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第7课 人字头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一课时 | ||||
教学目标 | 掌握人字头的写法。培养学生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 ||||||||
重点 | 掌握人字头的写法。 | ||||||||
难点 | 掌握人字头各笔画的组合特点。 | ||||||||
教具 | 笔、墨、纸、砚,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过程设计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
课程导入 |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羊字头的写法,大家还记得羊字头的书写要领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九成宫醴泉铭》中是“盖”字怎么写?我们还学会了哪些有羊字头的例字? | 学生聆听思考。 | 复习羊字头的写法要领,引入新课。 | ||||||
探究新知 | 1.介绍字头 本节课我们学习人字头的写法。人字头的撇、捺左右舒展,起着覆盖下面的作用。(板书:第7课 人字头) 2.观察字头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令”字为例,来学习人字头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令”字和米字格中的“令”字。) 先请同学们说一说,人字头由几个笔画组成? 请同学们跟老师读贴,“令”字中的人字头都有哪些特点?人字头的外轮廓呈三角形。整体略向左倾斜。(以原碑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米字格中的“令”字。通过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令”字的人字头两个笔画从哪儿起笔,从哪儿收笔,以及它和字下面部分的位置关系。(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
学生指出人字头由撇、捺、两个笔画组成。 学生思考。跟随老师读帖。 | 培养学生读帖的兴趣和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原碑帖的能力。 培养学生使用米字格观察例字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深入、细致观察字形的能力。 | ||||||
讲解示范 | 1.分析字头的写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我们应该怎样书写人字头?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在PPT上展示课本中的第三幅图,并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和分析): (1)人字头的撇、捺的交叉点在什么位置?组合上有什么特点? (2)撇、捺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 (3)人字头在整个字的结构安排上要注意什么?
2.教师示范 示范“令”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人字头的撇捺的写法及其夹角。 | 学生思考回答。 撇和捺的交叉点在米字格竖中线的左侧。两个笔画左右舒展,像一顶帽子盖住下面的部分。 撇画先重后轻,捺画由轻到重。 人字头要写的较开张,才能覆盖住下面的部分。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聆听教师讲解。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
书写实践 |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23页,先观察课本中的“令”“今”“含”三个例字中人字头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发现“令”“今”“含”中羊字头形态的不同之处,并找同学谈看法。 强调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要养成运笔沉稳、书写流畅的书写习惯。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24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 学有余力的同学在68页继续临摹练习。 | 学生观察、分析和描红。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检查自己的书写习惯。 学生练习 | 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和分析碑帖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 ||||||
展示评价 |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 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了羊字头的笔画的形态,是否能准确写好字头和字下面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互相评价,看谁的起笔、收笔干净利索。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 学生自评、互评,纠错,交流。 |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能力,学会欣赏的眼光看他人。 | ||||||
知识拓展 |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人字头?,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选择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 学生聆听,思考,完成拓展作业。 |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兴趣。营造良好的书法学习氛围。 | ||||||
板书设计 | 第7课 人字头 令 今 含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