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2 分)
1.湖中水波dàng yàng( ),岸边cǎo píng( )碧绿,鲜花 diǎn zhuì( )其间,一派生机。
2.地球对人类是那样 hé ǎi( ),是那样 kāng kǎi( ),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 gòng xiàn( )。
3.这个浑身gē da( )肉的小伙子,一脸 jǔ sàng( )地趴在桌上,没了往常的神气。
4.央视春晚,几百名穿着漂亮 yī shang( )的小演员 líng li( )可爱,表演 chún shú ( ),得了观众排山倒海的掌声,为整个演出 pǔ xiě( )了一曲动人的篇章。
二、选择题。(12 分)
1.下列地名和人名的拼音拼写不正确的是( )。
A.南京路(NANJING LU) B.聂荣臻(Nie RongZhen)
C.鲁迅(Lu Xun) D.诸葛亮(Zhuge Liang)
2.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路转溪桥忽见
B.蒙汉情深何忍别 蒙混过关
C.哄堂大笑 一哄作鸟兽散
D. 挨打 挨挨挤挤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沮丧 抱怨 自作自受 B.斗篷 枯竭 望乎所以
C. 喧闹 糟糕 技高一筹 D. 次序 错综 暴露无遗
4.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B.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D.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种物质来说明万物的起源,它们是金、木、水、火、土。
B.人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这里的“五谷”指稻、麦、黍、菽、稷。
C.唱歌跑调的人常被称为“五音不全”,这里的“五音”指宫、商、角、徽、羽。
D.神话中女娲用五彩石补天,“五彩石”即黄、青、赤、白、蓝五种颜色的石头。
6.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宇宙生命之谜》中,我们知道了太空中可能存在生命。
B.《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十二岁的农村年--闰土的形象。
C.《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怀
念和敬佩之情。
D《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在江西闲居时写的,写出了乡村夏夜的宁静优美。
三、填空。(18分)
1.赏赏美景。(6 分)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 ,就像只用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 一首奇丽的小诗。(4分)
(2)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要时间酒满了银光。月亮正从 , 轻纱似的微云。……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2分)
2.读读诗文。(7 分)
(1)刘禹锡在《 》(其一),中写道:九曲黄河万里沙, 。如今直上银河去, 。(3分)
(2)《七律·长征》的作者是 。整首诗以“ , ”为总领,赞美了
。(4分)
3.赞赞人物。(5分)
本学期,读了课文,大家结识了鲁迅笔下的 ,又被 的老支书和 的桑娜夫妇深深感动。通过课外阅读,你还从《 》一书中认识了
。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8分)
(一)
材料一 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探月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其中月球探测器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中继星叫“鹊桥”,玉兔和嫦娥着陆的区城叫“广寒宫”,“嫦娥奔月”从神话传说走进了现实。
2007年,嫦娥一号拍摄了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2012年,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
材料二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经过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嫦娥四号成功在月背着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材料三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着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向天空飞去。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返回器携带2千克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任务获得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带回月壤的国家。采样到的月球样品用途多样: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样本;可以入藏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展示,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以与世界各国科学家共享,或是作为国礼相送。
1.材料一里面涉及的神话故事有 、 。(2分)
2.根据三段材料,判断以下表达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X”。(5分)
(1)2004年,火星探测工作正式命名为“嫦娥工程”。 ( )
(2)把月球车命名为“嫦娥”,表明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就有航天梦。 ( )
(3)嫦娥五号胜利返回,使我国成为第三个带回月壤的国家。 ( )
(4)嫦娥五号顺利完成任务,实现“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 ( )
(5)嫦娥五号携回的“土”,用途仅作为科学样本,进行科普教育。 ( )
3.请根据三则材料,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6分)
嫦娥工程 | 时间 | 重大突破人 |
嫦娥一号 | 2007 年 | 拍摄了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 |
嫦娥二号 | 2012 年 | 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 |
嫦娥三号 | 2013年 | |
嫦娥四号 | 2019年 | |
嫦娥五号 | 2020年 |
外婆去世以后,每年春天我都乘火车或者轮船去看她。
去看的是一个墓。外婆的墓在她的家乡。
她在我出生的时候,从家乡来到我身边,四十多年一瞬间过去了。
那时候我睡在摇篮里,是个伸手伸脚的婴儿,外婆放下包袱就说:“我的毛毛怎么这么好玩啊!”
她把我领大。她还把我的女儿领大。然后是我送她回家。
人生就是这样,总要分别,在一起的时候真没有好好珍惜啊。
我送她是乘船的。小时候,外婆带我去乡下,也常常乘船。外婆叫它大轮。我们在十六铺码头上船,经过南通、镇江、南京、马鞍山,到芜湖下。外婆领我乘过四等舱,也乘过三等舱。
外婆坐在舱里,我满船地走了玩。从上走到下,从头走到尾。看江里的流水,看岩上的景色。无穷无尽的旅途乐趣和感觉,都因为有外婆而无忧无虑,尤其在今天想起来,那是最温馨的童年记忆和画面了。
可现在外婆已不在。我送的是一个很小的盒子,用红的布包着的。我捧着盒子走上大轮。
小的时候,外婆抱着我上船,背着我上船,搀着我上船。
这是多么不同的两种情景,当中隔着的是时间。我把它放在床头。
坐船的感觉依旧,江水的声音依旧,岸上的景色依旧,但是我的外婆不在了。
我没有任何的心情,只是坐在外婆的盒子旁边,想陪陪她。自从长大以后,奔进了外面的世界,坐在外婆身边的时间就很少,但是现在来不及了。下了船后,外婆的盒子将被放进地下。那更是真正永远地分开了……
外婆的墓在长江上。我离开她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夕阳照在墓群,照在她的墓上
我说外婆我走了,我泪水涟涟,趴在她的墓碑上。离开的时候是那么难啊,我把外婆留在这里,我却要走了。我说外婆我走了哦,我走了哦……
我走几步,就回一下头,每年都这样。
1.短文采用倒叙的方式,回忆了 和 这两个内容。(2分)
2.找出与文中画“”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抄下来。(2分)
3.画“”的句子中,“抱、背、搀”三个动词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3分)
4.“坐船的感觉依旧,江水的声音依旧,岸上的景色依旧”这句话用了三个“依旧”的好处是什么?(3分)
5.“离开的时候是那么难啊,我把外婆留在这里,我却要走了。我说外婆我走了哦,我走了
哦……”这里“我”重复多次说“走了”,是否感觉啰唆?为什么?(3 分)
6.这篇短文表达了“我” 的思想感情。(2分)
五、作文。(请另附纸)(30分)
在下列汉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写一篇不少于400字习作。注意围绕中心思想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故事。
喜 痛 醉 淘 研 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