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14:07
文档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作者:崔甜甜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22期        1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实践意义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个体自己承担或料理生活,使日常生活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生活自理能力可分为3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这是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人生的基础,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足的基础。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        2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必须具备
推荐度:
导读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作者:崔甜甜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22期        1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实践意义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个体自己承担或料理生活,使日常生活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生活自理能力可分为3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这是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人生的基础,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足的基础。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        2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必须具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崔甜甜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22期

        1 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实践意义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个体自己承担或料理生活,使日常生活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生活自理能力可分为3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这是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人生的基础,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足的基础。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

        2 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小学实行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小学学校教育的办学声誉。无论是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还是班主任,1)要具备父母般的爱心;2)工作要有耐心;3)工作要细心;4)必须勤奋。

        3 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

        3.1 针对年龄不同的学生,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

        学校在构思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后勤工作计划时,必须做到胸有成竹,必须遵循科学的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原则,并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教师科学地制定具体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计划。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时必须将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工作融入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教师在制定工作计划时,要在具体事情上下工夫,要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不同个体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3.2 良好的教学管理、教学设计是实现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阶段,教师既是学生的管理者、设计者、服务者,又是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合作伙伴。低年级教师大多数是有一定工作经验且责任心非常强的教师,他们过去担任多年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教师要对学习活动进行科学设计,让活动充满童趣,被儿童所喜欢。

        3.3 教给小学生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

        在生活中自理,在自理中生活,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小学生获得如何生活、如何自理的方法。这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亮点,它克服小学生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弊病。如何教给小学生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呢?一是教师设计好专题生活讲座,把课堂教学方法嫁接到生活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创造轻松、愉快的生活教学情景,让小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方法;二是教师经常给小学生讲一些关于生活自理的方法,指导小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方法。

        3.4 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强化小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

        针对小学生,教师感到最棘手的问题是他们年龄小,初入学,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管理方面如同丝麻,理不清头绪。教师面对这样的问题,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一是让小学生适应新的学校,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保证小学生更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二是全面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基本能力,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三是树立榜样,以一个组或一个班级作为突破口,搞好试点,然后将取得的经验广泛推广,引导全校学生借鉴、学习。

        3.5 拓宽培养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一是开展小学生生活技能竞赛活动,开阔小学生眼界,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二是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教师制定文明班级的评比方案,组织各班认真学习,严格按照评比方案定期评出文明班级;三是开展文明学生评比活动,让每位学生在评比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四是引导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竞赛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在学校学习中得到的生活知识应用于实践,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3.6 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增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与配合

        学校与家长密切联系、配合,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在家中得到充分地实践,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因为家里才是学生施展“才能”的最好“阵地”。只有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明白能自立才能自强这个道理,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教育。家长一定要放开手脚,不要对孩子的锻炼行为过多的干涉,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使孩子形成心理惰性和依赖性格。家长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发掘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的自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4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激励机制,促进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持续发展

        一是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使每位教师和学生在此管理下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二是建立的管理必须与国家或教育主管部门的相结合,充分体现学校的管理水平;三是建立的管理必须具备前瞻性,始终代表农村教育的最新改革;四是建立的管理对教师要有激励性,在实践中不断激励教师开拓进取,挖掘教师主动工作的潜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边河中心校)

文档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作者:崔甜甜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22期        1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实践意义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个体自己承担或料理生活,使日常生活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生活自理能力可分为3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这是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人生的基础,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足的基础。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        2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必须具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