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串联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15:40
文档

串联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题

一.解答题(共20小题)1.(2014•东营)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想用图甲中的器材组成电路,其中一个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一个电压表测量某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请你帮助他完成下述工作(电源电压不超过3V).(1)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2)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3)正确操作后,测量电源两端电压和灯泡两端电压的两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乙a、b所示,则电源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V,被直接测量的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
推荐度:
导读一.解答题(共20小题)1.(2014•东营)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想用图甲中的器材组成电路,其中一个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一个电压表测量某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请你帮助他完成下述工作(电源电压不超过3V).(1)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2)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3)正确操作后,测量电源两端电压和灯泡两端电压的两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乙a、b所示,则电源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V,被直接测量的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
一.解答题(共20小题)

1.(2014•东营)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想用图甲中的器材组成电路,其中一个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一个电压表测量某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请你帮助他完成下述工作(电源电压不超过3V).

(1)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

(3)正确操作后,测量电源两端电压和灯泡两端电压的两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乙a、b所示,则电源两端的电压为 _________ V,被直接测量的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_________ V.

(4)根据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得:另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_________ V.

 

2.(2014•日照)李小芳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实验探究时,利用现有的器材按如下步骤进行了操作: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李小芳同学为了节省试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对小芳同学以上实验操作评价是:

①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_________ ;

②小芳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_________ .

(5)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如表中,小芳同学依据本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 _________ 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___ .

UAB/V

UBC/V

UAC/V

3.11.44.45

 

3.(2014•娄底模拟)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1)按如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如图乙所示.

(2)闭合开关,发现L1不发光,L2比较亮,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存在的故障应该是小灯泡L1 _________ .

(3)排除故障,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4)接着测L2两端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了这样的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小明用这样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_________ .

(5)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_________ .此实验方案存在有一定缺陷,改进方法: _________ .(任写一种可行方法即可)

UAB/V

UBC/V

UAC/V

2.41.43.8

 

4.(2014•长宁区一模)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探究并联电路的特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用电压表测出各支路和干路两端的电压值,用电流表测出各支路和干路中的电流值,并通过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多次实验和改变电源电压,得到的实验

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序号电阻R1

(欧)

电阻R2

(欧)

电压U1

(伏)

电压U2

(伏)

电压U

(伏)

电流I1

(安)

电流I2

(安)

电流I

(安)

110106660.60.61.2
220206660.30.30.6
35104440.80.41.2
①分析比较 _________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②分析比较表格中第7、8、9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 .

③该小组同学在得到并联电路电压和电流的特点后,结合欧姆定律,推导得到了教科书上的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各并联电阻的关系式.若要验证推导得到的关系式是否正确,同学们采取的验证方案如下.

a.尝试计算电阻: _________ .(写出计算公式)

b.进行实验操作: _________ .(写明操作的要点)

c.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 _________ .(写明观察的要点和得出结论的依据)

 

5.(2014•贵阳模拟)为了验证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小瑞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l)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_________ 状态.

(2)小瑞先将电压表接在灯L1两端,闭合开关后,他观察到两灯都不发光,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该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灯L1 _________ .

(3)排除故障后,他正确测出了灯L1两端电压.再测灯L2两端的电压时,小瑞认为保持电压表的B接点不动,只要将连接A点的导线改连在C点即可.小瑞此操作将会导致电压表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 .

(4)小瑞按正确的方法测出了L1、L2及AC间的电压分别为:U1=2.4V,U2=1.4V,UAC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可读出UAC= _________ V.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源电压的关系是 _________ .(写出关系式即可)

 

6.(2013•保康县模拟)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小红同学将电阻R1、R2串联后接到电源上,如图(a)所示.

(1)连接好电路后,闭合电键S,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如图(b)所示,这时他应立刻 _________ 电键,并换接电压表的 _________ 量程.

(2)小红更换电阻并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_________ .

实验序号UAB(伏)

UBC(伏)

UAC(伏)

13.52.56
2246
3156
 

7.(2013•杨浦区三模)某同学要做“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请你:

①将下图1中的实物连接成简单的电路,

②在图2中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③并在图上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

如图3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图.实验时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拿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与 _________ 重合,重合说明: _________ .

 

8.(2012•南京)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某同学用该电路验证“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他多次只改变电阻箱R1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R1/Ω

I/A
50.30
100.20
150.15
(1)根据表中数据,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 _________ (选填“成”或“不成”)反比,其原因是 _________ .

(2)此实验中,电源电压为 _________ V.

 

9.(2012•南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特点实验

(1)完成电路的连接(电源为3伏的电池组)要求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

(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 _________  v

(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后,实验小组的小瑛同学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并联的两个灯泡的电压明显小于3.0V,还有部分的电压哪里去了呢?小英测量了下电源两端电压发现电压为2.65V请分析这电压的减少是不是因为线路上的电阻引起的? __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因为 _________ .

 

10.(2012•攀枝花)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并按正确的实验操作过程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U1/V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V

电路两端

的总电压U/V

11.534.5
2224
32.41.23.6
(1)请你依据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回答:

①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 _________ 各部分电压之和.

②由表中数据发现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之和逐渐变 _________ .

③他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是向 _________ 方向移动.

