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奶牛场的经营管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05:27
文档

奶牛场的经营管理

奶牛场的经营管理牛场的经营管理是牛场管理的核心,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技术手段,统一指挥生产,合理地优化资源配置,大幅度提升牛场的管理水平,节约劳动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使其发挥最大潜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奶业产业和牛场发展规划,结合牛场实际(如技术现状、设备条件、饲料供应,市场条件等),制定出一定时期(如1a、3a、5a)内生产发展的方向、规模以及要达到的经营目标等各项计划。为了实现决策目标和计划,必须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指挥作用,明确各级人员
推荐度:
导读奶牛场的经营管理牛场的经营管理是牛场管理的核心,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技术手段,统一指挥生产,合理地优化资源配置,大幅度提升牛场的管理水平,节约劳动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使其发挥最大潜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奶业产业和牛场发展规划,结合牛场实际(如技术现状、设备条件、饲料供应,市场条件等),制定出一定时期(如1a、3a、5a)内生产发展的方向、规模以及要达到的经营目标等各项计划。为了实现决策目标和计划,必须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指挥作用,明确各级人员
奶牛场的经营管理

牛场的经营管理是牛场管理的核心,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技术手段,统一指挥生产,合理地优化资源配置,大幅度提升牛场的管理水平,节约劳动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使其发挥最大潜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奶业产业和牛场发展规划,结合牛场实际(如技术现状、设备条件、饲料供应,市场条件等),制定出一定时期(如1 a、3 a、5 a)内生产发展的方向、规模以及要达到的经营目标等各项计划。为了实现决策目标和计划,必须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指挥作用,明确各级人员的责、权、利。协调好各个生产环节,让人力、物力、财力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系统的检查和核算。其中包括劳动定额,经济指标等完成情况。同时要经常调节和处理好生产经营活动中方方面面的关系,解决好它们之间出现的矛盾,达到协调一致,实现其共同目标。

1 生产管理

1.1 根据牛场实际情况,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 即目标管理。明确规定各部门或个人的工作任务与职责范围,完成任务应承担的责任和享受的权力,取得成绩和失误应给予奖励和惩罚,是一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实行责、权、利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1.2 制定管理制度 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生产各环节充分协调配合,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必须制定出一整套规章制度,如岗位标准化管理制度、防疫制度、职工守则、考勤制度、生产管理制度、人事劳资制度、物资采购制度等。

2 财务管理

2.1 认真贯彻经济核算制 经济核算制是牛场经营,实行经济核算,以收抵支,自负盈亏,并取得盈利的经营管理制度。

经济核算制的内容:①清产核算:牛场每年将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彻底清理一次,做到账实相符。②实行目标计划管理:根据牛场各项生产指标安排好人力、物力、财力。编制好生产、财务预算。在编制此项预算表前要制定好各种定额,如产奶量定额、饲草料消耗定额、牛只存栏定额、成本定额、人员、工资定额等。③建立各种财务规章制度:如现金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

2.2 做好当年的经济核算工作 主要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核算工作,即包括资金核算(固定资金核算和流动资金核算),生产成本核算,盈利核算。

2.2.1 资金核算

固定资产:可分为生产用的固定资产,如牛舍、饲料库、挤奶机、汽车、饲料机械等;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如备用、停用及还在改造,扩建的固定资产;不需要用的固定资产,如不适宜或多余的固定资产等。

固定资产折旧费:又分固定资产基本折旧费即通过每年提取折旧费,建立折旧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以及固定资产大修理折旧费二种。

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经济指标:固定资产产值率(每百元固定资产能生产多少产值)及固定资产利润率(每百元固定资产能产生多少利润)。其公式:

  固定资产产值率(%)=×100 %

固定资产利润率(%)=×100 %

2.2.2 流动资金:分生产领域中的定额流动资金即储备资金(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生产资金(产品、幼畜)及流动领域中非定额流动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即银行存款、现金结算资金即应收款、预付款)。

——衡量流动资金运用效率的指标

(1)流动资金周转率。其公式:

周转次数(次/年)=

周转天数(天/次)=

(2)产值资金率:每百元生产产值平均占用流动资金金额数。其公式:

产值资金率(%)×100 %

(3)资金利润率:每百元流动资金所创造的利润额。其公式:

