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1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注:该作业指导书所示表格可按实际请款进行修改完善。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参数范围 | 对应主要仪器设备 | ||
硬质套管 | 半硬质套管、波纹套管 | ||||
1 | 外观 | -- | -- | 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 | |
2 | 最大外径 | 16-63mm | 16-63mm | 量规 | |
3 | 最小外径 | 16-63mm | 16-63mm | 量规 | |
4 | 最小内径 | 16-63mm | 16-63mm | 量规 | |
5 | 最小壁厚 | 16-63mm | -- | 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 | |
6 | 抗压 性能 | 9 | ≤25% | -- | 电工套管压力试验机 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钢块 |
10 | ≤10% | ≤10% | |||
7 | 抗冲击性能 | 16-63mm | 16-63mm | 电工套管冲击试验机、低温试验箱、电热鼓风干燥箱 | |
8 | 弯曲性能 | 16-25mm | 16-63mm | 电工套管管弯曲试验机 低温试验箱 | |
9 | 弯扁性能 | 16-25mm | 16-25mm | 量规 电热鼓风干燥箱 | |
10 | 跌落性能 | 16-63mm | 16-63mm | 低温试验箱 | |
11 | 耐热性能 | ≤2mm | 量规自重通过 | 球压仪 电热鼓风干燥箱 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 | |
11 | 电气性能 | ≥100MΩ | ≥100MΩ | 绝缘电阻测试仪 | |
12 | 阻燃性能(氧指数) | ≥32mm | ≥32mm | 电缆垂直燃烧试验仪 |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2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1.1.1 检测依据
各电工导管对外观检查的要求,对所涉及的条款一一认真检查。
1.1.2 检测设备
目测。
1.1.3方法步骤
1.1.3.1 JG3050-1998要求:套管及配件内外表面应光滑.不应有裂纹、凸棱、毛刺等缺陷。穿人电线或电缆时,套管不应损伤电线、电缆表面的绝缘层。
1.1.3.2 GA 305-2001按 GB/T 14823.2-1993 《电气安装用导管 特殊要求:刚性绝缘材料平导管》和GB/T 14823.4-1993 《电气安装用导管 特殊要求:可弯曲自恢复绝缘材料导管》逐一检查。
其它外观要求见各对应的产品标准。
1.1.4 外径检测原始记录表格格式表格见表格1 相关内容要求 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1.2 标识
1.2.1 检测依据
见各产品对标识的要求,对所涉及的条款一一认真检查。
1.2.2 检测设备
1.2.2.1 纯棉棉布
1.2.2.2 汽油 工业级
1.2.3 方法步骤
用一块充分浸水的纯棉以 2 次/s 的速度(手的进退动作各算一次)匀速在同
一标记上擦拭15s,再用一块充分浸透汽油的纯棉布以同样速度擦拭15s。
1.2.4 结果要求
标记应清晰;对GA305-2001不合格判定为C类。其它判定方法见各自产品标准。
1.3 规格尺寸
1.3.1 最大外径
1.3.1.1 检测依据
JG3050-1998 建筑用绝缘电工导管及配件
1.3.1.2 检测设备
导管卡规 一套
1.3.1.3 检测方法
取三 根 长 度为1 000m m的套管,按图21选定量规,测定相应规格的套管时,量规应能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3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图21 导管最大外径量规
1.3.1.4 结果判定
采用通过法判定导管最大外径。
1.3.2 最小外径
1.3.2.1 检测依据
a. JG 3050-1998 《建筑用绝缘电工导管及配件》
b. GB/T 14823.1-1993 《电气安装用导管 特殊要求:金属导管》
c. GB/T 14823.2-1993 《电气安装用导管 特殊要求:刚性绝缘材料平导管》
d. GB/T 14823.4-1993 《电气安装用导管 特殊要求:可弯曲自恢复绝缘材料导管》
e. GA 305-2001 《电气安装用阻燃PVC塑料平导管通用技术条件》
1.3.2.2 检测设备
