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 (请将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前的字母填入答题卡内 每题3分,共36分)
1.右侧漫画告诉我们 ( )
①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②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③只要尊重自己就是尊重他人
④尊重他人,才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们同龄人中常有三种现象:一是把身穿名牌当做身份的象征;二是专门要说成绩优秀者的坏话;三是自认为样样比别人差。这些现象归属的心理误区按序( )
A、虚荣、嫉妒和自卑的心理 B、自尊、嫉妒和知足的心理
C、虚荣、自尊和自卑的心理 D、自尊、自傲和知耻的心理
3、马来西亚亚洲战略和领导研究所创始人戴托•迈克尔•约先生在深圳全球脑库论坛上发言。他提出新的合作模式:竞争与合作共行。这个新的合作模式( )
①可以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增强团结 ②会导致合作双赢,竞争俱伤
③合作与竞争只能存在一方 ④可以互惠互利,共享成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近年来,出现了一群被冠名为“捏捏族”的年轻白领,在闲暇时间专门到超市搞恶作剧;把饼干、方便面捏碎,给可乐饮料放放气。指称,此举是为了释放压力、减缓焦虑。“捏捏族”的做法
A、值得借鉴,这是宣泄不良情绪的有效方式 B、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C、是调节和控制情绪的好方法 D、不可取,情绪的宣泄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2011年5月,我国某地区的镇,向当地人民提起公诉,将13名初中孩子的家长告上法庭,理由是他们以“读书无用论”为由,让孩子辍学经商,要求责令家长把孩子送回学校读书。最后作出了对13名家长进行罚款并责令其将孩子送回学校读书的判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3题:
5、“读书无用论”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要表现在( )
①教育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分享时代积累的知识财富
②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
③教育能为人们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④教育能将我国从人口大国变为人才强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对13名家长进行罚款并责令其将孩子送回学校读书,这说明 义务教育具有( )
A、公益性 B、强制性 C、统一性 D、自主性
7、13名学生的家长让孩子辍学经商的行为侵犯了孩子的( )
A、人身自由权 B、知识产权 C、生命健康权 D、受教育权
8、近20年来,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活中,平均每年要产生800多个新词语。如今的中国人民对“依法治国”、“政务公开”、“市场经济”、“证券交易”、“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等词语已经是耳熟能详的,“私家车”、“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原先遥不可臁的“奢侈品”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材料中的“新词语”准确地反映了( )
A、我国的语言文字变化多端,博大精深 B、我国人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逐步推进,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D、我国社会正在向多元化的发展
9、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国的建交国由成立初期的18个增加到现在的171个,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累计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官兵1.27万多人次。这说明
A.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是中国的根本任务
B.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已经消失
C.中国同世界各国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D.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10、在美国大学毕业的彭斯因得知母亲患重型肝炎需要进行干移植手术,他瞒着母亲签字成为肝源供体,并在活体移植手术中切除自己60%的肝脏移植入母亲体内,挽回了母亲的生命。彭斯的行为说明了 ( )
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孝敬父母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 ③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 ④孝敬父母要付出代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突破70亿,快速增长的人口创造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也让非洲各国在粮食安全、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上面临更沉重的压力。此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
A、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B、人口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世界人口的严峻形势 D、人口问题只有非洲国家存在
12、肯德基新广告词“1987年我满怀期待来到中国,从此我与26万员工和你一起成长 ,对我来说不止要让你吃的安心 ,更为健康生活提倡天天运动 ,24年来在700多个城市和乡镇 ,已超过3200家餐厅遍布中国 ,我们的未来在中国! 肯德基感谢中国! ”说明: ( )
①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②中国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③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④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简答题 (16分 )
13. 探究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
如果学校以激励学生为由,对学习、品行较差的学生发放有颜色区别的作业本。
你认为该做法是否可取: (2分)
正确做法是: (2分)
情境二:
最近你的好朋友神情异常,经常对着手机傻笑,无意中你发现他(她)得手机中存有一异性同学照片并命名很亲昵。
这时你会 : (2分)
理由: (2分)
情境三:
在消防疏散演练中,小明在疾走中无意踩到小雨的脚,小明及时道歉,小雨迅速应声回答:“没关系!”,后来两位同学并肩投入到了紧张而有序的演练中去了。
小雨的做法体现怎样的美德: (2分)
传承这种美德的益处: (2分)
14.观看漫画,回答问题。
(1)下图反映的问题是什么?(2分)
(2)为减少或遏制上图所反映的问题,提几条合理化建议。(两条即可)(2分)
三、分析说明题(11分)
15、材料一:2011年11月16日,甘肃正宁县幼儿园校车事故已致20死44伤。2011年12月13日,江苏丰县校车坠河事故已致15人死亡。
材料二:2011年11月:11月27日,出席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他称已责成有关部门在一个月内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抓紧完善校车标准;做好校车工作所需资金由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要明确地方和部门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对发生的恶性事故要依法严肃处理
(1)请简要分析校车事故发生原因有哪些?(5分)
(2)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校车安全问题? (3分)
(3)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应该怎么办?(提出一些建议)(3分)
四.[实践与探究](12分) 16、材料背景:观看视频《被“冷漠”的轧死小悦悦》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25左右。 广东佛山黄岐广佛五金城,两岁女孩小悦悦被两辆车碾压,肇事车辆逃逸,18路人无人相救…
(1)你如何评价新闻中的三类主人翁(肇事逃逸司机、 18路人、捡垃圾的阿婆)的行为?
(2)新闻采访: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金钱?感情?生命?…]
(3)如果你路过此地,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为什么?
