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解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06:05
文档

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解读

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永嘉县公共活动中心创作回顾RegionalExpressionofCulturalArchitecture--ReviewofYongjiaPublicActivityCentreDesign--钱锡栋QianXidong翁智伟WengZhiwei摘要:本文结合永嘉县公共活动中心的设计,探讨在特定环境与功能的要求下、塑造反映地域特色的大众文化建筑的设计思路;提出文化建筑地域性表达的两个策略:一,空间上,结合当时当地的场地条件、地理气候、材料工具等进行创作;二,时间上,在
推荐度:
导读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永嘉县公共活动中心创作回顾RegionalExpressionofCulturalArchitecture--ReviewofYongjiaPublicActivityCentreDesign--钱锡栋QianXidong翁智伟WengZhiwei摘要:本文结合永嘉县公共活动中心的设计,探讨在特定环境与功能的要求下、塑造反映地域特色的大众文化建筑的设计思路;提出文化建筑地域性表达的两个策略:一,空间上,结合当时当地的场地条件、地理气候、材料工具等进行创作;二,时间上,在
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表达

——永嘉县公共活动中心创作回顾

Regional Expression of Cultural Architecture

-- Review of Yongjia Public Activity Centre Design --

钱锡栋 Qian Xidong

 翁智伟Weng Zhiwei

摘要:本文结合永嘉县公共活动中心的设计,探讨在特定环境与功能的要求下、塑造反映地域特色的大众文化建筑的设计思路;提出文化建筑地域性表达的两个策略:一,空间上,结合当时当地的场地条件、地理气候、材料工具等进行创作;二,时间上,在当地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提取灵感和符号。

关键词:文化建筑 地域性 空间 时间

Abstract:With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design of Yongjia public activity centr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idea of constructing the popular cultural building reflecting the time feature and the regional character based on the certain environment and function requests. Meanwhile, the paper brings two key points of the design of the cultural building forward: Firstly, Design combined with site conditions, geography and climate, materials, tools, etc in the space dimension. Secondly, Extracting inspiration and symbols in the lo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time dimension.

Key words:Cultural Architectur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Space, Time

1概述:文化建筑与地域性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

建筑文化,则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构成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

建筑文化和地域性的联系。纵观建筑史书,地域性常常是一以贯之的一个突出特征,我们经常说“一切建筑文化都是地域主义的”,因为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与地域不可分离的具体的建筑。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及原始建筑形式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地域性决定了不同建筑文化的发展倾向。适应某一地区的气候、地形、地貌、材料等人居自然环境的不同和社会环境因素、人文传统的不同,建筑文化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地域化特征。

文化建筑和地域性的联系。文化建筑是建筑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文化建筑是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建筑尚没有很明确的定义。在一般的理解中,博物馆、剧场、美术馆、音乐厅抑或纪念堂等,这些功能与艺术、历史具有直接联系的建筑被认为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因此毋庸置疑是文化的建筑;而我们认为,凡是能折射出艺术、历史等文化意象的建筑、具有某种特定文化符号的建筑,都是文化建筑。比如隈研吾(Kengo Kuma)的设计——长城脚下的公社之竹屋别墅(图1),利用竹子来表达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我们不得不说,这个以居住为主体功能的建筑也是一座彻头彻尾的文化建筑。由于建筑文化与地域性如此息息相关,因此文化建筑也将被更多打上地域的烙印。“地域文化的积累会形成地域化的审美价值观,好的建筑根植于地域文化之中,属于地域文化的一部分。”

图1 长城脚下的公社之竹屋别墅(Kengo Kuma)

鉴于此,建筑师在赋予文化建筑内涵的过程中就必须特别注意文化的地域性表达。本文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提出文化建筑地域性表达的两个策略:空间上,结合当时当地的场地条件、地理气候、材料工具等进行创作,如竹子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便是因为这种材料在中国分布较广;时间上,在当地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提取灵感和符号,正如希腊柱式是欧式风格的典型代表一样。

