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后方交会操作--引自南方全站仪NTS660系列使用说明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01:04
文档

后方交会操作--引自南方全站仪NTS660系列使用说明书

引用自南方全站仪NTS660系列使用说明书5.6.4确定新点当现有控制点与放样点间不能通视时,需要设置新点。在新点选择项中有两项功能用于采集坐标数据:极坐标法和后方交会。当用极坐标法采集数据时,点号和坐标存储在一个作业中。在用极坐标法采集数据时,观测员可以选择是否设置后视方位角。软件提供了设置方位角和跳过该项选择两项功能。注意:如果后视方位角是在放样中设置的,并且没有搬站且也没有关掉电源,便可以在用极坐标法采集数据工作中跳过设置后视方位角。建议在用极坐标法采集数据前检查一下后视方位角。一旦完成
推荐度:
导读引用自南方全站仪NTS660系列使用说明书5.6.4确定新点当现有控制点与放样点间不能通视时,需要设置新点。在新点选择项中有两项功能用于采集坐标数据:极坐标法和后方交会。当用极坐标法采集数据时,点号和坐标存储在一个作业中。在用极坐标法采集数据时,观测员可以选择是否设置后视方位角。软件提供了设置方位角和跳过该项选择两项功能。注意:如果后视方位角是在放样中设置的,并且没有搬站且也没有关掉电源,便可以在用极坐标法采集数据工作中跳过设置后视方位角。建议在用极坐标法采集数据前检查一下后视方位角。一旦完成
引用自南方全站仪NTS660系列使用说明书

5.6.4 确定新点

当现有控制点与放样点间不能通视时,需要设置新点。

在新点选择项中有两项功能用于采集坐标数据:极坐标法和后方交会。当用极坐标法采集数据时,点号和坐标存储在一个作业中。在用极坐标法采集数据时,观测员可以选择是否设置后视方位角。软件提供了设置方位角和跳过该项选择两项功能。

注意:如果后视方位角是在放样中设置的,并且没有搬站且也没有关掉电源,便可以在用极坐标法采集数据工作中跳过设置后视方位角。建议在用极坐标法采集数据前检查一下后视方位角。

一旦完成了设置后视方位角后,输入观测的点号和棱镜高且仪器瞄准棱镜便可采集该点的坐标数据。

将仪器安置在已知点上,用侧视法(极坐标法)测定新点坐标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

①在坐标数据菜单中,按[F3]键,进入采集新点坐标选择项。

  [F3]

【坐标数据】                   

F1  输入坐标数据

F2  查询数据

F3  确定新点

F4  格网因子

【确定新点】                   

F1  极坐标

F2  后方交会 

②按[F1]

(极坐标)键。

[F1]

【确定新点—极坐标】           

设置方位角和仪器高

> 跳过吗?

 是  否 
③在该屏幕中允许设置后视方位角或跳过该项选择(如在放样中设置了方位角)。建议在采集观测点前检查一下后视方位角。按[F6]键进行设置后视方位角。

[F6]

【设置测站点】                 

    记录号

点号:1

数字空格 ←  →  ↑  ↓ 

④要继续设置方位角,输入测站点点号,如作业中没有该点的坐标数据,会提示输入该点坐标。可以通过输入新的数值来改变坐标值。如在作业中存在该点的坐标,会显示输入后视点点号的输入屏幕,见第5步。

输入点号

【设置方向值】                 

测站点

    N:1000.000m

E:1000.000  m

Z: 200.00   m

输入确认
如作业中没有该点的数据,便显示该屏幕。

  按[F6]键接受该坐标数据。

  按[F1]键输入新的坐标数据。

⑤下一屏幕显示输入后视点的点号,如作业中不存在该点坐标,会显示输入该点的坐标输入屏幕;如作业中存在该点的坐标便显示下一屏幕并显示方位角,见第6步。

输入后视点点号

【设置后视点】                 

    记录号

点号:2

数字空格 ←  →  ↑  ↓ 
【设置方向值】                 

后视点

    N:1000.000m

E:1000.000  m

Z:1000.000  m

输入确认
如果作业中没有该点数据便显示该屏幕,输入坐标值。

⑥若后视方位角正确,用仪器瞄准后视点后按[F5](是)键设置后视方位角;按[F6](否)键返回到提示的第5步“设置后视点”。

[F5]

【设置方向值】                 

方位角

H(B):20°00′00″

>设置吗?

 是  否 

⑦下一屏幕显示输入仪器高,输入仪器高后按[ENT]键。

输入仪器高

   [ENT]

【确定新点—极坐标】           

仪器高:0.000   

退出左移

⑧在该屏幕中要求输入观测点的点号,输入点号后按[ENT]键。

[ENT]

【确定新点—极坐标】           

记录号    1

      点号: 3

数字空格 ←  → 

⑨输入棱镜高并按[ENT]键。

输入棱镜高

[ENT]

【确定新点—极坐标】           

棱镜高:0.000   

退出左移
⑩用仪器瞄准观测点,按[F5](是)键便进行测量,采集该点坐标;按[F6]
(否)键返回到输入观测点点号的屏幕。

输入瞄准点的点号

【确定新点—极坐标】           

点号:3

>照准?

