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小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7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小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 )分钟使客人尽快喝茶.
A. 10 B. 9 C. 8
2.如图是某班一些孩子上月的读书情况统计图.如果有4个孩子读了4本书,有5个孩子读了5本书.那么有( )个孩子读了6本书.
A. 1 B. 2 C. 3 D. 6
3.笔算7675÷25 时,用 25 除被除数的前两位,表示25除76个( )
A. 千 B. 百 C. 十 D. 一
4.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这样的平行线可以画( )。
A. 1条 B. 2条 C. 0条 D. 无数条
5.已知15×14=210,其中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是( )。
A. 210 B. 420 C. 105
6.如图,已知∠1=35°,则∠2=( )。
A. 165° B. 160° C. 145°
7.如果1平方米能站15人,那么1公顷大约能站( )人.
A. 1500 B. 15000 C. 150000 D. 15000000
8.下面三个数中,两个零都要读出来的是( ).
A. 3007456 B. 3070456 C. 3700456
二、填空题
9.张阿姨上班前要完成以下几件事:①整理房间5分钟;②电饭锅煮粥40分钟;③淘米1分钟;④刷牙洗脸4分钟;⑤喝粥8分钟。张阿姨最快能在________分钟后出发去上班。
10.某农户承包的柑橘园,近5年的种植面积如下:2007年的种植面积是2003年的________倍。
11.在横线上填上“>”“<”或“=”
472÷16________30 960÷60________16 918÷15________60
635÷70________9 841÷17________50 6500÷500________13
1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互相________。
13.看图填空。
已知 ∠1=20°
∠2= ________
∠3= ________
∠4= ________
14.在横线上填上“>”、“<”或“=”。
398×46________398×47
2100001________299999
3250亿________335000000000
15.900公顷=________平方千米 100000平方米=________公顷
16.70000是由7个________,6个________和4个________组成的。这个数读作________。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________万。
三、解答题
17.小芳要为妈妈冲一杯热奶茶,她烧开水需要5分钟,打开奶茶需1分钟,洗茶杯需2分钟,冲奶茶需1分钟。她应该怎样安排,才能尽快让妈妈喝上热奶茶?
18.丽丽整理了四年级二班同学的身高数据,结果如表.
身高(厘米) | 120~129 | 130~139 | 140~149 | 150及以上 |
人数 | 5 | 18 | 12 | 8 |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2)这个班身高在________厘米人数最多,________厘米人数最少.
(3)学校选拔篮球队队员,要求身高不小于140厘米,那么________人可以报名参加.
19.印刷厂有一批图书要打包,故事书有350本,科技书有100本。如果每50本书装成一包,这批图书一共可以装成多少包?
20.量出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1)
(2)
(3)
21.体育用品店每个篮球48元,学校王老师要购买195个篮球。王老师准备10000元够吗?
22.画出下面长度的各线段.
(1)3厘米
(2)50毫米
(3)0.06米
23.我来连一连.
九千六百万 13090034
一千三百九十万九千 96000000
八十六万零一百 860100
一千三百零九万零三十四 13909000
24.一个林场长600米,宽50米,这个林场面积是多少公顷?每公顷栽树540棵,这个林场一共能栽多少棵树?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先接水用1分钟,烧开水7分钟的同时,洗茶杯2分钟,洗茶杯1分钟,然后再沏茶1分钟,
一共需要:1+7+1=9(分钟)
答:最少要9分钟使客人尽快喝茶.
故选:B.
【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先接水用1分钟,烧开水7分钟的同时,洗茶杯2分钟,洗茶杯1分钟,然后再沏茶1分钟,可以节约洗茶杯1+2=3分钟,一共需要1+7+1=9分钟.
2.A
解析:A
【解析】【解答】解:10-4-5=1(个)
故答案为:A
【分析】左起第二个长条表示读4~6本书的总人数,是10人,用这个数减去读4本书的人数,再减去读5本书的人数即可求出读6本书的人数。
3.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笔算7675÷25 时,用 25 除被除数的前两位,表示25除76个百。
故答案为:B。
【分析】6在百位上。故76表示76个百。
4.A
解析: A
【解析】【解答】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这样的平行线可以画1条。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知识,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1条,据此解答。
5.A
解析: A
【解析】【解答】 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不变,还是210.
