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04:34
数学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表
数学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表时间2017.12地点教室主持人李妮应到人数50实到人数50请假人姓名0活动主题数学课堂实录被观察者学生课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活动记录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方法使用上是比较恰当的。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教师通过谈话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学法的指导,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注重了尊重不同学生的认知和接受水平,全体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既面向全体,也关注个体。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
导读数学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表时间2017.12地点教室主持人李妮应到人数50实到人数50请假人姓名0活动主题数学课堂实录被观察者学生课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活动记录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方法使用上是比较恰当的。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教师通过谈话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学法的指导,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注重了尊重不同学生的认知和接受水平,全体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既面向全体,也关注个体。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
数学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表
时 间 | 2017.12 | 地 点 | 教室 | 主持人 | 李妮 |
应到人数 | 50 | 实到人数 | 50 | 请假人姓名 | 0 |
活动主题 | 数学课堂实录 | 被观察者 | 学生 | 课题 |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
活 动 记 录 |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方法使用上是比较恰当的。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教师通过谈话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学法的指导,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注重了尊重不同学生的认知和接受水平,全体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既面向全体,也关注个体。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以往生活经验和现有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分解到自然、随和、亲切的师生交流中,通过整数加减方法的横向与纵向联系,以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的策略(方法)及其优化方法有较为 清晰的认识。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也结合了数学学科抽象概念具象化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的基本方法,并找到优化方法。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教师对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没有拖泥带水的现象,对部分不易理解的则通过师生交流,学生汇报的方式将易混淆或者难懂的通过交流辨析,让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教师能合理使用教材,并结合校内外资源整合教学。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本课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
活 动 小 结 | 通过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课新知,并有所拓展。 |
数学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表
数学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表时间2017.12地点教室主持人李妮应到人数50实到人数50请假人姓名0活动主题数学课堂实录被观察者学生课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活动记录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方法使用上是比较恰当的。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教师通过谈话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学法的指导,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注重了尊重不同学生的认知和接受水平,全体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既面向全体,也关注个体。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