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鸿业负荷计算计算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14:56
文档

鸿业负荷计算计算书

鸿业负荷计算计算书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鸿业负荷计算项目地址建设单位东苑227设计单位施工单位2建筑概况建筑名称建筑物建筑面积1961㎡建筑高度3.7m外表面积572.77㎡建筑容积0m^3建筑方位建筑层数13规定指标检查3.1建筑物3.1.1体形系数建筑物体形系数:无效(请设定建筑物体积)3.1.2墙体工程3.1.2.1外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280(087001)材料名称厚度mm干密度kg/m^3导热系数W/(m.K)比热容kJ/(kg.K)导热系数修正热阻(㎡.K)/W外粉刷2018000.93
推荐度:
导读鸿业负荷计算计算书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鸿业负荷计算项目地址建设单位东苑227设计单位施工单位2建筑概况建筑名称建筑物建筑面积1961㎡建筑高度3.7m外表面积572.77㎡建筑容积0m^3建筑方位建筑层数13规定指标检查3.1建筑物3.1.1体形系数建筑物体形系数:无效(请设定建筑物体积)3.1.2墙体工程3.1.2.1外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280(087001)材料名称厚度mm干密度kg/m^3导热系数W/(m.K)比热容kJ/(kg.K)导热系数修正热阻(㎡.K)/W外粉刷2018000.93
鸿业负荷计算计算书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鸿业负荷计算
项目地址
建设单位东苑227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2建筑概况

建筑名称建筑物
建筑面积1961㎡

建筑高度3.7m
外表面积572.77㎡

建筑容积0m^3
建筑方位
建筑层数1
3规定指标检查

3.1建筑物

3.1.1体形系数

建筑物体形系数:无效(请设定建筑物体积)

3.1.2墙体工程

3.1.2.1外墙

混凝土加气混凝土280(087001)

材料名称厚度mm

干密度kg/m^3

导热系数W/(m.K)

比热容kJ/(kg.K)

导热系数修正热阻(㎡.K)/W

外粉刷2018000.930.8410.02
钢筋混凝土3025001.630.8410.02
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700

1507000.220.8410.68
混凝土板、喷白浆10015000.190.4610.53
各层之和300--------1.25
传热系数K

0.71
做法编号
做法名称混凝土加气混凝土280(087001)

传热系数W/(㎡·K)

0.71
标准限值1
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符合
3.1.2.2内墙

砖墙(003003)

材料名称厚度mm

干密度kg/m^3

导热系数W/(m.K)

比热容kJ/(kg.K)

导热系数修正热阻(㎡.K)/W

水泥砂浆2018000.930.8410.02
砖墙12018000.810.8810.15
水泥砂浆2018000.930.8410.02
各层之和160--------0.19
传热系数K

2.38
做法编号
做法名称砖墙(003003)

传热系数W/(㎡·K)

2.38
标准限值
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符合
3.1.3屋面工程

3.1.3.1屋顶

预制01-1-35-1

材料名称厚度mm

干密度kg/m^3

导热系数W/(m.K)

比热容kJ/(kg.K)

导热系数修正热阻(㎡.K)/W

砾砂外表层524002.040.9210
卷材防水层56000.171.4710.03
水泥砂浆2018000.930.8410.02
水泥膨胀珍珠岩350

253500.121.1810.22
隔汽层56000.171.4710.03
水泥砂浆2018000.930.8410.02
钢筋混凝土3525001.630.8410.02
内粉刷2016000.810.8410.02
各层之和135--------0.36
传热系数K

1.88
做法编号
做法名称预制01-1-35-1

传热系数W/(㎡·K)

1.88
标准限值0.7
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不符合
3.1.4楼地面工程

3.1.4.1中间楼板

楼面-2

材料名称厚度mm

干密度kg/m^3

导热系数W/(m.K)

比热容kJ/(kg.K)

导热系数修正热阻(㎡.K)/W

水泥砂浆2018000.930.8410.02
钢筋混凝土10025001.630.8410.06
热流向下(水平、倾斜)60mm以上

2001.160.41.0110.5
沥青乳化沥青膨胀珍珠岩400

304000.121.5510.25
沥青油毡油毡纸156000.171.4710.09
木丝板604000.162.0910.37
钢丝网抹灰加油漆2516000.810.8410.03
各层之和450--------1.32
传热系数K

0.65
做法编号
做法名称楼面-2

传热系数W/(㎡·K)

0.65
标准限值
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符合
3.1.5门窗工程

3.1.5.1户门

节能外门

材料名称厚度mm

干密度kg/m^3

导热系数W/(m.K)

比热容kJ/(kg.K)

导热系数修正热阻(㎡.K)/W

松木云杉热流方向垂直木纹255000.142.511.10.16
各层之和25--------0.16
传热系数K

3.02
3.1.5.2外窗

单层塑钢窗

材料名称厚度mm

干密度kg/m^3

导热系数W/(m.K)

比热容kJ/(kg.K)