 

11.(2012•道外区一模)小涵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的实验中,将两盏标有“l.5V 0.2A”的小灯泡按如图所乐连接起来,用电压恒定的新电池供电.闭合开关S后,发现L1、L2均不亮.对此故障,他有下列几种猜想:

(A)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完好

(B)一盏灯短路,另﹣盏灯完好

(C)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短路

(1)你认为上述猜想可能性最大的是 _________ ;

(2)如果这两盏灯熄灭的原因是其中的一盏灯有故障,现有以下3种器材可选:

①规格相同的灯泡②符合要求的电压表③符合要求的电流表

小涵将该器材接入此电路,闭合开关后就判断出是哪盏灯出了故障.你认为这3种器材中不适用的有 _________ .

你的理由是: _________ .

(3)故障排除后、小涵测出了如下数据,并得出了结论:

电流Ia=0.2AIb=0.2AIc=0.2A
电压Uab=1.5VUbc=1.5VUac=1.5V
结论l: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结论2: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相等,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上述结论进行评价,写出评价意见: _________ .

 

12.(2011•三明)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

(1)请画出与图对应的电路图,并在电路图中标上Ll、L2;

(2)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 _________ V;

(3)某同学在测量了灯L1 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___ .

 

13.(2011•曲靖)小强做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关系的实验,在他此时已完成的连接中出现了一处错误(如图所示):

(1)请你在图中连接的错误处画上“×”;

(2)纠正错误后,请你用笔作导线帮他完成整个电路的连接,要求电压表测量两电阻串联的总电压;

(3)在一次测量时,电压表指针发生反偏,指针反偏的原因是: _________ .

(4)小强重新连接电压表后开始了测量,测得的数据记录下表中

总电压(V)

R1两端电压(V)

R2两端电压(V)

936
根据数据,小强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小强用上述做法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填“可靠”或“不可靠”)的,理由是: _________ .

 

14.(2011•北林区模拟)瑞瑞同学在中考物理实验检测时,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瑞瑞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_________ ;

(2)瑞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_________ , _________ .

(3)方法改进后,所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 

UAB/V

UBC/V

UAC/V

1.41.42.8
(4)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

 

15.(2011•虹口区一模)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小红同学将电阻R1、R2串联后接到电源上,如图1(a)所示.

①小红依照图1(a)所示的电路连接图1(b)中的元件,其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

实验

序号UAB(伏)

UBC(伏)

UAC(伏)

13.52.56
2246
3156
②连接好电路后,闭合电键S,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如图2所示,这时他应立刻 _________ 电键,并换接电压表的 _________ 量程.

③小红更换电阻并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_________ .

 

16.(2011•苍溪县模拟)小敏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和分电压关系,以及电阻R1的电流与电压关系,按如图电路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做了三次实验,伏特表V1、V2、V和安培表A的示数分别为U1、U2、U和I,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电表示数123
U1(伏)

3.06.09.0
U2(伏)

9.06.03.0
U(伏)

12.012.012.0
I(安)

0.30.60.9
通过对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得出U1、U2、U的关系是 _________ ;可得出I和U1的关系是 _________ .观察表格的数据后发现,对滑动变阻器,通过的电流I和其两端的电压U2不成正比,其原因是 _________ .

 

17.(2011•宝山区一模)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中,有多个电阻可供选择,小李把两只电阻R1、R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如图甲所示.

①图乙为小李同学依照图连接的实验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后要求: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实验正常进行,通过测得两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UAB(伏)

UBC(伏)

UAC(伏)

1426
2336
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_________ .

③你认为本实验设计有什么不合理或可以改进的地方?若有,请加以说明. _________ .

 

18.(2011•海安县一模)如图所示,小刚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时,将两盏标有“2.5V0.3A”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到可调直流电源两端.突然,原来正常发光的两盏灯同时熄灭.

(1)关于这两盏灯的故障判断,小刚给出了四种猜测:

A.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完好

B.一盏灯短路,另一盏灯完好

C.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短路

D.两盏灯同时被烧断

四个猜想中,可能性最大的是( _________ )

(2)如果这两盏灯熄灭的原因是其中的一盏灯有故障.现有①规格相同的灯泡;②符合要求的电压表;③符合要求的电流表;④一根导线.从它们中间选择一种器材来检测故障,你认为不适用的是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填序号).理由是 _________ .

(3)故障排除后,小刚测出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Uab/V

Ubc/V

Uac/V

12.02.04.0
22.22.24.5
32.52.65.0
得出结论:

①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总和;

②串联电路中各部分两端的电压相等.

请你对上述结论分别进行评估: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结论 _________ (①/②)是错误的.形成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_________ .

 

19.(2011•闵行区二模)小马和小陆两位同学为了验证串联电路的某一规律,用学生电源、电压表、电键、若干阻值不同的电阻、若干导线进行实验.他们按图(a)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电键S后,发现V的表盘如图(b)所示,小马迅速断开电键.他们修正后,分别测量电阻、电源两端的电压,并将三次实验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表二
实验序号123实验序号456789
V示数(伏)

3.55.07.5V示数(伏)

3.55.57.59.512.514.5
V1示数(伏)

1.21.62.5V1示数(伏)

0.71.11.51.92.63.0
V2示数(伏)

2.33.55.0V2示数(伏)

2.84.56.07.510.011.5
(1)根据有关信息,可判断他们是在做验证串联电路中 _________ 规律的实验.

(2)开始闭合电键S后,V表的表盘如图(b)所示的原因是 _________ .

(3)根据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_________ .

(4)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改变了3次电源电压,其目的是 _________ .

(5)小马和小陆观察到,R1两端的电压小,R2两端的电压大,于是他们提出了猜想: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为了证实猜想,他们进一步进行实验.小马将阻值为20欧姆的R3替换R2再次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请你利用表一、二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验证两位同学的猜测,简要说明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_________ .

