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集结
知识元
比
知识讲解
知识点:比的意义,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一、比的意义
1.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 15 :10 = 15÷10=(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15 ∶ 10 =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3. 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例:长是宽的几倍.
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 路程÷速度=时间.
二、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1.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2.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3. 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4.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5.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三、比值
1、求比值:用前项除以后项,结果最好是写为分数 .
2、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知识点:比的基本性质
一、比的基本性质: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二、化简比:依据比的基本性质
1.两个整数的比: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两个分数的比: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的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3.两个小数的比:先把小数化成整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例如: 15∶10 = 15÷10 == = 3∶2 最简整数比是3∶2
三、求比值:
用求比值的方法:求比值的过程是通过前项除以后项,求出商.
注意: 最后结果要写成分数、小数或整数的形式.
例如: 15∶10 = 15÷10 == (不能写成3:2)
四、最简整数比:
1.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2.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比中有单位的,化简和求比值时要把单位化相同再化简和求比值,结果没有单位.
知识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一、按比例分配:
1.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1.用分率解:按比例分配通常把总量看作单位一,即转化成分率.要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几份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最后再用总量分别乘几分之几.
例如:有糖水25克,糖和水的比为1:4,糖和水分别有几克?
1+4=5 糖占 用 25×得到糖的数量,水占 用 25× 得到水的数量.
2. 用份数解:要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一份是多少,最后分别求出几份是多少.
例如:有糖水25克,糖和水的比为1:4,糖和水分别有几克?
糖和水的份数一共有1+4=5 一份就是25÷5=5 糖有1份就是5×1 水有4分就是5×4
知识点:部分与部分的比转化为部分与整体的比
部分与部分的比转化为部分与整体的比的方法:先求出所有部分之和,然后再根据比的意义进行比较即可.
例如:甲数:乙数=2:3,求甲数:甲、乙两数之和=( ).应该先求出甲数和乙数之和,2+3=5,然后在进行相比即可.
知识点:化连比问题
三、连比的概念:
三个量以及三个量以上的比的关系,叫做连比.
比如:30:20:10 像这样的比叫做连比,其中30、10、20叫做连比的项.
四、连比的性质:
⑴如果a∶b=m∶n,b∶c=n∶k,
则a∶b∶c=m∶n∶k;
⑵如果k≠0,
则a∶b∶c=ak∶bk∶ck
= ::
利用连比的性质可以求连比,也可以化简连比.
三、比”和“连比”得区别:
1、比和连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意义上看比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或两个数相除).
连比是两个以上数之间的各自所占的份数比,它不是以上两个数连除的关系.
2、比和连比中的“项”也是不同的:
3、从比值上看:比既能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也可以求出比值.如:3:4的比值是,
连比不是连除的意思,不可能求出商,也无法求出比值.
四、连比的化法:
例如:甲和乙的比是3∶4,乙和丙的比是6∶5,甲、乙、丙的连比应该是9∶12∶10.其中项统一过程如下:
知识点:按比例分配问题进阶.
一、按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解题思路:男生比女生多几份:7-5=2
求每一份:20÷2=10(人)因此,男生有10×7=70(人),女生有10×5=50(人)
2、比的第二中应用:转化连比解答按比分配的问题
例如:一个学校篮球队和足球队人数之比为5:4,足球队和排球队之比为3:5.已知篮球队比足球队和排球队总和少34人,求各组人数.
解题思路: 转化连比: 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15:12:20
篮球队比足球对和排球对之和少几份:12+20-15=17
每份人数:34÷17=2(人)
篮球队:2×15=30(人) 2×12=24(人) 2×20=40(人)
3、比的第三种应用:行程问题中的比的应用
例如:客车和货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速度比为3:4,相遇后继续前行,当货车到达A地后,客车距B地还有20千米,求两地的距离.
解题思路:同时出发,速度比等于路程比
分析:相遇时,两车路程之和为A、B两地的距离.把A、B两地距离当坐单位“1”,货车到达A地时,恰好为“1”,客车行驶的占货车的,还有未行驶,因此全程为20÷=80(千米)
4、比的第四种应用:列方程解决比的问题
例如:哥哥和弟弟原有钱之比为7:5,如果哥哥给弟弟520元之后,弟弟和哥哥的钱数之比为4:3,现在哥哥有多少钱?
解题思路:用常规方法解不出,考虑用方程解答
解:设哥哥现在有x元,则弟弟现在有x,哥哥原有(x+520)元,弟弟原有(x-520)元,列方程为: x-520=(x+520)
例题精讲
比
例1.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2,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答案】
等腰直角三角形
例2.
一块铁与锌的合金,铁占合金的,那么铁与锌的质量之比( );合金的质量是锌的质量的( )倍
【答案】
2:7
例3.
公园里柳树和杨树的棵数比是5∶3,柳树和杨树共40棵,柳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
【答案】
柳树:25棵 ;杨树:15棵
例4.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乙数与丙数的比是6:7,甲数与丙数的比是多少?甲数、乙数与丙数三个数的比是多少?
【答案】
9:12:14.
【解析】
题干解析:根据连比的性质,进而求出甲数与丙数的比、甲数、乙数与丙数三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例5.
师徒二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已知师傅与徒弟的工作效率的比是5:7,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少做120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两种方法解答)
【答案】
720个
【解析】
题干解析:(1)由“工效比是5:7,”得出工作量的比也是5:7,把两人的工作量分别看作5份和7份,则相差7﹣5=2份,由此求出一份,进而求出(5+7)份表示的个数就是这批零件的个数.(2)用方程解答,设完成任务时,师傅完成了x个,徒弟完成了120+x个,再把工作量相比就是5:7,列出方程求出师傅完成的个数,再求徒弟完成的个数,然后相加即可.
当堂练习
填空题
练习1.
甲乙两个小朋友做游戏,在一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地上划地盘。甲先划去正方形的,乙再划去去剩下的,然后甲又划去剩下的,乙又划去剩下的……这样两人分别划了3次,正方形地还剩下(____)没有被划去
【答案】
判断题
练习1.'
可以读作五分之三,也可以读作三比五. ( )
'
【答案】
正确
练习2.'
配制一种盐水,在200克水中放了20克盐,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 )
'
【答案】
错误
练习3.'
比值是0.8的比只有一个.( )
'
【答案】
错误
练习4.'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则乙数是甲数的倍. ( )
'
【答案】
正确
练习5.'
判断: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
【答案】
错误
练习6.'
判断: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质数的比.( )
'
【答案】
错误
解答题
练习1.
化简下面各比.
0.5千克:200克 50千米:1000米 400千克:0.8吨
【答案】
5:2 ;50:1 ;1:2
练习2.
化简下面各比
∶ : :
【答案】
15:16 ;8:15 ;1:10
练习3.
化简下面各比
: 0.5米:15厘米
【答案】
3:1 ;10:3 ;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