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命题人:周慧斌 审核人:陈青莲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
加。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含量
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2.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沿水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及其摩擦均不记,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N,物体运动的速度为2m/s,则拉力做功的功率大小为 ( )
A.5W B.10W C.15W D.20W
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浓硫酸溅到手上应立即用水冲洗B.将无色酚酞滴入某溶液后呈红色,说明该溶液呈碱性
C.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值,应将玻璃棒在蒸馏水中清洗后再取待测液测定
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 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4.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该污渍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经水漂洗后红色又变为黄色。据此现象,你认为咖喱汁与下列何种试剂可能有相似的化学作用 ( )
A.品红溶液 B.酚酞试液 C.无水硫酸铜 D.KI淀粉溶液
5.2011年4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八号导航卫星发射到预定椭圆轨道,该椭圆软道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599千米,已知该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关于该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势能、动能、速度的变化是 ( )
A.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减小 B.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增加
C.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不变 D.势能不变、动能不变、速度不变
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惟一证据 B.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
C.“始祖鸟”化石能说明生物进化是不是缓慢的
D.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的地层里
7.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此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B.A、C是有机物,B、D是无机物
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 D.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 2H2O
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人的体细胞内每一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都相同
9.一个上、下底材料相同,质量相同的两圆台型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如下图放置,若匀速将物体水平拉动相同距离,则两力做功关系( )
A.Wa>Wb B.Wa=Wb C.Wa A.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看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B.在载玻片的中间部位盖上盖玻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C.血液提前一天取自屠宰厂杀猪时流出的新鲜血液,不需其它处理 D.取一滴猪血滴在载玻片的一端,用另一载玻片将血滴平推成一层薄膜 11. 右图为某湖近一百年来每一个月的平均水位变化图。在长期的变化中,能终年生存于该湖 泊的鱼类最可能具有的特征是 ( ) A.需水较深的湖泊 B.具能快速游动的流线型身体 C.在浅水的下层泥泞中仍能存活 D.在环境恶劣时具改变性别的能力 12. 生命起源于外太空的观点曾令无数研究者激动。下列科学研究的事实不能为“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推测提供证据的是 ( ) A.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B.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C.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 D.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13.如图所示是一种卧式千斤顶,当手往下压动摇臂时,能把顶着的重物抬高一段很小的距离。把摇臂向上复位时,抬起的重物可以保持不动,再按下摇臂时,重物又被微微抬起。上下往复操作摇臂,重物便渐渐举高。如果能在摇臂上再套一节管子,则更容易一些。以下关于千斤顶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千斤顶是一种省力机械 B.使用这种千斤顶可以省功 C.在摇壁上再套一节管子主要是为了增大力臂 D.不用套管等附加设备,在重物被提高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使用者会越来越累 14. 把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滤渣中一定不含铜 B.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 C.滤液中含有FeCl2和HCl D.滤液中含有FeCl2和CuCl2 15. 将一大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上,培养皿上所放物质如图所 示.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肯定不正确的是 ( ) A.Ⅰ处试液变蓝 B.Ⅱ处溶液变浑浊 C.Ⅲ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D.Ⅳ处试纸变红 16. 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 Pauling提出电负性(用希腊字母χ表示)的概念,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 Pauling假定氟元素的电负性为4,并通过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他元素的电负性(如下表所示) A.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其金属性越强 B.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其非金属性越强 C.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其非金属性越弱 D. 元素的电负性大小与其非金属性无关 17.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实验时,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 A.搅拌的影响 B.水浴的时间 C.馒头碎屑的粗细 D.馒头碎屑的量 18.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2V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54分) 19.某同学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梳理。 (1)填写下表空格中的化学式: (2)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绘制了下图。请你在右边的 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20.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图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骆驼是通过 的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 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 (填“大脑”或“脑干”)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按达尔文 进化论的观点,骆驼的这一适应特征的形成是长期 的结果。 21. 标有“6V 3.6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的变化关系如 图 所示,若把这种规格的两只灯泡串联接在6V的电源两端,则每只灯泡的实际电阻为 ,实际功率为 。 22.人体有许多由肌肉和骨骼构成的杠杆,人们在工作和劳动中这些杠杆都在起作用,如果我们弯一下腰,腰背部肌肉就要付出1000N以上的拉力,这是由于在腰背部肌肉和脊骨之间形成的杠杆是一个 杠杆,提起重物时,为了避免肌肉被拉伤,正确姿势是尽量使重物靠近身体(脚),这样做法的依据是 。 23.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往往需要口服或静脉滴注抗菌药物。若口服抗菌药物,药物到达小肠的路径是口~咽~________~胃~小肠;若静脉滴注,抗菌药物从体静脉进入循环系统到达发病部位,此过程中抗菌药物依次通过心脏各腔(如右图)的顺序是 。 24. 已知某人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是2.5 cm/s.下图是用此仪器记录下的某人的心电图(图中每个小格的边长为0.5 cm) 。(1)由图知此人的心率是_______次/分.他的心脏每跳一次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s.(2)如果他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ΔV=8×10-5 m3 的血液,他的血压(可看作他的心脏跳动时输送血液的强度)的平均值是p=1.5×104 Pa,据此估算此人的心脏跳动时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____。 25. 某电饭锅及内部电路如图,R1是加热电阻,R2是限流电阻。 开关S1需手动闭合,但当锅内温度达到103℃时,会自动断开;S2是一个自动温控开关。请回答: (1)电饭锅加热煮饭时,开关S1处于 状态, (2)在电饭锅煮稀饭时,开关S1却不能自动断开,其原因是 。 三、分析计算题(10分) 26. 高压起重气垫是一种适合于地震救灾的起重工具。它由如图甲所示的高压气瓶、气管、阀门与气垫连接而成。起重时,气垫放入重物与地面的间隙之间,由高压气瓶向气垫内充气,气垫在短时间内可把重物举起一定高度。 (1)高压气瓶向气垫内充气时,气瓶内的气体温度________,内能________。如果高压起重气垫在5s内可将1×105N的物体举高0.1m,则其功率为________W。 (2)图乙中,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石板长为2m、重为6×104N。当气垫内最高气压比外界高106Pa时,石板恰好被顶起,此时气垫和石板的接触面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气垫恰好顶起石板时,气垫的中心至少离石板右端的支点O多远?
从上表可以看出元素的电负性大小与元素非金属性的关系是:(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电负性 0.9 1.2 1.5 1.8 2.1 2.5 3.0
该兴趣小组严格按照实验设计条件进行操作,实验结果:①和②号试管都变蓝。为此,实验小组围绕实验设计进行反思,应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 )编号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① 馒头碎屑+ 2ml唾液 充分搅拌;37℃水浴10分钟 加2滴碘液 ② 馒头碎屑+ 2ml清水 充分搅拌;37℃水浴10分钟 加2滴碘液
观察上表发现盐酸盐中的阳离子除 (填离子符号)外,其余都是金属离子。氯化钾 氯化钙 氯化钠 氯化镁 氯化铝 氯化锌 氯化亚铁 氯化铵 KCl CaCl2 MgCl2 AlCl3 ZnCl2 FeCl2 NH4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