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家。
有人说鲁迅有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间,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有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 )
恶 劣 如饥似渴 逝 世 耗 费
①è lüè rú jī sì kě shì shì hào fèi
②è liè rú jī shì kě shì shì háo fèi
③è liè rú jī sì kě shì shì hào fèi
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这句话的含义:( )
①鲁迅很谦虚。②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时他在工作。③鲁迅抓住一切时间紧张地工作。
3、“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这句话的含义是 :( )
①鲁迅反对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
②时间就是生命。
③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时间,就是图财害命。
4、用“ ”画出第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5、用“~~~~~”画出文中的一句过渡句。
6、在横线上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玲玲长高了
玲玲戴上红领巾了。妈妈很高兴,就在星期日的一个下午,带她去看电影《小铃铛》。
玲玲跟着妈妈上了电车,正好碰到她们认识的售票员张阿姨。张阿姨见了她俩问 玲玲 今天你跟妈妈上哪儿去呀 玲玲亲亲热热地回答 张阿姨 我跟妈妈去看电影
说完,就朝一个空座位坐下。 这时,一个老奶奶上车了,玲玲赶忙起身让了座。车子开了,玲玲帮着张阿姨为乘客服务,接钱、递车票,忙得可欢哩。
妈妈从口袋里掏出钱,给玲玲买票。张阿姨说:“玲玲还小,不是不用买票吗?”
玲玲两只大眼睛一忽闪,心想,那是一年前,我个子不高,乘车用不着买票。现在是不是长高啦?她瞧见那刻有标尺的拉手杆,窜过去一站,还用小手按着头,对准标杆上妁尺码,嘿,刚好超出一点儿。于是她亮开嗓门嚷道;“张阿姨,你瞧,我长高了!”说着,玲玲接过妈妈手中的钱,递给了售票员张阿姨。
妈妈笑了,张阿姨笑了,车厢里的乘客都笑了:“玲玲是长高了!”
1.填空。本文主要写了玲玲在车上的三件事: (1)让座; (2) ; (3) 。
2.按“心想”、“量高”、“买票”的顺序,将第五自然段分为三层,在文中用“//”表示。
3.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括号内打“√”。
(1)“亮开嗓门”的“亮”的意思是:
A.发光( ) B.显露、显示( ) C。使声音响亮( )
(2)售票员张阿姨说:“玲玲还小,不是不用买票吗?”意思是说:
A.玲玲不用买票。( ) B.玲玲应当买票。( ) C.玲玲的票可买可不买。( )
(3)妈妈、张阿姨和乘客们都笑着说“玲玲是长高了”的意思是:
A.玲玲长大了。( ) B.玲玲个子比过去高了。( ) C.玲玲懂事了,成长了。( )
(4)本文最恰当的中心思想是:
A.赞插了少先队员玲玲勤快、机灵的好品质。( )
B.赞扬了少先队员玲玲乐于助人,实事求是,不占国家便宜的好品质。( )
C.赞扬了少先队员玲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品质。( )
(5)第二自然段,应填的标点符号按顺序是:( )
A.:”。”:。” B.?”:“。” C.:“,?”:“。”
( )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怎么整天那么欢乐?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的、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么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雨丝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轰”,礼炮响了,大会就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色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括号中。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用“~~”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雨中湖的什么特点?
4、文中的“礼花”指的是 ,“礼炮”指的是 ,“玉花”指的是 ,“掌声”指的是 。
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不止一次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作文题。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想来,那时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好人好事,什么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当然是有意义的。然而,如果把它们说成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似乎也并不准确。因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中,然而却会在你生命中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来。
那是一年夏天的事。我在山里放羊。山坡上有一块西瓜地, (A.热烈B.酷热C.和暖)的阳光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的逼入我的体内。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身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把根扎了不知有多深的老树,都像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瞪着我,如果能抱着一个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爽啊!
