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历史综合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20:45
文档

历史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1分,共3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白虎通》:“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材料所反映的是A.我国古代居民的定居生活B.我国古代居民的农耕生活C.我国古代居民开始发展畜牧业D.我国古代居民开始制造工具2.每年清明祭祀黄帝陵,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此陵要祭奠的历史人物是ABCD3.下列我国古代历史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夏桀王②周武王③齐桓公④商鞅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4.《宋
推荐度:
导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1分,共3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白虎通》:“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材料所反映的是A.我国古代居民的定居生活B.我国古代居民的农耕生活C.我国古代居民开始发展畜牧业D.我国古代居民开始制造工具2.每年清明祭祀黄帝陵,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此陵要祭奠的历史人物是ABCD3.下列我国古代历史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夏桀王②周武王③齐桓公④商鞅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4.《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1分,共3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白虎通》:“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材料所反映的是

A.我国古代居民的定居生活            B.我国古代居民的农耕生活

C.我国古代居民开始发展畜牧业        D.我国古代居民开始制造工具

2.每年清明祭祀黄帝陵,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此陵要祭奠的历史人物是

A                B                 C                  D

3.下列我国古代历史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夏桀王        ②周武王        ③齐桓公        ④商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4.《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不能表明的是

A.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B.江南地区人民非常勤劳

C.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手工业相当发达      D.南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江南地区

5.唐太宗常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列做法与这一主张最为相符的是

A.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B.唐太宗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C.唐太宗派玄奘到天竺取经,带回大量佛经

D.唐太宗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6.下列艺术作品反映了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有

①王羲之的《兰亭序》        ②云冈石窟        ③龙门石窟        ④敦煌莫高窟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④

7.下列历史现象不能反映宋代商业繁荣的是

A.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B.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临安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D.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进行管理

8.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黄宗羲认为明朝治理不好的理由是

A.废除行中省,设立直属的三司    B.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

C.设立锦衣卫,加强对臣民的监视        D.采用八股取士,加强对思想的控制

9.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三十万中民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10.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你认为李鸿章说这段话的时间应该是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1.与右图相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党诞生

B.中国党制定民主纲领

C.中国党开始武装反抗

D.中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建立

12.他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他提出“实业

 救国”的口号,并创办一系列企业;他还办

了医院、学校等文化教育机构,他是?

A.荣宗敬            B.詹天佑

C.侯德榜            D.张謇

13.陈毅同志在一首诗中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与该诗相关的重大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4.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A.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C.实现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D.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下列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相似之处是

A.都是要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都是为了贯彻“”方针

C.都建立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        D.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6.右图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开放了深圳等经济特区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减免了农业税

17.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所要解决的对象不包括

A.        B.澳门            C.            D.

18.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9.新时期的农民说,生活改善靠“两平”。送来好的是,送来好种子的是

A.蒋道平        B.袁隆平            C.吴阶平            D.郎平

20.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统治时期,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十将员会

C.公民大会                         D.国会

21.关于世界三大宗教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创立于公元前                    B.都主张统治者拥有

C.都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D.都产生于今天的亚洲地区

22.诗人但丁的作品《神曲》的主要价值不包括

A.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            B.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C.揭开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序幕            D.彻底抛弃了宗教信仰

23.下列关于哥伦布的航海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他到达了亚洲的印度                B.他完成了环球航行

C.他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        D.他一直在向东航行

24.请把下列历史史实按时间先后进行正确的排序

①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        ②美国会议发表《宣言》

③法国拿破仑颁布《法典》            ④中国在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③④①②

25.关于右图的分析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是英国人发明的

②它为人类提供了更加方便、更加有效的动力

③它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④它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26.《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因为

A.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

B.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客观规律

C.它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D.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

27.第二次工业与第一次工业的不同之处有

①电力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        ②家用电器产品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③石油成为重要工业原料                ④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28.大规模战争往往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

C.四次中东战争反映了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D.科索沃战争使美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核心力量

29.“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美国总统罗斯福正是以这种无所畏惧的勇气,采取各种措施,克服了一场给美国社会带来深重灾难的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克服危机的“措施”是

A.领导战争                        B.领导南北战争

C.实施“新政”                        D.推行“冷战”

30.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盟军的2390架运输机和846架滑翔机,载着3个伞兵空降师在某地成功登陆。此后,德国陷入了苏联和美英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之中。这一登陆地点是

A.诺曼底            B.柏林            C.凡尔登            D.斯大林格勒

31.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诸多因素”不包括

A.利用科技的最新成果            B.日本特别重视教育事业

C.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D.日本已经成为了政治大国

32.现在,很多欧洲人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下列能够反映这一观念转变的标志是

A                   B                          C                    D

33.某同学围绕改革的主题整理了一组复习笔记,其中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大化改新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的社会性质

B.的1861年改革使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赫鲁晓夫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解体之间有直接的联系

34.二战后初期,罗伯特·奥本海默曾说:“我们或可以预料一下这样的情形,两个大国都可以毁灭对方的文明和生机,虽然自身也处于危境。”这里的“两个大国”指的是

A.英国和德国        B.美国和苏联

C.德国和日本        D.英国和法国

35.右图反映了

A.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B.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意大利的经济生产总值超过德国

D.欧洲各国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36题9分,第37 题8分,共17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以民族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中国党《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当时的中国政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对材料一事件的态度。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说明它与材料一事件的内在联系。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处理方式及其影响。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张是谁提出的?在我国古代社会有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提出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当时的政治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伏尔泰的什么思想主张?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他的思想主张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社会进步产生的积极影响。

三、问答题:本题8分。

38.回答下列关于苏俄(苏联)和中国经济建设的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的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以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主要解决了什么基本问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如何?

(3)指出中苏两国的经济调整在内容上的共同之处。

文档

历史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1分,共3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白虎通》:“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材料所反映的是A.我国古代居民的定居生活B.我国古代居民的农耕生活C.我国古代居民开始发展畜牧业D.我国古代居民开始制造工具2.每年清明祭祀黄帝陵,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此陵要祭奠的历史人物是ABCD3.下列我国古代历史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夏桀王②周武王③齐桓公④商鞅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4.《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