故答案为:A。
【分析】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6.C
解析: C
【解析】【解答】∠2=180°-∠1=180°-35°=145°
故答案为:C。
【分析】∠1和∠2的和是一个平角,是180°,∠2=180°-∠1,据此解答。
7.C
解析: C
【解析】【解答】1公顷=10000平方米,15×10000=150000(人)
故答案为:C。
【分析】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能站15人,1公顷就可以站15个10000人,就是150000人。
8.B
解析: B
【解析】【解答】3007456读作:三亿零七十八万九千四百五十六;
3070456读作:三亿零七百零八万九千四百五十六;
3700456读作:三亿七千八百九十万零四百五十六。
故答案为:B。
【分析】大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二、填空题
9.【解析】【解答】解:1+40+8=49(分钟)故答案为:49【分析】先淘米用1分钟然后用电饭锅煮粥用40分钟煮粥的同时可以整理房间刷牙洗脸然后用8分钟喝粥把这三部分时间相加就是所用的总时间
解析:【解析】【解答】解:1+40+8=49(分钟)
故答案为:49。
【分析】先淘米用1分钟,然后用电饭锅煮粥用40分钟,煮粥的同时可以整理房间、刷牙洗脸,然后用8分钟喝粥,把这三部分时间相加就是所用的总时间。
10.【解析】【解答】2007年的种植面积:800平方米2003年的种植面积:200平方米800÷200=4【分析】根据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即得2007年的种植面积是2003年的4倍
解析:【解析】【解答】2007年的种植面积:800平方米 2003年的种植面积:200平方米
800÷200=4
【分析】根据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即得2007年的种植面积是2003年的4倍。
11.<;=;>;>;<;=【解析】【解答】因为472÷16=295295<30所以472÷16<30;因为960÷60=96÷6=16所以960÷60=16; 因为918÷15=612612>60
解析: <;=;>;>;<;=
【解析】【解答】因为472÷16=29.5,29.5<30,所以472÷16<30;
因为960÷60=96÷6=16,所以960÷60=16;
因为918÷15=61.2,61.2>60,所以918÷15>60;
因为635÷70=9……5,所以635÷70>9;
因为841÷17=49……8,所以841÷17<50;
因为6500÷500=65÷5=13,所以6500÷500=13。
故答案为:<;=;>;>;<;=。
【分析】比较一个算式与数的大小,先计算出算式的结果,然后再比较大小;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据此解答;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计算时,依据商不变的性质,同时划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据此计算简便。
12.平行【解析】【解答】解: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互相平行故答案为:平行【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作答即可
解析: 平行
【解析】【解答】解: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互相平行。
故答案为:平行。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作答即可。
13.160°;20°;160°【解析】【解答】∠2=180°-∠1=180°-20°=160°;∠3=180°-∠2=180°-160°=20°;∠4=180°-∠1=180°-20°=160°故答案为
解析: 160°;20°;160°
【解析】【解答】∠2=180°- ∠1=180°-20°=160°;
∠3=180°- ∠2=180°-160°=20°;
∠4=180°- ∠1=180°-20°=160°.
故答案为:160°;20°;160°.
【分析】∠1和∠2、∠3和∠2、∠3和∠4、∠1和∠4的和都是180度,据此解答。
14.<;>;<【解析】【解答】因为46<47所以398×46<398×47;因为2100001是七位数299999是六位数所以2100001>299999;因为335000000000=3350亿325
解析: <;>;<
【解析】【解答】因为46<47,所以398×46<398×47;
因为2100001是七位数,299999是六位数,所以2100001>299999;
因为335000000000=3350亿,3250<3350,所以3250亿<335000000000。
故答案为:<;>;<。
【分析】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大的,积也就大。
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15.9;10【解析】【解答】900公顷=900÷100=9平方千米;100000平方米=100000÷10000=10公顷故答案为:9;10【分析】根据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高级
解析: 9;10
【解析】【解答】 900公顷=900÷100=9平方千米;100000平方米=100000÷10000=10公顷。
故答案为:9;10。
【分析】根据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据此列式解答。
16.百万;万;千;七百零六万四千;706【解析】【解答】70000是由7个百万6个万和4个千组成的这个数读作七百零六万四千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706万故答案为:百万;万;千;七百零六万
解析: 百万;万;千;七百零六万四千;706
【解析】【解答】 70000是由7个百万,6个万和4个千组成的。这个数读作七百零六万四千。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706万。
故答案为:百万;万;千;七百零六万四千;706。
【分析】整数从右往左,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第四位是千位,计数单位是千,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哪个数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计数单位,据此解答;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看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千位上的数比5小,就把尾数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如果千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万位进1,加上一个“万”字,据此解答。
三、解答题
17. 她应该先烧开水,在烧开水的同时洗茶杯、打开奶茶,然后冲奶茶,这样可以让妈妈尽快喝上热奶茶.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解答如下:
答:她应该先烧开水,在烧开水的同时洗茶杯、打开奶茶,然后冲奶茶,这样可以让妈妈尽快喝上热奶茶.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她应该先烧开水,在烧开水的同时洗茶杯、打开奶茶,然后冲奶茶,这样可以让妈妈尽快喝上热奶茶.
18. (1)解:作图如下:
(2)130~139;120~129
(3)20
【解析】【解答】(2)观察统计图可得: 这个班身高在130-139厘米人数最多,120-129厘米人数最少。
(3)12+8=20(人)
【分析】(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即可;
(2)观察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问题即可;
(3)身高在140~149厘米有12人,150及以上的有8人,二者相加即可。
19.解:(350+100)÷50=9(包)
答:这批图书一共可以装成9包。
【解析】【分析】这批图书一共可以装成的包数=这批图书的总本数÷每包的本数,其中,这批图书的总本数=故事书的本数+科技书的本数。
20. (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3)解:如图所示:
【解析】【分析】梯形互相平行的两条边中较短的叫做上底,较长的叫做下底;互相平行的两条底边之间的垂线段就是梯形的高。
21. 解:195×48=9360(元)
9360元<10000元
答:王老师准备10000元够了。
【解析】【分析】先求出王老师一共需要花的钱数,即王老师一共需要花的钱数=王老师要够买篮球的个数×每个篮球的价钱,然后与王老师准备的钱数进行比较,如果比王老师准备的钱数多,说明不够,如果比王老师准备的钱数少,说明够了。
22. (1)解:
(2)解:
(3)解:
【解析】【分析】画线段时先画出一个端点,用直尺的0刻度与这个端点对齐,沿直尺画出一定长度的线段即可;注意50毫米就是5厘米,0.06米就是6厘米.
23. 解:
【解析】【分析】如果按多位数的写法看,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个数位上是几就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也可以直接观察数据的特点连线。
24. 解:600×50=30000(平方米)=3(公顷)
540×3=1620(棵)
答: 这个林场面积是3公顷,这个林场一共能栽1620棵树。
【解析】【分析】已知长方形的长与宽,要求长方形的面积,依据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列式计算,再把平方米化成公顷,除以进率10000,据此解答;
每公顷栽树的棵数×这个林场的面积=这个林场一共能栽树的棵数,据此列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