导热系数修正热阻(㎡.K)/W

平板玻璃1225000.760.840.360.04
各层之和12--------0.04
传热系数K

4.7
窗墙比

朝向窗类型窗面积墙面积窗墙比传热系数标准限值结论
西单层塑钢窗2.478.830.034.74.7不符合
单层塑钢窗18.862.970.2994.73.5不符合
单层塑钢窗10.8197.980.0554.74.7不符合
单层塑钢窗7.8193.180.044.74.7不符合
3.1.6规定性指标检查结果

外墙传热系数满足标准要求。

外窗传热系数不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不能全部满足,需要进行综合指标计算。

4计算依据

1.外墙和屋面传热冷负荷计算公式

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W),按下式计算:

Qτ=K·F·Δtτ-ξ                                    (1.1)

式中:

F—计算面积,㎡;

τ—计算时刻,点钟;

τ-ξ—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 点钟;

Δtτ-ξ—作用时刻下,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注:例如对于延迟时间为5小时的外墙,在确定16点房间的传热冷负荷时,应取计算时刻τ=16,时间延迟为ξ=5,作用时刻为τ ξ=16-5=11。这是因为计算16点钟外墙内表面由于温度波动形成的房间冷负荷是5小时之前作用于外墙外表面温度波动产生的结果。

当外墙或屋顶的衰减系数β<0.2时,可用日平均冷负荷Qpj代替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Qτ:

Qpj=K·F·Δtpj                                    (1.2)

式中:

Δtpj—负荷温差的日平均值,℃。

2.外窗的温差传热冷负荷

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按下式计算:

Qτ=a·K·F·Δtτ                                    (2.1)

式中:

Δtτ—计算时刻下的负荷温差,℃;

K—传热系数;

a—窗框修正系数。

3.外窗太阳辐射冷负荷

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

[1].当外窗无任何遮阳设施时

 Qτ=F·Xg·Jwτ                                    (3.1)

式中:

Xg—窗的构造修正系数;

Jwτ—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

[2].当外窗只有内遮阳设施时

Qτ=F·Xg·Xz·Jnτ                                 (3.2)

式中:

Xz—内遮阳系数;

Jnτ—计算时刻下,透过有内遮阳设施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

[3].当外窗只有外遮阳板时

Qτ=[F1·Jwτ+(F-F1) ·Jwτ0] ·Xg                 (3.3)

式中:

F1—窗口受到太阳照射时的直射面积,㎡。

Jwτ0—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玻璃太阳散射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

[4].当窗口既有内遮阳设施又有外遮阳板时

Qτ=[F1·Jnτ+(F-F1) ·Jnτ0] ·Xg·Xz            (3.4)

式中:

Jnτ0—计算时刻下,透过有内遮阳设施窗玻璃太阳散射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

4.内围护结构的传热冷负荷

[1].相邻空间通风良好时

当相邻空间通风良好时,内墙或间层楼板由于温差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估算:

Q=K·F·(twp-tn)                                (4.1) 

式中:

t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2].相邻空间有发热量时

通过空调房间内窗、隔墙、楼板或内门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负荷,按下式计算:

Q=K·F·(twp+Δtls-tn)                            (4.2)

式中:

Q—稳态冷负荷,下同,W;

tn—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

Δtls—邻室温升,可根据邻室散热强度采用,℃。

5.人体冷负荷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按下式计算:

Qτ=φ·n·q1·Xτ-τ                                 (5.1)

式中:

φ—群体系数;

n—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

q1—名成年男子小时显热散热量,W;

τ—计算时刻,h;

τ—人员进入空调区的时刻,h;

τ-τ—从人员进入空调区的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持续时间,h;

Xτ-τ—τ-τ时刻人体显热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6.灯光冷负荷

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应根据灯具的种类和安装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

白炽灯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Qτ=n1·N·Xτ-τ                                    (6.1)

镇流器在空调区之外的荧光灯

Qτ=n1·N·Xτ-τ                                    (6.2)

镇流器装在空调区之内的荧光灯

Qτ=1.2·n1·N·Xτ-τ                                (6.3)

暗装在空调房间吊顶玻璃罩内的荧光灯

Qτ=n0·n1·N·Xτ-τ                                (6.4)

式中:

N—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W;

n0—考虑玻璃反射,顶棚内通风情况的系数,当荧光灯罩有小孔, 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为0.5-0.6,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视顶棚内通风情况取为0.6-0.8;

n1—同时使用系数,一般为0.5-0.8;

τ—计算时刻,h;

τ—开灯时刻,h;

τ-τ—从开灯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h;

Xτ-τ—τ-τ时刻灯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7.设备冷负荷

热设备及热表面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按下式计算:

Qτ=qs·Xτ-τ                                    (7.1)

式中:

τ—热源投入使用的时刻,h;

τ-τ—从热源投入使用的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持续时间,h;

Xτ-τ—τ-τ时间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qs—热源的实际散热量,W。

[1].电热工艺设备散热量

qs=n1·n2·n3·n4·N                             (7.2)

[2].电动机和工艺设备均在空调房间内的散发量

qs=n1·n2·n3·N/η                             (7.3) 

