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以太网帧格式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23:57
文档

以太网帧格式分析

历史上以太网帧格式有五种:1.EthernetV1:这是最原始的一种格式,是由XeroxPARC提出的3MbpsCSMA/CD以太网标准的封装格式,后来在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标准化形成EthernetV1标准.2.EthernetV2(ARPA):由DEC,Intel和Xerox在1982年公布其标准,主要更改了EthernetV1的电气特性和物理接口,在帧格式上并无变化;EthernetV2出现后迅速取代EthernetV1成为以太网事实标准;EthernetV2帧头结
推荐度:
导读历史上以太网帧格式有五种:1.EthernetV1:这是最原始的一种格式,是由XeroxPARC提出的3MbpsCSMA/CD以太网标准的封装格式,后来在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标准化形成EthernetV1标准.2.EthernetV2(ARPA):由DEC,Intel和Xerox在1982年公布其标准,主要更改了EthernetV1的电气特性和物理接口,在帧格式上并无变化;EthernetV2出现后迅速取代EthernetV1成为以太网事实标准;EthernetV2帧头结
历史上以太网帧格式有五种:

 

1.Ethernet V1:这是最原始的一种格式,是由Xerox PARC提出的3Mbps CSMA/CD以太网标准的封装格式,后来在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标准化形成Ethernet V1标准.

 

2.Ethernet V2(ARPA):由DEC,Intel和Xerox在1982年公布其标准,主要更改了Ethernet V1的电气特性和物理接口,在帧格式上并无变化;Ethernet V2出现后迅速取代Ethernet V1成为以太网事实标准;Ethernet V2帧头结构为6bytes的源地址+6bytes的目标地址+2Bytes的协议类型字段+数据。

 

3.RAW 802.3:这是1983年Novell发布其划时代的Netware/86网络套件时采用的私有以太网帧格式,该格式以当时尚未正式发布的802.3标准为基础;但是当两年以后IEEE正式发布802.3标准时情况发生了变化—IEEE在802.3帧头中又加入了802.2 LLC(Logical Link Control)头,这使得Novell的RAW 802.3格式跟正式的IEEE 802.3标准互不兼容.

 

4.802.3/802.2 LLC:这是IEEE 正式的802.3标准,它由Ethernet V2发展而来。它将Ethernet V2帧头的协议类型字段替换为帧长度字段(取值为0000-05dc;十进制的1500);并加入802.2 LLC头用以标志上层协议,LLC头中包含DSAP,SSAP以及Crontrol字段.

 

5.802.3/802.2 SNAP:这是IEEE为保证在802.2 LLC上支持更多的上层协议同时更好的支持IP协议而发布的标准,与802.3/802.2 LLC一样802.3/802.2 SNAP也带有LLC头,但是扩展了LLC属性,新添加了一个2Bytes的协议类型域(同时将SAP的值置为AA),从而使其可以标识更多的上层协议类型;另外添加了一个3Bytes的OUI字段用于代表不同的组织,RFC 1042定义了IP报文在802.2网络中的封装方法和ARP协议在802.2 SANP中的实现.

 目前,有四种不同格式的以太网帧在使用,它们分别是:

  ●Ethernet II即DIX 2.0:Xerox与DEC、Intel在1982年制定的以太网标准帧格式。Cisco名称为:ARPA。

  ●Ethernet 802.3 raw:Novell在1983年公布的专用以太网标准帧格式。Cisco名称为:Novell-Ether。

  ●Ethernet 802.3 SAP:IEEE在1985年公布的Ethernet 802.3的SAP版本以太网帧格式。Cisco名称为:SAP。

  ●Ethernet 802.3 SNAP:IEEE在1985年公布的Ethernet 802.3的SNAP版本以太网帧格式。Cisco名称为:SNAP。

  在每种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开始处都有比特(8字节)的前导字符,如图3所示。其中,前7个字节称为前同步码(Preamble),内容是16进制数 0xAA,最后1字节为帧起始标志符0xAB,它标识着以太网帧的开始。前导字符的作用是使接收节点进行同步并做好接收数据帧的准备。

  

图3  以太网帧前导字符

除此之外,不同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各字段定义都不相同,彼此也不兼容。

   Ethernet II帧格式

  如图4所示,是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格式。

  

图4  Ethernet II帧格式

  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为字节(6+6+2+46+4),最大长度为1518字节(6+6

