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2年温州市教师职称晋升考试·········语文试题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17:58
文档

2012年温州市教师职称晋升考试·········语文试题卷

温州市20县(市、区)_______________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学科_____________考核类别_____________…………………………………密…………………………………………封…………………………………………线………………………………………12年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履职考核初中语文试题卷应考教师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请在试题卷、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县(市、区)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学科、考核类别(履职、晋升中级或高级、流动考核)。3.
推荐度:
导读温州市20县(市、区)_______________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学科_____________考核类别_____________…………………………………密…………………………………………封…………………………………………线………………………………………12年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履职考核初中语文试题卷应考教师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请在试题卷、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县(市、区)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学科、考核类别(履职、晋升中级或高级、流动考核)。3.
温州市20县(市、区)_______________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学科_____________考核类别_____________

…………………………………密…………………………………………封…………………………………………线………………………………………

12年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履职考核

初中语文试题卷

应考教师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试题卷、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县(市、区)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学科、考核类别(履职、晋升中级或高级、流动考核)。

3. 所有答题均要写在答题卷上,做到书写端正,字迹清晰。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卷一(30分)

理论测试(在以下三个问题中选择两个回答,每题15分,共30分)

1.对于成长中的学生的教育,为什么说是“知识来得及,体验等不及”,请加以简要的阐述。

2.“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一种东西——害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加以阐述。

3.2011年底,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2012年6月,省厅颁布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请你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义务教育新课标的理解,或者对深化普高课程改革的认识。

卷二(7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8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君问归期未有期,    ▲    。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    ▲   ,关山度若飞。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   。(范仲淹《苏幕遮》)

 (5)予独爱莲之    ▲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   ,然后君子。”(《论语》)

2.综合性学习。(10分)

有网友阅读了《论语》中关于“仁”的内容,对“仁”感触颇深。他收集了下面一些故事,并传到了博客。 

第1条:《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楚令尹子反,奉命伐宋。围困日久,使宋国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宋将华元潜入楚军大帐,以尖刀劫持子反,告诉他宋国的惨状。子反于是未经请命楚王就与宋国和议且退兵。

第2条:北宋的范仲淹在江苏准备买地盖房子,有一位风水师告诉他,这块地的气脉

佳,住在这里,将来会出大官。范仲淹立即想到,既然会出大官,不如在此处盖个学堂。

不久学堂就建起来了。

第3条:某年隆冬时节,大雪三日。齐景公穿着狐裘,欣赏雪景,越看越喜欢。不由

得说道:“奇怪啊,雪下了几天,一点也不冷!”

附:《论语》中关于“仁”的内容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 

“知人。” 

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

人反是。”

3.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5.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

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8.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说说上面故事中哪些行为符合《论语》中“仁”的标准。选择其中一条,谈谈理由。(6分)

选第(     )条(填序号),理由:                   ▲                            

                                                 ▲                               

(2)另一网友读了这些故事,对“仁”深有同感。于是,他发了一个帖子:“读了上面的故事,我确实感到仁是我们的根本。如果失去了仁,我们就会“失魂落魄”。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网友纷纷发表感想,请你也说说自己的看法。(4分)

【一楼】是啊。现在很多人一心往钱眼里钻啊。比如皮革废料造胶囊,三聚氰胺掺进牛奶等等,不仁啊!

【二楼】楼上的,你说的固然不错!可是我们身边还是有仁者的。千里走单骑的温州

姑娘毛陈冰,为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孕妇,献出了几百毫升的“熊猫血”。当别人提出要给她钱时,她婉言谢绝,不是彰显了儒家倡导的“仁” 吗?

【三楼】                             ▲                                            

                                     ▲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水之湄   张秀亚

  (1)我想,如果将我的生活图画展开,会发现一道河,一片湖,一泓幽潭,同一道清溪,这些,反映出我生活的一部分,且包括了我一些生命故事的片段。

  (2)那一道河,静静的自我童年的村前流过,小河的岸边就是打麦场,像是大地向天空展现诗页的一部分,那么美好,那么平整,收获的季节,打麦场点缀着金黄的麦穗,拖着石碾的马儿,颈际那悦耳的铃声,就像那小河的水流一般的清亮。

  (3)水,是那样的清亮,将澄蓝的天,同偶尔飘过的碎云,都拓印了下来。坐在水边的我痴痴的望着,耳边阵阵传来打麦场上马颈的铃声,老佣妇的语声,以及打麦的农人的吆喝声,都似织入水面的蓝天、白云与银亮的水纹里。

  (4)那片湖,那片美丽的湖水,啊,与其说它溶漾于我母校的近边,莫若说它溶漾在我的心里……

  (5)四年的学校生活中,湖水,乃是我每日必读的讲义!

  (6)歌德的那句诗,好像是为了我的湖而写的:啊,你新鲜的湖水,陶醉了我的心灵!