 

20.(2011•大连二模)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电源是四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一个;阻值分别为2Ω、4Ω、8Ω和10Ω的电阻各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你选择 _________ Ω、 _________ Ω和 _________ Ω三个电阻进行实验.

(2)若某实验小组在一次实验中,发现AB 间和AC 间的电压都大于3V,BC 间电压小于3V.小明认为这三个电压值都用电压表大量程测;小刚认为用电压表小量程测BC 间电压,其他两个电压值都用电压表大量程测. _________ 的想法正确.

(3)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4)小刚用改变电源电压的方法进行多次实验,这种方法是否正确? _________ .

一.解答题(共20小题)

1.(2014•东营)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想用图甲中的器材组成电路,其中一个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一个电压表测量某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请你帮助他完成下述工作(电源电压不超过3V).

(1)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

(3)正确操作后,测量电源两端电压和灯泡两端电压的两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乙a、b所示,则电源两端的电压为 2.8 V,被直接测量的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1.6 V.

(4)根据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得:另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1.2 V.

考点:

中考集萃;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两灯泡串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一个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另一个电压表测量其中一个灯泡两端电压,据此画出电路图;

(2)根据电路图从电源正极依次串联开关、两个灯泡回到电源负极,根据电源电压确定电压表的量程,并将两端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源和一个灯泡两端;

(3)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然后根据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确定电源电压和灯泡两端电压;

(4)根据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确定另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

解答:解:(1)从电源正极依次串联开关、灯泡回到电源负极,将一个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另一个灯泡并联在其中一个灯泡两端,如下图所示:

(2)因为电源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量程都选择0~3V的量程,从电源正极依次串联开关、两个灯泡回到电源负极,一个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另一个电压表测量其中一个灯泡两端电压,如下图所示:

(3)根据图乙中a图可知,电压表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8V;

根据图乙中b图可知,电压表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1.6V;

因为电源电压大于灯泡两端电压,所以电源电压为2.8V;灯泡两端电压为1.6V;

(4)因为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另一个灯泡两端电压为2.8V﹣1.6V=1.2V.

故答案为:(3)2.8;1.6;(4)1.2.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图的设计、实物电路的连接、电压表的读数以及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难点是根据题意设计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2014•日照)李小芳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实验探究时,利用现有的器材按如下步骤进行了操作: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李小芳同学为了节省试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对小芳同学以上实验操作评价是:

①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断开 ;

②小芳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不能,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5)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如表中,小芳同学依据本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 不等于 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他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 .

UAB/V

UBC/V

UAC/V

3.11.44.45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4)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要断开,断开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以防止由于接错出现短路烧坏电源;

②电压表要准确的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必须严格按照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进行操作,所以判断李瑞同学能不能用此方法测出L2两端的电压,就看电压表此时是否与L2并联,正负接线柱的接法是否正确;

(5)将AB间电压与BC间电压相加,即可判断出是否与AC间电压相等.通过实验获得结论,一般都要多做几次实验,多做几次实验,就可以多获几组数据,从而可以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以此获得结论.

解答:解:(4)①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②当电压表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时,虽然电压表此时与L2并联,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却是反的,闭合开关后,指针会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

(5)由表中数据可知:UAB+UBC=3.1V+1.4V=4.5V,这与UAC间电压不相等,所以他的结论与猜想不相符,是由实验误差造成的.

不足之处是:他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

故答案为:(4)①断开;

②不能,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5)不等于;

他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

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题,做此题时要围绕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去分析解答,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学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开关都必须是断开的.
 

3.(2014•娄底模拟)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1)按如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如图乙所示.

(2)闭合开关,发现L1不发光,L2比较亮,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存在的故障应该是小灯泡L1 短路 .

(3)排除故障,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4)接着测L2两端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了这样的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小明用这样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不能,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5)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相等 .此实验方案存在有一定缺陷,改进方法: 串接一个滑动变阻器进行多次实验 .(任写一种可行方法即可)

UAB/V

UBC/V

UAC/V

2.41.43.8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推理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2)灯泡实际功率越小,灯泡发光越暗,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及电功率公式分析答题.

(4)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电流表反向偏转.

(5)比较UAB+UBC与UAC的大小即可得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的关系;

为了得出普遍结论,应进行多次实验,进行多次测量.

解答:解:(2)发现L1不发光,L2比较亮,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灯L1的没有电流通过,即L1短路了;

(3)只断开电压表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而B接点不动,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

(4)由实验数据可知: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相等;

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

故答案为:(2)短路;(3)不能,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4)相等;换用其它规格小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等方法均可).

点评: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是正确连接电路图的前提与关键;连接电路时,要注意电表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
 

4.(2014•长宁区一模)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探究并联电路的特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用电压表测出各支路和干路两端的电压值,用电流表测出各支路和干路中的电流值,并通过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多次实验和改变电源电压,得到的实验

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序号电阻R1

(欧)

电阻R2

(欧)

电压U1

(伏)

电压U2

(伏)

电压U

(伏)

电流I1

(安)

电流I2

(安)

电流I

(安)

110106660.60.61.2
220206660.30.30.6
35104440.80.41.2
①分析比较 表格中第4、5、6列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②分析比较表格中第7、8、9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

③该小组同学在得到并联电路电压和电流的特点后,结合欧姆定律,推导得到了教科书上的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各并联电阻的关系式.若要验证推导得到的关系式是否正确,同学们采取的验证方案如下.

