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3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19:55
文档

2023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我校将于9月1日如期开学,相关事宜欢迎家长来函垂问。B.拙作已经寄出,心中惶恐不安,望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C.感谢您的家父雪中送炭,明日我将从百忙中专程到府上致谢。D.令郎不愧生在丹青世家,他的奔马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美国在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C.回首分手的时候,
推荐度:
导读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我校将于9月1日如期开学,相关事宜欢迎家长来函垂问。B.拙作已经寄出,心中惶恐不安,望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C.感谢您的家父雪中送炭,明日我将从百忙中专程到府上致谢。D.令郎不愧生在丹青世家,他的奔马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美国在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C.回首分手的时候,
高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我校将于9月1日如期开学,相关事宜欢迎家长来函垂问。

B.拙作已经寄出,心中惶恐不安,望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感谢您的家父雪中送炭,明日我将从百忙中专程到府上致谢。

D.令郎不愧生在丹青世家,他的奔马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美国在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C.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然秋霜!

D.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

3.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以及乐曲与你之间的故事,如《童年》让你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②不管你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念。

③这些故事包括乐曲本身的故事,如《月光曲》与贝多芬、《二泉映月》与阿炳。

④感人的乐曲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

⑤想一想,哪一首最让你怀念,哪一支曲子最让你浮想联翩,由此你联想起怎样的故事。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    

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③⑤

4.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

A.曹禺——《雷雨》——周冲

B.海明威——《老人与海》——桑地亚哥

C.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

D.施耐庵——《水浒传》——冷子兴

5.仿照示例,运用所给三组材料仿写三个句子,要求逻辑严密,语意连贯,信息完整,句式一致,并与所给示例构成一组排比句。

示例:卧冰求鲤,叨陪鲤对,敬养母聆父训,中国人向来都不缺乏孝顺意识。

第一组:诚信    建功    抗争

第二组:诛暴秦御外侮    轻生死重然诺    持金戈破巨浪

第三组:立木取信    闻鸡起舞    军民抗倭    尾生抱柱    破釜沉舟    击楫中流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名篇名句默写

1.补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陋室铭》中,刘禹锡将自己的“陋室”与“          ,        ”相比,表现了他高尚的情操。

(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已,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           ”

(3)《登高》中,杜甫面对萧瑟秋景,以“          ,         ”两句,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羁旅之愁与孤独之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胡长孺,字汲仲,婺州永康人。曾祖檐,钦州司法参军,脱略豪隽,轻赀急施,人以郑庄称之。祖岩,知福州闽县事,卓行危论,奇文瑰句,士大夫皆自以为不可及。父居仁,知台州军州事,文辞政事,亦绝出于四方。至长孺,其学益大振。咸淳中,外舅徐道隆为荆湖四川宣抚参议官,长孺从之入蜀,铨试第一名,授迪功郎、监重庆府酒务。至元二十五年,诏下求贤,有司强起之,至京师,待诏集贤院。既而召见内殿,拜集贤修撰,与宰相议不合,改教授扬州。元贞元年,移建昌,适录事阙官,檄长孺摄之。程文海方贵显,其家气焰薰灼,即违法,人不敢呵问,其树外门,侵官道,长孺亟命撤之。至大元年,转台州路宁海县主簿。民荷溺器粪田,偶触军卒衣,卒抶伤民,且碎器而去,竟不知主名。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群妪聚浮屠庵,诵佛书为禳祈,一妪失其衣,适长孺出乡,妪讼之。长孺以牟麦置群妪合掌中,命绕佛诵书如初,长孺闭目叩齿,作集神状,且曰:“吾使神监之矣,盗衣者行数周,麦当芽。”一妪屡开掌视,长孺指缚之,还所窃衣。延祐元年,转两浙都转运盐使山场盐司丞,阶将仕郎,未上,以病辞,不复仕,隐杭之虎林山以终。长孺初师青田佘学古,学古师王梦松,梦松亦青田人,传龙泉叶味道之学,味道则朱熹弟子也。渊源既正,长孺益行四方,访求其旨趣。其为人,光明宏伟,专务明本心之学,慨然以盂子自许,唯恐斯道之失其传,诱引不倦,一时学者慕之,敷绎经义,环听者数百人。为辞章有精魄金舂撞壹发其和平之音海内来求者如购拱璧苟非其人虽一金易一字毅然不与。乡闱取士,屡司文衡,贵实贱华,文风为之一变。终年七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辞章/有精魄金舂/玉撞壹发其和平之音/海内来求者/如购拱璧/苟非其人/虽一金易/一字毅然不与

