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 语音 | 拼音规则、拼写规划、纠正误读 | |
汉字 | 汉字的形体、结构、书写、查字方法、纠正错别字 | ||
语言表达 | 标点符号 | ||
词语:词的分类、词的意义、词的感情色彩、词语辨析 成语、熟语、歇后语等 | |||
句子:常见句型、特殊句式、句子的用途、辨析并修改病句、变换和选择句式 | |||
修辞: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六对修辞辨析,简明、连贯、得体 | |||
文学常识 | 作家 | 时代、代表作品及其主要人物 | |
古文体 | 古代的韵文、散文 | ||
文章体 | 记叙文:要素、顺序、人称、线索、详略 说明文:类型、顺序、方法 议论文:类型、要素、结构、方法 应用文:类型、格式、行文 | ||
文学体 | 小说: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分类 诗歌:分类、特点 散文:特点、类型、抒情方式 戏剧:分类、结构、冲突、语言 | ||
现代文 | 理解 | 不同语境中多义词的不同含义 特殊语境中某个多义词的特殊含义 同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选用 词语临时义的推断 | |
把握结构复杂的语句 理解地位重要有特殊表达作用的语句 分析含义比较深刻的含蓄的语句 | |||
介绍和阐释文中的重要知识和概念 把握文中作者的观点和认识 准确提取文章的内容要点 准确辨别文中的隐含信息 正确转换图文等信息符号 | |||
归纳要点 | 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意思 分析、筛选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根据要求组织好表述语言 | ||
分析结构 | 记叙文:时间推移、方位变换,时空交错、认识变化等; 议论文:并列、层进、总分、对照; 说明文:时间、空间、特征等 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 ||
弄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线索、文眼 | |||
观点态度 | 把握文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寻找统摄全段、全篇内容的语句 辨别词语句子在文中体现出来的感情色彩 把握文章反映的时代、社会背景 | ||
文言文 | 词句 | 实词340个、虚词26个 | |
特殊句式 | 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疑问句 | ||
把握句意 | 准确断句 修辞方法 | " 借代、互文、委婉、讳饰 | |
准确翻译 | 方法 | 对、换、留、删、补、调 | |
推断 | |||
分析文章 | 积累常识 | 文学、文化、文体 | |
完整领会内容 | |||
理清人物事理 | |||
概括观点 | 充分把握阅读材料的已知信息:注释、常识 了解与作者、文章有关的杜会背景知识 体会史论文中作者对现象的关照和感慨 掌握文言文不同文体的特点 | ||
文学鉴赏 | 诗词曲 | 掌握常识:分类知识、一般规则、句式倒装互文等特点 | |
情与景的关系、情与景的安排,表现手法 | |||
相关信息:作者、时代、背景 | |||
赏析 | 理解、感悟、体会 | ||
写作 | 单项能力 | 记叙: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有明晰连贯的线索、合理的顺序;描写:具体生动,运用描写与修辞方法,恰当选用词语、句式; 说明:把握特征,语言简明,安排合理的顺序,运用恰当的方法;议论:关心时政,材料准确,推理严密,结构合理 | |
观察要客观全面,联想要丰富恰当,想象合理有创造性 | |||
审题 | 命题作文:抓“题眼”法、对比法、分析法 材料作文:弄清事件、事理的关系,把握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分析条件中所含的生活常理,注意材料用词的褒贬色彩 | ||
立意 | 中心立意、反中心立意、多角度立意 | ||
结构 | 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伏笔与悬念等 | ||
语言 | 符合各种文体的需要 | ||
写法 | 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的一般写法,扩写、改写、缩写、续写 |
1、古诗文 2、现代诗歌 3、课外名著 4、名言警句俗语
二、 语基
1、汉字(音、形)
a多音字b形似字c同音字d错别字e书写
2、词语(词义、感情色彩)
a一词多义b同义词和反义词c褒义词和贬义词d成语
3、句子
a 短语和句子成分b主干c扩句和缩句d病句e句式f复句
4、修辞
a八种修辞格及其作用b仿句c句式变换和句式选择
5、标点符号
6、文学常识(作家、作品、体裁)
三、 阅读
(一)现代文(文学作品和文章)
(二)文言文
1、常用实词(课本)
2、虚词的常见用法
3、文言词语用法——通假字、词类活用
4、文言词语意思——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5、文言句式
a判断句b省略句c被动句d倒装句
6、课文内容理解
7、重要句子的翻译
8、相关知识联系——成语、人、事
四、 作文(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一)记叙文知识
1、中心意思2、文章的思路、层次、线索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4、表现手法(悬念、对比、烘托铺垫、反衬、呼应等)
5、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6、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的理解
(二)议论文知识
1、论点2、论据(事例、道理)
3、论证方法(事实、道理、比喻、对比、引用等)
4、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
5、结构(横式和纵式。总分总)6、语言的严密性
(三)说明文知识
1、说明对象及特征2、说明方法
下定义、做比较、作诠释、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列数据、摹状貌、配图表
3、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4、内容理解和知识的联系、运用5、语言的准确性
(四)开放性试题类型
1、古诗词赏析2、仿句
3、语言实际应用(对联、广告、标语、留言)
4、口语交际5、材料分析(中心句提炼、补充材料)
6、语文实践活动
7、课外名著、成语、句子积累
8、跨学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