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章末检测试卷(第6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18:12
文档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章末检测试卷(第6章)

章末检测试卷(第6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0·北京高一期末)连续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b、c+d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不同生物的c段时间是相同的C.b段主要完成核内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D.d段末期植物细胞高尔基体活动增强答案B解析不同生物的C段时间是不相同的,B错误。2.(2020·辽河高一期末)下列关于有丝的重要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生长
推荐度:
导读章末检测试卷(第6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0·北京高一期末)连续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b、c+d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不同生物的c段时间是相同的C.b段主要完成核内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D.d段末期植物细胞高尔基体活动增强答案B解析不同生物的C段时间是不相同的,B错误。2.(2020·辽河高一期末)下列关于有丝的重要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生长
章末检测试卷(第6章)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0·北京高一期末)连续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c+d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不同生物的c段时间是相同的

C.b段主要完成核内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D.d段末期植物细胞高尔基体活动增强

答案 B

解析 不同生物的C段时间是不相同的,B错误。

2.(2020·辽河高一期末)下列关于有丝的重要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生长    B.产生新细胞,替换死亡的细胞

C.是细胞增殖的唯一方式    D.维持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答案 C

解析 有丝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常见的方式,其次还有无丝等方式,C错误。

3.(2020·天津高一期末)为研究温度对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影响,科研人员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

温度(℃)

10152025
细胞周期的长短(h)

54.629.818.813.3
A.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上升细胞速度加快

B.5 ℃培养时细胞周期的时间可能长于54.6 h

C.温度引起细胞周期中间期的时长改变

D.温度可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周期长短

答案 C

解析 根据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细胞周期的时间变短,说明细胞速度加快,A正确;从表格中看出10 ℃培养时的细胞周期时间为54.6 h,所以在更低的5 ℃细胞周期可能更长,B正确;不能从表格中看出间期和期的时间长短,C错误;低温抑制了酶的活性,会影响细胞周期长短,D正确。

4.(2020·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有丝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B.同种生物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C.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比染色质存在时间长

D.细胞间期为细胞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答案 D

解析 只有连续进行有丝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同种生物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短可能不同,B错误;染色体存在于期,染色质存在于间期,而期的时间小于间期,因此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比染色质存在时间短,C错误;细胞间期完成DNA的复制与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细胞间期为细胞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D正确。

5.下图是某学生绘出的某高等植物细胞的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

A.a和b  B.c和d  C.b和d  D.e和f

答案 C

解析 b、e图都表示有丝末期,植物细胞有丝末期出现细胞板,细胞膜不向内凹陷,b图错误;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d图错误,故选C。

6.通过显微技术破坏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培养几天后,再观察该根尖细胞,预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

A.细胞停止      B.产生多核细胞

C.正常      D.不能形成纺锤体

答案 B

解析 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无高尔基体,细胞中染色体复制形成的子细胞核保留在一个细胞中,所以产生多核细胞,B项正确。

7.(2020·北京高一期末)在细胞有丝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2∶1∶2的时期是(  )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前期和末期

答案 A

解析 前期和中期均含有染色单体,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2∶1∶2,A正确;后期、末期染色单体为0,B、C、D错误。

8.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有丝时,观察对象可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也可用小鼠骨髓细胞。下列关于两种观察对象和观察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都需要低倍镜找到观察目标后再换高倍镜

B.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细胞板上,适合观察计数

C.后期染色体着丝粒,染色体数目加倍

D.末期两种细胞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

答案 B

解析 有丝中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B错误。

9.(2020·天津一中高一期末)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显微镜下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B.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C.染色时,可使用0.01 g/mL的甲紫溶液染色3~5 min

D.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特点可作为判断有丝各时期的依据

答案 A

解析 由于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而染色体在期出现,因此显微镜下大多数细胞中不能观察到染色体,A错误。

10.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处于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

C.观察处于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过程

答案 B

解析 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A错误;视野中不同细胞处在的不同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B正确;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平面,实际上不存在,C错误;实验时,细胞在解离后已死亡,因此不可能在一个细胞中持续观察它的整个过程,D错误。

11.(2020·河北高一期末)流式细胞仪是一种可以测定细胞中DNA含量的仪器,用该仪器对体外培养的连续的小鼠细胞进行了分析,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含量为2c~4c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周期的物质准备阶段

B.DNA含量为4c的细胞中着丝粒数是2c细胞中的2倍

C.若阻断纺锤体的形成,可使DNA含量为2c的细胞比例增加

D.若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可使DNA含量为4c的细胞比例增加

答案 A

解析 DNA含量为2c~4c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周期的物质准备阶段,即处于间期阶段,A正确;DNA含量为4c的细胞中只有处于有丝后期的细胞着丝粒数是2c细胞中的2倍,B错误;若阻断纺锤体的形成,则细胞处于有丝的前期,DNA含量为4c的细胞比例增加,C错误;若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则DNA不能复制,可使DNA含量为2c的细胞比例增加,D错误。

12.(2020·辽宁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增殖可以增加细胞的数量,细胞分化可以增加细胞的种类

B.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有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

C.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均可改变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

