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控分系统调试措施
(分散控制系统受电及软件恢复)
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0年一月
编制单位:
文件编号:
项目负责人:
工作人员:
会审单位:
批准单位:
南通热电有限公司4#炉扩建工程
热控分系统调试措施
(分散控制系统及软件恢复)
会签单
调试说明
本措施于 年 月 日经南通热电有限公司、安装公司、监理公司、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有关专业人员讨论通过和修改。
编 写:
审 核:
批 准:
1、编制依据
1.1 南通热电有限公司#4炉扩建工程
1.2 电源模块产品说明书;
1.3 设备的出厂检验试验报告;DCS厂家电源、网络、接地拓扑图;
1.4 有关设计图纸、资料(包括设计修改);
1.5 国内的有关规程、规范:
1.5.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 验 收 规 程》;
1.5.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试行)》第六篇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第十一篇调整
试运篇;
1.5.3 《电力建设及施工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SDJ279-90);
1.5.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
1.5.5 《火力发电厂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试行)》(NDGJ91-);
1.5.6 能源部基工(1992)90号《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测试暂行规定(试
行)》;
1.5.7《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9361-88)。
2、调试目的
南通热电有限公司#4炉扩建工程DCS系统采用南京科远提供的MACS集散控制系统。该集散控制系统主要由模拟量控制系统(MCS)、数据采集系统(DAS)、顺序控制系统(SCS)、锅炉安全监视系统(FSSS)、、事故追忆(SOE)、报表打印、报警等几大功能系统组成。
2.1 确保电源设备的正确安装,实现电源系统的全部功能;
2.2按设计要求进行硬件、软件复原;
2.3保证电源系统和信号通路有一个良好的工作运行环境;
2.4确保电源系统复原过程中不发生设备损坏(伤)事故;
2.5 确保工业网络通讯良好;
3、调试对象和范围
3.1受电范围:
各控制机柜交、直流电源、风扇、照明、检修插座、控制处理器。
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站。
网络系统中各网络设备
3.2恢复范围:
各控制处理器
网络系统
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站。
打印机等外设。
4、调试过程
4.1 交货试验
4.1.1 系统安装;
操作站、历史站、工程师站安装,网络通讯回路恢复,系统配置检查等;各控制机柜
及远程机柜安装情况。
4.1.2 检查电子设备间安装工作竣工移交报告;
4.1.3 检查部件的清洁程度(无安装灰尘);
4.1.4 检查电源系统测试验收报告;
4.1.5 检查设备的出厂说明书。
4.2 受电前检查:
4.2.1 在安装公司对DCS系统的安装检查完毕条件下,会同南京科远提供的MACS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技术人员、建设方技术人员、安装公司安装人员、以及监理查看安装公司对DCS电源系统和接地系统的查线记录、安装记录、DCS制造厂提供的文件资料,开会讨论是否具备上电条件。
4.2.2 对调试措施进行技术交底。
4.2.3 南京科远的MACS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技术人员、建设方技术人员、安装公司及监理一起进行DCS受电前检查,主要内容如下:
4.2.3.1 对集控室、工程师站、电子设备间环境进行检查。
4.2.3.2 根据DCS供电原理图,对DCS柜供电回路进行检查。
