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3年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题(附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05:27
文档

2013年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题(附答案)

2013年物态变化中考复习训练题一选择题1.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自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2.)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
推荐度:
导读2013年物态变化中考复习训练题一选择题1.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自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2.)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
2013年物态变化中考复习训练题一选择题1. 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自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2. )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3’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4’ 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5’ 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6’ 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 7’ 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9. 高寒地区的冬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以下不符合实际的是A.天空中的雨滴下落到路面,形成了积水B.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大量的盐C.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铁链D.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10. 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1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12. 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魔术师由特异功能                  B.是因为“油”的沸点低C.“油”在沸腾时的温度不断升高     D.是因为手上沾由水吸收了“油”的热13. 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14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15. 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衣柜里放樟脑丸片,利用了汽化B.气温低于水银熔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水的汽化吸热D.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16.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空中的冰晶在空气中下落变成雨滴时,内能增加了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结有一层白霜属于升华C.所有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D.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273.15℃以下二、填空题1_ AUTONUM  __.建设中的绍兴奥体中心,运用奥体中心内的管道、分布在地下二千多口的100米深井和温度基本恒为18℃的百米地下形成一个水循环热交换系统,夏天,系统将地上奥体中心内与室温相同的水送到地下,放热、降温后回到地上,降低中心的温度,循环进行;冬天,则相反,提高中心内的温度,达到“冬暖夏凉”,又节能的效果。(1)打100米深井的人造金刚石钻头硬度大,熔点高,是一种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热交换系统是通过_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的。(3)卫星温度控制系统采用热管温控技术,利用液体在高温端汽化,在低温端液化,这样反复工作,使卫星两端温度趋于平衡。液体汽化需要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2. 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10,这层霜是由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3. 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吸收皮肤周围的热量。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_4. 今年“5.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5. 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         ,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     热量。_三.实验探究题_ AUTONUM  __.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23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23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用如图9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除图9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A.水蒸汽   B.小水珠(4)图10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分钟。____ SHAPE \\* MERGEFORMAT ____3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_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王认为主要是“权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2)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较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①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颗树,分别编号A、B。②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③在无风晴天的中午实验地点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__________下的气温(T1)、__________下的气温(T\\2)、__________下的气温(T3)。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_________的距离相同。④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参一选择题填号_1_2_3_4_5_6_7_8_9_10_11_12_13_14_15_16__答案_A_B_D_C_D_C_D_C_A_C_B_B_A_A_B_A__二,填空题1.(1)晶体    (2)热传递     (3)吸收 2.水蒸气 凝华 会放热 内侧    2. 水蒸气  凝华  会放热  内侧    3. 蒸发   热胀冷缩4蒸发(汽化)  吸收5试管壁有小水珠(液化)  放出 三实验探究1.  (1)0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固液共存状态   (2)物质受热不均匀    2. (1)慢  (2)秒表   (3)B  (4)15      3. (1)液态水蒸发会吸收环境中的热量       (2)部分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       (3)③A树;B树;阳光直晒;树干    ④T3―T2>T2―T1

文档

2013年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题(附答案)

2013年物态变化中考复习训练题一选择题1.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自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2.)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