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坑 开 挖
专
项
安
全
施
工
方
案
编制:安徽路港工程公司浍河蕲县船闸工程项目部
审核: 张 善 刚
日期2009年3月15日
船闸主体工程基坑开挖专项方案
一、施工方案的确定原则
本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
1、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2、利于缩短工期、减少辅助工程量及施工附加工作量,降低施工成本。
3、利于先后作业之间、土建工程与机电安装之间、各道工序之间协调均衡,减少干扰。
4、确保先进、可靠技术的使用,有试验或鉴定作支撑。
5、施工强度和施工设备、材料、劳动力等资源需求要均衡。
6、有利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劳动者身体健康。
二、施工测量
1、施工前,先进行导线点、水准点的布设与联测,测量无误后报与监理工程师复核,待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投入使用。
2、根据已复核无误的导线点,测量人员测放出船闸主体工程中桩,使用已复核后水准点,对照横断面图纸,进行原地面复测,并报送监理工程师复核。
3、根据各断面原地面实际高程,按照施工断面结构图,计算出每侧开挖线距中桩距离,根据计算出的距离,用滑石粉或石灰粉撒出开挖边线。
4、按照设计图纸的开挖边坡和设计平台,进行土方开挖,在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随时进复核中线偏位、高程及边坡坡度,保证准确无误。
三、现场清理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工程范围内的地面建筑物拆除工作尚未完成,在施工时,首先全面清理工程范围内的砍树挖根、生活及建筑垃圾等杂物,用车辆运到指定的弃土区堆放。
四、场内道路等施工辅助工程的施工
1、临时施工道路
主体工程基坑开挖前,由基坑通往临时堆土区的临时施工道路应先行完成。进出基坑的临时道路应与场内施工主干道及通往场外道路相连接。所有临时施工道路基本采用同一标准,即临时道路三类;路面7.5 m宽,级配碎石面层,沿线设置排水沟;场内施工主干道高程在13.0m~14.0m之间;软基地段采用块石处理。
2、施工期临时观测
基坑监测工作是检验基坑设计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及时指导正确施工、避免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利用基坑开挖前期监测成果来指导后继工程施工的方法,成为一种新的信息化施工技术。监测工作因而也成为基坑开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并培训全体施工人员严密注意开挖后基坑的稳定情况,严防坍塌、滑坡及大面积的崩坍事故的发生。建立申报制度,项目部指定专人收集、记录边坡稳定情况,如有意外发生,及时上报,项目部立即研究解决方案并立即实施,消除安全隐患。
五、土方明挖施工
基坑开挖前先在开挖线一米外开挖排水沟,防止地面雨水、施工或生活用水流入、渗入基坑;放坡开挖时,应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主体工程基坑土方为21.77万m3。
施工方案的内容包括:开挖机械的选型,开挖程序,机械和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地面和坑内排水措施,冬季、雨季、汛期施工措施等。
1、施工准备
⑴、施工区域内及邻近地区地下水情况。
根据调查,地下水位高程在 17.20~20.70m之间,个别情况下水位低至将近14米。
⑵、场地内和邻近地区地下管道、管线图和有关资料,如位置、深度、直径、构造及埋设年份等。
根据调查,施工区域无地下管线,管道及其它一些建筑物,如若开挖过程中碰到事前不了解的情况,项目部将立即汇报。
⑶、邻近的原有建筑、构筑物的结构类型、层数、基础类型、埋深、基础荷载及上部结构现状,如有裂缝、倾斜等情况,需作标记、拍片或绘图,形成原始资料文件。
开挖区处于浍河以南,地势较宽阔,船闸主体和下游引航道附近无建筑物。上游引航道内有房屋拆迁,靠近引航道也有民房,但房屋均为一层砖瓦结构,对开挖无特殊要求,但我部在施工中将严密注意,避免对附近房屋造成损坏。
⑷、基坑四周道路的距离及车辆载重情况。
开挖区处于浍河航道以南,多属老河道区域或岸堤区,地势有起伏,无法行车。项目部在施工中根据需要修整道路,保证施工车辆的通行。
2、现场施工人员组织
土方施工安排2支施工队,每个施工队管理人员、机械操作手及辅助人员不少于20人。现场施工由主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负责,统一调度人员、机械及材料,下达工作任务。安排1名能力强、责任心高的技术员具体协调组织施工,制定施工计划,安排工作断面,进行土方施工的自控、自检及报验,完成施工资料的申报等。土方施工的测量及检测工作由测量组和实验室配合进行。
