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京台高速公路
ATB-25沥青稳定碎石目标配合比标准试验
(B-LQPB-001)
中交一公局厦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南平京台高速公路B合同段工地试验室
设 计 报 告 首 页
工程项目 | 南平京台高速公路B合同段 | 试验单位 | 中交一公局厦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南平京台高速公路B合同段工地试验室 |
样品名称 | 集料/矿粉/沥青 | 样品编号 | / |
产地厂家 | 集料:义安料场; 矿粉:永安市源晟发工贸有限公司; 沥青:厦门华特沥青实业有限公司; 抗剥落剂:重庆海木交通技术有A限公司。 | 规格型号 | 集料:1#样品:19~26.5mm; 2#样品:9.5~19mm; 3#样品:4.75~9.5mm; 4#样品:0~4.75mm; 沥青:70号道路石油沥青。 |
取样日期 | 2014年11月9日 | 设计日期 | 2014年11月10日-2013年12月8日 |
设计项目 | ATB-25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 ||
设计依据 |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南平京台高速公路路面B合同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 ||
主检设备名称编号 | 沥青砼集料筛,电子天平,马歇尔电动击实仪,马歇尔稳定度仪,沥青混合料拌合机等。 | ||
设计结论 | 通过混合料级配调试和相关室内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TB-25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满足要求,室内目标配合比设计所得结果可用于生产配合比的调试。 | ||
备 注 |
根据南平京台高速公路路面B合同段的设计文件的相关要求、结合福建省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指南的相关规定,中交一公局厦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南平京台高速公路B合同段工地试验室对我项目部施工的ATB-25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二、使用部位
南平京台高速公路B合同段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ATB-25
三、原材料检测指标及技术要求
1号(19-26.5mm) 2号(9.5-19mm)
3号(4.75-9.5mm) 4号(0-4.75mm)
5号(矿粉)
1、集料:采用南平建瓯义安料场的碎石,其生产规格有19-26.5mm、9.5-19mm、4.75-9.5mm、0-4.75mm四档规格集料。对各档集料进行水洗法筛分、密度、压碎值、针片状含量、含泥量、磨耗值、对沥青的粘附性、软弱颗粒等各项试验。详细试验结果见下表1。
表1 集料检测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 | 单位 | 检测结果 | 技术要求 | ||
石料压碎值 | % | 18.6 | ≤20 | ||
洛杉矶磨耗损失 | % | / | ≤28 | ||
表观相对密度 | 19-26.5mm | - | 2.838 | ≥2.60 | |
9.5-19mm | - | 2.880 | ≥2.60 | ||
4.75-9.5mm | - | 2.886 | ≥2.60 | ||
0-4.75mm | - | 2.931 | ≥2.50 | ||
毛体积相对密度 | 19-26.5mm | - | 2.824 | - | |
9.5-19mm | - | 2.822 | - | ||
4.75-9.5mm | - | 2.821 | - | ||
0-4.75mm | - | 2.0 | - | ||
吸水率 | 19-26.5mm | % | 0.18 | ≤2.0 | |
9.5-19mm | % | 0.71 | ≤2.0 | ||
4.75-9.5mm | % | 0.80 | ≤2.0 | ||
0-4.75mm | % | 1.05 | - | ||
砂当量 | 0-4.75mm | % | 68 | ≥60 | |
亚甲蓝 | 0-2.36mm | g/kg | 1.4 | ≯3.0 | |
针片状含量 | 9.5-26.5mm | % | 9.5 | ≤12 | |
4.75-9.5mm | % | 12.4 | ≤15 | ||
粘附性 | 掺0.2%抗剥落剂 | - | 5级 | ≥4级 | |
未掺抗剥落剂 | - | 3级 |
表2 矿粉检测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 | 单位 | 规定值 | 实测结果 | |
表观相对密度 | - | ≥2.50 | 2.727 | |
含水率 | % | ≤1 | 0.4 | |
粒度范围 | <0.6mm | % | 100 | 100 |
<0.15mm | % | 90-100 | 98.3 | |
<0.075mm | % | 75-100 | 94.0 | |
亲水系数 | - | <1 | 0.62 | |
塑性指数 | % | <4 | 2.0 |