a.尝试计算电阻: =+ .(写出计算公式)

b.进行实验操作: 将一个与总电阻数值相等的电阻接入原电路的电源两端,替换那两个并联的电阻,并闭合电键S .(写明操作的要点)

c.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 观察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否与原实验时电路中的总电流相等,若相等,则说明接入的电阻与替换的那两个并联电阻等效,也就验证了该小组推导关系式的正确 .(写明观察的要点和得出结论的依据)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①分析比较表格中支路电压、总电压的有关数据得出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②分析比较表格中支路电流和干路电流的有关数据,得出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③根据欧姆定律,用电阻和电压表示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①由表格中的4、5、6列数据,可知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②由表格中第7、8、9列的数据,可知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③a、∵I=,I1=,I2=

∵I=I1+I2

∴=+,

则:=+.

b、要验证上面的关系是否正确,可使两电阻并联,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

然后用一个与计算出的总电阻阻值相等的电阻接入电流替换两个并联的电阻,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若电流表的示数不变,则说明接入的电阻与替换的那两个并联电阻等效,验证了该小组推导关系式的正确.

故答案为:①表格中第4、5、6列;

②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③a.=+;b.将一个与总电阻数值相等的电阻接入原电路的电源两端,替换那两个并联的电阻,并闭合电键S;

c.观察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否与原实验时电路中的总电流相等,若相等,则说明接入的电阻与替换的那两个并联电阻等效,也就验证了该小组推导关系式的正确.

点评:此题探究了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同时通过设计实验验证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并联电阻的关系是否正确,考查了学生对等效替代法的理解.
 

5.(2014•贵阳模拟)为了验证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小瑞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l)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断开 状态.

(2)小瑞先将电压表接在灯L1两端,闭合开关后,他观察到两灯都不发光,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该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灯L1 断路 .

(3)排除故障后,他正确测出了灯L1两端电压.再测灯L2两端的电压时,小瑞认为保持电压表的B接点不动,只要将连接A点的导线改连在C点即可.小瑞此操作将会导致电压表出现的现象是 指针会反向偏转 .

(4)小瑞按正确的方法测出了L1、L2及AC间的电压分别为:U1=2.4V,U2=1.4V,UAC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可读出UAC= 4 V.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源电压的关系是 UAC=U1+U2 .(写出关系式即可)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2)两个电灯都不亮,说明是电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断路位置在电压表并联部分电路;

(3)用电压表测电压时,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且电压表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

(4)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UAC的示数是L1与L2两端的总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电压表指针的位置确定量程并读出示数,利用比较UAC与U1+U2的关系即可得出.

解答:解:(1)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2)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与灯L1并联;

闭合开关S后,灯L1、L2均不亮,说明电路存在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并联电路之外不存在断路,故电路故障是L1断路.

(3)当电压表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时,虽然电压表此时与L2并联,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却是反的,闭合开关后,指针会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

(4)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UAC的示数是L1与L2两端的总电压,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UAC的示数应大于串联的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示数为U=4.0V,

∵U1+U2=2.4V+1.4V=3.8V,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即UAC=U1+U2.

故答案为:(1)断开;(2)断路;(3)指针会反向偏转;(4)UAC=U1+U2.

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题,做此题时要围绕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去分析解答,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学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开关都必须是断开;对电表读数时,要先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再读数.
 

6.(2013•保康县模拟)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小红同学将电阻R1、R2串联后接到电源上,如图(a)所示.

(1)连接好电路后,闭合电键S,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如图(b)所示,这时他应立刻 断开 电键,并换接电压表的 0~15V 量程.

(2)小红更换电阻并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

实验序号UAB(伏)

UBC(伏)

UAC(伏)

13.52.56
2246
3156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由图b可以看出,测量的电压值超出了电压表的量程,表示此时所用的电压表的量程偏小,故应断开开关,更换较大量程.

(2)根据表中的数据,分别计算出每一次实验中的UAB+UBC,再和相对应的UAC的电压值比较,得出结论.

解答:解:

(1)出现电路故障后,首先应当断开开关,在查找故障,进行处理.

由图b所示的情况可以看出,电压表选用的量程偏小,应当更换大量程0~15V量程.

(2)AB两点间的电压为R1两端的电压,BC两点间的电压为R2两端的电压,AC两点间的电压为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第一次实验:UAC=6V,UAB+UBC=3.5V+2.5V=6V;

第二次实验:UAC=6V,UAB+UBC=2V+4V=6V;

第三次实验:UAC=6V,UAB+UBC=1V+5V=6V;

因此可以得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故答案为:(1)断开;0~15V;

(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7.(2013•杨浦区三模)某同学要做“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请你:

①将下图1中的实物连接成简单的电路,

②在图2中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③并在图上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

如图3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图.实验时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拿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与 蜡烛A的像 重合,重合说明: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像 .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①在连接电路时,注意电压表的接法.与被测电路并联,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根据电源电压确定其量程.

②根据实物电路画电路图时,注意电路元件的连接顺序.

③根据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标注.

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为了探究成像的位置及特点,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将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与像完全重合进行研究.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

解答:解:①先将串联电路连接好,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电源由两节电池组成,所以总电压为3V,电压表应选择0~3V的量程.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如图

②按照实物电路图画电路图,注意电路元件的连接顺序与实物电路一致.

③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

如图;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拿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重合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大小与物体相等.

故答案为:①②③如上图;

蜡烛A的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像.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基本电路的连接和电路图的画法,在连接过程中特别注意电压表正负接线柱和量程的选择.同时考查了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操作要求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8.(2012•南京)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某同学用该电路验证“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他多次只改变电阻箱R1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R1/Ω

I/A
50.30
100.20
150.15
(1)根据表中数据,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 不成 (选填“成”或“不成”)反比,其原因是 没有控制电阻箱R1两端的电压不变 .

