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詹姆斯把自我分为__。
A.主体我和客体我
B.自我和超我
C.本我和自我
D.本我和超我
2、测量的三要素不包括( )
A:参照点
B:量具
C:测量时间
D:统一的单位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特殊性是指__
A.顺序性和发展性
B.社会实践性和阶段性
C.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
D.不平衡性和均衡性
4、从活动的性质上来说,课外活动具有
A.自愿性选择
B.伸缩多面性
C.灵活性多样性
D.性自主性
5、有位历史老师教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自由联想策略
6、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7、下列选项中,关于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一词含有学习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B:课程与教材、学科的含义相同
C:课程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
D:狭义的课程概念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
8、1877年(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9、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对整个教师体系中的一切具体规范和范畴都具有约束力,是评价教师道德行为的最高道德准则。这反映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哪个作用?( )
A:指导作用
B:统帅作用
C:裁决作用
D:约束作用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11、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
A:愉快教学法
B:尝试教学法
C:情境教学法
D:成功教学法
12、学校( )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A:可以
B:不得
C:特别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13、通过激发和利用教师与儿童之间或儿童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积极情感,以促进儿童产生积极行为的管理方法称为( )
A:规则引导法
B:情感沟通法
C:互动指导法
D:目标指引法
14、现代查阅文献资料的最快捷的方法是
A:图书
B:网络检索
C:索引目录
D:报纸
15、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__。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16、”青少年儿童是社会未来,人类的希望,有着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这是__
A.《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核心精神
C. 《义务教育法》的核心精神
D.《未成年人保》的核心精神
17、衡量一个班级是否是集体,关键是要看__
A.班委会是否建立起来
B.是否有良好的班级文化
C.是否有良好的学风
D.是否有经常性的班级活动
18、治疗弱视的最佳期是。
A:1~2岁
B:3~5岁
C:5~7岁
D:7~10岁
19、人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这说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__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0、德育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 )
A:人的社会化
B:从他律到自律
C:集体主义教育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E: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
21、幼儿教学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学习多少知识,而是在学习浅显生活常识的过程中促进幼儿智力、情趣、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体现了幼儿教学活动的( )原则的含义。
A:促进幼儿发展
B:教育性
C:直观性
D:活动性
22、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__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24、楚辞的代表作家除了屈原还有____
A:司马相如
B:婵娟
C:宋玉
D:李斯
25、下列教学媒体中,不能由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进度的媒体是 ( )
A:计算机
B:教科书
C:录音机
D:直播教学节目的电视系统
26、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投资活动,这是__。
A.教育资本理论的观点
B.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
C.市场资本理论的观点
D.经济资本理论的观点
27、以下诗句没有体现中秋节的意象的是。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28、到某地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
A:模象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实物直观
29、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是思维( )的表现。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30、孔子提出的“力行而近乎仁”这一观点,体现了下列哪一条德育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E:重视个别差异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
A:《教学与发展》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育论点》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归根结底,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
3、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__。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4、按照教育法规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 )
A:义务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
C:任意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D:义务性规范和权利性规范
5、”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 ( )
A:自动教学机器
B:程序教学机器
C:电视、电影
D:计算机辅助教学
6、下列哪种教学组织形式主张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____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制
D:班级授课制
7、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学业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儿童的遗传素质
B:儿童的早期经验
C:学校的教育方式
D:家长的文化素养
8、下列哪些教育家对分科课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__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E.赞可夫
9、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A:七:八
B:七;九
C:六:七
D:六;八
10、丹尼斯根据策略的不同适用范围,将策略分为以下那几个层次?。
A:基本策略
B:支持策略
C:通用策略
D:宏观策略
E:微观策略
11、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是。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智力
12、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有__。
A.思维
B.思维的可逆性
C.去自我中心
D.命题思维
E.具体逻辑推理
13、中国新民主主义开端的标志是__
A.辛亥
B.维新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4、炎热的夏天。蜻蜓经常贴着水面飞行,尾部不时触到水里,溅起朵朵水花,这就是“蜻蜒点水”,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A:蜻蜓为了降温
B:蜻蜓在戏水玩耍
C:蜻蜓在水中产卵
D:蜻蜒在水中找食物
15、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总目标,对学习时间做出总安排,并列出学习日程安排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2009年湖南)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16、讲授法的缺点在于__
A.不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D.不利于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
17、在青少年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__。
A.10、11~11、12岁
B.11、12~14、15岁
C.13、14~15、16岁
D.7、8~9、10岁
18、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19、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卡普杰列夫
B:桑代克
C:乌申斯基
D:维果斯基
20、《飞鸟集》的作者是。
A:列夫·托尔斯泰
B:泰戈尔
C:徐志摩
D:雪莱
20、《飞鸟集》的作者是。
A:列夫·托尔斯泰
B:泰戈尔
C:徐志摩
D:雪莱
21、教师要胜任教学工作有一个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这个要求指的是____
A: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
B: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C: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素养
D:教师的人格修养
22、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有__
A.社会助长作用
B.社会阻抑作用
C.从众
D.服从
E.去个性化
23、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哪一位著名教育家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____
A:皮亚杰
B:杜威
C:班杜拉
D:马卡连柯
24、观察法的记录方式不包括____
A: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负强化的性质与惩罚相同
B:奖与惩两种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
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予式惩罚,多使用剥夺式惩罚
D: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
25、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____
A:未来性
B:滞后性
C:连续性
D:广延性
26、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有__。
A.主观法
B.客观法
C.实验法
D.经验法
E.活动分析法
27、在班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
A:深入了解学生
B:建设学生干伍
C:组织和培养集体
D:形成正确的集体
28、不同社会中教师职业道德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A:不同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B: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C:不同社会的社会价值标准
D:不同社会教师的社会地位
29、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旗帜的是( )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华生
30、小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 )
A:熟练掌握劳动技术
B:初步学会生活自理
C: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
D: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