D.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过程中均需要合成蛋白质

答案 C

解析 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均没有改变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C错误。

13.细胞周期的各阶段中,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比不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

答案 A

解析 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和DNA数目比有两种情况。在细胞中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比为1∶1,在细胞中有染色单体时,每一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比为1∶2。

14.(2020·北京临川学校高一期末)下图所示是人体内的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出现de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质

B.处于cd段的时期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

C.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段

D.ef段的细胞中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 D

解析 出现de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粒,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A错误;处于cd段时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为2,包括前期、中期,B错误;人体细胞中不会出现细胞板,而纺锤体出现在cd段,C错误;ef段的细胞中着丝粒已经,所以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D正确。

15.关于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无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2条染色单体,2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粒②相连

C.细胞中有染色单体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

答案 D

解析 如图进行的是有丝,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2条染色单体①③,2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粒②相连;该细胞共有4条染色体,染色单体;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形态、大小有的相同,有的不同,D项错误。

16.(2020·山东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不使细胞数目增加

B.细胞分化的过程就是细胞内遗传信息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C.细胞分化的前途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已经决定了

D.动物细胞理论上也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答案 B

解析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内遗传信息不会发生变化,B错误。

17.(2020·河南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

B.人体某细胞中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说明已经发生细胞分化

C.人体某细胞中存在血红蛋白,说明已经发生细胞分化

D.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细胞的全能性降低并最终丧失

答案 C

解析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A错误;同一个体的所有基因都是由受精卵有丝而来的,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人体所有的细胞中都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B错误;只有红细胞才能合成血红蛋白,存在血红蛋白说明细胞已经分化,C正确;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细胞的全能性降低,但没有丧失,D错误。

18.真核细胞的DNA是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的,研究表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是不同步的,有的先复制,有的后复制。下图中能真实反映染色体复制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DNA的复制,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的数目不变。

19.(2020·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一期末)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B.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增加数目

C.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

D.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增加

答案 D

解析 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A错误;无丝是真核生物的细胞方式,B错误;人的成熟红细胞不能发生细胞,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C错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增加,这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D正确。

20.(2020·辽宁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不变

B.细胞衰老和细胞坏死对个体都是不利的

C.细胞衰老后,细胞核的体积变小

D.细胞衰老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答案 D

解析 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A错误;细胞衰老是人体内发生的正常生命现象,正常的细胞衰老有利于机体更好地实现自我更新。细胞坏死是指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的情况下,由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对个体都是不利的,B错误;细胞衰老后,细胞核的体积增大,C错误;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D正确。

21.在细胞有丝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数目比体细胞各增加一倍,分别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

①间期 ②前期 ③中期 ④后期 ⑤末期

A.①②  B.③④  C.④①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间期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结果DNA增加一倍,染色体数目不变,一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后期着丝粒,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增倍,DNA含量不变,故选D。

22.(2020·辽河高一期末)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很容易产生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称为自由基。自由基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致使细胞衰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攻击细胞膜上的受体分子,可能会影响细胞间信息交流

B.自由基攻击DNA分子时,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

C.若攻击磷脂分子,可能影响葡萄糖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

D.人体细胞若能及时清除自由基,可能延缓细胞衰老

答案 C

解析 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氧化分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C错误。

2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高

B.红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颜色加深

C.个体的衰老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D.幼年个体生长需要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要细胞增殖

答案 C

解析 一般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A错误;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染色质,B错误;个体的衰老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C正确;幼年个体生长需要细胞增殖,成年也需要细胞增殖,D错误。

24.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B.端粒学说认为端粒DNA序列随细胞次数的增加而变短

C.细胞凋亡是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D.在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不断减小

答案 D

解析 在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不断增大,D错误。

25.科学家用专门的染料标记正在发生凋亡的细胞,如图表示处于胚胎发育阶段的小鼠脚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育过程中小鼠脚趾之间的细胞发生了凋亡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C.细胞凋亡是细胞正常代谢活动意外中断引起的细胞死亡

D.小鼠整个生命历程中都会发生细胞凋亡过程

答案 C

解析 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细胞正常代谢活动意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C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6.(8分)图1表示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2中的________图,此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________。

(3)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

(4)观察有丝过程的实验不能选择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为实验材料,因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DNA复制 着丝粒 (2)乙 1∶2∶2 (3)乙、丙 (4)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再

解析 (1)图1中AB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1变为2;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变为1。

(2)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2中的乙图,该细胞处于有丝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两个染色单体。

(3)图1中的BC段表示染色体复制后染色单体还没有分开的时期,图2中乙、丙细胞含有染色单体,处于图1中的BC段。

(4)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再,无法观察到有丝。

27.(6分)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间期,M为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为体细胞一个细胞周期过程中某比例值H(染色体数/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f代表细胞刚好结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进行有丝的_______期,此时期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图B中,若用含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培养此细胞后,处于________期(填图中的字母)的细胞会立刻被抑制,再培养________h,则其余细胞都被抑制在S期。

(3)图A所示的细胞变化发生在图C中的________时期(填字母);图C中e→f时段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比为________。

