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
试
卷
分
析
2011年7月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总体分析
这一份期末考卷,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一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汉字的读音、书写、病句、语序、仿写续写的运用、古诗文名句默写、文学常识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现代文阅读
采用课外阅读的形式,这与学业考试全部考课外相一致,也是很有必要,有利于提醒老师用好教材。课外的题目的设计难度把握较好,材料也很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古诗文阅读
主要考的是课内,没有给学生设置理解的障碍,与中考考试的古诗文阅读题的要求是一致的,这对语文教学很有指导性。
(四)作文:题目一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题目二 以“对手”为话题写作
给了两道题一道是命题作文,给学生了一定的思维空间,一道是话题作文,本以为话题作文好些,但查完试卷仅仅只有一半学生写了这个题目,但极少数的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语句不通,对此类学生在作文上还有待加强。
二、定性分析(答题情况分析)
(一)语文知识与运用
这一大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汉字的书写”、“拼音”、“诗词背诵”、 “病句、语序、仿写续写”。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很理想,说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好。
(二)阅读
总体来说,文言文学生答题情况较好,满分14分。记叙文和说明文阅读的得分率有待提高。在答题的细节方面又显露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本题组最大的问题是审题不清,对问题要求没有把握准确。课外知识积累少。
(三)作文
这里只是谈谈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对于作文话题,学生的体验不深刻,阅读面窄,选用的材料不是很新颖,有不少同学的材料显得老套。滥用词语,语句不通,语言匮乏。不能很好地借助一些有效的表达方式突出主旨。
三、量化分析
姓名 | 语文 | 姓名 | 语文 | 姓名 | 语文 |
常雅嫱 | 102 | 高海飞 | 94 | 高晓梦 | 93 |
解璐冰 | 98 | 李曦 | 94 | 秦颖梅 | 93 |
郭晓苗 | 95 | 李丽 | 94 | 张鹏琪 | 93 |
付艳波 | 92 | 李倩 | 83 | 范科 | 80 |
李成龙 | 91 | 贾娇阳 | 82 | 常江华 | 79 |
郭梦瑶 | 91 | 张凯妮 | 82 | 杨慧慧 | 78 |
孙欢欢 | 范竹燕 | 82 | 陈垚 | 77 | |
张红芳 | 常雪帅 | 82 | 高明芳 | 77 | |
康帅 | 88 | 郭甜 | 81 | 张娇 | 77 |
师路萍 | 87 | 宋帅 | 81 | 张帅 | 76 |
王剑 | 86 | 郭震科 | 81 | 解茂林 | 75 |
申欣欣 | 85 | 孙亚飞 | 81 | 张铖 | 74 |
李嘉欣 | 84 | 李晓茁 | 80 | 李晓龙 | 74 |
张云超 | 72 | 郭焕科 | 72 |
(每小题
得分率%) | 第1题 | 第2题 | 第3题 | 第4题 | 第5题 | 第6题 | 第7题 | 第8题 |
77% | 70% | 96% | % | 70% | 98% | 100% | 51.8% | |
第9题 | 第10题 | 第11题 | 第12题 | 第13题 | 第14题 | 第15题 | 第16题 | |
91% | 68% | 76% | 74% | 77% | 80% | 40% | 68% |
(一)学科教学方面
1、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一向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板块,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要将基础知识与阅读教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于一些常见的读音、书写、语序、常见的语病都要讲清楚,严格训练,这不仅对“语文知识与运用”的答题有益,对学生的作文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古诗文的教学,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切忌机械的记忆。
2、现代文阅读
在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整体把握一篇文章,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解读文本,不要脱离整体而孤立地支解文章的个别词句。要训练学生根据文本提炼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中重要语句的能力。在指导学生解答阅读题的时候,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还要结合题目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写作手法,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学会恰到好处地对比、烘托、铺垫等。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要加强学生答题规范和语言表达的指导。
3、作文
平时加强训练,并要针对不同的文体作不同的训练;指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体验人间的温情。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语文老师要义无返顾地鼓励和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要担心学生的课外阅读会影响考试成绩,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阅读面广了,学生的知识面宽了,文化底蕴厚了,作文时才能行云流水,厚积薄发。
总之,通过本次考试我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重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