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19:03
文档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一、选择题1.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一种介质射人另一种介质中时,它的传播方向一定改变B.光射到两种界面上时,可能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C.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光偏向法线D.在折射现象中,光线逆原方向传播时,路径会发生改变2.如图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  )A.变得疏了B.变得密了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D.疏密没有变化3.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照相机照相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缩
推荐度:
导读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一、选择题1.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一种介质射人另一种介质中时,它的传播方向一定改变B.光射到两种界面上时,可能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C.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光偏向法线D.在折射现象中,光线逆原方向传播时,路径会发生改变2.如图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  )A.变得疏了B.变得密了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D.疏密没有变化3.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照相机照相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缩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一、选择题

1.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从一种介质射人另一种介质中时,它的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B.光射到两种界面上时,可能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C.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光偏向法线

D.在折射现象中,光线逆原方向传播时,路径会发生改变

2.如图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   )

A.变得疏了      B.变得密了     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           D.疏密没有变化

3.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照相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          B. 用光沿直线传播知识可以解释“小孔为什么可以成像”

C.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特点          D. 使用投影仪时,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

4.如图,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装满水的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现保持人射光线方向不变,将容器中的水慢慢抽出,则在此过程中光斑将(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仍在原来位置    D.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6.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            

A. 倒立、放大的像             B. 倒立、缩小的像             C. 正立、放大的像             D. 正立、缩小的像

7.物体距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8.如图,凸透镜焦距是8cm,将蜡烛从物距 u=20cm处移到u=6cm处的过程中,(   )

A. 成的像都是实像       B. 像总是放大的       C. u=15cm时像是放大的       D. u=6cm时,像是倒立的

9.两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  )            

A.一定相交于一点

B.一定会聚于焦点

C.一定靠拢但不一定相交

D.一定发散

10.夜晚,人们常看到星星在夜空中闪烁,这是因为星星发出的光(   )            

A. 是断断续续的结果                                              B. 被其他星体不断遮挡的结果

C. 被密度均匀的大气层反射的结果                         D. 被密度不稳定的大气层折射的结果

11.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不存在反射现象

B.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C.折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

D.反射光线可能与折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

12.下列物体没有用到凸透镜的是(  )            

A.望远镜               B.照相机          C.显微镜      D.近视镜

二、填空题 

13.水鸟在捕鱼时,鱼也能看到水鸟,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________。    

14.人眼球好比一架照相机,________和________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_,物体在上面成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15.如图甲所示的透镜焦距为________cm,用这种透镜可以矫正________眼,乙图所示能成清晰的像,像一定是________( 选题“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 

16.小王在河边玩耍看见清澈的河底部有一个黑色的鹅卵石,他想用手中的激光手电筒去照亮鹅卵石,则激光束应该对着鹅卵石的________照射(选填:上方、下方、正对方向)。    

17.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________斜射入________中时发生了________现象。

18.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_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_______.

19.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传播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将移动到O点的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至水槽满,则水满时的折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适量水时的折射角.

20.  ________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有 ________ 个,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 ________ .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 ________ 处,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如图是某同学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桌面上得到一个亮点F,并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_ cm . 

三、实验探究题 

21.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实验时,应使烛焰和________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图中物距u应满足         .             

A. u>2f                                  B. u=2f                                  C. f<u<2f                                  D. u<f

(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________(填“前”或“后”)方.    

(4)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A.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B.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 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     D. 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

22.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甲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上右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________。

(2)有同学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选取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对同一凸透镜,________的焦距大些。       

(3)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23.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中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两图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中时,__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四、作图题 

24.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 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 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 的像A′。

25.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6.根据下列要求作图:    

(1)一束光斜射向水面上O点,产生折射和反射,其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此光线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3)请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光路

五、综合题 

27.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________;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________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    

28.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 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移动表面(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回鼠标的光学感应器,用以记录移动动作,以此来捕捉移动位置的不同画面。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来比较各个影像,以决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

(1)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3)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________。    

29.在用焦距为8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________、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____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    

(2)如图当烛焰距凸透镜12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相当于是________(填光学器材)。如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这时成倒立、__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参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 A.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因为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A不符合题意;

B. 光射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时,可以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B符合题意;

C. 光从水或其他的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不符合题意;

D. 在折射现象中,光线逆着原传播方向时,光的路径不变,这就是光路的可逆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2.【答案】B  

【解析】 (1)将尺子斜插入水中时,从水面看水中的尺子,尺子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进入我们的眼睛,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误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会感到尺子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看起来是向上弯折了,因此它的刻度就显得密了.

