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体育中心测量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16:51
文档

体育中心测量方案

XXX体育中心工程(一标段)施工测量方案编制单位:编制人:日期:2015年01月25日1测量依据1)国家现行的《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业主单位提供的XXXX有限公司的《控制测量成果》;3)XXX体育中心工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XXX体育中心1标段所在位置在XXXX,主要使用功能为体育事业。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360011.6m2。本标段为体育馆和服务楼及车库等组成。地下车库为一层、内部后勤办公;服务楼主楼17层,地下二
推荐度:
导读XXX体育中心工程(一标段)施工测量方案编制单位:编制人:日期:2015年01月25日1测量依据1)国家现行的《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业主单位提供的XXXX有限公司的《控制测量成果》;3)XXX体育中心工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XXX体育中心1标段所在位置在XXXX,主要使用功能为体育事业。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360011.6m2。本标段为体育馆和服务楼及车库等组成。地下车库为一层、内部后勤办公;服务楼主楼17层,地下二
XXX体育中心工程

(一标段)

              施工测量方案

编制单位:                             

编 制 人:                          

日    期:      2015 年 01 月 25 日 

1 测量依据

1) 国家现行的《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 业主单位提供的XXXX有限公司的《控制测量成果》;

3)XXX体育中心工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

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2 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XXX体育中心1标段所在位置在XXXX,主要使用功能为体育事业。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360011.6m2。本标段为体育馆和服务楼及车库等组成。地下车库为一层、内部后勤办公;服务楼主楼17层,地下二层的商业、办公综合服务楼;体育馆地上五层(主体单层,局部五层)、局部地下一层。

2.2  测量难点分析

1) 本工程设计含有大量的弧形线条和构件,如核心筒圆弧墙、塔楼圆弧梁板及裙房门厅圆弧梁板等,需精确定位,往返复核。

2) 建筑物变形影响,由于受到沉降、收缩等影响,设置的测量点位会发生变化,影响测量精度。

3)标高变化影响,要考虑建筑物沉降量及上部结构标高修正,先前设置在各楼层上的标高线(点)变化也不尽相同,必须经常检查和修正。

4)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核心筒因受沉降、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形。钢结构因受日照、风力、自振、焊接变形等不利因素影响,而使整体结构产生变形,给测量控制工作增加难度。

3 工程测量安排

3.1测量总体控制

平面控制网分总控制网和轴线控制网三级测设。

首先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的总控制网,采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

根据一级控制网建立建筑物轴线控制网。地下施工平面测量采用外控法,在基坑外围建立控制网;直接用全站仪投测各控制轴线;地上施工平面测量均采用内控法,将轴线控制网投测在首层楼面上,用激光垂准仪将控制点整体同步传递,并采用外控法进行校核。

建筑物的各细部尺寸控制以轴线控制网为基准对建筑物各细部控制点进行加密,建立三级控制网。

高程采用悬吊钢尺法进行传递。高程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形,采用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测量,经平差后作为施工水准网。

3.2测量组织

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业主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测量工作的安排;本工程施工测量人员配备见表3.2-1所示。

表3.2-1  测量人员配备

序号职  位

数  量

职   责

1测量主管1人

测量方案编制总策划及总负责

2测量员3人

方案分析及实施

测量操作、技术资料编制、测量数据计算

3班组测量工6人

细部测量放线工作
3.3施测程序

测量的程序如下:准备工作——测量作业——自检——合格——报验——进入下道工序。

3.4基准控制点(网)复测

测量工作实施前,与业主进行基准控制点(网)书面和现场交接,对业主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测量成果资料,以及现场控制点(网)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业主和监理审核;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控制网点进行校准。

为减小测量误差的影响,要求土建、钢结构等主控轴线及标高控制点的投放时间尽量安排在每天的上午进行;

基准控制点(网)在复测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5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3.5.1 施测原则 

1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2 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3 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 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5 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3.5.2 准备工作 

1、 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座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的绝对标高。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2、具体工作区域划分为:何晶负责体育馆、韩志建负责服务楼、胡斌负责车库的测量和督促放线工作。根据工期进度情况要互相支援的以本区域负责人为主。测量主管要跟踪全面测量的复核。