表3 沥青检测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 | 单位 | 技术要求 | 实测结果 |
针入度 | 0.1mm | 60-70 | 65 |
软化点 | ℃ | ≥47 | 48.0 |
延度 | cm | ≥100 | >100 |
相对密度 | - | - | 1.035 |
5、沥青稳定碎石矿料级配的初步选定:
依据规范(JTG F40-2004)的设计要求,在确定混合料级配时,根据集料的筛分结果首先初选出粗、中、细三个级配(级配1、级配2、级配3),然后根据当地的工程实际应用情况选择油石比,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得出试件的体积指标,根据体积指标初选一组满足或接近设计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表4为三个级配集料和矿粉的筛分试验结果及级配合成表,表5为三个级配集料的合成掺配比例,三种级配相应的曲线详见下图。
表4 各种集料和矿粉的筛分试验结果及级配合成表
尺寸
矿料 | 通 过 方 孔 筛 的 百 分 率 (%) | ||||||||||||
31.5 | 26.5 | 19.0 | 16.0 | 13.2 | 9.5 | 4.75 | 2.36 | 1.18 | 0.6 | 0.3 | 0.15 | 0.075 | |
1#料 | 100 | 79 | 4.4 | 0.7 | 0.3 | 0.2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2#料 | 100 | 100 | 93 | 65.6 | 32.2 | 4.4 | 0.2 | 0.2 | 0.1 | 0.1 | 0.1 | 0.1 | 0.1 |
3#料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99.6 | 5.9 | 0.7 | 0.6 | 0.5 | 0.4 | 0.3 | 0.2 |
4#料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95.1 | .2 | 46.3 | 30.9 | 19.4 | 13.1 | 6.7 |
矿 粉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99.8 | 98.3 | 94 |
级配1 (%) | 100 | 92.4 | 63.6 | 54.6 | 45.1 | 37.3 | 28.1 | 19.1 | 14.1 | 9.8 | 6.5 | 5.3 | 2.9 |
级配2 (%) | 100 | 93.8 | 70.7 | 59.8 | 47.7 | 37.6 | 28.2 | 19.4 | 14.5 | 10.3 | 7.2 | 5.5 | 3.7 |
级配3 (%) | 100 | 95 | 74.7 | .8 | 53.7 | 44.5 | 33.2 | 23.4 | 18 | 13.4 | 9.9 | 8.6 | 5.8 |
级配中值 (%) | 100 | 95 | 70 | 58 | 52 | 42 | 30 | 23.5 | 17.5 | 13.0 | 9.5 | 6.5 | 4 |
级配上限 (%) | 100 | 100 | 80 | 68 | 62 | 52 | 40 | 32 | 25 | 18 | 14 | 10 | 6 |
级配下限 (%) | 100 | 90 | 60 | 48 | 42 | 32 | 20 | 15 | 10 | 8 | 5 | 3 | 2 |
表5 各种集料和矿粉的筛分合成掺配比例表
材料规格 | 19-26.5mm | 9.5-19mm | 4.75-9.5mm | 0-4.75mm | 矿粉 |
级配1比例% | 36 | 28 | 7 | 28 | 1 |
级配2比例% | 28 | 36 | 7 | 27 | 2 |
级配3比例% | 24 | 33 | 9 | 30 | 4 |
ATB-25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级配曲线图
6、试验级配评价
参照以往 ATB-25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目标配合比的工程应用情况,选择沥青含量3.57%作为三种试级配用沥青含量、双面各击实75次成型马歇尔试件。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如表6所示。
表6 粗中细不同级配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表
体积指标
级配 | 沥青含量 (%) | 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 | 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 空隙率 VV (%) | 矿料间隙率 VMA (%) | 饱和度 VFA (%) |
级配1(粗型) | 3.57 | 2.527 | 2.671 | 5.4 | 14.2 | 62.1 |
级配2(中型) | 3.57 | 2.551 | 2.688 | 5.1 | 13.4 | 61.8 |
级配3(细型) | 3.57 | 2.593 | 2.690 | 3.6 | 11.9 | 69.6 |
技术要求 | / | / | / | 3.0~6.0 | * | 55~70 |
四、预估沥青稳定碎石最佳油石比
