调整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如今,理事会中至少有一名党员,所有村庄设有党小组,由此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全覆盖。
大冶探索让理事会成为村两委干部的储备池,引导农村优秀人才进入理事会,并将优秀理事会成员发展成党员,再将党员理事会成员推选进村两委。
茗山乡晏庄村理事会理事长柯学东表示:“理事会做的事能够得到村民认可,还能得到组织肯定,理事会之间肯定会比着向前干。”
大冶还探索激励机制,评选“十佳理事会”“十佳理事长”,彰显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的价值。
(李 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