B.为辞章/有精魄/金舂玉撞/壹发其和平之音/海内来求者/如购拱璧/苟非其人/虽一金易一字/毅然不与

C.为辞章/有精魄/金舂玉撞/壹发其和平之音/海内来求者/如购拱璧/苟非其人/虽一金易/一字毅然不与

D.为辞章/有精魄金舂/玉撞壹发其和平之音/海内来求者/如购拱璧/苟非其人/虽一金易一字/毅然不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某影视作品中屈原自称“灵均”,这是极不妥当的。

B.修撰,古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元时,翰林院始设修撰。明清因袭之,一般于殿试揭晓后,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

C.浮屠,亦作浮图,皆为佛陀之异译。后来人们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称“佛”。文中的“浮屠庵”即尼姑庵。

D.乡闱,科举时代士人应乡试的地方。亦代指乡试。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会试、乡试、殿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长孺出身官宦世家和书香门第。从曾祖到胡长孺这一代,世代为官,且都因文章出众而闻名,胡长孺的文章更是被人视为极其珍贵的宝物。

B.胡长孺为官刚直不阿,敢于碰硬。显贵程文海,气焰炽盛,他家即使犯法,也无人敢责问。他修建外门,侵占了官道,长孺就命令他拆除掉。

C.胡长孺断案足智多谋,善用妙计。他巧设妙计,帮无辜被打的农民找到犯事者,并责令其赔偿;又假扮神灵,帮老妪找回了丢失的衣服。

D.胡长孺学术思想渊源纯正,勇担传承之责。长孺之学,渊源于朱学。他感慨自己就像孟子,又担心儒学失传,常讲解经义,诲人不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贞元年,移建昌,适录事阙官,檄长孺摄之。

(2)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

(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各题。

秋思

陆游

老怀不惯著闲愁,信脚时为野外游。

过雁未惊残月晓,片云先借一天秋。

村醅似粥家家醉,社肉如林处处留。

七十已稀今又过,问君端的更何求?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怀”一句“老”、“不惯”既交代“秋游”的缘起,又暗示“秋思”的缘由。

B.颔联用比拟、对比的手法细致入微地描绘“雁”、“云”等意象,突出了“秋”的特点。

C.本诗先点明“秋游”的缘由,再写秋景、秋俗,最后直抒胸臆,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D.本诗展现的乡村风俗及淳朴民风,与作者另一首诗《游山西村》相似。

2.“问君端的更何求?”一句表达的情感深沉而复杂,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民族要真正强大起来,不仅要依靠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硬实力,而且要依靠文化方面的软实力。总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影响,有地位,不是靠对内严刑峻法和对外      ,而是靠文化感染力对人的       般的潜移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      )。当今时代,文化因素在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      。谁的文化兴旺发达,实力强大,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只要推动文化走向繁荣兴盛,就能形成与我囯国际地位相照应的文化软实力,日益为我国走近世界舞台提供有力的支撑,就能在国内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穷兵黩武    春风化雨    至关重要    独领风骚

B.兴师动众    和风细雨    举足轻重    独辟蹊径

C.穷兵黩武    春风化雨    举足轻重    独领风骚

D.兴师动众    和风细雨    至关重要    独辟蹊径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要推动文化走向繁荣兴盛,就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照应的文化软实力,日益为我国走近世界舞台提供有力的支撑,就能在国内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B.只要推动文化走向繁荣兴盛,就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应的文化软实力,就能在国内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我国走近世界舞台日益提供有力的支撑。

C.只有推动文化走向繁荣兴盛,才能在国内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才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提供有力的支撑。

D.只有推动文化走向繁荣兴盛,才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在国内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提供有力的支撑。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国运兴文化兴,民族强文化强

B.文化强国运强,文化兴民族兴

C.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兴国运兴

D.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儒”型知识阶层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从思想观念的初步成熟到现实文人阶层的大量涌现,再到文士个性的分化流变等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各具风采的典型士人,其所产生的历史作用深刻体现出“文儒”发展的嬗变轨迹,并展示了不同的时代文化风采。

南北朝后期是“文儒”思想观念初步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与当时南北方的统治者重视文化建设密不可分,其文化上的争锋实际隐含了争夺文化主导权的意味。此时的“文儒”还未形成一个影响广泛的知识阶层,但在思想观念意义上已渐趋成熟。他们不仅深刻参与到当时国家的政治文化制度建设中,而且在继承前代文学传统基础上,形成了较为鲜明的文人个性。