  (7)湖水,它的声音是多么的轻柔,汩汩的,汩汩的,其中更配合着青蛙单调的跳水声,同小鱼儿在水底跃动——记得我当时的日记上写过:“小鱼在跳高呢。”水滨,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细草,柳树的影子摇曳其上,就更显得浓绿得近乎墨色了,这正好是“理想的诗境”的色调吧。A我的幻思与想像是在其中鼓翼的斑鸠。

  (8)坐在湖水的边岸,看到对岸那清雅的供茶膳的“集贤堂”,楼窗上疏疏的竹帘缓缓垂下来了,原来月已渐渐升高,B本来湖水有如一盏青灯,如今已成了一个银盘,盘上,柳枝在照影……这时候,湖边的脚步声多了起来,卖花的、卖樱桃的小姑娘都走过来了,那清脆的声音竟也像是被湖水洗过的……在那柔柔的声音里,我手中执着的诗集中的句子,也似是离开了纸面,融化在那鲜洁的空气里,更融入那溶溶的湖面……

  (9)还有你,我台中故居附近的一泓幽潭,C你,我的回忆中,是一枚翡翠的胸饰,碧绿而晶莹。

  (10)第一次发现这潭水,是接孩子们自学校回来的时候。他们扑闪着顽皮的眼睛,一路叽叽喳喳——那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在一片小树林后面,D潭水也眨动着它带着影翳的、山喜鹊一般的可爱的眼睛。

  (11)有人告诉我说那是废弃了的鱼池,也有人说那是行将干涸的小湖,又何必探询这幽潭古老的历史呢?我就喜爱它第一次呈现在我眼前的样子,我觉得它就是我学生时代那片心爱湖水的缩写,再一度温润了我的生活。

  (12)有时和孩子们一起来看这个小小的幽潭,有时我自己坐在潭边的茂草上背诵古诗。那里真静,只听见风的清歌,雨的长喟,更伴着马路上的车声——远远听来像轻轻的咳嗽呢。

  (13)湖水边有数不清的芦苇,这一种诗文中少不了的植物,我曾戏称它们为潭水的睫毛,密密的,长长的,使潭水在眨动之间,就格外的妩媚而动人了。

  (14)有时我坐到潭边,等黄昏一寸一寸的走近……暮色渐浓,潭水加深,星星在上面抛了好多小银币,我曾经悄悄的向自己说,天上的星宿也在潭水中为它们爱情的故事许愿呢。这里,分明是可以做神话、小说的背景!

  (15)那一道清溪,蜿蜒着,如一条银色的小蛇,又在我的记忆中涌现了。

  (16)那道终日喃喃着的小溪,在我台中那幢日式的老屋前的巷口绕过,每次出来,每次回家,我总会听到它殷勤而快活的问候和祝福。

  (17)多少次,我徘徊在溪边,不为什么,只是想自溪水的喃喃里,发现一点大自然的智慧凝聚成的哲学的隽语。

  (18)在晴朗的日子,它流;在风雨的日子,它也不改变它的行程,它每日的走着它正当的路子,它所经之处,灌溉了近边的花、树和菜畦,带来了美与爱。

(19)在那琤琮的声音里,我听到了:逝者如斯!

(20)我听到了永恒。

【注释】湄(méi):河岸,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3.阅读全文,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作者写了哪四种别样的水。(4分)

(1)     ▲       (2)     ▲       (3)     ▲        (4)     ▲     

4.结合语境品析第(3)段中“拓印”一词的妙处。(2分)

5.第(8)段用了一连串叠音词,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透露了作者的什么情感?(4分)

6.文中多处运用了修辞手法,不仅使所绘景物形象感人,而且蕴含着作者特有的情思,请在A或B处,C或D处各找出一处加以赏析。(4分)

(1)选   ▲  (A或B),赏析:                    ▲                        ;

(2)选   ▲  (C或D),赏析:                    ▲                        。

7.四种水潺潺流过,请选择其中一种,说说为什么会成为作者独特的生命印痕。(4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一)(4分)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①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②不识凌云③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释义】①刺头:犹埋头。  ②时人:当时的人,当时那个时代的人。 ③凌云:直上

 云霄。多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  

8.从“渐觉”二字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小松的成材是一个     ▲     的过程。(2分)

9.结合诗歌,谈谈你从“时人不识凌云木”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声?(2分)

                                 (二)(10分)    

                          黄冈新建小竹楼记(节选)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chǎng) 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与月波楼通     ▲          (2)不可具状     ▲         

(3)被鹤氅衣     ▲            (4)诗韵清绝     ▲        

11.翻译句子并加以品析。(4分)

  (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2)比较一下原句与翻译的句子,说说原句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12.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四、作文导语编写(20分)

13.作文导语编写:紧扣题意,做多角度、多层次的适度提示,字数150—200。(20分)

                                     ▲                                            

                                     ▲                                             

                                     ▲                                            

请以“让我悄悄地告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写成文章,不少于600字;②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文档

2012年温州市教师职称晋升考试·········语文试题卷

温州市20县(市、区)_______________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学科_____________考核类别_____________…………………………………密…………………………………………封…………………………………………线………………………………………12年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履职考核初中语文试题卷应考教师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请在试题卷、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县(市、区)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学科、考核类别(履职、晋升中级或高级、流动考核)。3.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