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二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全册)
一、内容简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课程,其内容广泛,包括生活、研究、饮食、卫生、交通、科学等方面。该课程主要思路是围绕“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等综合性实践活动,以研究性研究为主要形式,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展开。
二、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44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喜欢综合实践活动,爱动脑、爱动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的研究惯较差,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学生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本学科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但是他们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活动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三、教学活动目标:
1、正确处理学生、教师、教材、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始终把学生当作研究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发展。
2、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其获得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自由活动,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3、重视学生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5、使学生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四、教学活动的具体措施:
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备课,收集各种资料,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且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精心确定活动主题,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1、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进行探究性的研究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活动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等,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运用和验证已有的学科知识经验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采用活动和合作活动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沟通合作,学会互相交流,学会与大家分享研究结果。
5、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6、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
教学进度安排:
1、可爱的家庭——第一周
2、人体的皮肤——第二周
3、交通小博士——第三周
4、搞好个人卫生——第四周
5、集中注意力——第五周
6、吃瓜果要讲卫生——第六周
7、猜字谜——第七周
8、维护公共卫生——第八周
9、动物世界——第九周
10、流鼻血时怎么办——第十周
11、奇妙的指针——第十一周
12、食用冷饮要适当——第十二周
13、十二生肖——第十三周
14、夏天要睡午觉——第十四周
15、气压千斤顶——第十五周
可爱的家庭
活动目标:
1、了解家庭的含义,学会感受家庭的可爱与温暖。
2、培养学生与家人、朋友之间真诚的情感。
活动重点:
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家庭的重要性和温馨,让学生了解家庭的组成和功能,感悟家庭的温暖和爱。鼓励学生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建立亲密的关系。通过家庭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家庭的乐趣和温馨,增强家庭意识。
了解皮肤的主要功能和保持皮肤清洁对健康的意义。
2、多媒体展示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并讲解保持皮肤清洁的重要性。
三、实践操作。
1、学生自己动手洗脸,老师现场演示正确的洗脸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2、学生自己动手涂抹防晒霜,老师现场演示正确的涂抹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四、反馈总结。
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洗脸和涂抹防晒霜的体验,提醒他们坚持保持皮肤清洁的惯。
2、老师总结本课内容,再次强调保持皮肤清洁对健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这种惯带回家,让家人一起做到。
板书设计:
保持皮肤清洁,健康第一。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活动重点:
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
活动难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活动辅助:
多媒体、挂图
活动设计:
一、启发谈话,引出本课内容。
同样是一道菜,为什么有些人吃了没事,有些人却会生病呢?”
二、探究新知。
1、多媒体展示食品安全知识,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讲解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如何避免。