a.硬质套管最小外径量规(见下图 22)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4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图 22 硬质套管最小外径量规
b. 半硬质套管及波纹套管最小外径量规 (见下图 23)
图 23 半硬质套管及波纹套管最小外径量规
b. 数显游标卡尺 0~150mm 0.01mm
1.3.2.3测定方法
取三根长度为1000㎜的套管。分别使用游标卡尺进行外径的尺寸测量后对对应材料进行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5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a.硬质套管按选择量规,测定相应规格套管时,在无任何外力作用下,套管不能通过量规。
b.半硬质套管及波纹套管按标准选择量规,测定相应规格套管时,在无任何外力作用下,套管不能通过量规。
1.3.2.4 结果判定处理
JG 3050-1998、GB/T 14823.1-1993、GB/T 14823.2-1993、GA 305-2001、GB/T 14823.4-1993所对应的材料均以通过试验判定其最小外径。
1.3.3 最小内径
1.3.3.1 检测依据
同1.3.2.1
1.3.3.2 检测设备
a. 硬质套管最小内径量规,见图24
注:硬质导管最小内径量规按重型管要求的直径。
图24硬质套管最小外径量规
b.检查导管在弯曲及弯折情况下最小内径的量规 见下图25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6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图25 导管在弯曲及弯折情况下最小内径的量规
1.3.3.4 测试方法
取三根长度为1000㎜的套管。硬质套管按标准量规,测定相应规格的套管时,量规应能在其自重作用下通过套管。半硬质套管及波纹套管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内径,沿每根套管圆周均分测出3个值,三根套管共测得9个内径值,要求每个测量值不应小于标准规定的最小内径值。
1.3.3.5 结果判定
a.JG 3050-1998要求测出值和通过实验同时满足要求为最小内径合格
b.GB/T 14823.1-1993、GB/T 14823.2-1993、GA 305-2001、GB/T 14823.4-1993 要求通过实验符合即为合格。
1.3.4 壁厚均匀性
1.3.4.1 检测依据
同1.3.2.1
1.3.4.2 试验仪器
壁厚规 0~10mm 0.01mm
1.3.4.3 测定方法
取三根长度为1000㎜的套管,沿套管的径向测量壁厚,每个截面上取四个尽可能距离相等的分布点进行测量,其中一测量点应为最薄点,三根管共测得12个数据,其平均值为A,单位为㎜,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7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每个测量值与A的偏差△A不应超出±(0.1+0.1A)范围。
1.3.5 最小壁厚
1.3.5.1 检测依据
JG 3050-1998 《建筑用绝缘电工导管及配件》
1.3.5.2 检测设备
同 1.3.4.2
1.3.5.3 检测方法
截取一段套管,沿横截面4个等分点,用壁厚规测试其中一点为最薄点,取4点数据的平均值。
1.3.5.4结果判定
其壁厚应满足标准规定的最小值。
1.4 抗压性能
1.4.1 检测依据
同1.3.2.1
1.4.2 试验仪器
压力试验装置;分度值为0.02㎜的游标卡尺;
1.4.3 测定方法
1.4.3.1取三根长200㎜的试样,测出其外径D1,然后将试样放在温度为23℃±2℃环境中调节10h以上。
1.4.3.2完成调节后,将试样水平置于钢板上,在试样上面的中部放置正方体钢块。
1.4.3.4对正方体钢块施加压力:
a.硬质套管在30s内,均匀加荷达到下表中规定的相应压力值:持荷1min时,测出受压处外径D2,此时的外径变化率Df应小于25%;撤去荷载1min时,再测套管受压处外径D3,此时的外径变化率Df应小于10%;
b.半硬质套管及波纹套管在加荷30s时,套管外径D2变化率在大于30%,小于50%的范围内,且此压力值不低于下表中规定的相应值。持荷1min后撤去荷载,15min后测量套管受压处外径D3,外径变化率Df应小于10%
c.对金属导管在30s内,均匀加荷达到下表中规定的相应压力值:持荷1min时,测出受压处外径D2,此时的外径变化率Df应小于10%;撤去荷载1min时,再测套管受压处外径D3,此时的外径变化率Df应小于10%;
d.检查试样外表表面有无裂痕。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8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f.导管施压的表见下表58
表58
套管类型 | 压力,N | 套管类型 | 压力,N |
超轻型 | 125 | 重型 | 1250 |