资金利润率(%)=×100 %

2.2.3 成本核算:

(1)成本的分类和内容:

a、总成本:指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的总成本。

b固定成本:指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费,共同生产费和企业管理费等。

c可变成本:指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如饲料费,兽药、动力燃料费等。

d单位产品成本;指成本与产量之比。

e单位固定成本:指不变成本与产量之比。

f单位可变成本:指变动成本与产量之比。

(2)成本核算的项目

直接生产费:包括工资和福利费,饲草料费,燃料动力费,奶牛医药费、产畜摊销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低值易耗品及其它直接生产费。

间接生产费:包括共同生产费即指应在几种畜群(如成母牛群、后备牛群等)内分摊到牛舍的一种间接生产费以及企业管理费即指场一级所消耗的一切间接生产费用。

2.2.4 盈利核算:

盈利核算是指产品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总成本的纯收入。分为税金和利润,是反映牛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

衡量盈利效果的经济指标

(1)成本利润率:指每百元销售成本的盈利额。其公式:

成本利润率(%)=×100 %

(2)销售利润率:指每百元销售收入可以获得的利润。其公式:

销售利润率(%)=×100 %

(3)产值利润率:指百元产值能创造的利润额。其公式:

产值利润率(%)=×100 %

(4)资金产出率:指每百元资金可生产的产品量或产值。其公式:

资金产出率(%)=×100 %

3 开展经济活动分析

3.1 开展经济活动分析 目的是通过不同时期对本单位的经济状况的分析,找出影响效益的各种因素、差距,提出措施,巩固成绩,使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2 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 主要对生产实绩(产量、质量、产值),劳动力(劳动力分配和使用,技术业务水平),物资(原材料、动力、燃料等供应和消耗),设备、销售(销售收入和费用支出、销售量的增减)、成本(劳动力消耗升降情况)、利润和财务(对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的占用、专项资金的使用、财务收支情况等)。以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为基础用实绩与计划对比;与上年同期对比;与本单位历史最好水平对比;与同行业对比进行分析。

4 饲料管理

4.1 制定全年饲料供应计划 根据奶牛饲养标准及全年生产计划如牛群发展计划、产奶计划、全年的成本利润计划等,结合牛群的实际情况如年龄、胎次、产奶量、妊娠、体重等状况,确定每头奶牛的日营养需要量,并按照全年各月的饲料供应状况,制定出每头奶牛满足营养需要的日粮组成,然后统计全场每日、每月及全年的各种饲料的需要量(见表1),如牛场自配精料,应按饲料配方进行,分别计算出全年所需各种饲草料的需求量。

4.2 做好饲料的采购保管 饲料的采购必须了解市场情况,遵守市场秩序,制定质量、数量的检验方法,收购好的饲料要防潮、防火、防霉变,妥善保管。

4.3 做好饲料的合理分配工作 精料要按牛头数、产量分别计算好每个牛群的日需要量和分配数,由饲料工分送至各牛群,粗料分配可按一天量发放到牛群的办法进行。采用TMR全混日粮饲喂技术,根据不同牛群的营养需求,按饲料配方将各种饲料加入饲喂车充分搅拌均匀后每日分3次进行饲喂。

4.4 定期考核饲料利用效果 衡量的指标为:

饲料产出率:又称为“饲料转化率”或“饲料报酬”。其公式:

饲料产出率(%)=×100 %

饲料利用率:指饲料耗量所提供的纯收入。其公式:

饲料利用率(%)=×100 %

单位产品饲料成本:指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耗用饲料费用。其公式:

单位产品饲料成本(元)=

5 技术管理

5.1 编制牛群合理结构方案

①根据市场变化,牛群结构有所不同,如果以生产牛奶为目的,则成母牛的比例适当加大,约占60%以上,不然会影响当年的经济效益;如果以繁殖为目的,则成母牛的比例应在50 %为宜,因为推广的种牛多数为怀孕的当年母牛。在一定的时期还要适当兼顾。

②成年母牛的年龄、胎次结构应有合适的比例。一般情况下,1~2胎次母牛占全群的35 %~40 %;3~5胎次母牛占40 %~45 %;5胎次以上母牛占20 %。

③全年的淘汰、更新率保持在15 %~20 %。

5.2 编制全年牛群周转计划

根据全年的生产计划(全年产奶量、繁殖指标、成母牛单产计划等)和牛群的发展计划,结合牛群的现状进行编制(见表2)。在编制中必须考虑到老、弱、病、残牛及低产牛要及时淘汰、更新,以减少成本,增加效益。