 是  否 

(11)在按[F5]键后仪器便对观测点进行测量。当完成测量后,屏幕便显示该点坐标并允许是否保存该点的数据。

[F5]

【确定新点—极坐标】           

N:9.098 m

  E:    999.123 m

Z:    12.011 m

>保存坐标数据吗?

 是  否 

(12)按[F5]

(是)键保存坐标。在存储完该点的数据后,屏幕便显示输入另一观测点的点号的输入屏幕(第⑧步)。点号自动加一。

输入瞄准点的点号

【确定新点—极坐标】           

记录号    2

      点号: 4

数字空格 ←  → 
后方交会

后方交会程序从存储在作业中的两个已知坐标的点计算新采集点(测站点)的坐标。会显示测站至每一已知点上测量的角度和距离,并显示平距和高差的残差。如果软件不能计算新点的坐标,会显示“错误!”信息。如接受显示的残差,下一屏幕便显示新点的坐标。

下面介绍计算后方交会点的坐标(将仪器安置在新点上)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

①在坐标数据菜单中,按[F3]键,进入采集新点坐标选择项。

  [F3]

【坐标数据】                   

F1  输入坐标数据

F2  查询数据

F3  确定新点

F4  格网因子

【确定新点】                   

F1  极坐标

F2  后方交会 

②按[F2]键计算后方交会点的坐标。

[F2]

【确定新点-- 后方交会 】

记录号    

    点号:
数字空格 ←  → 

③显示输入,进行后方交会的已知点点号。输入完点号后按[ENT]键。

输入点号

[ENT]

【确定新点-- 后方交会 】

记录号    

    点号:1

数字空格 ←  → 

④输入仪器高,然后按[ENT]键。

输入仪器高 

  [ENT]

【确定新点-- 后方交会 】

仪器高:1.000

退出左移

⑤输入测量的第一个点的点号,该点用于后方交会计算中。

输入第一个点的点号

【确定新点-- 后方交会 】

第1点

记录号    

点号:2

数字空格 ←  → 

⑥输入棱镜高后按[ENT]键。

输入棱镜高

[ENT]

【确定新点-- 后方交会 】

棱镜高:1.000

退出左移
⑦用仪器瞄准第一个观测点,一旦仪器锁定到该点上,按[F5]键测量角度和距离。按[F6]键返回到第⑤步。

[F5]

【确定新点-- 后方交会 】

第1点

   点号2

>照准?

 是  否 

⑧仪器进行测量,并显示水平角、平距和高差。【确定新点-- 后方交会 】

HR:   0°00′00″

HD: <<<<

  VD:

⑨输入要测量的第二点点号后并按[ENT]键。

输入第二点的点号

【确定新点-- 后方交会 】

第2点

记录号    

点号:3

数字空格 ←  → 

⑩输入第二点棱镜高并按[ENT]键。

输入棱镜高

  [ENT]

【确定新点-- 后方交会 】

棱镜高:1.000

退出左移
⑾用仪器瞄准第二点,一旦仪器锁定到该点上,按[F5](是)键便测量角度和距离;按[F6]键返回到上一步。

瞄准第二点

【确定新点-- 后方交会 】

第1点

   点号3

>照准?

 是  否 

⑿仪器进行测量,并显示水平角、平距和高差。【确定新点-- 后方交会 】

HR:   80°50′00″

HD: <<<<

  VD:

⒀在仪器完成测量后,便显示残差。按[F5]键继续进行后方交会程序,或按[F6]键重新开始后方交会,第③步。  【确定新点-- 后方交会 】

残差

dHD=0.001 m

dZ  = 0.002 m

>合格吗?

 是  否 

⒁按[F5](是)键后,便显示新的坐标。按[F5]键将该点坐标存储到作业中,按[

F6]键重新开始后方交会第③步。  

 [F5]

【确定新点-- 后方交会 】

N:   456.285 m

E:     123.4 m

  Z:      52.123 m

>记录新点坐标吗?

是  否 

⒂记录坐标,屏幕返回到坐标数据主菜单。【坐标数据】                   

F1  输入坐标数据

F2  查询数据

F3  确定新点

F4  格网因子

文档

后方交会操作--引自南方全站仪NTS660系列使用说明书

引用自南方全站仪NTS660系列使用说明书5.6.4确定新点当现有控制点与放样点间不能通视时,需要设置新点。在新点选择项中有两项功能用于采集坐标数据:极坐标法和后方交会。当用极坐标法采集数据时,点号和坐标存储在一个作业中。在用极坐标法采集数据时,观测员可以选择是否设置后视方位角。软件提供了设置方位角和跳过该项选择两项功能。注意:如果后视方位角是在放样中设置的,并且没有搬站且也没有关掉电源,便可以在用极坐标法采集数据工作中跳过设置后视方位角。建议在用极坐标法采集数据前检查一下后视方位角。一旦完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