三、实践操作。
1、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健康小食品,老师现场演示正确的制作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2、学生自己动手检测食品安全,老师现场演示正确的检测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四、反馈总结。
1、让学生分享自己制作小食品和检测食品的体验,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食品安全。
2、老师总结本课内容,再次强调食品安全对健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惯和生活方式。
板书设计:
食品安全,健康第一。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它有多种功能。首先,皮肤保护身体,抵抗外界有害因素和微生物的侵入。此外,皮肤还能调节体温,感受外界的温度和压力,分泌油脂滋润皮肤和毛发,排泄和吸收物质,以及再生和修复伤口。为了保持皮肤健康,我们需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清洁,注意防晒、防烫伤和擦伤等。
滥用化妆品不利于皮肤健康。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如过敏、刺激和炎症等。因此,我们应该谨慎使用化妆品,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并注意清洁卸妆。
交通安全是我们生活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遵守交通规则和标志可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防止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和麻烦。在行走和骑车时,我们要注意交通信号灯、斑马线、人行道等标志和设施,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天气和路况等因素,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舒适性好的材料,同时要勤换洗。冬天则要选择保暖性好的材料,并注意保持干燥,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四、结合实例,教育学生懂得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1、投影:小明因为不爱洗头,头发长时间未洗,导致头发发炎,掉发严重。
小结:洗头是保持头发健康的重要措施,不洗头会导致头发发炎、掉发等问题。
2、投影:小红因为不勤洗澡,导致皮肤出现湿疹、痘痘等问题。
小结:勤洗澡可以清除汗渍和油垢,保持皮肤干净卫生,避免皮肤病的发生。
3、投影:小华因为不换衣服,导致出现皮肤过敏、感冒等问题。
小结:勤换衣服可以保持身体的干净和卫生,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总之,遵守交通规则和保持个人卫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个人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仪表,而且能促进身体健康的成长。在冬天,我们应该选择棉、毛织物做成的内衣,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而在夏天,我们应该每天或每隔1~2天就要换洗一次内衣,以保持通透性,有利于散热。此外,外衣也要经常换洗,保持干净卫生。
定期理发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和毛囊的新陈代谢,预防头皮疾病。男同学应该每隔3周理发一次,而女同学则应该每隔一月修剪一次,避免头发过长或烫发。
注意力训练对我们的研究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好处,它可以让我们的右脑发挥得更好,效率更高。在注意力训练的游戏中,我们可以数数字、写数字,或者进行传话比赛。通过这些游戏,我们可以研究注意力训练的方法,并养成集中注意力的惯。
活动目标:
1、教育学生正确的吃瓜果卫生知识。
2、提醒学生不要忽视吃瓜果的卫生问题。
活动重点:
生吃瓜果必须要洗干净。
活动难点:
生吃瓜果必须要洗干净。
活动辅助:
多媒体
活动设计:
一、引入话题。
老师问学生:“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吃水果前会洗手和洗瓜果吗?”
二、探究知识。
1、为什么吃瓜果有益健康?
瓜果富含营养,口感甜美,有助于消化,深受人们喜爱。
2、为什么生吃瓜果要洗干净?
瓜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粪便和农药,这些物质会污染瓜果,如果不洗干净,会导致细菌、虫卵和残留农药等问题,从而引起肠道传染病和其他疾病。
3、吃不干净的瓜果有什么危害?
吃不干净的瓜果会导致肠道传染病和其他疾病,例如肠炎、痢疾、肝炎和蛔虫病等。
4、如何正确地吃瓜果?
在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手和瓜果,能够削皮的瓜果要削皮,不能削皮的要用热水烫一下。此外,不要在饭前当零食吃水果,也不要过量食用,以免影响正常进食。
5、老师总结。
正确的吃瓜果方式非常重要,要注意洗净手和瓜果,避免吃不干净的瓜果,从而保障健康。
三、拓展知识。
老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瓜果的营养价值和适宜吃的时间,例如西瓜、黄瓜解暑,香蕉和梨有助于消化等。
四、巩固练。
老师提问:“吃瓜果时要注意什么?你们在吃瓜果前会做些什么?”学生回答问题并巩固所学知识。
⑵不乱扔垃圾。⑶不在公共场所大小便。⑷不在公共设施上涂抹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四不”。同时,我们还要养成自觉清洁、整理、消毒的好惯。
四、维护公共卫生的方法。
⑴扔垃圾要分类。⑵随手关好水龙头。⑶不要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⑷使用公共厕所时,要注意卫生,使用后要冲洗干净。
五、维护公共卫生的小贴士。
⑴吃瓜果要洗净,削皮,不可多吃。⑵使用公共设施时,要注意卫生,不要在上面乱涂乱画。⑶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小便。⑷不要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