3、 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施工现场配置的测量仪器设备见表3.5.2-1: 

表3.5.2-1 施工现场使用测量仪器设备及精度

序号仪器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精度备注
1全站仪拓普康22"±(2mm+2ppm)

建筑物定位测量
2电子经纬仪苏州一光22"建筑物轴线测量
3激光垂准仪JC-20011/100000轴线竖向投测
4水准仪DSZ22±1.5 mm/1km

水平测量
5铝合金塔尺5m2经计量局检验合格水平测量
6钢卷尺50m2、、、距离测量
7卷尺5m5        、、、

距离测量
8对讲机3KM4通讯联络
3.5.3 测量技术要求

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按照现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施工测量的相关要求执行,不同部位的测量成果报监理、管理公司及业主复核验收。

4 地下结构工程测量

4.1  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根据测绘院给定的控制点建立场区总控制网。二级控制网以总控制网为基准,对建筑物各轴线进行加密,并依据总控制网对建筑物各轴线进行复核。

本工程地下室在控制线布设时,每个施工段采用十字控制线。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测量前在基坑上选择稳固、通视良好且易于保存点做好控制点,控制点选择时,依据图纸保证每一施工段东西、南北方向受控。

第二步,采用全站仪测量一级控制点的X、Y、Z坐标和高程,相互之间要通视、如图4.1-1:      

图4.1-1一级测量控制网

 第三步, 二级控制网的建立

本工程施工工况复杂,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需要根据现场施工区域划分按区域设置。划分为以下区域的二级轴线控制网。二级控制网的控制点设置如图4.1-2 所示。

                        图4.1-2二级测量控制网

2)、二级控制点测设好后,用全站仪把控制点投测到垫层上,用经纬仪和大钢尺复核其角度和距离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复核无误后建立各分项工程控网、便于施工放线。分项控制网布置如图4-3:

 图4.1-3 服务楼控制网布置

                      图4.1-4  体育馆平面控制点布置

3)车库以二级坐标控制网用全站仪直接投点放样并与服务楼体育馆相互复核无误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见图4.1-5。

4.2  地下结构轴线放样

将经纬仪架设在基坑边缘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见图4.2-1;在同一层上每区投测的纵、横轴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见图4.2-1;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轴线及细部线。

 在各楼层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

5 地上结构工程的测量

5.1  控制点布设

服务楼和体育馆各基准层平面无变化,平面控制网只需竖向传递,不需二次布网,即各基准层平面控制网与首层相同,在施工时,服务楼17层,各层楼面按图5.1-1在距相应轴线1000mm处,预留200见方的洞口,用激光铅垂仪向上投轴向控制点至相应的施工楼层进行楼层轴线测设。根据图纸给定的X、Y坐标计算出平面控制点的X、Y坐标,利用全站仪进行控制点的复核。

图5.1-1  服务楼平面控制点布置

图5.1-2 楼层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布置

5.2  垂准引测方法

施工测量精度受结构自振、风振、日照的影响大,拟采用增加施工测量基准层,减少激光准直仪的投测高度,以及通过测量基准层传递,采用先进高精密的JC200垂准仪,消除结构自振、风振对施工测量精度的影响。

服务楼施工到1层、8层、16层时,进行测量控制基准点的竖向传递转换,可以减少投测高度过高对施工测量精度的影响,保证控制测量精度。

5.3  垂准测量具体方法

进行垂直度测量时间的控制解决日照对垂直度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固定的测量施工人员控制测量精度的人为误差。

采用激光测量法,仪器采用激光垂准仪。控制点在±0.00楼板层用激光垂准仪通过测量预留孔引测至操作层接光板上,然后利用经纬仪投线或角度测量,测量预留孔为200×200,如图5.3-1所示

制作激光捕捉辅助工具,提高点位精度,减少分阶段引测累计误差。示意如图5.3-2所示。

6 高程控制测量

6.1  高程起算点

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作为场地基准水准点。高程控制网等级为三等,技术要求见表6.1-1:

表6.1-1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视线长度(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

(m)

基辅分划读数之差(mm)

闭合差

(mm)

