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复习专题有关知识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00:57
文档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复习专题有关知识点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复习专题有关知识点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山东泰安)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燃煤火力发电C.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2.(广州)镉元素(Cd)对水体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某工业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镉酸钾(KCdCl3),其中镉
推荐度:
导读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复习专题有关知识点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山东泰安)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燃煤火力发电C.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2.(广州)镉元素(Cd)对水体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某工业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镉酸钾(KCdCl3),其中镉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复习专题有关知识点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山东泰安)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 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燃煤火力发电

C.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

2.(广州)镉元素(Cd)对水体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某工业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镉酸钾(KCdCl3),其中镉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1           C.+2          D.+5

3.(长沙)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  

B. 空气是混合物

C .空气中不含有二氧化碳

D. 氮气可以供给呼吸

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5.(山东莱芜)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铜丝换成木炭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6.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7.过氧化氢(H2O2)具有广泛的用途,医疗上可用于清理伤口,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等。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过氧化氢是氧化物

B.过氧化氢的微观示意图可表示为

C.过氧化氢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D.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8.(兰州)如图4-1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      是(  )

图4-1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该实验可以说明N2难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 1/5

9.据报导,毒品K粉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化学式为C13H17ONCl2),它对大脑会造成永久性损害。下面是四位同学对盐酸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图4-2

10.(四川雅安)蜡烛(足量)在如图4-3左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4-3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4-3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此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3分)

11.(6分)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加点部分: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2)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      ;

(3)铯(Cs)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铯离子       。

12.(12分)图4-4中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4-4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④             。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 

(3)任选上述三个实验中的一个,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3.(6分)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分析问题:

图4-5

(1)上述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它们都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我能从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氧气在上述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原因是          。

(2)通过类比、分析反应Na+Cl2NaCl发现,该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14.(湖南株洲,9分)(1)已知在有机物中,氢元素通常为+1价,氧元素通常为-2价,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物,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尿素[CO(NH2)2]也是一种有机物,若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价。

(2)有些含氧化合物可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如Na2SiO3(硅酸钠)可写成Na2O•SiO2,H2SO4可写成SO3•H2O,根据这种方法,铁酸亚铁[Fe(Fe2O4)]可写成Fe3O4或 Fe2O3•FeO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5.(8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图4-6

(1)A图实验的结论是                  ;

(2)B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C图中的实验操作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            ;

(4)D图中出现的错误是             。

16. (江西,改编,12分)根据图4-7回答问题:

图4-7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AD或AF

(填序号,下同),2KMnO4 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用热毛巾捂住试管(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等)

(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C

(4)用G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提示:NaOH溶液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如甲图),其原因是        ;

图4-8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玻璃片“托住”

 (5)为完成上述实验,用10 mL量筒量取6 mL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乙图中        a

(填“a”或“b”)处刻度线保持水平。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7分)

17.(甘肃庆阳,7分)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

(1)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黄曲霉素B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3)15.7 g黄曲霉素B2中含有                    g氧元素。

18.(湖南娄底,10分)2013年3月底,上海、浙江一带出现H7N9禽流感。这种病毒首先在鸡、鸭等家禽身上发现。对鸡、鸭舍进行消毒时常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OH(即:C2H4O3)。试计算:

(1)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有     个原子。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配制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 g,需过氧乙酸       g,水      mL。(ρ水=1 g/cm3)

参与点拨

第四单元测试

一、1.C   点拨:开私家车出行,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燃煤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都会造成空气的污染;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C   点拨:本题考查化合价的计算。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KCdCl3中K、Cl分别显+1价和-1价,设Cd的化合价为x,则可列式得:+1+x+(-1)×3=0,可解得x =+2。

3.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空气及其成分的用途。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杂质组成的混合物,B正确。

4.D  点拨: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故D正确。

5.C   点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A错;将铜丝换成木炭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无法测定氧气含量,B错;氧气不具有可燃性,具有助燃性,D错。

