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风险投资的含义
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快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简称VC。具体地讲,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到蕴藏着较大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风险投资是在市场经济下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这是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可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
1.2风险投资的特点
风险投资是由资金、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和市场机会等要素所共同组成的投资活动,它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1)以投资换股权方式,积极参与对新兴企业的投资;
(2)协助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活动;
(3)投资风险大、回报高;并由专业人员周而复始地进行各项风险投资;
(4)追求投资的早日回收,而不以控制被投资公司所有权为目的;
(5)风险投资公司与创业者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之上的;
(6)投资对象一般是高科技、高成长潜力的企业。
1.3 风险投资的六要素
风险资本、风险投资人、投资对象、投资期限、投资目的和投资方式构成了风险投资的六要素。
1.3.1 风险资本
风险资本是指由专业投资人提供给快速成长并且具有很大升值潜力的新兴公司的一种资本。风险资本通过购买股权、提供贷款或既购买股权又提供贷款的方式进入这些企业
1.3.2风险投资人
风险投资体可以分为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公司、产业附属投资公司、天使投资人。
1.3.3投资目的
风险投资虽然是一种股权投资,但投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企业的所有权,不是为了控股,更不是为了经营企业,而是通过投资和提供增值服务把投资企业作大,然后通过公开上市(IPO)、兼并收购或其它方式退出,在产权流动中实现投资回报。
1.3.4投资期限
风险投资人帮助企业成长,但他们最终寻求渠道将投资撤出,以实现增值。风险资本从投入被投资企业起到撤出投资为止所间隔的时间长短就称为风险投资的投资期限。
1.3.5投资对象
风险投资的产业领域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以美国为例,1992年对电脑和软件也的占27%;其次是医疗保健产业,占17%;再次是通信产业,占14%;生物科技产业占10%。
1.3.6投资方式
从投资性质看,风险投资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投资。二是提供贷款或贷款担保。三是提供一部分贷款或担保资金同时投入一部分风险资本购买被投资企业的股权。但不管是哪种投资方式,风险投资人一般都附带提供增值服务。
1.4风险投资过程的几个关键环节
(1)搜寻投资机会。 投资机会可以来源于风险投资企业自行寻找、企业家自荐或第三人推荐。
(2)初步筛选。 风险投资企业根据企业家交来的投资建议书,对项目进行初次审查,并挑选出少数感兴趣者作进一步考察。
(3)调查评估。 风险资本家会花大约六周到八周的时间对投资建议进行十分广泛、深入和细致的调查,以检验企业家所提交材料的准确性,并发掘可能遗漏的重要信息;在从各个方面了解投资项目的同时,根据所掌握的各种情报对投资项目的管理、产品与技术、市场、财务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作出投资决定。
(4)寻求共同出资者。 风险资本家一般都会寻求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这样,既可以增大投资总额,又能够分散风险。此外,通过辛迪加还能分享其他风险资本家在相关领域的经验,互惠互利。
(5)协商谈判投资条件。 一旦投、融资双方对项目的关键投资条件达成共识,作为牵头投资者的风险资本家就会起草一份“投资条款清单”,向企业家作出初步投资承诺。
(6)最终交易。 只要事实清楚,一致同意交易条件与细节,双方就可以签署最终交易文件,投资生效。
第二章 2.1我国风险投资资金没有充足的来源,投资基金规模偏小。从目前我国建立的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来源看,大部分由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和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出资。其中和国有商业银行占了七成以上,而民间、私人出资几乎为零。风险资本严重不足,融资渠道狭窄不畅。受金融严格管制影响,风险资本来源单一;加上国家投入不足,资金来源问题始终是困扰风险投资机构的大问题。从融资角度看,难于融资是因为难在和机制上,而不是在缺乏资金上。由于资金规模的,大多数风投公司只能进行小量投资、风险偏低的短平快项目的投资,很难设计有效投资组合以分散投资风险。
2.2我国缺少进行风险投资的外部环境和优秀的理财家。
2.2.1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是存在风险企业,没有风险企业就没有风险投资业。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目前国内能够真正称得上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据有关资料统计,到1999年上半年,我国已相继成立了92家风险投资公司,注册资金为74亿元人民币,但真正投入的只有10%左右,这些机构的风险投资仅占高科技企业融资额的3%左右,这表明我国的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没有起到推动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和社会对风险投资的认识不足,导致其面临多种障碍。基于上述原因,尚难以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起到明显的作用。因而,只能支持一些投资少,风险低的短平快项目,受规模实力的,无法进行组合投资、平衡投资来分散风险,缺乏抗风险能力,资金难以快速滚动发展。
2.2.2再加上的原因,中国到目前为止尚不存在真正的理财专家,具有战略眼光而且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企业家还是很少。
2.3、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使得风投发展缓慢
2.3.1风险投资的最终目的不是经营企业,而是实现资金的增值。一般在发达国家,风险投资最终退出机制有三种:一是公开上市;一是兼并收购;一是股权转让。而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对风险投资最终出路没有保证,使得风险投资丧失发展动力,导致风险投资发展缓慢。中国目前正处于转轨时期,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发育不平衡,市场机制不健全,远不能满足科技进步的需求,科技还没有真正走上商品化和以市场为杠杆,以竞争求发展的道路,使风险投资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技术市场发育滞后,研究者与生产者在商品化转移方面、技术提供方之间均显竞争不足。第二,产权市场不健全。