(2)此实验中,电源电压为 3 V.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题;压轴题.
分析:(1)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重点的是考查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跟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跟电阻关系时要保持电压不变.

(2)根据表中的数据首先求出R2的阻值,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

解答:解:(1)本实验应该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根据表中数据,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不成反比.原因是改变电阻箱R1的阻值时,应该保持电阻箱R1两端的电压不变.

故答案为:不成;没有控制电阻箱R1两端的电压不变.

(2)根据表中的测量数据,第一次测量中,电源电压U=U1+U2=I1R1+I1R2=0.3A×5Ω+0.3A×R2=1.5V+0.3A×R2

第二次测量中,电源电压U=U1′+U2′=I2R1+I2R2=0.2A×10Ω+0.2A×R2=2V+0.2A×R2

根据以上两个式子解出R2=5Ω

将R2=5Ω带入到上式中得到电源电压U=U=U1+U2=1.5V+0.3A×R2=1.5V+0.3A×5Ω=3V.

故答案为: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欧姆定律公式的正确应用.以及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
 

9.(2012•南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特点实验

(1)完成电路的连接(电源为3伏的电池组)要求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

(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 2.6  v

(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后,实验小组的小瑛同学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并联的两个灯泡的电压明显小于3.0V,还有部分的电压哪里去了呢?小英测量了下电源两端电压发现电压为2.65V请分析这电压的减少是不是因为线路上的电阻引起的?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因为 电池本身有内阻,分担一部分电压 .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题;压轴题.
分析:(1)将两只灯泡并联起来,再将电压表并联在灯泡L2两端即可;

(2)明确电压表用的量程和其分度值,再根据指针的指示来读数;

(3)电池内部电阻与外部电阻的关系是串联,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并且根据电阻的比值进行分压.

解答:解:(1)将L1和L2并联起来,再将电压表并接在L2两端,并接在电源两极上即可,电路图如下:

(2)因为电源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接的是3V量程,其分度值为0.1V,电压表的示数为2V+0.6V=2.6V;

故答案为:2.6

(3)因为电池内部有电阻,它和外部电阻是串联关系,起分压作用,相当于电源电压被外部电阻和电池内阻两者分担了,所以,并联的两个灯泡两端的电压会明显小于电源电压,电压减小并不是因为线路上的电阻引起的,因为线路的电阻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故答案为:不是;电池本身有内阻,分担一部分电压.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电路图的连接、电压表的读数、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属于一道比较好的实验题目.
 

10.(2012•攀枝花)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并按正确的实验操作过程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U1/V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V

电路两端

的总电压U/V

11.534.5
2224
32.41.23.6
(1)请你依据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回答:

①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 等于 各部分电压之和.

②由表中数据发现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之和逐渐变 小 .

③他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是向 左 方向移动.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探究题.
 分析:(1)先分析电路图中三只电压表所测的是哪部分电压,然后再分析实验中的三组数据,得出结论;

(2)电池内部电阻与外部电阻的关系是串联,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池内部电阻分担电压的大小;

(3)当滑片滑动时,造成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是串联,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并且分压大小与其电阻成正比.

 解答:解:(1)图中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是串联的,电压表V1测的是电阻R两端的电压,V2测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V3测的是它们两端的总电压.由表中三组数据可得出:在串联电路中,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2)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时分担的电压变小,所以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其分担的电压变小.

(3)当滑片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I=可知,在电压不变时,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又因为电池内部有电阻,它和外部电阻是串联关系,起分压作用,相当于电源电压被外部电阻和电池内阻两者分担了,所以,根据公式U=IR可知,当电路中电流增大时,电池内阻分担的电压变大,那么,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之和就会变小.

故答案为:①等于;②小;③左.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属于一道比较好的实验题目.知道电池有内阻,起分压作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1.(2012•道外区一模)小涵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的实验中,将两盏标有“l.5V 0.2A”的小灯泡按如图所乐连接起来,用电压恒定的新电池供电.闭合开关S后,发现L1、L2均不亮.对此故障,他有下列几种猜想:

(A)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完好

(B)一盏灯短路,另﹣盏灯完好

(C)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短路

(1)你认为上述猜想可能性最大的是 A ;

(2)如果这两盏灯熄灭的原因是其中的一盏灯有故障,现有以下3种器材可选:

①规格相同的灯泡②符合要求的电压表③符合要求的电流表

小涵将该器材接入此电路,闭合开关后就判断出是哪盏灯出了故障.你认为这3种器材中不适用的有 ③ .

你的理由是: 电源电压3V恒定,在检测过程中,当把电流表并联在断路的灯两端时,将导致另一只完好的小灯泡因电压过大而被烧坏,而其余两种器材不存住这种情况 .

(3)故障排除后、小涵测出了如下数据,并得出了结论:

电流Ia=0.2AIb=0.2AIc=0.2A
电压Uab=1.5VUbc=1.5VUac=1.5V
结论l: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结论2: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相等,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上述结论进行评价,写出评价意见: 结论l正确,结论2中“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也相等”是错误的.

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做几次实验再总结规律,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断路与短路灯都可能不亮,分析各电路故障出现的故障现象,找出符合题意的电路故障.

(2)检测电路故障时,应保证电路安全,从安全的角度分析答题.

(3)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分析评价小涵的实验结论.

