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关于密度、质量与体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样条件下,一瓶水的密度比一桶水的密度小
B.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铜的体积比铝的体积大
C.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铜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大
D.把一铝块切成体积不同的两块,这两块铝的密度相等
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C.水从0℃升高到4℃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
D.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3、小媛实验探究得到质量为1g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水密度最小,为1×103kg/m3
B.同种物质同一物态下密度与温度无关
C.1℃时水的密度比5℃时的小
D.由1℃升高到12℃,水的体积一直变大
4、小明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时,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后,忘记了移动游码,当时游码处在0.2g的位置,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测量时物体放在右盘,在左盘放入50g、10g、5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处于0.5g的位置时,指针正好指在分度盘的刻度线,则被测物体实际的质量是( )
A.65g B.65.2g C.65.3g D..7g
5、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物质密度为2.7kg/m3
B.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乙的体积比为3∶1
C.乙物质密度为0.9×103g/cm3
D.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乙的质量比为3∶1
6、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估计,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B.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C.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7m
D.人步行的速度10m/s
7、在设计“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数据表格时,不需要的项目栏是( )
A.物质种类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8、如图甲所示,小明向高度为5cm圆柱形容器B中注入某种液体,为了防止容器B中的液体流到电子秤上,将高度高于容器B的圆柱形容器A与容器B的底部紧密粘连。现在从容器B的正上方以10的速度逐渐向容器B注入某液体,待容器B注满溢出直至容器A刚注满,停止注入液体。利用电子秤、刻度尺和计时器测量得出液体和容器A、B的总质量m与注入液体的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容器A中液体的深度h与注入液体的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容器B的容器壁厚度及容器A、B间的粘合体积,注入液体过程无液体溅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容器A、B的总质量为150g B.所加液体的密度为0.8
C.容器A的高度为10cm D.容器B刚装满液体时台秤示数为550g
9、萌萌想测一根质地均匀的圆柱形物体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30g后,欲测体积时,发现其长度超过量筒(如图)。她使用一根细线成功的标出了圆柱体高线的中点处A,然后将圆柱体竖直缓慢放入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发现液面与A相平时,液面对准40mL刻度线,而其底面恰好与10mL刻度处对准,则( )
A.圆柱体密度为1g/cm3
B.圆柱体体积为20cm3
C.在放入量筒过程中,圆柱体每下降3cm,液面就上升2cm
D.圆柱体与量筒的横截面积之比为2∶3
10、某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B.液体乙的密度是1.0×103kg/m3
C.当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比是4∶5
D.当体积为60cm3时,液体甲的质量为80g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现有a、b两个小球,分别由ρa=3g/cm3、ρb=2g/cm3的两种材料制成,两小球质量之比为ma∶mb=3∶4。体积之比为Va∶Vb=3∶4。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则______球是空心的;若将此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则该球所加水的质量与实心部分的质量之比为______。
2、木雕是我国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雕刻工艺,是我国工艺美术中一项珍贵的艺术遗产。如图所示,这是一名木雕工艺师正在一个质地均匀的木头上进行雕刻。雕刻过程中木头的质量______,密度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6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_____cm3。(已知:ρ冰=0.9×103kg/m3)该冰块熔化一半后,剩余冰块的密度为_____g/cm3。
4、国产大飞机C919为了减重,使用了大量新型合金材料,飞机某合金部件由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金属构成,已知甲、乙按质量比2∶1混合后的密度与甲、乙按体积比2∶3混合后的密度相等,则甲、乙密度之比为_______。若该合金部件的质量是传统上全部使用金属甲时质量的60%,则该合金中甲、乙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
5、长春的冬天,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______(选填“上”或“下”)面,这是因为暖气片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变______,密度变______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下沉到暖气片周围,使冷热空气形成对流,房间变暖和起来。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有一个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是2.8kg,水的质量是2.5kg,倒掉水装满油时,总质量是2.3kg。(g=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求:
(1)瓶子的质量;
(2)水的体积;
(3)油的密度。
2、一个容积为的玻璃瓶放在水平地面上,里面盛有0.2kg的水,将质量为1.78kg的空心铜球投入瓶内,水面刚好升到瓶口,如果在铜球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测得铜球的总质量为2kg。()求:
(1)瓶中所盛水的体积;
(2)空心部分所注液体的密度。
3、把一个质量为1.3kg的石块放入容积为1.5dm3的容器底部,再向容器内倒入1kg的水,水刚好倒满,且没过石块。
求:(1)容器中水的体积;
(2)容器中石块的密度。(ρ水=1×103kg/m3)
4、小渝同学想知道家里酱油的密度,但是手边只有一架天平和一个小玻璃杯,经过思考她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先用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0=20g,②在杯中装满水,测得总质量m1=180g,③将水完全倒出后在杯中装满酱油,测得总质量m2=196g。(ρ水=1.0×103kg/m3)
(1)杯中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是多少?