轻型 | 320 | 超重型 | 4000 |
中型 | 750 |
对对应压力下外径的变化率和破坏情况同时满足标准要求为合格。
1.4.5 抗压性能试验原始记录表格见下表
抗压性能试验 | 方法标准 | JG 3050-1998 | |||
设备编号 | 设备名称 | 运行情况 | |||
管(5) | 塑材抗压性能试验装置 | ||||
条件要求 | 样品尺寸:200mm×3根 试验压力: N施压1min | 公式 | |||
序号 | 1 | 2 | 3 | A=(D-(L1-Lo))/D×100% | |
外径 D mm | |||||
初始值Lo mm | 平均值 | ||||
变化后L1 mm | |||||
变化率A % | |||||
备注 | (对应材料检测出现中异常或影响试验结果的可能性因素) |
1.5.1 检测依据
同1.3.2.1除开 GB/T14823.1-1993
1.5.2 检测设备
1.5.2.1管材冲击试验机
1.5.2.2 低温箱
1.5.3 检测步骤
1.5.3.1 取200㎜长试样12根,将其置于60℃±2℃的烘箱内预处理240h。
1.5.3.2将冲击试验仪及预处理后的试样一起放入低温箱中,冲击仪下应垫有一块厚40㎜的泡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9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a)-5型和90型套管,低温箱温度为-5℃±1℃;
b)-15型套管,低温箱温度为-15℃±1℃;
c)-25型和90/-25型套管,低温箱温度为-25℃±1℃。
d)-45型套管,低温箱温度为-45℃±1℃。
1.5.3.3试样及冲击试验仪在低温箱规定温度下放置2h后,将试样放在装置的底座上。
1.5.3.4相应规定的重锤及下落高度,冲击套管。要求试验后12根套管中至少应有9根不破裂或不出现可见裂纹(JG 3050-1998要求试验后12根套管中至少应有10根不破裂或不出现可见裂纹)
1.5.4 冲击试验用原始记录
抗冲击试验 | 方法标准 | JG 3050-1998 | ||||||||||||||
设备编号 | 设备名称 | 运行情况 | ||||||||||||||
管(24) | 塑材冲击性能试验装置 | |||||||||||||||
条件要求 | 样品尺寸:200mm×12根 温度条件:60℃ 240h再放入 -25℃低温箱中 2h后做冲击试验。 重锤重量: kg 冲击高度: mm | |||||||||||||||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1 | 8 | 9 | 10 | 11 | 12 | 破坏率 | |||
破坏 情况 | ||||||||||||||||
备注 | (对应材料检测出现中异常或影响试验结果的可能性因素) |
1.6.1 检测依据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10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1.6.2 试验仪器
1.6.2.1 硬质套管弯曲试验仪
1.6.2.2 半硬质套管及波纹套管弯曲试验仪
1.6.2.3 半硬质套管及波纹套管弯曲后最小内径量规(见图25)
1.6.2.4 梯形钢丝制做的弹簧弹簧外径小于规定套管内径0.70~1.0㎜
1.6.3 测定方法
1.6.3.1 只对公称尺寸为16、20、25的硬质套管进行弯曲试验。
1.6.3.2 取500㎜长硬质套管试样六根,其中三根试样在常温下进行,另三根试样放入低温箱内。低温箱内温度控制如下:
a. -5型和90型,低温箱温度为-5℃±2℃;
b. -15型,-25型,和90/-25型,低温箱温度为-15℃±2℃。
将弹簧也同时放入低温箱内,当试样和弹簧在低温箱规定温度下放置2h后,取出弹簧和套管,立即将弹簧插入套管内并用夹具固定套管,然后缓慢地压下带滚轮的手柄,将套管弯曲成180°,放开手柄使套管弯曲成大约90°。
取下套管并撤出弹簧,试验后要求弹簧及套管均无损伤且套管试样表面应无可见裂纹。
非冷弯型硬质套管弯曲试验也可在厂家提供的弯曲装置下进行。
1.6.3.3 对半硬质套管及波纹套管取六根试样,每根试样长度至少为:
a. 半硬质套管:长度为其外径的30倍;
b. 波纹套管:长度为其外径的12倍。
其中三根试样置于低温箱,箱内温度控制同1.6.2.2规定,另三根试样在常温下进行试验。
将低温箱内处理好的套管取出立即进行试验,将套管垂直放于弯曲试验装置中进行弯曲,弯曲半径选择先向左弯曲大约90°,然后回到垂直位置,1min后再向右弯曲大约90°,回到垂直位置停留1min,以上操作重复进行4次,在最后一次不将试样弯回到垂直位置,而使其处于与垂线成45°的弯曲位置保持5min,然后将套管一端朝上,一端朝下,按选择相应的量规,量规应能在其自重作用下从管中自由滑落。
c.对金属导管:外径不大于25mm的试样,用弯曲装置进行弯曲,完成90°角,去曲率内半径为试样外径的6倍。 对有焊缝的试样,用6个试样做此项试验,3个试样的焊缝在弯曲的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11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1.6.4 结果处理
