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题(通北二中)
一、选择题(1-10单项选择,11-15多项选择)(30分)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发展 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 )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 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
A、成绩 B、目的 C、过程
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
A 组织者 合作者 B组织者 引导者 C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 生动活泼的
C、生动活泼的 被动的 富于个性
10、推理一般包括(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C、兴趣
1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 )。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创新性
1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 )。
A、建立数感 B、符号意识 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D、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1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 )关系。
A、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二、填空题。 (45分)
1、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 与 的统一,应体现“ ”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 、 、 。
4、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 、 、 。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 、 与 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 、 、 等活动过程。
6、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 ,注重培养学生的 与 。
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 观念,了解 。
8、“综合实践”是一类以 为载体、 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 、培养学生 与 的重要途径。
9、《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 、 、 、 。
10、《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 和 的能力、 的能力。
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 和 。
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 、 、 发展。
三、简答题。(25分)
1、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
答:
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4、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