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 危险源名称 | 控制措施 | 检查结果 | 整改责任人 | 完成情况 | 备注 | |
1 | 电焊机 | 漏电未接保护零线 | 定期检查,按规范要求接好保护零线 | 吕江 | |||
漏电保护器失灵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吕江 | |||||
防护装置不符合要求 | 定期检查,确保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 吕江 | |||||
焊接时产生的熔珠无防护措施 | 焊接时有防护措施,配备灭火器 | 吕江 | |||||
2 | 生产车间饲料加工过程 | 粉尘浓度超标 | 定期检查、粉尘浓度检测、及时整改 | 张新海 | |||
3 | 提升机、电葫芦 | 货物坠落 | 严格执行提升机安全操作规程 | 张新海 | |||
4 | 外电防护 | 小于安全距离未采取措施 | 按方案制定防护措施并落实 | 吕江 | |||
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 | 按规范制定防护措施并落实 | 吕江 | |||||
5 | 配电箱 开关箱 | 未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 | 按要求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 吕江 | |||
漏电保护器失灵 | 及时检查更换 | 吕江 | |||||
未接保护零线 | 及时检查,按规范要求接好保护零线 | 吕江 | |||||
电器元件损坏或配备不符合要求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损坏的电器元件 | 吕江 | |||||
6 | 生产设备:提升机 刮板机、 粉碎机、制粒机等 | 1.设备、设施缺陷;2.违章操作;3.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损坏等;4.操作人员疏忽大意,身体进入机械危险部位;5.在检修工作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6.在不安全的机械上停留、休息。 | 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定时检修,严格执行检修操作等操作规程 | 张新海、吕江 | |||
7 | 锅炉 | 锅炉自动调节、控制、联锁、保安系统失灵或操作不当,可能发生锅炉压力过高、水位失常,造成炉体结构损坏,受热部件局部鼓包、爆破,严重时甚至造成锅炉爆炸。 | 定期检查检测,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 申东林 彭龙新 | |||
8 | 空压机储罐 | 1、超压使用、2、辅助安全设施失灵未检测、3超期服役该淘汰的容器。4、违章操作。 | 按规定检测辅助安全设施,定期检测检查。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 吕江 | |||
9 | 谷物粉尘 | 粉尘浓度超标而又无防护措施或防护设施有缺陷 | 安装监测设备,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保证良好通风,员工严格穿戴防尘口罩 | 吕江 | |||
10 | 平台边缘、车间顶、筒仓桥架等 | 1.没有按要求使用安全带、安全帽;2.使用梯子不当;3.高处作业时安全防护设施损坏;4.工作责任心不强,主观判断失误;5.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不完善或缺乏的设备、设施进行作业;6.作业人员疏忽大意、疲劳过度。 | 定期检修保证安全设施有效,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作业票制度 | 张新海、吕江 | |||
11 | 机动车辆、铲车、叉车等 | 1.道路环境2.违章驾车 3.疏忽大意4.车况不好 5.管理因素 | 厂区设置限速标志不得超过5公里每小时;经常检查路面进行维修,死角装有凸透镜;严格安全操作规程 | 苟建雄 李忠 袁正华 | |||
12 | 配电室 | 1.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在设计、安装上存在缺陷,或在运行中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使设备或线路存在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脱壳、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绝缘损坏等隐患;2.没有设置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保护接地、漏电保护、安全电压等电位联结等),或安全措施失效;3.电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必要的安全组织措施;4.电工或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5.人体过于接近带电体等,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 | 每年一次的定期维护;每班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吕江 |
13 | 空压机、风机、机械设备 | 1.设备故障;2.未采取隔音措施;3、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 | 及时监测噪声、按时检修,采取隔离;选择个体防护PPE | 吕江 | |||
14 | 制粒设备、蒸汽管道、锅炉房 | 1.未安装防护设施;2.防护设施破坏;3.作业人员精力不集中 | 安装防护设施;及时检查;PPE | 张新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