4.2.3.3 根据DCS接地原理图,对DCS柜接地回路进行检查。
4.2.3.4 根据DCS网络总线连接图,对DCS连接回路进行检查。
4.2.3.5 根据DCS系统布置及连接图,对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站、控制机柜及远程柜
的连接进行检查。
4.2.3.6 DCS机柜所有的I/O模件均退出,所有保险丝及断路器均已断开
4.2.3.7 交流/直流配电按电气技术进行了测试
4.2.3.8集控室、电子室、工程师站的暖通、消防的安装工作已结束,未安装的盘柜孔洞应加
临时盖板。土建、装修工作结束且验收签证完结
4.2.3.9 主控室、电子室、工程师站的环境条件已经工程质检部门检查,满足DCS运行规定
要求
4.2.3.10 DCS接地网安装工作结束并已验收完毕
4.2.3.11建设单位已制定出有关电子室、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等DCS系统涉及到的场所的管
理规定
4.2.3.12集控室、电子室、工程师站、电缆层等处的消防设施齐全,不能投运的应采取临时措
施
4.2 受电和系统恢复:
确保DCS供电系统、接地系统回路正确并且接地电阻、绝缘电阻良好的基础之上,会
同和利时HOLLYSYS公司提供的MACS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技术人员、建设方技术人员、安装公司安装人员、监理等进行DCS首次受电工作。
受电步骤如下:
4.2.1 确认DCS受电范围。
4.2.2 将DCS柜所有I/O卡件退出。
4.2.3 将UPS电源及厂用电220VAC送至DCS配电盘,测量供电电压,确认符合要求。
4.2.4 逐次合上DCS配电盘开关(包括主、副电源),将UPS电源及厂用电供至每个DCS
控制柜及远程柜、操作员站、历史站、工程师站等。
4.2.5 测量各DCS机柜电源电压(包括主、副电源)。
4.2.6 检查照明和风扇工作情况,确认工作正常,测量检修电源电压。
4.2.7 对各控制处理器及DCS模件进行受电。
4.2.8 对机柜24VDC电源模件上电,测量输出电压。
4.2.9 再次测量各DCS机柜电源电压(包括主、副电源)。
系统恢复
4.2.10 各控制处理器软件恢复;将已组态的本工程过程控制算法载入各控制处理器。
4.2.11 网络系统恢复;启用各网络设备,打通数据网络,测试网络损耗,使网络系统恢复正
常运行。
4.2.12 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站恢复。安装操作系统、控制组态软件、人机接口软件等,
并激活运行。
4.3 性能测试
4.3.1 电源的冗余切换(在电源柜内依次合断各控制柜、站的电源开关)
将一路电源开关投入位置,控制系统供电正常;
将两路电源开关均投入,控制系统供电正常;
停第一路电源,系统供电正常。
恢复第一路电源,停第二路电源,系统供电正常。
4.3.2 网络及冗余测试
检查操作员站与工程师站之间、历史站、控制器之间,远程站与控制器之间的网络是
否已经连通,网络冗余切换测试符合要求
测试过程:
双网工作正常,操作员站和服务器数据显示正常。
停用网A,操作员站和服务器数据显示正常。
恢复网A,停用网B,操作员站和服务器数据显示正常。
4.3.3 控制处理器冗余切换试验
控制处理器恢复上电后,两台互为冗余的控制处理器一台工作,另一台备用。
测试过程:
两台控制处理器均上电,第一台显示为工作状态,另一台显示为备用状态。
将工作的控制处理器停止,另一台由备用状态切为工作状态。
将停止的控制处理器打回运行,该控制处理器工作正常,显示为备用状态。
将第一台控制处理器切为工作状态。
4.3.4 系统响应速度的测试
检查DCS系统的操作响应速度,从而判断网络的工作是否正常。
4.3.5 通道测试
通道测试在安装单位的配合下进行,选取一些模件测试:
4.3.5.1 在AI模件的端子加入所需的模拟量信号,检查系统内部及画面显示的量程、单位是
否与实际相符,精度是否满足标书要求;
4.3.5.2 在DI模件的端子加入所需的开关量信号,检查系统内部显示的开关量状态是否正常;
4.3.5.3 在AO模件的端子测量系统送出的4~20mA信号是否正常;
4.3.5.4 在DO模件的端子测量系统送出的开关量是否正常;
4.3.5.5 在SOE模件的端子加入所需的开关量信号,检查系统内部显示的开关量状态是否正常。
4.3.6 功能测试
4.3.6.1 用户画面检查(系统模拟图),检查模拟图是否与实际相符,画面上的各种设备状态