六、总结与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的关系,并养成了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好惯。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维护公共卫生的行列中来。
痰和鼻涕中含有细菌和病毒等致病物质,若随意吐在地上或抹在墙上,不仅不卫生也不雅观。当水分蒸发后,痰中的细菌和病毒等会随着尘土飘浮在空气中,危害他人健康。因此,我们应该养成随手携带纸巾或手帕,并将其丢入垃圾箱的好惯。
果皮和纸屑是生活中的垃圾,若随意丢弃会招来苍蝇、老鼠等害虫,给人类传播许多疾病,如肠炎等。因此,我们应该将果皮和纸屑扔进垃圾箱内,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在墙壁、桌凳等公共场所上乱刻乱画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这不仅损坏了优美的环境,也破坏了公物。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护公物和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品行。
随地大小便是一种不卫生、不文明的行为,会污染生活环境。粪便不仅又臭又脏,而且含有很多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若带到食物上会传播疾病。粪便干了以后,一部分被雨水冲到江河塘堰,污染水源。因此,我们应该养成随手找厕所的好惯。
在动物世界中,有些动物对人类有益,如蜜蜂可以为花儿传粉,为人类酿蜜。我们应该养成自觉保护动物的良好意识,保护那些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向同桌介绍它。也可以夸一夸那些对人类有益的动物,研究关于动物世界的知识。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保护动物的知识,为动物朋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通过用玻璃杯摩擦手帕或钢针,然后用魔棒吸引它们,让学生感受到静电的存在和相吸现象。
2、静电排斥实验。用魔棒摩擦两个相同的球体,然后将它们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排斥现象。
3、静电放电实验。用魔棒摩擦头发或毛衣,然后将魔棒靠近金属片,让学生观察静电放电现象。
三、讨论总结。
1、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静电现象。
2、讨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静电的利用和防止方法。
板书设计:
静电实验
相吸、排斥、放电
利用和防止
奇妙的指针
1、探索静电现象
我们今天要探索静电现象,首先想办法用玻璃棒吸纸屑,发现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能吸起纸屑。这就是静电现象,是由物体之间的摩擦产生的。让幼儿再次尝试,感受成功的喜悦。接着向幼儿介绍玻璃棒吸起碎纸屑的原理。
2、认识静电
我们来认识一下静电。静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无处不在。它可以从一粒灰尘在空中飘荡到震天动地的电闪雷鸣,都有它的作用。平时我们不容易注意到静电,但当两个物体摩擦时,静电就会产生。除了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能吸起纸屑,还有小朋友梳头时头发跟着梳子飘起来、晚上脱毛衣时听到“滋拉滋拉”的声音,关了灯还能看到亮光,都是静电的表现。静电最喜欢干燥的环境,在空气干燥的冬天,有时小朋友的手和别人猛的一碰,会感到被电了一下。
3、奇妙的指针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叫做奇妙的指针。学生分组操作,并做操作记录。学生讲述操作过程。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材料摩擦以后都能产生静电现象,奇妙的指针就是静电现象。
4、讨论静电现象
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静电现象。同时了解静电的利用与防止。
5、介绍放电现象
放电现象也是静电的表现,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放电现象。
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神奇的静电,知道了静电是怎么产生的,哪些东西容易产生静电,还懂得了有关静电的许多知识。大自然里蕴藏着无穷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板书设计:
静电现象
放电现象
奇妙的指针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适当食用冷饮对健康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正确地吃冷饮。
2、让学生懂得适量食用冷饮利于健康。
活动重点:
吃冷饮不适当对健康的影响。
活动难点:
吃冷饮不适当对健康的影响。
活动辅助:
多媒体
活动设计:
一、引入课题
夏天到了,天气非常炎热,人们常常吃不下饭。当同学们口干舌燥,酷暑逼人时吃点冰棍、雪糕或其他冷饮,会感到凉爽可口,清暑解渴,所以适当吃冷饮对身体并无坏处,但必须适量。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食用冷饮要适当”。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什么季节最喜欢吃冷饮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夏季,因为非常热、口渴,吃了冷饮感觉凉快,可起到降温的作用。
2、教师小结
天气炎热时,口里的唾液和胃的消化液分泌会减少,胃酸浓度降低,胃肠蠕动减弱,所以容易得消化不良或其他胃肠病,适当吃些冷饮既能清暑解渴,又能兴奋胃肠功能,对身体有益。但是过量食用冷饮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如引起腹泻、喉咙疼痛等。因此,食用冷饮要适当,不能过量。
三、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食用冷饮要适当的知识,了解了适量食用冷饮对健康的重要性。我们要养成适量食用冷饮的好惯,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板书设计:
食用冷饮要适当
注:本文中的修改仅为语言表达上的修改,不涉及内容的改动。
3、为什么不能在饭前或饭后大量食用冷饮?
在饭前半小时或饭后半小时食用大量冷饮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同时,冷刺激也会影响胃的正常功能,导致胃肠活动蠕动增强、功能紊乱,引起腹痛、腹泻、呕吐、肠炎等腹部疾病。因此,食用冷饮要适时适量。
6、食用冷饮时需要注意什么?