6.C   方法规律:解答本题可采用情景复现法,通过回顾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进行分析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白烟,生成白色粉末,A错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D错误。

7.C   点拨: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A正确;1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过氧化氢的微观示意图可表示为,B正确;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1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C错误;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1∶16,D正确。

8.C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A错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错误;该实验若成功,则集气瓶内只进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说明氮气难溶于水,C正确;如果红磷的量不足,氧气将不能被完全消耗,进入水的体积会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D错误。

9.D   点拨:盐酸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A错误;盐酸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13=156,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质量分数最大,B错误;盐酸是由碳、氢、氧、氮、氯五种元素组成的,C错误;盐酸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7)∶16=17∶16,D正确。

10.B   点拨:本题考查蜡烛燃烧过程中气体的变化情况。由坐标图可以看出,燃烧前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5%,A错;当氧气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后,蜡烛就会熄灭,B正确;由于在密闭容器中实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错;蜡烛熄灭后,瓶内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氮气、稀有气体等,D错。

二、11.(1)N2  (2)I  (3)Cs+

点拨:(1)一个氮气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故氮气的化学式为N2;(2)碘的元素符号为I;(3)铯(C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铯离子,其符号为Cs+。

12.(1)①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②都与氧气发生反应  ③都属于化合反应  ④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答案合理即可) (2)液态  (3)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点拨:(1)硫、磷、铁和氧气反应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与氧气发生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反应都放热等。(2)甲实验进行时,硫先由固态变成液态。

13.(1)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Cl2

点拨:(1)在三个反应中,氧元素都是由0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了,且在反应中氧表现出氧化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具有氧化性。(2)分析反应不难看出,在反应中氯元素由0价变为-1价,化合价降低,结合(1)中得出的结论,可知Cl2具有氧化性。

14.(1)+3; -3   (2)FeO·Fe2O3

点拨:本题考查对化合价的应用能力。(1)草酸中H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设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2+x×2+(-2)×4=0,解得x=+3;设尿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y,尿素[CO(NH2)2]中H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C元素为+4价,则(+4)+(-2)+2y+(+1)×4=0,解得y=-3。(2)根据题中的信息“有些含氧化合物可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如Na2SiO3(硅酸钠)可写成Na2O•SiO2”,可知,铁酸亚铁[Fe(Fe2O4)]可写成Fe3O4或FeO•Fe2O3。

三、15.(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引流  (3)集气瓶底炸裂  (4)药品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16.(1)酒精灯 (2)A、D或A、F;用热毛巾捂住试管(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等)(3)C   (4)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玻璃片“托住”   (5)a

点拨:本题考查气体的制取及量筒的使用等知识。(1)仪器①是酒精灯。(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因此收集氧气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是使试管受热,空气膨胀,伸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因此还可采用酒精灯微热或热毛巾捂住试管的方法。(3)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作用制氨气的反应,属于常温下固体和液取气体的反应,要求得到平稳的氨气流,因此选择的发生装置为C。(4)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造成集气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可将玻璃片“托住”。(5)量筒的数值由下往上逐渐变大。

四、17.(1)314  (2)17∶14∶6  (3)4.8

点拨:(1)黄曲霉素B2(C17H14O6)的相对分子质量=12×17+1×14+16×6=314。(2)一个黄曲霉素B2(化学式C17H14O6)分子是由1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黄曲霉素B2(C17H14O6)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17∶14∶6。(3)15.7 g黄曲霉素B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5.7 g××100%=4.8 g。

18.(1)9      (2) 6∶1∶12   (3) 15 ; 85

点拨:根据过氧乙酸的化学式可以确定,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有9个原子;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配制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 g,需过氧乙酸的质量为100 g×15%=15 g,需水的质量为100 g-15 g=85 g,即需要水的体积为85 mL

文档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复习专题有关知识点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复习专题有关知识点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山东泰安)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燃煤火力发电C.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2.(广州)镉元素(Cd)对水体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某工业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镉酸钾(KCdCl3),其中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