故答案为:B.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答案】A  

【解析】 A、照相机拍照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B不合题意;

C、近视镜是凹透镜,因此近视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C不合题意;

D、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D不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

【分析】A、照相机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小孔成像成像原理:由光的直线传播;

C、凹透镜可以使光线变得发散,可以延缓晶状体对光线 的会聚,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投影仪的原理:物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4.【答案】D  

【解析】 岸上的教练看到水下的小强时,是小强反射出的光线从水中射向界面,折射后进入空气从而进入教练的眼中,故光的传播方向为从水中射向空气,排除AC,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

故答案为:D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注意是光线是折射后进入空气从而进入教练的眼中.

5.【答案】B  

【解析】 一束光线斜射人装满水的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将容器中的水慢慢抽出的过程中,入射点逐渐降低且右移,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线将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即向下偏折,也就是容器底的光斑向右移动。随着水位的降低,入射点向右移动,由于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折射光线平行,光斑向右移动,B符合题意为答案.

故答案为:B.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6.【答案】A  

【解析】 当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则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距凸透镜即像距v>2f . 

故答案为:A .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光路的可逆性解答本题 . 当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则f<u<2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7.【答案】C  

【解析】 光屏上成放大的像时,物距为f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凸透镜所成的像特点,结合物距,推算凸透镜的焦距的取值范围.

8.【答案】C  

【解析】 A、D、当物距为6cm时,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D不符合题意;

B、当物距为20cm时,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不符合题意;

C、当物距为15cm时,位于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物体处于1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题意确定蜡烛的移动方向,然后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分析即可.

9.【答案】C  

【解析】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当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有会聚趋势,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10.【答案】D  

【解析】 星光绝大部分是宇宙中的恒星发射出来的光,恒星的发光是持续不断的,星光传播到地球表面前,除了要通过浩瀚的宇宙真空区域,还要穿过包围着地球的大气层,星光从真空进入大气层时,要产生反射和折射,我们在地面所看到的星光是经过大气层折射后的那部分光.当星光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也要发生折射,一般说来,空气相对于地面不是静止的,总是在流动,随着空气的流动,在观察者注视的区域内,空气的密度会时大时小,因此穿过该区域的星光被折射,会有所不同,于是,折射光线就会不停的颤动、摇摆.

故答案为:D.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1.【答案】D  

【解析】 A、因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A不符合题意;

B、当光线垂直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B不符合题意;

C、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C不符合题意;

D、当光线垂直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三线重合,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2.【答案】D  

【解析】 A.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是凸透镜,A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B不符合题意;C.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是凸透镜,C不符合题意,D.近视镜是凹透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望远镜、照相机、显微镜都用到了凸透镜,近视镜是凹透镜.

二、填空题

13.【答案】光路是可逆的  

【解析】 如图,如果光沿着原来的折射光线入射,折射光线会与原来的入射光线重合,即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光路是可逆的.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4.【答案】晶状体;角膜;光屏;倒立;缩小  

【解析】 人眼球好比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上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晶状体;角膜;光屏;倒立;缩小.【分析】人的眼睛看物体时,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相似.

15.【答案】10.00;远视;缩小  

【解析】 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 .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由图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该透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矫正远视眼;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则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 

故答案为:10.00;远视; 缩小 . 

【分析】,上图可知,光线经透镜后变得会聚,此透镜是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乙中的物距明显大于像距,此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16.【答案】正对方向  

【解析】 由鹅卵石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们顺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便可以看到鹅卵石的虚像;由于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当光由折射光线入射时,将由入射光线射出,所以要照亮鹅卵石,应正对着鹅卵石的像照射.

故答案为:正对方向.【分析】光反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据此分析即可.

17.【答案】水;空气;折射  

【解析】 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由水中的硬币反射的光线会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水;空气;折射.【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当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上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

18.【答案】OA;40°  

【解析】 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相等,所以EO、OC中一条为入射光线,一条为反射光线,图中GD为法线;再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且在两种介质中,所以OA、EO一条为入射光线,一条为折射光线,图中的BF是界面;总之,EO一定是入射光线,OC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如图:

所以反射角为∠DOC=40°。

故答案为:OA;40°.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19.【答案】左;等于  

【解析】 :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O点左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折射角的大小也不变,即水满时的折射角等于适量水时的折射角.