试验后六根套管表面应无可见裂纹,且量规可自由滑落出套管。
1.6.5 弯曲性能试验原始记录见下表
弯曲性能试验 | 方法标准 | JG 3050-1998 | ||||||||
设备编号 | 设备名称 | 运行情况 | ||||||||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装置 | ||||||||||
条件要求 | 样品尺寸:500mm×6根 | |||||||||
序号 | 1 | 2 | 3 | 4 | 5 | 5 | 破坏率 | |||
常温/焊缝在外 | 低温 -15℃ 2h/焊缝在侧 | |||||||||
破坏 情况 | ||||||||||
通过 试验 | ||||||||||
备注 | (对应材料检测出现中异常或影响试验结果的可能性因素) |
1.7.1 检测依据
同1.3.2.1除开 GB/T14823.1-1993
1.7.2 试验仪器
1.7.2.1 硬质套管弯曲装置
1.7.2.2 硬质套管弯曲后最小内径量规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12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1.7.3测定方法
1.7.3.1 只对公称尺寸为16、20、25的硬质套管进行弯扁试验。
1.7.3.2 对硬质套管,取试样三根,其长度为下表的规定。
公称尺寸 | 试样长度㎜ | 公称尺寸 | 试样长度㎜ | 公称尺寸 | 试样长度㎜ |
16 | 340 | 20 | 30 | 25 | 450 |
非冷弯硬质套管弯扁试验也可在厂家提供的弯曲装置下进行。
1.7.3.4半硬质套管及波纹套管取三根试样,其长度应符合1.7.3.3的规定。
1.7.3.5按弯曲装置及弯曲半径进行弯曲试验,首先将试样弯曲成90°,然后弯回到垂直位置,随后向相反方向弯曲约90°,弯曲后将试样固定在支架上。
将固定好试样的支架置于温度为60℃±2℃的烘箱中恒温24h后,试样仍固定在支架上,将支架置于使试样与垂直线成45°的位置,即一端向上,一端向下,此时用相应的量规,要求量规应能在其自重作用下从套管中自由滑落。
1.7.4 结果处理
要求,弯扁试验后导管表面无破裂,对应最小量规自重作用下从套管中自由滑落。
1.7.5弯扁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弯扁性能试验 | 方法标准 | JG 3050-1998 | ||||||
设备编号 | 设备名称 | 运行情况 | ||||||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装置 | ||||||||
条件要求 | 样品尺寸:500mm×3根 调整温度60℃ 调整时间:24h | |||||||
序号 | 1 | 2 | 3 | 破坏率 | ||||
破坏 情况 | ||||||||
通过 试验 | ||||||||
备注 | (对应材料检测出现中异常或影响试验结果的可能性因素) |
1.8.1 检测依据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13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1.8.2 检测设备
低温箱
1.8.3 测试方法
1.8.3.1从套管上截取760㎜试样三根,两端面应平整且端面与管轴垂直,然后与配件联接好,置于温度为-20℃±1℃的低温箱中,当试样在-20℃的低温箱内放置2h后,取出试样立即进行试验。
1.8.3.2首先使套管与混凝土地面成45°且装有配件的一端朝下,自由落下,第二次使试样与混凝土地面平行自由落下,下落高度为试样最低点距混凝土地面高1500mm。
1.8.4 结果判定
试验后观察套管及配件表面要求无破碎或裂纹。
1.9 套管及配件耐热性能测定
1.9.1 检测依据
同1.3.2.1除开 GB/T14823.1-1993
1.9.2试验仪器
硬质套管及配件耐热试验装置
半硬质套管及波纹套管耐热试验装置 分度值为0.02㎜的游标卡尺。
1.9.3测定方法
1.9.3.1硬质套管及配件取三根80㎜长套管,沿套管轴向剖开成两片,各取其中一片为试样。配件可视具体情况从配件上制取。
将试样及耐热试验仪一起放入温度为60℃±2℃的烘箱内,试样放于耐热仪的平板上,将下端带有直径为5㎜的锥形物放在试样上,在20N压力作用下(对于套管应压在其凹面处)保持1h,到达规定的时间后取出试样,在室温下冷却后用游标卡尺测定压痕直径di其值不应大于2㎜。
1.9.3.2半硬质套管及波纹套管取三根长为100㎜试样,将试样与耐热试验仪一起放入烘箱内,烘箱内温度控制如下:
-5型、-15型、-25型套管,烘箱温度为60℃±2℃,90型、90/-25型套管,烘箱温度为90℃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14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套管类型 | 荷载 | 套管类型 | 荷载 |
