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地基振冲加固施工方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24:18
文档

地基振冲加固施工方法

1.工程地质条件1.1地貌与覆盖层厚度拟建场地在地貌上位于古台地上,根据《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附录Q,覆盖层厚度在200m左右。季节性标准冻结深度为1.0m。1.2地形地物概述拟建场地地形平坦,钻孔孔口处地面标高26.-27.30m。本次勘察期间拟建场区现为空地。1.3地层土质概述根据现场钻探与原位测试成果,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所分布的土层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可分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沉积层2大类,按岩性及工程特性进一步划分为7个大层及亚层,现分述
推荐度:
导读1.工程地质条件1.1地貌与覆盖层厚度拟建场地在地貌上位于古台地上,根据《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附录Q,覆盖层厚度在200m左右。季节性标准冻结深度为1.0m。1.2地形地物概述拟建场地地形平坦,钻孔孔口处地面标高26.-27.30m。本次勘察期间拟建场区现为空地。1.3地层土质概述根据现场钻探与原位测试成果,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所分布的土层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可分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沉积层2大类,按岩性及工程特性进一步划分为7个大层及亚层,现分述
1.工程地质条件

1.1地貌与覆盖层厚度

拟建场地在地貌上位于古台地上,根据《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附录Q,覆盖层厚度在200m左右。季节性标准冻结深度为1.0m。

1.2地形地物概述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钻孔孔口处地面标高26.-27.30m。本次勘察期间拟建场区现为空地。

1.3地层土质概述

根据现场钻探与原位测试成果,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所分布的土层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可分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沉积层2大类,按岩性及工程特性进一步划分为7个大层及亚层,现分述如下:

(1)人工堆积层

该层分布于地表,主要为粉质粘土填土层,该层厚度为0.80-1.50m。

(2)第四纪沉积层

粉质粘土层;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层;

粉质粘土层;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层;

粉质粘土层;粘质粉土1层;

粉质粘土层;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最深钻至标高11.m(深15.00m)处,止孔于第7大层。

关于上述土层的分布情况、特征综述和土工试验与原位测试的综合统计结果,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与“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统计表”。

2.方案选择

综合以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设计要求,选择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槽底预留土80-100cm,包括褥垫层30cm(由总包单位或甲方负责完成)。在清除桩间土和保护桩头后铺30cm厚人工级配砂石褥垫层,分层撒水夯实,要求褥垫层夯填密实。另外在开挖时若发现局部有填土,应开挖至老土进行换填处理。                    

2.1加固目的

2.1.1提高地基承载力,满足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180KPa的设计要求。并消除场地土的液化现象。

2.1.2桩位布置:基础范围内采用三角形和矩形布桩方式,桩间距1.30-1.50m。 

2.1.3施工桩长:根据场地的实际高程及抗震设计确定桩长,本工程施工桩长XXXXX。

2.1.4桩径:采用30KW振冲器施工,桩径800mm。

2.1.5加密电流55A,留振时间10s,加密段长30-50cm,造孔水压0.4-0.6MPa,加密水压0.2-0.4MPa。

2.1.6石料控制:采用2-8cm级配优良卵石或碎石,无风化,含泥量小于5%。

2.1.7根据本工程场地地质特征,结合同类于该场地地层情况的工程类比。桩体承载力特征值取小值fpk=400KPa。由于持力层特点,经振冲加固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有所提高取值为fsk=110 KPa,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根据地基处理规范中采用的公式计算:

    由设计提供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180kPa

由规范公式:

  fspk=mfpk+(1-m)fsk

式中: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pk—桩体单位截面积承载力特征值(KPa);

          fsk—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KPa);

          m—面积置换率(m=d2/de2  d—桩的直径,de—

              等效影响圆的直径)。

计算m=0.24   

即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

2.1.8施工技术参数

加固深度加密电流加密段留振时间造孔水压加密水压
7.8m55A30-50cm

10s0.4-0.6MPa0.2-0.4MPa
桩径

mm桩距

m

桩顶标高

m

施工标高

m

基底标高

m

±0.00标高

m

8001.30-1.5025.9326.9326.3328.33
注:基底标高等于找平层顶标高。

    桩顶标高等于槽底标高。

2.1.9一台机组施工用电负荷及水量

用电设备功率(KW)

台数小计(KW)

水量(m3/h)

30kw振冲器

30130
高压水泵3013018-20
泥浆泵7.5、3

210.5
照明122
3.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图

清孔

至设计深度确认

开启高压水泵造孔

桩机定位

控制留振时间

控制加密电流

控制填料量

填料

关高压水泵

控制桩顶标高

下一根桩

控制加密段长度

    ⑴ 造孔:吊车起吊振冲器对准桩位(偏差小于5cm),开启高压水泵(调整压力),供水后启动振冲器,待振冲器运转正常后,吊车徐徐下放振冲器开始造孔。造孔时振冲器应保持悬垂状态,若发现振冲器有偏离桩位应及时调整。当振冲器贯入土中达到设计加固深度时造孔终止。

    ⑵ 清孔:造孔结束后,当孔内泥浆浓稠或孔口窄小时,应进行清孔。清孔即将振冲器提出孔口或需要清孔的位置,再下放振冲器,如此反复1—2次,使孔内泥浆变稀,使孔口扩大,清孔结束。

⑶ 填料加密:清孔后,由铲车向孔内回填石料。根据孔内石料沉降情况提升或下降振冲器,以加速石子沉落到孔底。在振冲器水平振动力作用下,石料不断挤入周围土中并被挤实。随着石料被振密捣实,振冲器的电流升高,当电流增大到设计加密电流值时,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发出信号。此时再将振冲器仍徐徐下降,10秒后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发出信号。吊车司机与孔口指挥应仔细观察振冲器位置,控制段小于等于30--50cm,如此反复,逐段将石料加密至地表。

(4)重复(1)、(2)、(3)完成每一根桩的加固过程。

(5)把泥浆排至甲方指定的存放场地。

4. 成品保护

   当清至槽底时,冬季应用草帘或岩棉被覆盖保护避免桩间土受冻,雨季时应做好覆盖,避免下雨时造成浸槽。

5.质量控制

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
单位数值

1填料粒径设计要求抽样检查
2密实电流(粘性土)

密实电流(砂性土或粉土)

(以上为功率30KW振冲器)

密实电流(其它型振冲器)

A

A

A

50-55

40-50

(1.5-2.5)A0

电流表读数

A0为空振电流

3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

般方法

1填料含泥量%<5抽样检查
2振冲器喷水中心与孔径中心mm≤50

用钢尺量
3成孔中心与设计孔位中心偏差mm≤100

用钢尺量
4桩体直径mm<50

用钢尺量
5孔深mm±200

量导管
6.说明

6.1地基经振冲碎石桩加固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180KPa的设计要求。

6.2建议在基槽开挖时,在接近基底时采用人工开挖,避免对碎石桩桩体的扰动。

6.3应该在基槽开挖后,铺加30cm厚人工级配砂石褥垫层,分层夯实。

6.4建议建筑物应进行沉降的观测。

文档

地基振冲加固施工方法

1.工程地质条件1.1地貌与覆盖层厚度拟建场地在地貌上位于古台地上,根据《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附录Q,覆盖层厚度在200m左右。季节性标准冻结深度为1.0m。1.2地形地物概述拟建场地地形平坦,钻孔孔口处地面标高26.-27.30m。本次勘察期间拟建场区现为空地。1.3地层土质概述根据现场钻探与原位测试成果,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所分布的土层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可分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沉积层2大类,按岩性及工程特性进一步划分为7个大层及亚层,现分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