(2)酱油的密度是多少?
5、选种需要配制盐水,现需要密度为1.2×103kg/m3的盐水,现有质量500g,体积400ml的盐水,问符合标准吗?若不符合,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克?(ρ水=1×103kg/m3)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小明在北滨二路长江边拾得一小石块,他想才学习了密度,便动手来测量其密度。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
(2)若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再次平衡,需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刻度线;
(3)小明纠正错误重新调平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如图丙和丁所示,小明利用排水法测出小石块体积为______mL,并算出了小石块的密度;
(4)若考虑小石块放在水中时要吸水(小石块吸水后体积保持不变)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小明取出量筒中的小石块,擦干其外表面的水,用天平称出其质量为29g,则小石块密度应修正为______kg/m3;
(5)小明又利用电子秤来测量某合金块的密度,他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①如图甲,用电子秤测得合金块质量为78.0g;
②如图乙,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然后向溢水杯中注满水,测得杯、水、合金块的总质量为100.0g;
③取出合金块,向溢水杯中补满水,如图丙,测得杯和水的总质量为32.0g;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合金块的密度______,该实验中取出合金块会带出水,则由此造成测得的合金块密度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若测量后才发现此电子秤的每次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g,则由此造成测得的合金块密度______(选填“偏大”、“不变”、“偏小”或“判断不了确定的大小关系”)。
2、小明想知道花生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红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情况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小明调节天平平衡后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天平测得烧杯的质量为60g;
②将适量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将量筒中的花生油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砝码总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花生油的密度为______kg/m3;
(3)小红认为,小明的这种方法,测出的花生油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小。你赞同小红的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
-参-
一、单选题
1、D
【详解】
A.一瓶水和一桶水是同种物质,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即密度相等,故A错误;
B.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质量相同的铜和铝,铜的体积比铝的体积小,故B错误;
C.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体积相同的铜和铝,铜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大,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把一块铝块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质量减半,但铝块的密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组成铅笔的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悬浮”是因为铅笔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
B.因为氧气罐的容积不变,当罐内氧气用去一半后,体积不变,质量减半,由可知,罐内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故B正确;
C.水从0°C上升到4°C时体积变小,由可知,水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则密度增大,故C错误;
D.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一般体积会发生变化,质量不变,由可知,其密度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
A.分析图象中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知,水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其质量不变,根据可判断其密度的变化。4℃时水的质量不变,体积最小,密度最大,计算4℃时水的密度
故A错误;