2 项目背景及概况

永嘉县隶属于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北岸。“永嘉”是“水长而美”的意思。永嘉风景秀美资源丰富。享“天下第一江”美誉的楠溪江国家4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著称。

永嘉县公共活动中心用地位于永嘉县上塘镇,位于广场路北侧,县前西路南侧,西接引水箱涵,东临永嘉广场,北侧紧挨保留的妇幼保健中心。地块总占地面积26665平方米,用地红线如图1。计划建造:地上总建筑面积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使用单位包括:永嘉县青少年宫、永嘉县妇联、永嘉县老龄委、永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永嘉县委老干部局、永嘉县环保局、永嘉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等;功能包括一座归广电中心使用的高层办公楼、一座博物馆及规划展示中心、各个使用单位活动用房及剧场、电影厅若干。

基地环境和建设背景对设计提出了两个挑战:首先,如何使建筑布局与场地相适应,并解决用地被一分为二的问题(图2);其次,作为一座大型的文化建筑,如何整合诸多功能的空间组织和平面布局的关系,同时满足建筑形态反映永嘉地方文化的需要。前一项挑战属于空间上的,与场地结合、融入城市肌理本身也是一种地域的文化同质化;而后一项挑战则属于时间上的,永嘉所具有的特殊的地域性特征,需在其历史中寻找答案。

图2用地红线及周边建筑

3空间布局:“怀阴抱阳”表达对场地的尊重

永嘉公共活动中心设计的场地问题来自两个方面:一,用地被分为南北两个地块,导致建筑布局或者集中于某一个地块,或者亦被一分为二;二,东面的永嘉广场和西北的保留建筑对建筑布局也有关键影响。

针对第一个问题,若集中设置于某一个地块,将导致各个功能区块过于集中,不利于出入口分配,场地也无法均衡使用。考虑到博物馆及规划展示中心在功能上较为,对安静的需求度也比较高,所以我们将其置于北部较小地块,而其它功能涉及空间共享(如剧场或为广电中心借用),我们将剩下的功能集中于南部较大地块(图3),这个地块靠近城市道路也利于人群进入及疏散。

第二个问题也有两个方面:如何处理与西北面保留的妇幼保健中心的关系;如何处理与现有的永嘉广场的关系。

考虑到保留建筑的高度(十一层),新建广电高层布置于远离妇幼保健中心的西南角,裙房靠近妇幼保健中心一侧降低至5层,并保证规范规定的退让距离。考虑到妇幼保健中心与永嘉广场轴线关系,主体裙房与展览中心在西北角断开,通过下沉广场与空中连廊相联系,从而强化了广场轴线。(图4)

而考虑到永嘉广场的主体性,建筑以曲线肌理围绕永嘉广场铺满整个基地。高层与主要裙房位于永嘉广场的西面,呈“U”字围合,中心的下沉广场作为永嘉广场的延伸,的展览中心位于永嘉广场北面,所有裙房面向广场层层退台。

由此,建筑布局按地块分为南北两部分,但南北两地块建筑群藕断丝连,形成一个整体围绕永嘉广场。凸主阳,凹主阴,建筑群与永嘉广场阴阳相扣。南北地块也各自显现阴阳之象。南部,建筑围绕着广场,阳怀阴;北部,广场包绕着建筑,阴抱阳。(图5)这种“怀阴抱阳”的格局既合理处理了与永嘉广场的关系,来自广场的人流更易于在建筑环绕的广场上聚集,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与保留建筑在间距和视线上的冲突,从而与场地共生共息,充分表达对场地的尊重。

 

图3 总平面图

图4 如何处理与保留建筑的关系

图5 如何处理与场地的关系

4形态设计:用“耕-读”诠释楠溪江文化

三百里楠溪江,逶迤曲折,流经永嘉南北。风韵独具的楠溪江,至今还保存着以"七星八斗"、"文房四宝"以及阴阳风水构思而建的古村落,这些文化遗存揭示我国古代"耕读社会"的梗概。由于晋、宋两次人口北南大迁移使不少文化水平很高的仕宦迁居楠溪;有谢灵运、陶弘景等六朝高士启蒙于前,又有张九成、王十朋等历代文人代成于后,"读可荣身,耕可致富"成为这些永嘉文人宗族的传统,并世代相袭,终使永嘉楠溪江的"耕读文化"发扬光大。