三等≤75

≤3.0

≤6.0

≥0.3

≤2.0

12

高程控制网水准线路按环形闭合差计算,每km水准测量闭合差按下式计算:MW=±12mm(L为路线长度)。

6.2  标高设置

以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以水准点引测至地下室基准标高(位置如下图,为黑色三角标志),作为地下室标高引测依据。

建筑物出地面后,以BM水准点精密地把高程引测至上下能通视的砼柱及砼墙面用红三角标志,作为向上引测高程基准点,并与地下室标高进行连测与检查。

6.3  竖向高程控制测量方法

以N点红三角标志(+1.000m)作为向上引测依据。

1)钢尺丈量引测法

每施工一层,沿核心筒壁垂直量上一段层高距离,钢尺经拉力、温度、尺差等改正,检查无误后,以红三角标志标定,作为平台上高程放样依据,通过用水准仪对各点的标高进行复核,两者误差不超过3mm。

施工员在每层核心筒壁四周测设墨斗线弹注安装水平线,其标高为每层地坪设计标高+0.500m,供后续各安装单位使用。

 )竖向测距法

每隔30米用悬吊钢尺法引测标高,消除由于倾斜和垂直度造成的测量误差。以下可以不用,或隔多少层校正用,竖向测距使用全站仪加弯管,可测得较长段垂距,控制钢尺逐段丈量累计误差,检查已设置在筒壁上的标高。

其测量方法如下:在平台垂直测量孔上,架设全站仪,利用壁上已知点高程,测出仪器视高,然后测量至接受点棱镜(镜面向下)垂距。并在棱镜底面上立水准尺,用水准仪引标高于筒壁上,设置标高标志,竖向高程测量方法如图1.4-4所示所求标高点计算公式:

H2=H1+a+S+c+b1+b2    

式中H1——已知点标高;

c——棱镜中心至底面间距(常数18mm);

a——已知点与仪器水平时中心高差;

b1——棱镜底面上水准尺读数;

S——仪器至棱镜垂距;

b2——凑整数。

3)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欲在楼层面上求得高程点,其测量方法如下:在近BM水准点的地面处,设置全站仪,用二根装置棱镜的标杆,一根立在BM点上,一根立在所求点上,分别测出仪器至BM点和所求点的高差hl和h2,即可算得所求点的高程,如图1.4-5所示。测量时,二处所立的棱镜标高一致时,其所求点(N1)高程计算公式如下:

HN1=BM1(高程)+h2-h1  

如果仪器至杆1测得负高差,则hl前变符号为“+”。

二杆高度不一致时,如杆2大于杆1一差数时,则二杆之高差减去这一差数,否则相加。

7  钢结构安装测量方法

7.1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布设

根据已提供的平面控制点,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所规定三、四等导线控制网的的精度要求,在施工现场周围布设平面控制网,便于现场钢柱安装测量工作的开展。同时,依据已提供的高程控制点,按照规范中三等水准测量方法,将标高引测至现场周围,建立高程控制网。

7.2平面控制点竖向传递

控制时平面坐标由垂准仪垂直向上传递,传递后,在层内以全站仪校核,并在间隔一定高度的层面,与土建控制传递点进行相互校核。高程由全站仪天顶方向直接测距,并由周边其他控制点,以钢尺垂直传递及三角高程的方式进行校核。

7.3高程竖向传递

使用悬挂钢尺进行高程传递时,将钢尺一端固定在临时支架上,钢尺下端坠标准重物,以保持尺身铅垂。使用两台水准仪上下同时读数。观测值需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拉力改正等。见图7.3-1:

图7.3-1 高程传递示意

4)钢柱的测量控制

根据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将钢柱的位置以十字线的方法在混凝土基础面上放样出,以此进行立柱的安装定位。每一施工段上的立柱控制时,主要控制立柱侧面刻画线。用两台经纬仪在另个方向控制钢柱的垂直度,具体详见钢结构专项施工方案。