在食用冷饮时,应该注意卫生,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食品,同时避免在马路上被灰尘污染。不应该随地抛扔包装纸,影响环境卫生。
9、冷刺激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太冷的刺激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皮肤受到冷刺激后会起鸡皮疙瘩,血液流通不畅会长冻疮,手、足和全身受凉后会得感冒。经常食用冷饮对咽喉部刺激也很大,对儿童来说尤其不利。因为儿童的咽喉比较娇嫩,血管丰富,如果经常刺激,会使血流量减少,引起局部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咽喉炎、感冒等疾病。因此,过量食用冷饮对健康有害,应该适量食用。
活动设计:
一、激趣引入。
老师出示剪纸画,让学生说出画中的动物名称,引导学生进入活动状态。
二、实践探索。
1、介绍十二生肖的由来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一个属相,并知道自己和父母的属相。
2、让学生用声音或动作表演自己和父母的属相,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记忆。
3、通过故事《十二生肖》介绍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和传说,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循环规律。
4、通过挂图让学生了解今年是什么年,以及接下来几年的属相顺序,巩固学生对十二生肖排列顺序的记忆。
通过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基本知识和循环规律,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记忆能力。
现在小动物已经躲起来了,你们想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吗?老师会展示一个转盘,让学生猜哪只动物挨着哪只动物,以此来复和巩固生肖知识。
老师想问问班上哪个同学最聪明,有一个出生于鼠年的小姑娘,她和她的妈妈都是属于老鼠的,那么她和她的妈妈一样大吗?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十二生肖是十二年循环一次的。
实践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制作生肖小艺术品,并为它编写一个小故事,第二部分是模仿生肖,看谁的表演最像。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夏天午睡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养成午睡的好惯。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新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午睡可以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同时,教师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夏天午睡对身体健康很重要,因为中午气温比较高,人体需要散热,皮肤血管大量扩张,流进皮肤血管的血液增多,大脑得到的血流量就减少了,脑细胞得到的氧也就减少,更容易产生疲劳。此外,夏季白天长,夜间短,人们睡眠时间比冬天少1-2小时,因此需要有一定的午睡时间来补充。最后,教师还可以提醒学生午睡时需要注意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其他人。
睡午觉时,应该采取卧姿,不宜坐着。坐在椅子上,将头部伏在桌子上睡午觉,不仅不能消除疲劳,还会引起头昏、眼花、损害视力,全身无力,面色苍白。这是因为伏案睡觉时,心跳次数减慢,全身血液循环量减少,头部血液循环更少,引起脑部与眼部缺血缺氧而出现的症状。因此,午睡一定要躺着按右侧卧位睡姿来睡眠。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生利用午睡时间打球、游泳、嬉闹,下午上课时就会打瞌睡,这种惯不好。
在课堂总结中,板书设计了关于午睡的注意事项,包括睡觉的姿势和时间。同时,活动目标是让学生简单了解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气压千斤顶,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活动设计分为说一说、做一做、比一比和想一想四个部分。在做一做环节中,学生需要制作气压千斤顶,并讨论如何制作更好的千斤顶。在比一比环节中,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的气压千斤顶抬起的书最多。在想一想环节中,学生需要思考是什么力量把书抬起来的,并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
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学生可以研究到睡觉的正确姿势和时间,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制作气压千斤顶培养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工作。通过综合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我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这里,我想总结一下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感受。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研究。在设计课程时,我没有将课想得很复杂。相反,我创设了一种全新的,具有吸引力的研究情境,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现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研究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空间里,让学生尽情地观赏、分析、了解一切,这些原本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可体现学生研究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些研究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喜而欣慰。他们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高超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来,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给学生搭建主动研究的舞台也是非常重要的。本学期,我将综合实践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交流阶段。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我每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活动。在准备阶段,学生在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进行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由我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我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我们鼓励学生亲身参与,让他们动手实践和体验。由于学生的能力和安全问题的考虑,我们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向他们介绍必要的专题知识和方法,并观察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发现学生的特点,给予适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组织小组,选择研究主题和内容,并确定研究目标。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研究活动和过程进行严格的。在综合实践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研究方式、组成研究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和构思活动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