而本项目为永嘉县最重要的文化建筑之一,是提高公众文化素质的社会公益场所和重要基础设施,因此“耕读”文化理应成为建筑设计最关键的文脉。我们选择“耕读”成为本方案的主要形态设计理念;通过建筑语汇重新解释“耕”与“读”的文化,以求达到建筑与地域文化的交融与共生。

4.1 耕

耕,治田也(《正字通》)。楠溪江畔的累累梯田给设计带来灵感,我们通过流线型的肌理和层层的退台来构筑梯田的空间意象,这种做法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梯田的风貌,并通过这种顺而延之、曲而有致的语汇,将两个地块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建筑乃至广场维系成一个整体。层层退台不仅增加了立面的层次,也平添了许多留给公众的活动、休憩及观赏空间。(图6~图8)此外,为了打破水平线条产生的单一感,我们设置了一些椭圆柱体来打破这种单调,这些椭圆柱体同时也是剧院、电影院等大空间。从整体上看,它们仿若楠溪江滩边的块块顽石,在流水款款中岿然不动。

图6 鸟瞰图

图7 “耕”字解读:梯田意向

图8 从广场视角看梯田袅绕

4.2 读

读,在古代,先人将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作为书写材料。竹片或木片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卷开的竹简作为建筑立面的主要语言,通过在竖向的陶土板刻上书法,组成富有韵律感的立面,给人以传统竹简的效果,同时不失现代的气息。(图9)作为建筑立面,我们还必须考虑采光通风等具体问题,我们通过双层表皮来解决这个问题,竹简作为外层表皮,玻璃幕墙作为内层表皮。竹片之间的缝隙使采光通风成为可能,并且我们将部分竹片翻转90度,扩大了该区域的采光通风面积。(图10)高层办公于裙房,竹简表皮也被简化和细化,从而更加契合其挺拔高耸的形象。(图11~图12)

这种把文字刻在立面的做法,本质上是把公共活动中心设计成一个开放的讲故事的载体。在这里可以谈精神,也可以谈物质。它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既具象,又抽象;既有通俗性,又有高雅性;既没门槛,又有格调。它既期待市民们不经意地能来串门品鉴,又期盼人们在这不经意之间遁入世外桃园。

图9 “读”字解读:竹简意向

图10 双层表皮

图11 内广场透视                           图12沿街透视

5 结语

雨果说过:“人民的思想就像宗教的一切法则一样,也有它们自己的纪念碑,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建筑拥有不同寻常的艺术表现力量。巨大的体量,久远的时间,相对于其他艺术而言,其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以及建筑对其他艺术的包容,都使它表达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可能。通过对空间时间维度的双重解读,我们认识到,保持自己的特色和地域性文化,绝不仅是从历史的碎片中牟取一些表面的地方建筑的风格、形式和符号,更不是保存那种落后的、不适合现代人生存和生活的方式。同时需要我们尊重和延续的是特定地域文化内在那种具有生命力的、美好的人文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先觉 主编. 现代建筑理论(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秦红岭. 全球化语境下建筑地域性特征的再解读. 华中建筑. 2007(1): 2-3.

3.王升. 建筑文化的地域性. 安徽建筑. 2006(2):22-23.

网络文章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乃中国建筑之魂. http://www.ycwb.com/gdjsb/2007-01/26/content_13507.htm.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文档

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解读

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永嘉县公共活动中心创作回顾RegionalExpressionofCulturalArchitecture--ReviewofYongjiaPublicActivityCentreDesign--钱锡栋QianXidong翁智伟WengZhiwei摘要:本文结合永嘉县公共活动中心的设计,探讨在特定环境与功能的要求下、塑造反映地域特色的大众文化建筑的设计思路;提出文化建筑地域性表达的两个策略:一,空间上,结合当时当地的场地条件、地理气候、材料工具等进行创作;二,时间上,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