8 建筑物沉降观测

本工程的沉降观测,除业主委托第三方单位观测外,我单位为了及时了解工程的沉降情况,自行进行该工程的沉降观测。

根据《城市测量规范》,《水准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及首层结构平面图,按设计的沉降观测要求,在建筑物转角及中间间隔10-20米轴线上设置沉降点,观测点采用成品件埋设,测绘单位埋设沉降观测点后,我项目部在观测时,利用第三方沉降观测已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进行,不再另行布置观测点。

当基础施工完毕,首层结构施工时在本结构施工图规定的位置或经设计人员认可埋设沉降观测点,对沉降观测点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冲撞引起变形影响数据统计。

沉降观测点稳固后进行首次观测。为了满足沉降观测,水准点在建筑物四周距建筑物50-80米范围设置三处。首次观测测二个测回,精度符合要求后填写记录表,主体结构施工时每一层楼观测一次,主体结构结束后,在装修阶段,每个月观测一次,直到工程竣工,竣工后,由业主继续观测。完工当年每三个月一次共四次,第二年6个月一次共二次,以后每年一次至下沉稳定为止。施工中途如停工,应在停工前与复工后各观察一次,停工期间每3个月观测一次,沉降量大时缩短测量周期。及时整理施测数据,发现有不正常的沉降情况要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监理反映,沉降观测编制成果表,作为施工技术管理资料、竣工资料存档。 

沉降观测是一项较长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②固定使用水准点和水准仪;

③使用固定的塔尺;

④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9  施工测量协调、配合

9.1对分包单位测量的协制

除自身的施工测量工作以外,我们还将对分包工程的施工测量进行控制。分包工程开工前,我单位移交测量控制线给分包单位(核心筒内外井字形楼层控制轴线和楼层控制标高),由移交双方进行相互交接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在分包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对分包工程重点部位的施工测量进行跟踪复核。

9.2与沉降观测、变形监测测量的配合

总承包单位项目部技术部具体负责沉降观测和变形监测的组织与协调,由施工测量组负责移交控制线与现场配合,在沉降观测、变形监测等人员进场实施时,提供配合。服务,便于其全过程的沉降测量、变形监测的顺利实施 

10 质量保证措施 

10.1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需人员至少四人; 

10.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建筑施工测量规范》进行。

10.3工程中使用的全站仪、水准仪,必须通过有资质的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并出具检测报告,方可使用;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10.4现场控制桩、水准点、建筑物角点定位桩测量放线的结果必须报业主、监理单位,经复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10.5做好测量复核测量放样的各控制点做好技术复核,测设的各控制点的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以内,满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10.6 所有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经质量总监和责任工程师核验,最后向监理报验。 

10.7 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问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 

10.8 滞后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应与超前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进行联测,并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 

10.9 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每月一次对现场控制桩和水准点的进行复核,发现有偏差要及时调整;

11 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11.1 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11.2 在基坑边投放基础轴线时,确保架设的全站仪、经纬仪稳定性。

11.3 在层楼面架设激光经纬仪等测量仪器时,要有人监视不得有东西从轴线洞中掉落打坏仪器。

11.4 操作人员不得从轴线洞口上仰视,以免掉物伤人。

11.5 轴线投测完毕,须将洞上防护盖板复位。

11.6 操作仪器时,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开。

11.7 施测人员在施测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仪器架设好,须有专人看护,不得只顾弹线或其他事情,忘记仪器不管。

11.8 施测过程中,要注意旁边的模板或钢管堆,以免仪器碰撞或倾倒

11.9 所用线坠不能置于不稳定处,以防受碰被晃掉落伤人。

11.10 仪器使用完毕后需立即入箱上锁,由专人负责保管,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

11.11 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作规程作业。

  11.12 使用钢尺测距须使尺带平坦,不能扭转折压,测量后应即卷起。 

  11.13 钢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时擦净,长期贮存时尺带涂防锈漆。

文档

体育中心测量方案

XXX体育中心工程(一标段)施工测量方案编制单位:编制人:日期:2015年01月25日1测量依据1)国家现行的《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业主单位提供的XXXX有限公司的《控制测量成果》;3)XXX体育中心工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XXX体育中心1标段所在位置在XXXX,主要使用功能为体育事业。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360011.6m2。本标段为体育馆和服务楼及车库等组成。地下车库为一层、内部后勤办公;服务楼主楼17层,地下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