B.分析图像可知,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但它与物质的状态和温度有关,当物质的状态或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体积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密度也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分析图像可知,水1℃时的体积大于5℃时的体积,根据可知,1℃时水的密度比5℃时的小,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由1℃升高到12℃,水的体积先减小再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
小明在调节平衡螺母之前忘调游码,此时游码在0.2g处,但通过调节平衡螺母,天平在使用前是平衡的,故不影响物体的称量,但测量时将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并移动游码至0.5g处,则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刻度线时,有以下关系
m砝=m物+m游
因为游码原来在0.2g处,故此时游码应读数为
m游=0.5g-0.2g=0.3g
所以
m物=m砝-m游=65g-0.3g=.7g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
ABC.由图像可知,当甲、乙物质的质量均为2.7kg时,甲的体积
V甲=1dm3=1×10-3m3
乙的体积
V乙=3dm3=3×10-3m3
则甲、乙的体积比为
V甲∶V乙=1dm3∶3dm3=1∶3
甲物质的密度
乙物质的密度
故ABC不符合题意;
D.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均为V时,则甲、乙的质量比为
m甲∶m乙=ρ甲V∶ρ乙V=ρ甲∶ρ乙=2.7×103kg/m3∶0.9×103kg/m3=3∶1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
A.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10g,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故B不符合题意;
C.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7m,故C符合题意;
D.人步行的速度1.1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
由题意可知,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需要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且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应改变物质的种类,多次测量,故可知物质种类、质量、体积均是实验要记录的数据,而物质的密度是根据测得的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相除计算得到的,并不是直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故可知测量的实验数据没有密度,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
A.由图乙得,未注入液体时,容器A、B的总质量为150g,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乙得,液体注入40s时,容器A、B和注入液体的总质量为470g,此时液体的质量为
注入液体的体积为
所加液体的密度为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丙得,液体注入50s时,容器A中注入的液体的高度与容器B的高度相同,液体注入100s时,容器A注满,则
,
解得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丙得,液体注入10s时,容器B注满,此时容器B注入液体的体积为
容器B注入液体的质量为
容器B刚装满液体时台秤示数为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详解】
AB.圆柱体总质量,一半浸没水中,液面上升的体积为
故圆柱体一半的体积为,则圆柱体的体积为
圆柱体的密度为
故AB不符合题意;
CD.从右图可知,水和圆柱体一半的体积之和为,设圆柱体的横截面积为,量筒的横截面积为,量筒上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为,根据可得
解得
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当圆柱体每下降时,可得
其中为液面上升的高度,将代入可解得
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
AB.由图知道,当量杯内液体体积为0(液体质量为0)时,量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20g,所以,说明量杯的质量
m杯=20g
当甲液体体积为V甲=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总1=m甲+m杯=100g
则液体甲的质量
m甲=m总1﹣m杯=100g﹣20g=80g
甲液体的密度
当乙液体体积为V乙=10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总2=m乙+m杯=100g
则液体乙的质量
m乙=m总2﹣m杯=100g﹣20g=80g
乙液体的密度
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AB错误;
C.由知道,当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之比
故C正确;
D.当体积为60cm3时,液体甲的质量
m甲′=ρ甲V′=1g/cm3×60cm3=60g
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a 1∶6
【详解】
[1]由题可知,材料的体积之比为
若有一个球空心,a、b材料之比小于a、b小球的体积之比,故
则a球一定空心。
[2]假设b材料体积为4V,则a材料体积为2V,b球体积为4V,a球体积为3V,则空心部分体积为
则加入水的质量为
实心部分质量为