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了一声大喝,我抱上瓜就跑。虽然他的大喝带给我极大的恐惧,但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想想吧,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西瓜回头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他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一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
夏日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我就这样在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奔跑着,并不时地回过头去看看追赶我的老人。他一瘸一拐地追着。我跑一段就向他举举手中的西瓜,然后继续往前跑。耳边的风掠过我的头发,向母亲手中的梳子一样轻柔而舒适。我的奔跑将深藏在田野之中的兔子、狐狸、山猫惊动起来,野鸡、麻雀、鸽子也从草地上飞起。整个田野显得繁华而富有,我甚至有些惊喜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我跑出老远,心想他一定停下来了吧。可回头一看,他依然一瘸一拐的追着。我只得又将西瓜向他举了举,继续往前跑。
在烈日的炎阳下长时间的奔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已经气喘吁吁,嗓子像吃过辣子一样干涩燥热,衣裤像水洗过一样贴在身上。我有些支持不住了,但老人依然在一瘸一拐的追赶。看得出他没有放弃的意思,仿佛他丢失的不是一个西瓜,而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且似乎他也乐意在这夏日无遮无拦的田野上做一个追赶者。
☆我开始困惑了□他要追赶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尽头呢□但有一点我很明白□只要他不放弃□ 就会追上我的□一定会追上我的□
西瓜地离我已经很远了,但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的云彩投下的阴影 (A.阻挡 B. 影响C.笼罩)着我,我跑不出去。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我害怕起来了,人一害怕骨头就酥了。我不得不放弃。我将瓜放在了路上,跑到远处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看着他一步一步地逼近,最终到达西瓜跟前。他抬起头看看我,然后像一个将军拎起敌人的首级一样将西瓜拎起来看看,又将西瓜放回原地,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归去了。
他归去的样子颇有些凯旋的意味。
这件事已经很遥远了。这些年在社会上东奔西忙,我会时不时想起那场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想起看瓜老人那永不放弃的一瘸一拐的身影。
1. 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
2. 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3. 给段前有“☆”的段落加上标点。
4. 什么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请用原文中的语句概括作答。
5.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表达的意思是:
6. 文中多次出现了老人一瘸一拐追赶的行动描写,它的作用是:
7. 你认为老人为什么执意追赶“我”?
8. 从夏日原野上的这场追赶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荆条蜜
在怀柔山区的汤河口 , 我曾经拜访过几位青年养蜂员。他们是公社养蜂场的 , 跟老师傅已经学出点门道来了。
在这以前 , 我对蜜蜂的知识 , 大约只是小学教科书的水平 ; 而对蜂蜜的知识 , 几乎等于零。感谢汤河口养蜂场的几位同志 , 给我增添了一点常识。
比如说 , 我原先以为蜜都是从花里采来酿成的 , 而且也认为总是多采一种花就多一点香味 吧。这判断 , 还是从 " 酿得百花成蜜后 , 为谁辛苦为谁甜 ?" 这两句咏蜂的诗里推想出来的。谁 知不然。养蜂人管那种蜜叫杂花蜜 , 不算上品。据说最好的是根树蜜 , 其次是荆条蜜。这两种蜜的好处是 : 香得纯正 , 甜得醇厚 , 而且没有杂质。
" 荆条 ? 哪一种荆条 ?"
" 就是这一带满山长着的那种荆条 , 没有第二种。 "
这么说着的时候 , 一罐荆条蜜已经放在桌上。
这哪儿像我们常见的蜂蜜 ? 半透明的蜜汁已经凝结成乳白色 , 一眼望去 , 竟像是一罐熟猪油。
这样的精品 , 难道竟是从山上那很不显眼、很普通的荆条上采来的么 ? 在去汤河口的路上 , 荆条到处能看到 , 一丛丛、一片片长在山岭上的 ; 一捆捆、一担担放在收购站门口的 ; 一堆堆积在几个长途汽车站上的。砍荆条 , 是这一带最普通的 , 或者当柴禾烧 , 或者编些粗家具。谁能想到 , 从这不值钱的野树身上 , 能酿得这么高级的蜂蜜呢 ?
" 酿得百花成蜜后 , 为谁辛苦为谁甜 ?" 这两句话不该是咏蜂 , 蜂是当不起那样高的评价的。 但是 , 它可以用来献给山区的养蜂人。他们未必为多少人知道 , 但是却全心全意地埋头苦干 , 为人民、为社会酿出又香又甜的荆条蜜。
1. 这篇短文赞美谁?
赞美什么?
2." 杂花蜜 " 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上品蜜 " 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填空 , 理解短文。
荆条是普通的 ,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条又是不平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养蜂人是普通的 ,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蜂人又是不平凡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è)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以手掩面——
契机——
2. 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 )中。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 )
3. 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