+2+1500+4)。其中前12字节分别标识出发送数据帧的源节点MAC地址和接收数据帧的目标节点MAC地

址。  

  接下来的2个字节标识出以太网帧所携带的上层数据类型,如16进制数0x0800代表IP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809B代表AppleTalk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8138代表Novell类型协议数据等。

  在不定长的数据字段后是4个字节的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FCS),采用32位CRC循环冗余校验对从"目标MAC地址"字段到"数据"字段的数据进行校验。

  

   Ethernet 802.3 raw帧格式

  如图5所示,是Ethernet 802.3 raw类型以太网帧格式。

   

  

图5  Ethernet 802.3 raw帧格式  

  在Ethernet 802.3 raw类型以太网帧中,原来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中的类型字段被"总长度"

字段所取代,它指明其后数据域的长度,其取值范围为:46-1500。

  接下来的2个字节是固定不变的16进制数0xFFFF,它标识此帧为Novell以太类型数据帧。

 

   Ethernet 802.3 SAP帧格式

  如图6所示,是Ethernet 802. 3 SAP类型以太网帧格式。

  

图6  Ethernet 802. 3 SAP帧格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Ethernet 802.3 SAP帧中,将原Ethernet 802.3 raw帧中2个字节的0xFFFF变为各1个字节的DSAP和SSAP,同时增加了1个字节的"控制"字段,构成了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的首 部。LLC提供了无连接(LLC类型1)和面向连接(LLC类型2)的网络服务。LLC1是应用于以太网中,而LLC2应用在IBM SNA网络环境中。

  

  新增的802.2 LLC首部包括两个服务访问点:源服务访问点(SSAP)和目标服务访问点(DSAP)。它们用于标识以太网帧所携带的上层数据类型,如16进制数 0x06代表IP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E0代表Novell类型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F0代表IBM NetBIOS类型协议数据等。

  

  至于1个字节的"控制"字段,则基本不使用(一般被设为0x03,指明采用无连接服务的802.2无编号数据格式)。

   Ethernet 802.3 SNAP帧格式

  

  如图7所示,是Ethernet 802. 3 SNAP类型以太网帧格式。

   

图7  Ethernet 802. 3 SNAP帧格式

Ethernet 802. 3 SNAP类型以太网帧格式和Ethernet 802. 3 SAP类型以太网帧格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2个字节的DSAP和SSAP字段内容被固定下来,其值为16进制数0xAA。

  ●1个字节的"控制"字段内容被固定下来,其值为16进制数0x03。

  ●增加了SNAP字段,由下面两项组成:

  ◆新增了3个字节的组织唯一标识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OUI ID)字段,其值通常等于MAC地址的前3字节,即网络适配器厂商代码。

  ◆2个字节的"类型"字段用来标识以太网帧所携带的上层数据类型。

802.3 MAC帧的结构:

1)前导码:7个字节(10101010),用于收发双方的时钟同步。

2)帧起始定界符:1个字节(10101011),标志帧的开始。

3)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可为2或6个字节,但10Mbps的基带系统只用6字节地址。目的地址可分为:单地址:最高比特位为“0”,用于单播(unicast)。组地址:最高比特位为“1”,用于组播(multicast)。广播地址:全“1”,用于广播(broadcast)。通过次高位的不同来区分全局地址和局部地址:局部地址:次高位为“1”,由网络管理员指定,只用于本网中。全局地址:次高位为“0”,由IEEE统一分配,保证在世界上的唯一性。共有248-2≈7?1013个。

4)长度字段:2个字节(0~1500),用于指明数据域的字节数。

5)数据域:0~1500个字节,用于存放被传输的数据(LLC PDU)。

6)填充域:0~46个字节,802.3规定有效帧从目的地址到校验和字段的最短长度为字节(固定部分为18字节),当数据域长度小于46个字节时,就使用本字段的填充来满足最短帧的要求。

7)校验和:4个字节,使用32位CRC校验,G(x)=x32+x26+x23+x22+x16+x12+x11+x10+x8+x5+x4+x2+x+1

5. 802.11MAC帧格式

文档

以太网帧格式分析

历史上以太网帧格式有五种:1.EthernetV1:这是最原始的一种格式,是由XeroxPARC提出的3MbpsCSMA/CD以太网标准的封装格式,后来在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标准化形成EthernetV1标准.2.EthernetV2(ARPA):由DEC,Intel和Xerox在1982年公布其标准,主要更改了EthernetV1的电气特性和物理接口,在帧格式上并无变化;EthernetV2出现后迅速取代EthernetV1成为以太网事实标准;EthernetV2帧头结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