3、施工机械及配套设备
根据工程土质情况,本工程明挖土方采用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输及弃堆土场推土机配合施工的工艺。
本工程初步配备挖掘机4台,推土机2台,自卸车20辆,压路机1台。根据工期目标要求,如需加大施工进度,我部将随时准备增加机械,以保证完成计划。
4、施工作业面及运输路线
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分2个施工作业面,示意图如下
:
上游基坑边线
往上游临时主干道 往下游临时主干
往弃土区
根据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弃土区由业主提供,并指定在新改建206国道两侧的沟塘中。弃土区确定以后,在弃土区和施工作业面间修通施工便道(老206国道可以通行,两头由挖机和推土机进行修建),在206国道靠近开挖区开挖一条坡度较缓的下达到基坑的施工便道(在开挖中随挖随修).土方的装运由挖掘机挖装,自卸车配合运输,土方装车以后,自卸车在基坑内行驶至上坡的施工便道,由此爬坡至206国道,运至弃土场。
5、开挖程序
⑴、开挖监控
基坑开挖前应作出系统的开挖监控方案,监控方案应包括监控目的、监测项目、监控报警方法、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
⑵、分层开挖
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以后,进入基坑开挖阶段。协调2个作业面,在整个开挖范围内保持同步、分层开挖施工进度。分层厚度一般按3m控制,开挖的边坡按设计布置。边坡以挖机挖坡为主,人工配合修理、削坡,坡度一般采用1:2.0,可根据土质情况适当调整。基坑边坡应与沿线堤坝边坡结合进行,使总体工作面整齐、协调;并与施工道路延伸和连接相适应。
⑶、基坑底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由测量工程师进行高程控制,当开挖至设计标高50cm时,为了防止挖机超挖,避免扰动基坑底原状土,挖机停止开挖,改由人工继续挖掘至基坑设计标高。
6、雨期和汛期的预防措施
在汛期和雨期,要安排专人收听天气预报,时刻注意天气变化。
基坑特别是开挖到设计高程并完成人工清基后,为了排除突降暴雨而来的明水,除采用深井降水降低地下水位外,基坑内还需设置明沟和集水井,并安装流量32.4 m3/h、扬程大于16m的150QJ32型潜水泵4台,完成基坑面的排水工作。
7、施工注意事项
(1)、由于基坑开挖放坡不够,没按土的类别和坡度的容许值和规定的高度比进行放坡,造成边坡坍塌;
(2)、由于基坑边坡顶部超载或由于震动,破坏了土体的内聚力,引起土体结构破坏,造成滑坡;
(3)、由于施工方法不正确,开挖程序不对、超标高挖土、支撑设置或拆除不正确、或者排水措施不力以及可能产生的解冻造成坍塌等。
(4)、大面积、深基坑的开挖考虑配两路电源,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采取另一路电源,防止因停止降水而发生事故。
(5)、随基坑开挖加深,在土体的侧压力、以及地下水和雨水等综合影响下,必须按设计和施工规划完成相应的专项支护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六、施工进度计划
主体工程基坑开挖施工计划从2009年3月开始,2009年5月结束,施工期为2个月。当主体工程土方开挖到高程14.87米(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其它情况的变化,高程可适当调整)处平台时,在基坑南北两侧,各布设5口井,进行降水工作,井平均间距30米。降水工作伴随整个开挖过程。
七、基坑降排水
1、深井降水
根据场地及周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并结合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方案综合分析,确定本工程地下水控制的设计和施工采取深井降水。
(1)、平面布置
本主体工程内、在基坑边坡南北两侧、基坑平台(高程14.87m)各布设5口井,平均间距按30m计划。
(2)、成孔
在基坑场地高程14.87m时采用回旋钻机成孔(直径 0.8m),深井孔的成孔深度要达到高程0.0m。本工程进行深井降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疏干主体工程基坑开挖的工作面,保证施工期间的地下水位应始终保持在开挖底部高程下0.5m,从而确保土方的明挖施工。
(3)、设备
根据单井出水量大小、井深、降水井数量,每口降水井中初步设计安放一台流量32.4~38.4 m3/h、扬程大于26m的150QJ52型潜水泵,并备用4台,该工程150QJ52型潜水泵总配置数量为14台。
2、轻型井点降水
因降水工作对本工程施工的重要性,考虑采用轻型井点配合深井降水措施。
八、基坑安全
基坑开挖安全保证见基坑开挖安全保证措施(另报)。
浍河蕲县船闸建设工程项目部
2009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