轻型 | 1.0 kg | 中型 | 2.0kg |
试样被加荷后保持24h,然后试样在保持受荷作用下冷却至室温,撤去荷载,立即将试样竖起,选定相应量规,要求量规能在其自重作用下从套管中自由滑落。
1.9.4 结果处理
要求:硬质套管及配件D≤2mm,半硬质套管及波纹套管要求:量规自重通过。
1.9.5 耐热试验原始记录见下表68
表68 耐热试验原始记录
耐热试验 | 方法标准 | JG 3050-1998 GB/T 14823.2-1993 GB/T 14823.4-1993 | ||||
设备编号 | 设备名称 | 运行情况 | ||||
球压耐热仪、数显温控仪 | ||||||
条件要求 | 材料类型: 试样大小: 烘箱温度: ℃ 保持时间: h 载荷: 量规型号: | 结果 | ||||
样品序号 | 1 | 2 | 3 | |||
硬质套管压痕直径 mm | ||||||
半硬质套管及波纹套管通过实验 | ||||||
备注 |
1.10.1 氧指数
1.10.1.1 检测依据
a. GB/T 2406.1-2008 《塑料 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 第1部分:导则》
b. GB/T 2406.2-2009 《塑料 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 第2部分:室温试验》
1.10.1.2 检测设备
氧指数测定仪
1.10.1.3 试样
a. 按材料标准进行取样,所取的样品至少能制备15根试样。
b. 依照适宜的材料标准规定的步骤制备试样,模塑和切割试样最适宜的样条形状在下表63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15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c. 在制备薄膜试样时,把薄膜的一角插入狭缝中,以45°螺旋地缠绕在杆上,直到工具的末端,制成长度合适的样条,缠绕完成后,粘牢试样卷筒的末端,将不锈钢杆从卷好的薄膜中抽出并剪掉卷筒顶端20mm。确保试样表面清洁且无影响燃烧行为的缺陷,如模塑飞边或机加工的毛刺。
c. 试样的标线
为了观察试样燃烧距离,可根据试样的类型和所用的点火方式在一个或多个面上画标线。自橙试样至少在两相邻表面画标线。如使用墨水,在点燃前使标线干燥。
c.1 顶面点燃试验标线
按照方法A试验Ⅰ、Ⅱ、Ⅲ、Ⅳ或Ⅵ型试样时,应在离点燃端50mm处划线。
c.2 扩散点燃试验标线
试验V 型试样时,划线画在支持框架上。在试验稳定性材料时,为了方便,在离点燃端20mm和100mm处画标线。
如Ⅰ、Ⅱ、Ⅲ、Ⅳ或Ⅵ型试样用B法试验时,在离点燃端10mm和60mm处画标线。
d.状态调节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每个试样试验前应在温度23℃±2℃和湿度50%±5%条件下至少调节88h.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16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a. 试验装置应放置在温度23℃±2℃的环境中。设备在使用前应校准到21%。另外,可观察试样在空气中点燃情况,如果试样迅速燃烧,选择其实氧浓度约在18%(体积分数);如果试样缓慢燃烧或不稳定燃烧,选择的起始氧浓度约在21%(体积分数);如果试样在空气中不连续燃烧,选择的起始氧浓度至少为25%(体积分数),这取决于点燃的难易程度或熄灭前燃烧时间的长短。
b.确保燃烧筒处于垂直状态。将试样垂直安装在燃烧筒的中心位置,使试样的顶端位于燃烧筒顶口至少100mm,同时试样的最低点的暴露部分要高于燃烧筒基座的气体分散装置的顶面100mm
c. 调整气体混合器和流量计,使氧/氮气体在23℃±2℃下混合,氧浓度达到设定值,并以40mm/s±2mm/s的流速通过燃烧筒。在点燃试样前至少用混合气体冲洗燃烧筒30s。确保点燃及试样燃烧期间气体流速不变。
d. 点燃试样
根据试样形状,按下述要求任选一种点燃方法:
d.1 Ⅰ、Ⅱ、Ⅲ、Ⅳ和Ⅵ型试样,使用顶面点燃
d.2 V型试样,按扩散法点燃
d.3 方法A——顶面点燃法
顶面点燃时在试样顶面使用点火器点燃
将火焰的最低部分施加于试样的顶面,如需要,可覆盖整个顶面,但不能使火焰对着试样的垂直面或棱。施加火焰30 s 每隔5 s移开一次,移开时恰好有足够时间观察试样的整个顶面是否处于燃烧状态,在每增加5 s后,观察整个试样顶面持续燃烧,立即移开点火器,此时试样被点燃并开始记录燃烧时间和观察燃烧长度。
方法B——扩散点燃法
扩散点燃法是使点火器产生的火焰通过顶面下移到试样的垂直面。
下移点火器把可见火焰施加于试样顶面并下移到垂直面近6mm。连续施加火焰30s,包括5s检查试样的燃烧中断情况,知道垂直面处于稳态燃烧或可见燃烧部分达到支撑框架的上标线为止。
为了测量燃烧时间和燃烧的长度,当燃烧部分达到上标线时,就认为试样被点燃。
e. 单个试样燃烧行为的评价