解答:解:(1)A、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完好,电路断路,闭合开关后两盏灯都不亮,符合题意;

B、一盏灯短路,另﹣盏灯完好,闭合开关后,电路是通路,短路的灯不亮,完好的灯发光,

但由于电源电压大于灯泡额定电压,很快完好的灯被烧坏,电路断路,两灯都不亮,不符合题意;

C、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短路,电路断路,两灯都不亮,符合题意;

虽然AC都符合题意,但A的可能性最大,故A正确,答案为A.

(2)两盏灯熄灭的原因是其中的一盏灯有故障,

用①规格相同的灯泡逐一替换两个灯泡,可检测出电路故障;

把②符合要求的电压表分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可以检测出出现故障的灯泡;

用③符合要求的电流表检测时,电源电压3V恒定,在检测过程中,当把电流表并联在断路的灯两端时,

将导致另一只完好的小灯泡因电压过大而被烧坏,因此不能用③符合要求的电流表检测电路故障.

(3)结论l:“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结论是正确的;

由于实验中小涵使用规格相同的灯泡进行实验,得出了“: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相等”的错误结论,

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然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1)A;(2)③;电源电压3V恒定,在检测过程中,当把电流表并联在断路的灯两端时,将导致另一只完好的小灯泡因电压过大而被烧坏,而其余两种器材不存在这种情况;

(3)结论l正确,结论2中“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也相等”是错误的.

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做几次实验再总结规律,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故障分析爱、选择电路故障检测方法、实验结论评价等问题;检测电路故障时,应保证电路安全,检测电路故障时,不应损坏电路;实验时,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实验器材,进行多次实验.
 

12.(2011•三明)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

(1)请画出与图对应的电路图,并在电路图中标上Ll、L2;

(2)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 1.9 V;

(3)某同学在测量了灯L1 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电压表的读数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作图题;实验探究题.
分析:(1)两只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按照画电路图的要求画出电路;

(2)电压表读数时要看清选择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

(3)电学实验中,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不能接反了.

解答:解:(1)按要求,电路图如下:

(2)由实物图可见,电压表选择的是0~3V量程,对应的分度值是0.1V,指针指在1V后面第9个小格上,读数为1V+0.1V×9=1.9V;

(3)如图,如果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样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故答案为:(1)见上图;

(2)1.9V;

(3)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点评:本题重点是电表的使用:

(1)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仪表,使用时与被测电路串联,注意量程和正负接线柱,电流表不能不经过用电器接在电源的两极上,会造成电源的短路;

(2)电压表是测量电压的仪表,使用时与被测电路并联,注意量程和正负接线柱,电压表可以不经用电器直接与电源串联,此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13.(2011•曲靖)小强做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关系的实验,在他此时已完成的连接中出现了一处错误(如图所示):

(1)请你在图中连接的错误处画上“×”;

(2)纠正错误后,请你用笔作导线帮他完成整个电路的连接,要求电压表测量两电阻串联的总电压;

(3)在一次测量时,电压表指针发生反偏,指针反偏的原因是: 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4)小强重新连接电压表后开始了测量,测得的数据记录下表中

总电压(V)

R1两端电压(V)

R2两端电压(V)

936
根据数据,小强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小强用上述做法得出的结论是 不可靠 (填“可靠”或“不可靠”)的,理由是: 本实验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2)要正确地连接电路,需掌握电压表和互动变阻器的连接.注意电压表量程的选择和正负接线柱的接法;在连接滑动变阻器时要注意一上一下.

(3)电流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若正负接线柱接法错误,则指针将反转.

(4)在实验中,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要多做几次.

解答:解:(1)由图知,小强同时连接了滑动变阻器下面一个接线柱,这样滑动变阻器并不能起到作用.

(2)电压表要测量串联的总电压,则需与串联后的电路并联,由于总电压为9V,所以要选择0~15V的量程.滑动变阻器要连接一上一下.

(3)电压表的指针反偏,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错了.

(4)小强只测量了一组数据便得出了结论,这样的结论存在偶然性,片面性,不具有说服力,应该多测几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2)如图;(3)正负接线柱接反了;(4)不可靠;本实验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题,考查了有关实物电路的连接,特别注意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实验为了得出普遍结论,应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数据.
 

14.(2011•北林区模拟)瑞瑞同学在中考物理实验检测时,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瑞瑞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断开 ;

(2)瑞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不能 , 改接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

(3)方法改进后,所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 

UAB/V

UBC/V

UAC/V

1.41.42.8
(4)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① 所选灯泡规格相同 ;② 只进行了一次实验 .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简答题;探究题.
分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要断开,断开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以防止由于接错出现短路烧坏电源;

(2)电压表要准确的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必须严格按照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进行操作,所以判断李瑞同学能不能用此方法测出L2两端的电压,就看电压表此时是否与L2并联,正负接线柱的接法是否正确;

(3)将AB间电压与BC间电压相加,即可判断出是否与AC间电压相等.通过实验获得结论,一般都要多做几次实验,多做几次实验,就可以多获几组数据,从而可以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以此获得结论.

解答:解: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2)当电压表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时,虽然电压表此时与L2并联,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却是反的,闭合开关后,指针会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

(3)①由表中数据可知:UAB+UBC=3.8V,这与UAC间电压不相等,所以他的结论与猜想不相符.

②不足之处是:他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的规律.

故答案为:

(1)断开;

(2)不能;改接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3)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①所选灯泡规格相同;②只进行了一次实验.

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题,做此题时要围绕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去分析解答,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学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开关都必须是断开的.
 