盛唐时期是“文儒”型知识阶层从思想观念走向现实化的时期,大量“文儒”型士人不断涌现,以张说、苏颋为代表的“燕许大手笔”式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人物,作为时代文化心态的典型表现,深刻影响着当时著名文人的创作和思想。李白、王维、杜甫等都是盛唐时期的大诗人,无不受“文儒”型知识阶层的影响而具有其心态特征。苏颋之于李白“广之以学”的建议、张九龄对王维政治生涯与诗歌创作的影响都是如此,杜甫作为饱受儒学思想濡染的诗人,更是对“文儒”非常崇拜,其献三大礼赋的行为透露出的正是希望效法“文儒”而参与制礼作乐的政治期待。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百代之中”的中唐,就“文儒”的发展演变而言也是关键时期。韩愈等人对儒学的大力提倡,发掘出道德性理之义,彻底扭转了汉代以来以注疏治儒学的方向,对宋儒乃至明清的儒学思想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汉宋儒学的嬗变强化了“文儒”文化影响的普遍性,重塑了我国宋代以后文人的文化身份和思想观念。正如王水照先生所言,宋代文人兼具政治主体、学术主体和文学主体的三位一体。不过,个体文士作为“文儒”,虽然总体上是“三位一体”,却也各有不同侧重。如王安石之政治功利、苏轼之风流潇洒与二程之儒者敦厚,正说明“文儒”到此时已成分化之势,呈现出更为复杂多样的综合形态,很难以一种简单的特征来概括。

明清时期的“文儒”型知识阶层大致延续两宋模式,分成在朝为官的政治型、修身治学的思想型和潇洒为文的文艺型三大群体。在遭逢时代变迁与政治浮沉的特殊背景下,他们会适当调适思想心态,寻求自我精神的安顿之所。

在“文儒”身上,那些优秀而坚毅的士人品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敢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充分彰显出以儒学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滋养了一代代士人的心灵与精神世界,对我们今天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重塑中华文明的新气象与新格局也具有积极而深刻的启迪。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儒”型知识阶层是一个特殊的知识阶层,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深刻体现“文儒”嬗变轨迹的典型人士。

B.南北朝后期,“文儒”在思想观念意义上已渐趋成熟,较为鲜明的文人个性已经形成,但还未形成一个影响广泛的知识阶层。

C.李白、王维、杜甫等都是盛唐时期的大诗人,受到“文儒”型知识阶层的影响,具有“燕许大手笔”式文化人物的心态特征。

D.宋代“文儒”已成分化之势,呈现总体上是“三位一体”又各有不同侧重的形态,这种模式在明清时期大致得到延续。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统治者争夺文化主导权”论证南北朝后期是“文儒”思想观念初步成熟的关键时期。

B.第三段综合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论证了盛唐时期是“文儒”从思想观念走向现实化的时期。

C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结尾揭示了研究“文儒”的现实意义。

D.文章主体部分按时代顺序安排,旨在集中论述“每一阶段都有各具风采的典型土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张九龄、王安石是“文儒”型士人,可作为其所处时代文化心态的典型表现。

B.对于宋代文人的文化身份和思想观念,作者并不同意王水照先生的“三位一体”观点。

C.“文儒”展现了优秀而坚毅的士人品格,这离不开以儒学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D.宋代以后,“文儒”思想观念既受到汉宋儒学的嬗变的影响,也受到时代变迁和个人际遇的影响。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想起我的父母,我常常会涌出无比惭____的心情,因为在我年轻的时候,一样觉得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父母总是被放在了后面。记得当初母亲从平房搬进新楼之后,已年过八十,腿脚不利索,我生怕她下楼不小心会摔倒,便不让

她下楼。母亲去世之前,一直想下楼看看家前面新建的公园,总是兴致很高地对我说:“听说那里种了好多月季花!”正是数伏天,我对她说:“天凉快点儿再去吧(   )谁想,没等到天凉快,母亲突然走了。那时候,总以为父母可以长生不老地永远陪伴着我们。我们就像蚂蟥一样,趴在父母的身上,理所当然地吸吮着他们身上的血。

1.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

A. 傀    B. 瑰    C. 愧    D. 槐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yǒng  yǔn    B. yǒng  shǔn    C. chōng  yǔn    D. chōng  shǔn

3. 下列填入文中“(    )”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C. ”。    D.”!

四、作文(60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不可能人人都是大树,

小草也有小草的精彩;

在这世界上,

每个人都应找到自己的天地。

生活就是这样,

有人面对宏图伟业痛苦不堪,

也有人在琐碎小事找到成就感,

无论大小,

做最适合你自己的事吧。

以上诗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得套作,不得透露个人真实信息。

文档

2023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我校将于9月1日如期开学,相关事宜欢迎家长来函垂问。B.拙作已经寄出,心中惶恐不安,望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C.感谢您的家父雪中送炭,明日我将从百忙中专程到府上致谢。D.令郎不愧生在丹青世家,他的奔马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美国在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C.回首分手的时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