[3].只有电动机在空调房间内的散热量 

qs= n1·n2·n3·N·(1-η) /η                        (7.4)

[4].只有工艺设备在空调房间内的散热量

qs=n1·n2·n3·N                                (7.5)

式中:

N—设备的总安装功率,W;

η—电动机的效率;

n1—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可取0.5-1.0;

n2—安装系数,一般可取0.7-0.9;

n3—负荷系数,即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设计最大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4-0.5左右;

n4—通风保温系数;

8.渗透空气显热冷负荷

渗透空气的显冷负荷Q,按下式计算:

Q=0.28·G·(tw-tn)                                 (8.1)

式中:

G—单位时间渗入室内的总空气量,kg/h;

tw—夏季空调室外干球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

9.食物的显热散热冷负荷

进行餐厅冷负荷计算时,需要考虑食物的散热量。食物的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可按每位就餐客人9W考虑。

10.散湿量与潜热冷负荷

[1]. 人体散湿和潜热冷负荷

人体散湿量按下式计算

Dτ=0.001·φ·nτ·g                                 (10.1.1)

式:

D—散湿量,kg/h;

φ—群体系数;

nτ—计算时刻空调区的总人数;

g—一名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

人体散湿形成的潜热冷负荷Qτ(W),按下式计算:

Qτ=φ·nτ·q2                                     (10.1.2)

式中:

q2—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潜热散热量,W。

[2]. 渗入空气散湿量及潜热冷负

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湿量D (kg/h),按下式计算:

D=0.001·G·(dw-dn)                            (10.2.1)

渗入空气形成的潜热冷负荷Q (W),按下式计算:

Q=0.28·G·(hw-hn)                             (10.2.2)

式中:

dw—室外空气的含湿量,g/Kg;

dn—室内空气的含湿量,g/Kg;

hw—室外空气的焓,KJ/Kg;

hn—室内空气的焓,KJ/Kg。

[3]. 食物散湿量及潜热冷负荷

餐厅的食物散湿量Dτ(kg/h),按下式计算:

Dτ=0.012·nτ·φ                                (10.3.1)

式中:

nτ—就餐总人数。

食物散湿量形成的潜热冷负荷Qτ(W),按下式计算:

Qτ=700·Dτ                                     (10.3.2)

[4]. 水面蒸发散湿量及潜热冷负荷

敞开水面的蒸发散湿量D (kg/h),按下式计算:

D=(a+0.00013·v) ·(Pqb-Pq) ·A·B/B1         (10.4.1)

式中:

A—蒸发表面积,㎡;

a—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

v—蒸发表面的空气流速;

Pqb—相应于水表面温度下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

Pq—室内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

B—标准大气压,101325Pa;

B1—当地大气压(Pa)。

水面蒸发散湿量形成的潜热冷负荷Q(W),按下式计算:

Q= (2500-2.35·t) ·D·1000                    (10.4.2)

式中:

t—水表面温度,℃。

[5]. 水流蒸发散湿量及潜热冷负荷

有水流动的地面,其表面的蒸发水分应按下式计算:

D=G·c·(t1-t2)/γ                                (10.5.1)

式中:

G—流动的水量,kg/h;

c—水的比热,4.1868kJ/(kg.K);

t1—水的初温,℃;

t2—水的终温,排入下水管网时的水温,℃;

γ—水的汽化潜热,平均取2450kJ/kg。

水面蒸发散湿量形成的潜热冷负荷Q(W),按下式计算:

Q= (2500-2.35·(t1+t2)/2) ·D·1000            (10.5.2)

[6]. 化学反应的散热量和散湿量

Q=n1·n2·G·q/3600                            (10.6.1)

W=n1·n2·g·w                                    (10.6.2)

Qq=628·W                                    (10.6.2)

式中:

Q—化学反应的全热散热量,W;

n1—考虑不完全燃烧的系数,可取0.95;

n2—负荷系数,即每个燃烧点实际燃料消耗量与其最大燃料消耗量之比,根据工艺使用情况确定;

G—每小时燃料最大消耗量,m3/h;

q—燃料的热值,kJ/m3;

w—燃料的单位散湿量,kg/m3;

W—化学反应的散湿量,kg/h;

Qq—化学反应的潜热散热量,W。

鉴定情况:建设部科技成果评估证书 建科评[2004]019号

软件版本:鸿业负荷计算V6.0.20110117.740

文档

鸿业负荷计算计算书

鸿业负荷计算计算书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鸿业负荷计算项目地址建设单位东苑227设计单位施工单位2建筑概况建筑名称建筑物建筑面积1961㎡建筑高度3.7m外表面积572.77㎡建筑容积0m^3建筑方位建筑层数13规定指标检查3.1建筑物3.1.1体形系数建筑物体形系数:无效(请设定建筑物体积)3.1.2墙体工程3.1.2.1外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280(087001)材料名称厚度mm干密度kg/m^3导热系数W/(m.K)比热容kJ/(kg.K)导热系数修正热阻(㎡.K)/W外粉刷2018000.93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