15.(2011•虹口区一模)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小红同学将电阻R1、R2串联后接到电源上,如图1(a)所示.

①小红依照图1(a)所示的电路连接图1(b)中的元件,其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

实验

序号UAB(伏)

UBC(伏)

UAC(伏)

13.52.56
2246
3156
②连接好电路后,闭合电键S,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如图2所示,这时他应立刻 断开 电键,并换接电压表的 0~15V 量程.

③小红更换电阻并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题;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分析:(1)由电路图可以看出,电压表测量的是R2两端的电压,因此电压表应当和R2并联,即把电压表并接在R2两端.

(2)由图2可以看出,测量的电压值超出了电压表的量程,表示此时所用的电压表的量程偏小,故应断开开关,更换较大量程.

(3)根据表中的数据,分别计算出每一次实验中的UAB+UBC,再和相对应的UAC的电压值比较,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个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解答:解:①电路连接如下图:

②出现电路故障后,首先应当断开开关,在查找故障,进行处理.

由图2所示的情况可以看出,电压表选用的量程偏小,应当更换大量程0~15V量程.

故答案为:断开;0~15V.

③AB两点间的电压为R1两端的电压,BC两点间的电压为R2两端的电压,AC两点间的电压为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第一次实验:UAC=6V,UAB+UBC=3.5V+2.5V=6V;

第二次实验:UAC=6V,UAB+UBC=2V+4V=6V;

第三次实验:UAC=6V,UAB+UBC=1V+5V=6V;

因此可以得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故答案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16.(2011•苍溪县模拟)小敏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和分电压关系,以及电阻R1的电流与电压关系,按如图电路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做了三次实验,伏特表V1、V2、V和安培表A的示数分别为U1、U2、U和I,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电表示数123
U1(伏)

3.06.09.0
U2(伏)

9.06.03.0
U(伏)

12.012.012.0
I(安)

0.30.60.9
通过对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得出U1、U2、U的关系是 U=U1+U2 ;可得出I和U1的关系是 通过R1的电流I与其两端的电压U1成正比 .观察表格的数据后发现,对滑动变阻器,通过的电流I和其两端的电压U2不成正比,其原因是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不断的变化 .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和通过R1的电流与加在R1两端的电压关系.

(2)根据公式I=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解答:解:(1)从表格中的数据第一、二、三行,可以得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

从表格中的数据第一、四行,可以得出:通过R1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根据公式I=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但是对滑动变阻器来说,其电阻值在不断的变化,因此通过它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

故答案为:U=U1+U2;通过R1的电流I与其两端的电压U1成正比;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不断的变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路图的认识能力、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难度不是很大.
 

17.(2011•宝山区一模)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中,有多个电阻可供选择,小李把两只电阻R1、R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如图甲所示.

①图乙为小李同学依照图连接的实验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后要求: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实验正常进行,通过测得两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UAB(伏)

UBC(伏)

UAC(伏)

1426
2336
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

③你认为本实验设计有什么不合理或可以改进的地方?若有,请加以说明. 实验次数还需增加,至少要3次 .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电压表的连接.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探究题;实验评估题.
分析:①连接电路时应使R1与电压表并联;

②主要从三个电压值的数量关系上寻找规律;

③实验的次数偏少,说服力便不强,不具普遍性,因此可从这一角度改进实验.

解答:解:①将电阻R1的右端与电压表的其中一个正接线柱相连,如图所示;

②观察数据可知,每组数据都符合AB间的电压加BC间的电压,等于AC间的电压,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③为了使实验的结果更具普遍性,应增加实验的次数,至少要3次.

故答案为:①如图;②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③实验次数还需增加,至少要3次.

点评:在这一实验中,电压表应依次接在每一个电阻的两端和电源两端;分析数据时要注意寻找数量关系,并得出普遍性的规律;对于绝大多数需要测量的实验,我们一般都要求至少测3次,这样的结果会更有说服力.

 

18.(2011•海安县一模)如图所示,小刚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时,将两盏标有“2.5V0.3A”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到可调直流电源两端.突然,原来正常发光的两盏灯同时熄灭.

(1)关于这两盏灯的故障判断,小刚给出了四种猜测:

A.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完好

B.一盏灯短路,另一盏灯完好

C.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短路

D.两盏灯同时被烧断

四个猜想中,可能性最大的是( A )

(2)如果这两盏灯熄灭的原因是其中的一盏灯有故障.现有①规格相同的灯泡;②符合要求的电压表;③符合要求的电流表;④一根导线.从它们中间选择一种器材来检测故障,你认为不适用的是 ③ 和 ④ (填序号).理由是 用它们检测电路故障容易烧坏另一个灯泡 .

(3)故障排除后,小刚测出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Uab/V

Ubc/V

Uac/V

12.02.04.0
22.22.24.5
32.52.65.0
得出结论:

①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总和;

②串联电路中各部分两端的电压相等.

请你对上述结论分别进行评估: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结论 ② (①/②)是错误的.形成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采用同样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或没有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 .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探究题.
分析:(1)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2)电流表的电阻很小,相当于导线,把它并联在用电器两端时,会造成该用电器短路,电路中的电流过大;

(3)测量实验中通常进行多次测量,一种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另一种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解答:解:(1)把两盏灯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原来正常发光的两盏灯同时熄灭突然熄灭,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把其中某盏灯的灯丝烧断了;

(2)当检查电路故障时,不能断开电路,因此只能把检验器材并联在电路里;电流表和导线的电阻很小,它并联在用电器两端时,会造成该用电器短路,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烧坏另一盏灯.