1、计算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2.840。根据Pa=Pa1*γsb1/γsb(Pa为预估的最佳油石比,Pa1为已建类似工程沥青混合料的标准油石比为4.0%,γsb1为已建类似工程集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2.840),得出预估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Pa为4.0%。
五、马歇尔试验
1、根据已确定的级配,按2.9%、3.4%、3.8%、4.3%、4.8%五组不同的沥青含量进行试样拌制。对每个沥青含量进行马氏击实制件6个(每个试件备料1150g,最大理论密度2个),把合成矿料进行加热拌和(矿料的加热温度为170℃,沥青加热温度为160℃,击实温度为150℃。)
2、将拌和好的混合料进行马歇尔击实试验(双面各击75次),击实完的试件冷却至室温后脱模,测定试件高度(试件高度应符合63.5±1.3mm),用表干法测定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将试件按规范要求养生后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3、将拌和好的一组沥青混合料用真空法测定其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六、确定最佳油石比
1、测定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γf、计算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马歇尔模数。其结果见表7
表7 各项技术指标汇总表
沥青含量 % | 实测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 毛体积相对 密度 | 空隙率% | 矿料间隙率% | 沥青饱和度% | 稳定度KN | 流值 mm | 马歇尔模数KN/mm |
2.9 | 2.690 | 2.511 | 6.7 | 14.1 | 52.9 | 11.5 | 2.9 | 4.0 |
3.4 | 2.6 | 2.541 | 5.5 | 13.5 | 59.3 | 10.0 | 3.2 | 3.1 |
3.8 | 2.674 | 2.569 | 3.9 | 13.0 | 69.8 | 10.9 | 3.5 | 3.2 |
4.3 | 2.655 | 2.578 | 2.9 | 13.1 | 77.9 | 9.7 | 3.3 | 3.0 |
4.8 | 2.630 | 2.562 | 2.6 | 14.1 | 81.6 | 10.6 | 4.2 | 2.7 |
技术要求 | 3-6 | ≥12 | 55-70 | ≥7.5 | 1.5-4 |
3、按选定的最佳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残留稳定度试验,测定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稳定度、流值、残留稳定度结果见表8
表8 最佳各项技术指标汇总表
沥青含量 % | 实测计算理论相对密度 | 毛体相对密度 | 空隙率% | 矿料间隙率% | 饱和度% | 稳定度KN | 流值mm | 残留稳定度% | 备 注 |
3.57 | 2.688 | 2.551 | 5.1 | 13.3 | 61.9 | 11.5 | 3.3 | - | 标准马歇尔 |
3.57 | 2.688 | 2.554 | 5.0 | 13.2 | 62.4 | 10.7 | 3.0 | 93.1 | 浸水马歇尔 |
表9 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质表
混合料特性 | 设计结果 | 技术要求 |
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 | 2.551 | / |
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 2.688 | / |
空隙率VV(%) | 5.1 | 3.0~6.0 |
矿料间隙率VMA(%) | 13.3 | ≥13 |
饱和度VFA(%) | 61.9 | 55~ 70 |
有效沥青用量Pbe(%) | 3.42 | / |
有效沥青体积Vbe(%) | 8.5 | / |
矿料体积Vg(%) | 86.7 | / |
粉胶比DP | 1.08 | / |
沥青膜厚度DA(μm) | 9.4 | / |
稳定度MS(kN) | 11.5 | ≥7.5 |
流值FL(mm) | 3.3 | 1.5 ~ 4 |
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 93.1 | >75 |
采用现场所取石料对南平京台高速公路B合同段ATB-25沥青稳定碎石目标配合比设计,得出如下结论:详见下表10及表11。
表10 矿料配合比及沥青含量
混合料类型 | 下列各种矿料所占比例(%) | 沥青含量 % | ||||
1# | 2# | 3# | 4# | 矿粉 | ||
ATB-25 | 28 | 36 | 7 | 27 | 2 | 3.57 |
混合料类型 | 沥青含量 % | 试件毛体积 相对密度 | 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 空隙率 VV (%) | 矿料间隙率 VMA (%) |
ATB-25 | 3.57 | 2.551 | 2.688 | 5.1 | 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