e.1 当试样按照d.3点燃时,开始记录燃烧时间,观察燃烧行为。如果燃烧中止,但在1s 内又自发再燃,则继续观察和记时。
e.2 如果试样的燃烧时间和燃烧长度均未超过表规定的相关值,记作“○”反应。如果燃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17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注意材料燃烧状况,如滴落、焦糊、不稳定燃烧、灼热燃烧或余辉。
e.3 移出试样,清洁燃烧筒及点火器,使燃烧筒温度回到23℃±2℃。或用另一个燃烧筒代替。
表
试样类型
(见表63) | 点燃方法 | 判据(二选其一) | |
点燃后燃烧时间/s | 燃烧长度 | ||
Ⅰ、Ⅱ、Ⅲ、Ⅳ和Ⅵ型 | A 顶面点燃 | 180 | 试样顶端以下50mm |
B 扩散点燃 | 180 | 上标线以下50mm | |
V | B 扩散点燃 | 180 | 上标线(框架上)以下80mm |
a.不同形状的试样或不同点燃方式及试验过程,不能产生等效的氧指数结果。 b.当试样上任何可见的燃烧部分,包括垂直表面流淌的燃烧滴落物,通过该表第四栏规定的标线时,认为超过燃烧范围。 |
e.5和e.6所述的方法是基于“少量样品升-降法”利用NT-NL=5的特定条件,以任意步长使氧浓度进一步的变化。试验过程中,按下述步骤选择所用的氧浓度。
如果前一个试样燃烧行为是“×”反应,则降低氧浓度,或如果前一个试样燃烧行为是“○”
e.5 初始氧浓度的确定
采用任意合适的步长,重复试验,知道氧浓度之差≤1.0%,且一次是“○”反应,另一次是“×”反应为止。将这组氧浓度中的“○”反应,记作初始氧浓度,然后按e.6进行。
e.6 氧浓度的改变
e.6.1 再次利用初始氧浓度(见e.5),重复试验一个试样,记录所用的氧浓度和“×”或 “○”反应,作为NL和NT系列的第一个值。
e.6.2 按e.4改变氧浓度,并重复试验其它试样,氧浓度的改变量为总混合气体的0.2%,记录c0值及相应的反应,直到与e.6.1获得的相应反应不同为止。
由8.6.1获得的结果及8.6.2类似反应的结果构成NL系列
e.6.3保持d=0.2%,重复试验4个以上的试样,并记录每个试样的氧浓度c0和反应类型,最后一个试样的氧浓度记作cf。
这4个结果连同由e.6.2获得的最后的结果构成NL系列的其余结果,即:NT=NL+5
e.6.4 按照9.3由NT系列(包括cf)最后的六个反应计算氧浓度的标准偏差σ。如果满足条件: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18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按照式(39)计算氧指数。另外
如果 d≤,增加d值,重复e.6.2~e.6.4的步骤直到满足条件,或
如果 d>1.5σ,减少d,直到满足条件。除非相关材料标准有要求,d 不能低于0.2。
1.10.1.5 结果的计算于表示
a.1 氧指数OI,以体积分数表示,由式(39)计算
OI=cf+kd………………………………(39)
式中: Cf——按e.6测量及e.6.3记录的NT系列中最后氧浓度值,以体积分数表示(%),取一位小数;d ——按e.6使用和控制的氧浓度的差值,以体积分数表示(%),取一位小数;k——按a.2所述由表65获得的系数。OI值取两位小数。报告OI时,精确值0.1,不修约。
a.2 k值的确定由试验反应的类型,可由表65得出。k值和符号取决于按e.6试验的试样反应类型,可由表65按下述的方法确定: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19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氧浓度测量的标注偏差由式(40)计算:
1.10.1.6 氧指数的简易测发
可对三个试样按照1.10.2.4 e.1、e.2、e.3评价每个试样的燃烧行为。
如果三个试样至少有两个在超过表相关判断以前火焰熄灭,记录的是“○”反应,则材料的氧指数不低于指定值。相反,材料的氧指数低于制定值。
1.10.1.7 氧指数检测原始记录表格见下表66仅供参考
表 66 氧指数检测原始记录表格表1
氧指数 | 方法标准 | GB/T 2406.2-2009 | ||||
设备编号 | 设备名称 | 运行情况 | ||||
氧指数仪 | ||||||
条件 | 材料: 点燃方法: 试样型别: 厚度: mm 状态调节方法:23℃ 规定最小氧指数: % 要求:三个试样至少两个试样超过相关判据以前火焰熄灭,记录的是“○”反应。 | |||||
样品序号 | 氧浓度/ % | 燃烧时间/s | 燃烧长度/mm | 反应(“×”或“○”) | ||
1 | ||||||
2 | ||||||
3 | ||||||
结果 |
表 66 氧指数检测原始记录表格表2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20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氧指数 | 方法标准 | GB/T 2406.2-2009 | ||||