2012年中考政治模拟题(一)参
一.单项选择
1、B 2、A 3、D 4、D 5、A 6、B 7、D 8、C 9、D 10、A 11、D 12、B
二. 简答题
13、情境一:(1)不可取,容易伤害学生自尊;侵犯学生人格尊严;(任一方面作答即可,2分) (2)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激励学生,如:惩罚其为他人或集体服务,或做一件好事等(2分)
情境二:(1)劝其删除照片,否则告诉家长或报告老师(2分)
(2)男女同学应正常交往;“早恋”危害大,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导致学业荒废;让父母担忧等(从任一方面作答即可,2分)
情境三:(1)宽容的美德或与人为善的美德。(回答任意一点即可,2分)
(2)利人利己,既尊重了他人,又赢得了友谊,并有益于结交更多的朋友。(2分)
14.(1)食品生产者和商家更改生产日期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或商家的不诚信和市场监管的缺失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2分)
(2)①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商家的不法行为;②加大对企业经营者或商家的职业道德建设,使其做到诚信经营,自觉维护市场秩序;③加大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市民的识别能力;④鼓励群众检举揭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回答两点即可,2分)
3.分析说明题
15.(1)①父母没有尽到对自己的监护责任学校没有尽到对学生的安全保护责任,②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出行保障 ③司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 交警部门执法力度不强,④没有严格执法 ⑤的管理、监督不到位,社会没有营造一个校车优先的社会氛围。(2)①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重要的、最起码的权利,离开了生命健康权,其他权利只能是一句空话。校园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②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的保护就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明天③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为发展成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生命健康权极易受到侵害。④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⑤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严防危险事故发生是保障青少年生命健康权的体现
(3)国家:要制定和完善关于校车安全的法律法规 :要加大对校车的投资和扶持力度 社会:全社会要树立校车优先的交通意识 企业:要加大对校车的生产制造力度,保证校车本身的安全 交通执法部门:要加大对校车的安全检查,加强对校车司机交通安全意识的监督检查、 校车司机:要遵守交通秩序,树立安全行驶的意识学校: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规范校车的使用 家长:要对学生尽到监护的责任。
四.、【实践与探究】
16.(1)肇事逃逸司机:漠视他人的生命、道德败坏,是故意杀人的犯罪行为,应受法律的制裁。 18位路人:见死不救,是不尊重、爱护他人生命的表现,是不道德的行为,应受社会道德的谴责。 捡垃圾的阿婆:及时救助小悦悦,是尊重、爱护他人生命的表现;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奉献社会的高尚行为,值得全社会每一个人学习。
(2)人最宝贵的是生命。①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只有生命存在,才能有可能享有教育、劳动、信息、参与政治生活等多种权利,才有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并在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 ②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一旦失去,就永不再来,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它是无比宝贵的。 ③人的生命不仅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使人们倍感它的可贵。
(3)正确选择:①及时救助:扶她到路旁;②守护她身旁, 喊人救助;③记住肇事车牌及时拨打122报警;④及时拨打120救助。
因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不可重复;我们在珍惜、爱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爱护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奉献社会的高尚行为。
2012年中考政治模拟题(二)参
一.单项选择
1. B 2. B 3.C 4. D 5. B 6. C 7. D 8. A 9. C 10. C 11. A 12.C
二. 简答题
13. (1)儿子的言行是错误的;他认为学习太累,就想放弃学习是意志薄弱的表现,同时他也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自觉的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分)
(2)母亲“好吧,你想怎样就怎样”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她对于孩子的错误想法听之任之,没有尽到家长应有的监护教育职责,是溺爱孩子的表现,同时作为家长也没有认识到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2分)
(3)作为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养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持之以恒,坚持读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2分)
14. (1)爱国,对国家和民族承担责任。(2分 )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努力学习,自觉担当起民族振兴的使命。(答出两个方面即给4分)
(2)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c. 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 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d.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基 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惜发展的政治保证。(或:发展这个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e.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 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f. 维护民族团结,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因为民族团结关系到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上六点,任意答出两个方面即可给4分)
3.分析说明题
15. (1)刘士圣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她关爱社会,帮助他人,抢救伤员,勇于承担责任(如果答勇担过错也应给分)(3分 ) (2)两人的做法能够使他们心安理得,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也能弘扬社会正气,有利于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让我们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4分 ) (3)我们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勇于对自己的行为(如果写过错也要给分)负责,要自觉承担责任,学会反思责任。(4分)
四.实践与探究
16. (1)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事业;
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可以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有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神舟七号、“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杂交水稻促进粮食生产等。
(3)“天宫一号”又,中国航天更出色;“天宫”发射近国庆、中国人民更欢庆等。
2012年中考政治模拟题(三)参
4.单项选择
1. B 2. D 3. D 4. C 5. D 6.D 7. A 8. B 9. A 10. A 11.C 12.C
二. 简答题
13.(1)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扬了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精神;彰显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如:以自我为中心,习惯被别人照顾、不习惯回报别人,不敢于接受挑战,冷漠自私、猜疑,不负责任等。(3)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4.(1)全球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会制约的,我们应该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国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已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形象。(2)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宣传德班大会的精神和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
三.分析说明题
15.(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文化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是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把建设文化强省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响三晋文化品牌。大力扶持我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举办特色文化节,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我省文化旅游业。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等。
四.实践与探究
16. (1)我国正积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我国正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2)要求: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 条件:将以上要求具体化,
1)卓越的心理取向。创新人才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崇高的理想,有积极的追求,并通过努力,让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变成物质财富,让个人价值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
2)优良的团队作风和合作能力。
3)崇高的科学精神。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
4)顽强的拼搏意志。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过程,也是拼搏的过程。创新主体在实施创新之前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即要多考虑创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情况,并且有克服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困难的信心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