故质量之比为
2、变小 不变
【详解】
[1]在进行木雕的过程中,工艺师会把多余的木料去除,此时整个木头的体积和质量会变小。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故在木雕的过程中,木头的密度不变。
3、3 50 0.9
【详解】
[1]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后质量减半,但剩余气体的体积不变,由公式知,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将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3kg/m3。
[2]由公式得
水的体积
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冰的体积
增大的体积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不会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该冰块熔化一半后,剩余冰块的密度仍为0.9×103kg/m3,合0.9g/cm3。
4、3∶1 2∶1
【详解】
[1]甲、乙质量按2∶1混合时
m甲=2m乙
由密度公式可得混合后的密度是
甲、乙按体积比2∶3混合时
由密度公式可得混合后的密度是
因为两种方式混合后密度相等,所以
解得
,(舍)
[2]若该合金部件的质量是传统上全部使用金属甲时质量的60%,则有
使用合金和传统上全部使用甲金属制作该部件的体积应相等,所以
由密度公式可得
解得
5、下 大 小
【详解】
[1][2][3]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下面,暖气片加热时,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根据公式可知,热空气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下沉到暖气片周围,这样冷热空气不停的上下对流,整个房间就会暖和起来。
三、计算题
1、(1)0.3kg;(2)2.5×10-3m3;(3)0.8×103kg/m3
【详解】
解:(1)瓶子的质量
m瓶=m总1﹣m水=2.8kg﹣2.5kg=0.3kg
(2)水的体积
(3)油的质量
m油=m总2﹣m瓶=2.3kg﹣0.3kg=2.0kg
同一个瓶子装满油、水的体积相等,即
V油=V水=2.5×10-3m3
油的密度
答:(1)瓶子的质量是0.3kg;
(2)水的体积是2.5×10-3m3;
(3)油的密度是0.8×103kg/m3。
2、(1);(2)
【详解】
解:(1)根据可得,瓶中所盛水的体积为
(2)将质量为1.78kg的空心铜球投入瓶内,水面刚好升到瓶口,则空心铜球的体积为
空心铜球中铜的体积为
则空心铜球空心部分体积为
液体的质量为
铜球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则液体的体积为
根据得,液体的密度为
答:(1)瓶中所盛水的体积为;
(2)空心部分所注液体的密度为。
3、(1)1×10-3m3;(2)2.6×103kg/m3
【详解】
解:(1)已知容器中水的质量为1kg,水的密度为ρ水=1×103kg/m3,则水的体积
(2)石块的质量为1.3kg,容器的体积为
V=1.5dm3=1.5×10-3m3
则石块的体积
根据密度公式,石块的密度
答:(1)容器中水的体积为1×10-3m3;
(2)容器中石块的密度为2.6×103kg/m3。
4、(1)160cm3;(2)1.1g/cm3
【详解】
解:(1)杯中水的质量为
杯中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是
(2)酱油的质量为
酱油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所以
酱油的密度是
答:(1)杯中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是160cm3;
(2)酱油的密度是1.1g/cm3。
5、不符合,加水100克
【详解】
解:根据得现有盐水的密度
标准盐水密度为
因为
所以,此盐水不合标准,应加水。
设加水质量m,达到标准密度
则加水后的总体积
因为
解得:。
答:该盐水不符合标准;要使其达标要加水100克。
四、实验探究
1、没有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右 27 10 2.25×103 7.8 偏小 偏大
【详解】
(1)[1]使用天平时,应该先将游码调零,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图甲中没有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2)[2]游码调零后,指针会向左偏,故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分度盘的指针指到分度盘刻度线。
(3)[3]由图乙可知,小石块的质量
m=20g+5g+2g=27g
[4]由图丙和丁可知石块的体积为
V=24mL-14mL =10mL=10cm3
(4)[5]若考虑小石块放在水中时要吸水,则吸掉水的质量
m吸水=m吸-m=29g-27g=2g
吸掉水的体积
小石块密度应修正为
(5)[6]合金块的体积
合金块的密度
[7]该实验中取出合金块会带出水,向溢水杯中补充的水变多,得到合金块的体积偏大,由得到合金块的密度偏小。
[8]若测量后才发现此电子秤的每次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g,则合金块的体积
合金块的密度
则合金块密度偏大。
2、右 0.87×103 见详解
【详解】
(1)[1]如图所示,指针偏左,表明左边要重一些,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2)[2]如图乙所示,液体的体积为
如图丙所示,标尺的分度为0.2g,根据天平计数的方法可知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
故花生油的质量为
由密度公式可得花生油的密度为
(3)[3]赞同。实验操作过程中,没办法实现将量筒内所有的花生油倒入烧杯,因此所测得的油的质量偏小,由可得,测出的花生油的密度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