设备编号 | 设备名称 | 运行情况 | ||||
氧指数仪 | ||||||
条件 | 材料: 点燃方法: 试样型别: 厚度: mm 状态调节方法:23℃ 氧浓度增量(d):0.2% (体积分数) | |||||
第1部分:氧浓度间隔≤1%的一对“×”或“○”反应的氧浓度测定 | ||||||
样品序号 | 氧浓度/ % | 燃烧时间/s | 燃烧长度/mm | 反应(“×”或“○”) | ||
1 | ||||||
2 | ||||||
3 | ||||||
4 | ||||||
此对反应中“○”反应的氧浓度= % |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21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第2部分:氧指数的测定 连续改变氧浓度所用的步长d=0.2% | |||||||||||||||
NT系列测量 | |||||||||||||||
NL系列测定(8.6.1和8.6.2) | (8.6.3) | cf | |||||||||||||
氧浓度/ % | |||||||||||||||
燃烧时间/s | |||||||||||||||
燃烧长度/mm | |||||||||||||||
反应 ×/○ | |||||||||||||||
栏数: | 行数: | ||||||||||||||
由表4获得的k值: | |||||||||||||||
故k= | |||||||||||||||
OI=cf+kd= | |||||||||||||||
第3分:氧浓度步长d确定 | |||||||||||||||
最后6个结果 | 氧浓度 % | ||||||||||||||
ci | OI | Ci -OI | (Ci –OI)2 | ||||||||||||
Cf n | 1 | ||||||||||||||
2 | |||||||||||||||
3 | |||||||||||||||
总和: | |||||||||||||||
当n=6时,cf栏中包含用于测定cf的氧浓度及前5个测定所用的每个氧浓度。 | |||||||||||||||
标准偏差的估计: |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22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1.11.1 检测依据
同1.3.2.1除开 GB/T14823.1-1993
1.11.2 检测设备
交流耐电压测定仪
绝缘电阻测定仪
1.11.3 测定方法
1.11.3.1 绝缘强度(电气强度)
取三根长 1200m m套管弯曲成图26所示形状并固定好。将试样放在水中,试样放人水中的长度为1000 mm、然后在样管中充水,管中水面高度与外部水面高度相同,水温为23C士5C
将两个电极分别插人套管内及套管外的水中。24h 后,在两电极间施加20 00V 频率为50H z的正弦波形电压,15 min内套管不被击穿。
1.11.3.2 绝缘电阻
另取根长为12 00mm的套管,在每根套管一端包一层至少10m m长的导电层,将套管弯曲成图26所示的形状并固定好。将1 000 mm长度的试样放人水中,然后在样管中充水,管中水面与外部水面高度相Ill。要求水温在60℃士2℃、下恒温2h.2h后在电极两端施加500 V直流电压,套管端部包上的导电层也接人电路。1 min后进行测量,绝缘电阻R不应小于100 MΩ。
1.11.3.3配件测定方法
a. 配件绝缘强度
将配件与套管相接的端口用绝缘材料堵好,其中一个端1[应可穿入两根电线,电线在试样内的长度为25 mm.丘试样内两电线的端部去掉绝缘层长12. 5 mm,两电线的端头应有12.5 mm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23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对非绝缘螺钉固定的试样,按生产厂家要求的方式将试样装配好。
将试样放人一个容器内,并用填满容器。用万用表测量两电线间电阻,以检测试样内的导电性。要求此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将一个电极插在容器中试样外的内,在电极和电线间加 2500V 频率为50H z正弦波形电压,在15 min内试样不应被击穿
b. 配件绝缘电阻
在电极与电线问加500V 直流电压1m in测其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00MΩ。
1.11.3.4 绝缘电阻 电气强度试验用原始记录表格见下表67仅供参考
表67 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试验原始记录
绝缘强度和绝缘电阻 | 方法标准 | JG 3050-1998 | ||||
设备编号 | 设备名称 | 运行情况 | ||||
绝缘电阻测试仪 交流耐电压测定仪 | ||||||