答案 (1)中 8 (2)S 8 (3)cd 1∶1∶0

解析 (1)图A中的染色体着丝粒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的位置,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进行有丝中期,图中细胞共有4条染色体,染色单体。

(2)图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细胞核DNA的变化情况,DNA的复制发生在S期,所以用含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培养此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会立刻被抑制;当正好进入G2期的细胞全部都达到S期时,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S期,则需要的时间为1+1+6=8(h)。

(3)图C为有丝过程中某比例值H(染色体数/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DNA复制发生在bc段,为有丝间期,着丝粒发生在de段,为有丝后期,图A细胞处于有丝中期,综上分析,发生在cd段。f代表细胞刚好结束,故ef为有丝后期至末期,此时着丝粒,染色单体已经分开,每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故该时段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比为1∶1∶0。

28.(14分)如图甲表示细胞周期中染色体(质)出现的螺旋化和解螺旋的周期性变化,图乙是某生物细胞有丝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图,图丙为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丁为某生物细胞周期各时期图像(未排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这是因为细胞体积越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请用图丁中的字母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d到e的过程发生在图丙的______________段。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目比为________________。

(4)图丁中结构1的名称是________。若丙、丁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则图丙中的2n=________。

(5)图乙与图丁所示细胞有丝在期的区别表现在________期。

(6)在观察有丝实验时,要用________(如醋酸洋红液或甲紫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7)完成一次后,细胞的发育方向主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继续完成如上图所示的过程,另一种是经过________形成某种组织。

答案 (1)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2)C→E→D→A→B→F (3)bc或hi 1∶2∶2 

(4)细胞板 6 (5)前期和末 (6)碱性染料 (7)细胞分化

解析 (1)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分析图丁可知,A表示有丝后期,B、F表示有丝末期,C表示有丝间期,D表示有丝中期,E表示有丝前期,因此C→E→D→A→B→F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3)图甲中d到e的过程发生在前期,所以发生在图丙的bc段或hi段,此时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比为1∶2∶2。

(4)图丁中结构1的名称是细胞板,从图丁可知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所以图丙中的2n=6。

(5)图乙是动物细胞,图丁是植物细胞,动物和植物细胞有丝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前期:动、植物细胞有丝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动、植物细胞有丝末期细胞质一分为二的方式不同。

(6)在观察有丝实验时,要用碱性染料使染色体着色。

(7)细胞后形成的子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或组织。

29.(12分)下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某时期的示意图。在该时期,来自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带有细胞壁前体物质的囊泡,向细胞集中,在赤道板位置彼此融合,形成有膜包围的早期的细胞板。囊泡的膜则在初生细胞板的两侧形成新的细胞膜。两个细胞的细胞膜之间有许多管道连通细胞质,并与信息交流有关。细胞板不断向外延伸最后到达细胞的外周而与原来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连接起来,形成两个子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期是有丝的________期,与动物细胞同时期相比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研究发现形成细胞壁的纤维素主要来源于细胞外,请推测囊泡在子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两个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细胞膜之间留有的许多管道,将发育形成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4)经该时期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核内遗传信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末 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2)囊泡携带的细胞壁前体物质与纤维素形成新细胞壁;囊泡膜参与形成新细胞膜

(3)胞间连丝 (4)相同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DNA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解析 (1)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图示为植物细胞有丝末期,与动物细胞有丝末期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2)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囊泡带有细胞壁前体物质,向细胞集中,在赤道板位置上彼此融合,形成有膜包围的早期的细胞板,而形成细胞壁的纤维素主要来源于细胞外,则推测囊泡在子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两个作用为:囊泡携带的细胞壁前体物质与纤维素形成新细胞壁;囊泡膜参与形成新细胞膜。

(3)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传递信息,因此两个细胞膜之间留有的许多管道,将发育形成的结构是胞间连丝。

(4)有丝过程中,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DNA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此经该时期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核内遗传信息相同。

30.(10分)图甲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图乙表示细胞增殖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若D细胞是胰腺细胞,则与其外分泌蛋白的加工、转运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图中序号)。B、D两类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很大,但具有完全相同的________。

(3)图甲中若D为白细胞吞噬并消灭细菌过程的示意图,此过程中细菌进入白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

(4)图乙所示细胞增殖方式的重要意义是亲代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图乙所示细胞的前一个时期,细胞中的DNA数、着丝粒数、染色单体数分别是________。

(5)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时,高倍镜下视野中细胞数目________(填“变多”“不变”或“变少”)。

答案 (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①②③ 遗传物质 (3)胞吞 (4)染色体复制(或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 8、4、8 (5)变少

解析 (1)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相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细胞分化后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3)白细胞吞噬细菌的方式是胞吞。(4)图乙为后期,其前一个时期即中期,细胞中的DNA数、着丝粒数、染色单体数分别是8、4、8。(5)高倍镜下视野变小,细胞数目变少。

文档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章末检测试卷(第6章)

章末检测试卷(第6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0·北京高一期末)连续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b、c+d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不同生物的c段时间是相同的C.b段主要完成核内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D.d段末期植物细胞高尔基体活动增强答案B解析不同生物的C段时间是不相同的,B错误。2.(2020·辽河高一期末)下列关于有丝的重要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生长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