(3)由测量的数据发现,电路中两盏灯的电压相同,这是由于实验中选用了相同规格的灯泡导致的,这只是个特殊情况,不能作为普遍规律;因此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重新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A;

(2)③;④;用它们检测电路故障容易烧坏另一个灯泡;

(3)②;采用同样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或没有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

点评:注意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如果选用的小灯泡的规格相同,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此时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重新进行实验.
 

19.(2011•闵行区二模)小马和小陆两位同学为了验证串联电路的某一规律,用学生电源、电压表、电键、若干阻值不同的电阻、若干导线进行实验.他们按图(a)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电键S后,发现V的表盘如图(b)所示,小马迅速断开电键.他们修正后,分别测量电阻、电源两端的电压,并将三次实验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表二
实验序号123实验序号456789
V示数(伏)

3.55.07.5V示数(伏)

3.55.57.59.512.514.5
V1示数(伏)

1.21.62.5V1示数(伏)

0.71.11.51.92.63.0
V2示数(伏)

2.33.55.0V2示数(伏)

2.84.56.07.510.011.5
(1)根据有关信息,可判断他们是在做验证串联电路中 电压 规律的实验.

(2)开始闭合电键S后,V表的表盘如图(b)所示的原因是 电压表选了小量程 .

(3)根据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之和 .

(4)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改变了3次电源电压,其目的是 多测几次,寻找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

(5)小马和小陆观察到,R1两端的电压小,R2两端的电压大,于是他们提出了猜想: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为了证实猜想,他们进一步进行实验.小马将阻值为20欧姆的R3替换R2再次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请你利用表一、二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验证两位同学的猜测,简要说明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计算串联电阻的比值,再计算每次实验的V1和V2示数的比值,比值相等或近似相等,则他们的猜测正确 .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题;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控制变量法.
分析:(1)根据电路图可以看出,电阻R1和R2串联,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他们测量的是电源电压、R1两端的电压和R2两端的电压值,他们是在做验证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值超出了电压表的量程,说明电压表选择的是小量程.

(3)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之和,U=U1+U2.

(4)多次测量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二是减小实验的偶然性,来寻求物理规律.

(5)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就必须求出两次电压的比值,再求出电阻的比值,看两次的比值是否相等或近似相等即可.

解答:解:(1)根据电路图可以看出,电阻R1和R2串联,电压表V测量的是电源电压U,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电压表V2测量的是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他们测量的都是电压值,他们是在做验证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

(2)图(b)所示的情况是,超出了电压表的量程,原因是电压表选了小量程.

(3)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第一次:U1+U2=1.2V+2.3V=3.5V;U=3.5V

第二次:U1+U2=1.6V+3.5V=5.1V;U=5V

第三次:U1+U2=2.5V+5.0V=7.5V;U=7.5V

由此可以得出: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之和.

(4)本实验中改变三次电压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5)要想验证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即利用表一中的数据计算的比值,再计算的比值,看两次的比值是否相等或近似相等.为了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再利用表二中的数据计算的比值,计算的比值,进行比较,看两次的比值是否相等或近似相等.如果相等则猜想正确.否则,不正确.

故答案为:(1)电压;(2)电压表选了小量程;(3)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之和;

(4)多测几次,寻找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5)计算串联电阻的比值,再计算每次实验的V1和V2示数的比值,比值相等或近似相等,则他们的猜测正确.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的内容较多.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二是减小实验的偶然性,来寻求物理规律.
 

20.(2011•大连二模)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电源是四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一个;阻值分别为2Ω、4Ω、8Ω和10Ω的电阻各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你选择 2 Ω、 4 Ω和 10 Ω三个电阻进行实验.

(2)若某实验小组在一次实验中,发现AB 间和AC 间的电压都大于3V,BC 间电压小于3V.小明认为这三个电压值都用电压表大量程测;小刚认为用电压表小量程测BC 间电压,其他两个电压值都用电压表大量程测. 小明 的想法正确.

(3)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4)小刚用改变电源电压的方法进行多次实验,这种方法是否正确? 不正确 .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探究题.
分析:(1)应选择三个不同阻值的电阻来进行实验;

(2)在一次实验中,最好保证电表的量程相同,这样精准程度相同,便于数据的比较;

(3)记录数据时要分别记下AB、BC、AC间的电压,并至少测量三次;

(4)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与总电压的关系,应该换不同规格的电阻,而不是换电源电压.

解答:解:(1)任意选择三个电阻都可完成本实验的探究;

(2)在同一次实验中,如果改变量程会使测量的精确程度不同,不利于数据的比较,因此,小明的想法更可取;

(3)表格中要分别记录不同位置的电压值.

(4)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与总电压的关系,应该换不同规格的电阻,分别测量它们两端的电压,寻找规律才行.

故答案为:(1)2、4、10(或4、8、10;或2、8、10);(2)小明;

(3)见下表  

实验次数

AB间电压U1/V

BC间电压U2/V

AC间电压U3/V

1
2
3
(4)不正确.

点评:这实验的目的就是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总电压的关系,因此,在设计实验和记录数据时,都要围绕这一目的来进行.实验中,为了使结果更具普遍性,应保持电源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的大小.
 

文档

串联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题

一.解答题(共20小题)1.(2014•东营)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想用图甲中的器材组成电路,其中一个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一个电压表测量某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请你帮助他完成下述工作(电源电压不超过3V).(1)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2)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3)正确操作后,测量电源两端电压和灯泡两端电压的两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乙a、b所示,则电源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V,被直接测量的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