5.3 编制全年产奶计划

5.3.1 必须在年初制订出年、月、日的产奶计划。

5.3.2 产奶计划制定的步骤:

(1)将牛场的每头成母牛的年龄、胎次、上胎产奶量,最近一次的配种期、干奶期、预产期等逐一统计汇总。

(2)根据每头成母牛的上胎产奶量(头胎成母牛可按本场以往头胎母牛的产量进行估侧)与本场统计所得的成母牛泌乳曲线来拟定各泌乳月的产奶计划。

(3)在拟定出全群每头成母牛的月产奶量计划以后,可计算出全年的产奶计划。

5.3.3 在实施过程中,将全月产奶计划以表格、图表曲线等形式用数字表示,张贴在墙上,并与逐月的实际产量进行对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确保全年产奶任务的完成。

6 编制全年劳动力计划

6.1 根据牛场设施条件、设备条件、环境条件、技术基础以及管理水平等确定奶牛场工种范围,包括:畜牧、兽医、化验、饲养工、饲料工、繁殖工、接产、挤奶工、库房保管、采购、销售、电工、维修工、司机、安保、卫生、绿化、勤杂等。

6.2 确定各工种工作标准、职责范围、劳动定额、用工数量。

6.3 制定各工种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

6.4 奶牛场衡量劳动生产率的指标。

(1)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100 %

其中,活劳动消耗一般采用人工年、人工日或人工时为计算单位。

(2)劳动净产率:指一个活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新价值。其公式:

劳动净产率(%)=×100 %

(3)劳动盈利率:指一个活劳力消耗量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其公式:

劳动盈利率(%)=×100 %

7 编制育种方案

7.1 搞好奶牛的育种工作是提高牛群质量、扩大牛群数量,提高奶牛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只有搞好育种工作,才能使牛群的生产性能、体型外貌及适应性等不断提高。为此,必须根据牛场牛群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好育种方案。

7.2 制定育种方案的步骤:

7.2.1 选择适合牛场的优秀种公牛。

7.2.2 作好原有牛只鉴定工作按照国内统一的鉴定标准,由畜牧技术人员对牛只进行鉴定,明确奶牛所存在的优缺点,为育种改良打下基础,搞好选种选配工作。

7.2.3 制定选种选配计划。对于牛群所存在的缺点,可选择有此方面优点或对此方面有改良作用的种公牛进行配种,来逐步加以纠正。

7.2.4 建立严格的选留、淘汰制度。凡不符合留种标准的犊牛一律不留。

7.2.5 将上述所得的材料,以文字方式进行综合分析,编制出本场的育种方案。

8 编制配种、繁殖计划

8.1 编制配种、繁殖计划的步骤

①统计出上年度每头成母牛的配种日期、预产期、产犊期、并将妊检确定妊娠,其预产期在本年度的牛头数填入上年度怀孕母牛产犊头数的栏内。分别按预产期的月份进行登记。

  ②按产犊60~80 d进行配种来拟订本年度计划配种头数。上年度11月、12月份产犊的牛可列入本年度1月和2月份计划配种的头数内。

  ③根据上年度1—3月份配种头数,并按照常年繁殖率计算出10—12月份可产犊的母牛头数。加上上年度怀孕而预产期在本年度产犊的母牛数,填入本年度计划产犊头数项内。

④将本年度各月到期16月龄的育成牛头数填入本年度计划配种头数项内。

8.2  配种、繁殖计划表

牛场经营管理是牛场管理的核心,在牛场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关键,是提高牛场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文档

奶牛场的经营管理

奶牛场的经营管理牛场的经营管理是牛场管理的核心,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技术手段,统一指挥生产,合理地优化资源配置,大幅度提升牛场的管理水平,节约劳动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使其发挥最大潜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奶业产业和牛场发展规划,结合牛场实际(如技术现状、设备条件、饲料供应,市场条件等),制定出一定时期(如1a、3a、5a)内生产发展的方向、规模以及要达到的经营目标等各项计划。为了实现决策目标和计划,必须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指挥作用,明确各级人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