故答案为:左;等于.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20.【答案】平行;两;焦距;焦点;13.2  

【解析】 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对于一个凸透镜来讲,凸透镜有两个焦点;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因此将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则平行光源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从图中可以看出,焦点的位置已知,光心在凸透镜的中心上.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3.2cm。

故答案为:平行;两;焦距;焦点;13.2.

【分析】明确太阳光聚焦法测焦距的操作方法: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

三、实验探究题

21.【答案】(1)光屏

(2)A

(3)前

(4)C  

【解析】 (1)为了使光屏上得到一个完整的像,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图中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应放在大于2倍焦距的位置,即u>2f,A选项正确;

(3)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可知,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前方;

(4)像成在光屏的前方说明焦距较小,为了能得到清晰的像应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光屏;(2)A;(3)前;(4)C.

【分析】(1)为了能在光屏的等到一个完整的像,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根据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可以判断出物距与焦距的关系;(3)凸透镜成实像时的成像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4)像成在光屏的前方说明焦距较小,换焦距更大的透镜可以使像前移成在光屏上.

22.【答案】(1)  A、C;凸透镜的焦距越小

(2)红

(3)材料  

【解析】 (1)由图可知,根据实验要求,同样材质的只有A和C,且它们的厚度不同,

便于实验的探究。

故答案为:A. C;(2)由图可知,乙图的焦距小,而乙凸透镜的厚度比较厚,会聚作用强,得出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小。(3)根据三棱镜对光线的偏折,由图可以得出,红光被偏折的程度小,紫光被偏折的程度大,当红光和紫光分别平行射向相同的凸透镜时,红光的会聚点,也就是红光的焦点距离透镜远,而紫光的焦点离透镜近,所以红光的焦距大。 (4)A、B两种材料的透镜厚度相同,但材质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可以通过此作实验“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

【分析】明确太阳光聚焦法测焦距的操作方法: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要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必须使用相同材质的透镜才可实验准确).

23.【答案】(1)B、D

(2)测得光斑偏转的准确位置

(3)油  

【解析】 (1)由控制变量法可知,要探究水和油对光的偏折本领大小,必须控制入射角和液面的高度相同,故应选B、D两图;(2)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目的是为了记录液体对光的偏折的光斑的位置,比较液体对光的偏折程度,体现了转换法的思想;(3)根据记录,油中光斑的位置距离空气比较远,因此油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大,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四、作图题

24.【答案】解:如下图所示:

【解析】【分析】先过折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再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画出折射光线,注意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将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其交点即为人所看到的A点的像的位置A′.

25.【答案】解:如下图所示:

【解析】【分析】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线是远离法线的.

26.【答案】(1)

(2)

(3)

【解析】 (1)当光线射向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入射光线,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将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画出折射光线;(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分析】(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入射光线,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将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在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五、综合题

27.【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

(2)反射

(3)虚;折射  

【解析】 (1)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镜,所以眼镜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来自硬币的光经过平面镜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子的后面射来的,这便是硬币的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3)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8.【答案】(1)漫反射

(2)实像

(3)像没有刚好成在光学感应器上(或像成在光学感应器的下方)  

【解析】 (1)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发生漫反射;(2)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来比较各个影像,说明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像是实像;(3)鼠标悬空相当于增大了物距,这时候像距会变小,像变小,因为成像透镜和光学感应器距离是不变的,导致像成在光学感应器下方。

故答案为:(1)漫反射;(2)实像;(3)像没有刚好成在光学感应器上.

【分析】(1)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反射面是粗糙的是漫反射;(2)光屏上能够承接的是实像;(3)物距增大,候像距会变小,像变小.

29.【答案】(1)凸透镜;同一高度;光屏的

(2)放大;投影仪(幻灯机);缩小

(3)远离  

【解析】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应该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才能在光屏的中心呈一个完整的像;

(2)焦距为8cm,当烛焰距凸透镜12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或幻灯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如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这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视为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晶状体”戴上的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由于远视镜眼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成的像会远离凸透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稍远离透镜适当位置.

故答案为:(1)凸透镜;同一高度;光屏的;(2)放大;投影仪(幻灯机);缩小;(3)远.【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像才能呈在光屏的;(2)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成像的情况;(3)远视镜眼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文档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一、选择题1.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一种介质射人另一种介质中时,它的传播方向一定改变B.光射到两种界面上时,可能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C.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光偏向法线D.在折射现象中,光线逆原方向传播时,路径会发生改变2.如图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  )A.变得疏了B.变得密了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D.疏密没有变化3.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照相机照相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