信号是否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
4.3.6.2 标准画面检查,包括:数据画面显示、控制画面显示、详细参数显示、系统状态显示、
相关图画面显示、成组图等;
4.3.6.3 报警画面显示,包括:各类报警功能、报警禁止和恢复、报警确认、报警过滤和分类
显示;
4.3.6.4功能检查,包括:历史数据、操作记录、报警记录、数据一览、组态程序及系统打印
等;
4.3.6.5 打印机制表功能检查:检查表格数据项及报表格式是否满足要求,数据是否正确。
4.3.6.6 与其他系统的软接口(DEH、TSI等)测试。
4.3.6.7受电及软件加载、检查的具体检查方法、内容、程序、步骤应符合制造厂技术文件中
的规范,由南京科远MACS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技术人员提
供作业指导书。
5、系统运行
5.1 系统恢复完成后,不再停运DCS系统,但所有的I/O模件仍退出模件插槽;
5.2 所有的工程师站、服务器及操作站原则上不再停运,打印机可以停运;
5.3 工程师站及电子设备间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
6、调试应具备的技术要求
6.1 主控室、电子室、工程师室的暖通、消防安装工作已经结束;风道吹扫完成并封闭隔绝
土建、装修工作结束;
6.2 调试范围内的设备安装接线工作已结束;
6.3 UPS电源系统可用;
6.4 环境条件满足制造厂技术文件中的有关规范要求。
7、安全技术要求
7.1 一切操作和试验必须符合制造厂文件中规定的安全技术条件;
7.2 一切操作和试验必须符合电力部《电力生产安全规定》;
7.3 现场应具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8、危险源辩识、防范
8.1 调试服务场所危险源。生产场所高空坠落物;生产场所有沟、孔、洞,楼梯无防护栏,
照明不足;调试服务场所控制机柜交直流强电。
8.2 调试服务场所危险源可能造成的情况及后果。在调试服务现场未配备安全帽或未正确佩
带安全帽,被落物击中身体,造成物体打击伤/亡;在调试、试验服务现场行走不慎跌
落,造成跌落伤/亡;在调试中操作不当被控制柜强电击中,造成身体不适或伤害。
8.3调试服务场所危险源采取的对策。在生产场所调试服务期间确保必须且正确佩带安全
帽,以杜绝由于高空坠落物造成对人身的损伤;对生产场所危险源施行有效运行控制;
对控制系统中带强电电源进行的相关操作做到正确使用工具,合理安排操作顺序,避免
造成触电事故;在调试、服务前进行安全意识自我教育,在调试工作过程中进行自我和
相互监督,在调试后进行安全性评价。
9、试验仪器仪表
9.1 500V摇表
9.2 0.5级数字电压表
9.3 0.5级电流表
9.4 高精度万用表
9.5 试验专用工器具一套
10、组织分工
10.1 安装单位: 整套启动试验中所需临时设施的安装拆卸工作,启动试验及试
运行中的设备检查消缺工作;
10.2电 厂: 整套启动试验中运行设备的操作,安全措施的实施、检查;
10.3设备厂家: 配合运行人员操作及运行试验参数修改;
10.4 调试单位: 负责现场试验过程指挥及具体试验工作;
10.5 监理单位: 试验全过程的监督,防止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
11、调试验评标准
11.1 调试项目齐全,数据准确,调试记录完整。
11.2 调试结果满足规程、规范的要求。
11.3 调试完毕后,由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和验收。
11.4 分散控制系统已上电且软件已恢复。
技术交底单位:
技术交底人:
技术交底时间:
参加人员签到:
单位 | 人员签到 |
电厂 | |
安装 | |
监理 | |
调试 | |
技术要点: 1. 检查DCS电子设备间环境,DCS机柜安装是否符合规范。 2. 根据DCS接地原理图,对DCS柜接地回路进行检查,接地电阻小于2欧姆。 3. 根据DCS供电原理图,对DCS柜供电回路进行检查并做冗余电源切换实验. 4. 根据DCS网络总线连接图,对DCS环路连接回路进行检查并做网络冗余切换实验. 5. 控制处理器冗余切换试验,DCS系统的响应速度<2S. 6. 系统配置是否齐全,包括操作站、工程师站、打印机、网络设备等。 7. 所有试验工作必须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