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段及学科 | 初中语文 | ||
教材版本 | 部编版 | 单元名称 |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 本单元围绕“童年学习生活”这一主题精选了四篇文章,既有校内生活,也有校外生活;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给我们以学习和生活的启迪. | ||
单元目标 | 1、要学会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和探究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 ||
重点、难点与关键 |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点知识: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细致观察,作者情感.(2课时)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重点知识: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3课时) 第11课《窃读记》重点知识:理解并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2课时) 第12课《<论语〉十二章》重点知识: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文言虚词的用法;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 ||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唤起一定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教学方法。 2、讨论交流法: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3、讲解法:由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系统地讲述的一种教学方法。 | ||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 一、思想教育的培养: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二、行为习惯的培养: 1、把听、读、说、写结合起来,并养成“先研读课本,后做作业的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他们从小就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习惯,增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会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 | ||
课时安排 | 第一、二课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三、四课时:《再塑生命的人》 第五、六课时:《窃读记》 第七、八课时:《<论语>十二章》 | ||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