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高考真题训练(2012--2016)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20:49
文档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高考真题训练(2012--2016)

第八单元高考真题训练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9)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1.(2013年福建高考23题)贝多芬历经法国大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D.作品
推荐度:
导读第八单元高考真题训练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9)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1.(2013年福建高考23题)贝多芬历经法国大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D.作品
第八单元高考真题训练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9)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1.(2013年福建高考23题)贝多芬历经法国大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                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

    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    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

2.(2013年安徽高考22题)“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3.(2013年浙江高考23题)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对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      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

4.(2015·广东文综·21)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5.(2015·福建文综·23)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千百万农民在资产阶级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  )

A.农动的引领者                  B.资产阶级的倡导者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6.(2015·山东文综·23)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工业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7.(2015·江苏单科·17)对西方某一美术流派有这样的批判:它看不到未来,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与生活脱节,在把未来理想化的同时,有时也导致艺术家走向悲观的道路。据此推断这一流派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8.(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9.(2016·江苏单科·18)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碰撞与冲突: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  )

    A.现实主义流派  B.浪漫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

10.(2016·北京文综·23)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联合国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S3[2014·福建卷] 卢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它们。”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  )

A.拜伦  B.巴尔扎克C.薄伽丘  D.莎士比亚

12.S3[2014·江苏卷]“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母亲》   D.《老人与海》

13.S3 M3[2014·四川卷] 下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  )

A.肯定了工业带来的巨大进步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

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

14.F1、G2、S3、T4[2014·浙江卷] 50年前,中法出于对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 拿破仑是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他强化集权,编纂《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起初,推动深入,捍卫成果占主导;后来,日益与旧制度妥协,还建立帝制。对外战争既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打击欧洲旧制度,传播思想;又侵略扩张,图谋称霸。前期战争的主导方面是反干涉,此后却逆转了。

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②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③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④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据李元明《拿破仑评传》整理

(1)结合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9分)

(2)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试选择中国人民熟悉的三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9分)

(3)中法历史上都涌现了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8分)

39.[答案] (1)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边倒”),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体现了我国外交的新胜利。

在美苏争锋的两极格局下,与不结盟运动等一起,冲破冷战坚冰(使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受到撼动)。中法都是大国,都有灿烂的文明。两国建交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国际事务只有中国参与,才有可能真正解决。

(2)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司汤达。《红与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者。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等)。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现实主义作家,“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3)更注重①:拿破仑既是法国大的产物,又以自己的方式巩固和发展了法国大。评论拿破仑,必须把他置于时代的具体语境,又不忘他的个人风采。

更注重②:拿破仑的政治活动和对外战争都具有双重性,但从根本上说,功大于过,是个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

更注重③:拿破仑一生的经历错综复杂,有很强的阶段性。无论是政治活动还是对外战争,都有必要区分不同阶段,给予恰当评价。

更注重④:拿破仑拥有多重身份,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为法兰西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评价时需区分活动的不同领域,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文档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高考真题训练(2012--2016)

第八单元高考真题训练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9)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1.(2013年福建高考23题)贝多芬历经法国大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D.作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