导管绝缘性能 | 序号 | 1 | 2 | 3 | 绝缘击穿、电阻 | |
绝缘强度 | 条件:试样大小:3根1200mm 水温:23 ℃ 状态调整: 24h 施加电压:2000V 要求15 min内导管不被击穿 | |||||
绝缘电阻 | 条件:另取试样大小:3根1200mm 水温:60 ℃ 状态调整: 2h 施加电压:500V 要求1 min后进行测量,绝缘电阻R应≥100MΩ | |||||
配件绝缘性能 | 绝缘强度 | 条件:试样大小:3根1200mm 管内用2.5mm 填满 水温:23 ℃ 状态调整: 24h 2000V 要求15 min内导管不被击穿 | ||||
条件:非绝缘螺钉规定的试样,试样内外用填满, 2000V 要求15 min内导管不被击穿 | ||||||
绝缘电阻 | 条件:施加电压:500V 要求1 min后进行测量,绝缘电阻R应≥100MΩ | |||||
备注 |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24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GB/T14823.1-1993《电气安装用导管 特殊要求—金属导管》
1.12.2 检测设备
1.12.2.1钢管弯曲试验机
1.12.2.2 0.75%铁K3Fe(CN)6和浓度为0.25%的过硫酸铵(NH4)2S2O8 混和的水溶液中,并加入约含0.1%(如烷基萘磺酸钠盐)的湿润剂于溶液中。
1.12.2.3 将360g硫酸铜 CuSO4 ▪5H2O 化学纯 溶于1L的蒸馏水中,在按大约1g/L的比例放入碳酸铜或氢氧化铜。
1.12.2.4 容器 直径180mm×高300mm 塑料桶
1.12.3 试验步骤
1.12.3.1 防护试验 a
在试样及一个光滑的钢质圆形物之间夹入一张厚3mm的纸板或类似物,再让试样围着这个圆物慢慢地弯曲,对外径不大于25mm的试样,其弯曲的曲率内半径为试样外径的10倍;对外经为其他尺寸的试样,其弯曲的曲率内半径为试样外径的12倍。弯曲之后,试样上的保护层无损坏者为合格。
1.12.3.2 防护试验b
按照防护试验a对试样进行弯曲,再用一块浸过苯的纤维材料把他们擦拭干净,将其风干。
将每个试样的弯曲部分浸在1.12.2.2的溶液中。
溶液和试样的温度应保持在20±1℃。
每个试样均应单独进行试验,每一次试验均应用新的溶液,在浸泡5min后,取出试样在常温下晾干。
经此试验后,试样每平方里厘米不能有两个以上的蓝色斑点,且不应有直径大于1.5mm的斑点。
试样锐边和螺纹处的锈痕及任何可擦掉的淡黄色锈膜,可以忽略。
1.12.3.3 防护试验c
按照防护试验a对试样进行弯曲,浸在三氯乙烯中10min以除油脂,再用一块干净的布擦干。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25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1.12.4 防护性能试验原始记录表格见下表68
表68 防护性能试验原始记录表格
防护性能 | 方法标准 | GB/T14823.1-1993 | ||
设备编号 | 设备名称 | 运行情况 | ||
管材弯曲试验机 | ||||
条件要求 | 材料规格: 防护试验方法: | |||
样品序号 | 1 | 2 | 结果 | |
破坏情况 | ||||
腐蚀情况 | ||||
备注 | (对应材料检测出现中异常或影响试验结果的可能性因素) |
1.13.1检测依据GB/T14823.1-1993《电气安装用导管 特殊要求—金属导管》
1.13.2 检测设备电阻测试仪
1.13.3 试验步骤
保定市科源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BDKY/ZY 118-2016 | |
页 数 | 第 26页 共 26 页 | ||
标题 | 电工套管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 修改号 | 第2016版 第0次修订 |
颁布日期 | 2016年10 月 10 日 |
1.13.4 电气连续性能试验原始记录表格见下表69
表69 电气连续性能试验原始记录表格
电气连续性能 | 方法标准 | GB/T14823.1-1993 | ||
设备编号 | 设备名称 | 运行情况 | ||
电阻测试仪一套 | ||||
条件要求 | 测试电流:25A 空载电压≤12V 试验时间:1min 要求电阻≤0.05Ω | |||
样品序号 | 1 | 2 | 平均值 | |
电阻Ω | ||||
备注 | (对应材料检测出现中异常或影响试验结果的可能性因素) |
2.1 对送检一次检测样品,如出现不合格材料,应双倍抽样复检。
2.2在样品处理时,对合格无异议样品可在一周之内销毁。对不合格的样品,将留样时间为1个月,视其仓库大小适当销毁.
3相关文件及表格
3.1 《管材检测委托单》
3.2 《管材检测原始记录》
3.3 《检测报告》
附加说明
本规程由检验科提出。
编写人:齐晓健
审核人: 年 月 日
批准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