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兽医基础》课程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14:54
文档

《兽医基础》课程标准

《兽医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其功能是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对生产一线的工人及技术操作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畜禽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其后续学习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好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疾病发生的各种因素;掌握疾病基本病理知识;掌握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药物和生物制剂的使用;掌握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的主要特征;会本课程基本技
推荐度:
导读《兽医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其功能是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对生产一线的工人及技术操作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畜禽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其后续学习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好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疾病发生的各种因素;掌握疾病基本病理知识;掌握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药物和生物制剂的使用;掌握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的主要特征;会本课程基本技
《兽医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其功能是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对生产一线的工人及技术操作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畜禽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其后续学习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好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疾病发生的各种因素;掌握疾病基本病理知识;掌握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药物和生物制剂的使用;掌握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的主要特征;会本课程基本技能操作。达到动物疫病防治员中级工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能认识常见的病理现象。

 掌握尸体剖检的方法和病料的采取。 3.会进行常见血清学试验操作。

 掌握常用药物的性质、作用、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 5.掌握畜禽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掌握畜禽的投药术、注射术、洗胃术、导尿术等治疗技术。 7.熟练掌握畜禽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会利用诊断试剂盒对某些传染病进行快速诊断。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 病理基础

 项目一 疾病概论

 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

 项目二 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掌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中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的概念、血栓的种类及病理变化;掌握组织细胞的损伤与修复;掌握水盐代谢障碍、炎症、发热的概念及病理变化;了解各种病理现象对机体的影响。

 项目三 尸体剖检及病料送检

 了解尸体剖检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模块二 兽医临床常用药物

 项目一 药物的基本知识

 掌握药物的概念、制剂与剂型;掌握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了解药物的 体内过程。

 项目二 抗微生物类药物

 熟悉抗微生物类药物的种类,掌握常用药物的特点、抗菌图谱、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项目三 防腐消毒药

 熟悉防腐消毒药的种类,掌握常用药物的特点、作用、用途及注意事

 项。

 项目四 抗寄生虫药 熟悉抗寄生虫药的种类,掌握常用药物的特点、作用、用途及注意事项。 项目五 影响组织代谢药物

 熟悉影响组织代谢药物的种类,掌握常用药物的特点、作用、用途及注

 意事项。

 项目六 解毒药

 熟悉解毒药的种类,掌握常用药物的特点、作用、用途及注意事项。 项目七 作用于系统的药物

 熟悉作用于系统的药物的种类,掌握常用药物的特点、作用、用途及注意事项。

 模块三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基础

 项目一 微生物学基础

 掌握细菌、病毒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和对机体的致病性;掌握其他微生物的形态特征;了解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项目二 免疫学基础

 掌握免疫的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免疫的种类及各自特点;掌握抗原概念、性质和构成条件;掌握抗体的概念、种类、作用及产生规律和影响因素;了解免疫应答的过程。了解血清学试验的概念、作用及影响因素。

 模块四 防疫与检疫技术

 项目一 畜禽疫病的防疫技术

 掌握畜禽疫病防疫中消毒的种类、方法,免疫接种的类型、对象、方法及免疫接种时的注意事项,隔离和封锁的措施,药物预防的原则,了解杀虫、灭鼠和防鸟的措施,认识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

 项目二 畜禽的检疫技术

 了解检疫的有关知识,认识检疫的强制性;掌握检疫的对象、方法;初步认识畜禽检疫后的处理。

 模块五 畜禽疾病诊疗技术

 项目一 动物的接近与保定

 了解动物保定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项目二 临床诊断方法的建立

 掌握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获取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并通过鉴别或论证诊断得出初步诊断结果。

 项目三 整体及一般检查技术

 掌握整体及一般检查技术,掌握系统检查的要点与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获取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项目四 系统检查

 熟悉系统检查的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获取有价值的诊断信息,找出其临床意义与疾病本身之间的关系并作出初步诊断。

 项目五 实验室诊断技术

 掌握血液、尿液、粪便的检查内容;了解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 项目六 特殊检查

 熟悉掌握特殊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能对不同种类的动物进行X线检查、B超检查及内窥镜检查。

 项目七 临床治疗技术

 了解投药术、注射术、穿刺术、封闭术、洗胃术的注意事项。 项目八 外科手术疗法

 掌握动物临床常用的外科手术,能根据动物种类、病情及临床实际正确选择和实施操作方法。

 四、教学实施

 教学时数安排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教学目标,以能力为本位,切实将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采用项目教学,以学习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应用挂图、投影仪、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畜禽疾病防治技术。

 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以专业教室、实验室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掌握畜禽疾病防治的基本操作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际操作的容量。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鉴定,加强职业技能的实际操作项目的训练,按照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的客观规律,精讲多练,做学一体。让学生广泛参与实际生产活动,在实践中多做、反复做,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畜禽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实际生产情况,对教学内容的时序安排可以作必要的前后调整。重视本专业领域新知识和新技术,贴近生产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可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分别安排师资,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优势。 (7)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3.教材编写建议

 必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要和产业、行业、职业岗位对接,充分体现职业性。

 教材内容应凸显实践性,不仅要充分体现社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践内容,还要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开发、模块设置。

 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保证教材先进性,充分体现教材编写要遵循“必须、够用、实用”的基本原则。

 教材应图文并茂易于理解,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持续性。

 五、考核与评价

 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应该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和理念。

 采用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等过程评 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自评、互评及师评等方法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即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 创新能力,以发展学生心智和潜能。

文档

《兽医基础》课程标准

《兽医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其功能是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对生产一线的工人及技术操作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畜禽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其后续学习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好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疾病发生的各种因素;掌握疾病基本病理知识;掌握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药物和生物制剂的使用;掌握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的主要特征;会本课程基本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