2.3.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虽然在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过程中推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风投业务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风险投资是一种特殊的投融资活动,是一种囊括了投资、融资、资本营运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内容的错综复杂的金融活动过程,其运作的全过程直接涉及资金融通的许多方面,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仍不够健全,了风投业务的发展速度。
第三章 1. 加大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
可以由部门设立种子基金,对风险资本的收入和资本收益给予减免税优惠;放宽企业股票发行和上市条件;制订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项规划等。新企业股票发行和上市条件,将是我国风险资本制度确立的关键。惟有如此,风险投资者才可能从市场上获得优厚的回报。
2. 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争取投资,有计划地将用于技术创新的资助金转变为风险投资主体的股本,然后由风险投资主体利用这笔资金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实际投资;争取商业银行的风险性贷款;发行股票、债券以筹集社会游资;在技术创新活动开始前,向保险公司担保,借助保险机制,分散投资风险等。其中我国性投资主体的大部分资金应由通过财政拨款、发行特种债券以及向国外金融机构借款等方式来解决,其余部分可以运用股票市场向社会公众筹集。
3. 培育人才,完善监管,发展风险投资的社会服务体系
亟待培育大批复合型、专业化人才,下大力气建立一个充分流动、有序竞争的人才市场在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中,如果要问最为缺乏的要素是什么,就是复合型的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培育人才,在风险投资业发展中锻炼出一大批职业化的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是我国投资业能否成功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同国际风险投资惯例接轨中最大的成功。
在国际上,不同的国家选择的监管模式不同,可以归纳为集中型监管模式如美国、自律型监管模式如英国、中间型监管模式如德国三种主要模式。考虑到我国风险投资的总体发展模式与美国模式相近,但由于我国机构投资者发育很不成熟,投资者的自律性较差,我国的监管模式适宜采用集中型监管。事实上,我国对证券市场、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已采用了这种模式。
4、营造相对完善的市场环境
能够使风险投资大量形成和实现规模扩张的市场环境,离不开完善的技术市场、股票市场和产权市场。要积极推进技术市场的发育,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使技术提供者迅速为市场提供先进的技术商品,使企业成为采用高新技术成果的需求主体。风险资本要能灵活地退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证券市场。应努力规范证券市场的交易秩序,培养长期投资理念和机构投资主体。并适时推出中国创业板市场。要加快产权市场的培育和完善。
5. 制定、修改和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
国际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和经验表明:立法与监督是促进风险投资业健康发展的保证。一般来说,风险投资的法规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二是涉及企业制度方面;三是有关风险投资公司(基金)的专项法律;四是有关保障风险投资发展的相关法律。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立法支持风险投资。全国已将《风险(创业)投资法》列入5年立法计划,《投资基金法》起草小组也在动作之中。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正在拟订《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有关支持风险投资的财税可从中得到体现,希望能尽快出台并发挥指导作用。
辜胜阻等与风险投资.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2.范相乃等.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及相关法律制度研究.科技导报.2001(4)
3.徐宪平.风险投资模式的国际比较分析.管理世界.2001(2)
4.傅康生:风险投资的国际比较. 管理世界.2001(2)
【1】中小企业风险投资与发展投资对策研究
[2]风险投资存在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知识产品中国采购中心,2005
]张元萍 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与模式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白海军 风险投资的资本运行及管理 经济与管理 2004.1
马芸 刘幻 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对策 辽宁经济 2003.12
高晓燕 对风险投资环境的影响 商业经济 2003.9
黄涛 风险投资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刘曼红.风险投资: 创新与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总结:
在市场与资本成熟的国家,风险投资被称为经济动力的“孵化器”,既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生产力转化的“沃壤”,也是保持综合国力领先的“源泉”。尽管风险投资在我国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它在实施过程及人们的认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果不认清这些问题,风险投资这一极具市场前景的事业将有可能陷入发展的困境。
本文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来对风险投资进行分析研究, 就我国企业风险投资的未
来的发展和前景提出若干问题与对策,
致谢:
在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邹建军在定稿之前给予我多次指导,使论文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在此过程中给予我无私帮助的舍友表示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