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阅 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日常感觉:智慧栖身之地
唐 韧
①人类一切智慧(包括理论)的原初栖身处,正是人类的日常感觉。
②曾有欧洲某国的一个妈妈把教给她孩子读字母“O”的幼儿园老师告上法庭,罪名是老师剥夺了孩子的想象权——孩子本可以从一个小圆圈想到许多许多,现在只剩了一个字母“O”。这个母亲告赢了。
③我们的孩子一学话,家长就急急如敕地命他们背唐诗,幼儿园也忙于让他们学写字学英文,为的是叫他们比别人早些钻进知识技能中去,在未来的升学就业竞争中多持一个筹码。
④此举的结果也许是,背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孩子,对枝头的鸟啼丧失了感觉。
⑤苏格兰哲学学派把“日常感觉”称为“来自日常感觉的正常人类理智哲学”的提法,含义就是日常感觉对人理智的长成,其意义绝不低于书本智慧。
⑥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曼讲到他自幼所受的教育,说曾有孩子指着一只黑颈鸫,问他这鸟叫什么,他答不上来,那孩子就不以为然地说:“你爸爸怎么什么都没教你呢?”费曼回忆道:其实情况正相反。我爸是这样教我的——“看见那只鸟儿了吗?”他说“我可以教你怎么称呼这只鸟,可还是一点几也不懂得它。我们还是来仔细瞧瞧它在做什么吧。”
⑦费曼说,我于是很早就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
⑧这也正好是会背诵“处处闻啼鸟”和会欣赏、分辨各种鸟啼两种能力的区别。
⑨费曼的父亲比一般家长更洞悉人类理智发育的生态,他更珍惜儿子对生活现象的观察理解力:能积累提取日常感觉的能力是高于万物、唯人才有的生态优势。“理论之树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他聪明地避开高踞灰色树上的虚荣,给儿子预留了充足的理智发育的空间,轻松地指点幼子仰视“正常人类理智哲学”的常青树风景。将来别的孩子拼尽全力爬到灰色树顶时,费曼却可能从容地攀上了常青树。
⑩自然,所有的比喻都有缺陷。人不可能不必爬“灰色树”,但只知爬灰色树的人,是看不见常青树的。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大家,都不可能单靠已有知识从事创造,尤其是首创,因为所谓首创,正是“发现书本(前人、他人)目前还没有的东西”。
⑾以笔者熟悉的文学家为例。所有优秀文学家赖以工作的东西,恰恰是一些既有私人性又有特殊概括办的日常感感觉,它们大到笼罩整部作品(主题),小到一个细节,其中没有为他人触及过的尤其珍贵。
⑿王安忆曾说,处女作中一种非常可贵的东西,“因为它带有非常纯粹的感性,这种感性 没有受到污染”,即“没有受到前人的经验和约定俗成的法规的约束和影响”,“……完全是他个人的东西,个人始发的经验”。这和人的“日常感觉”的首创状态多么相似——它微妙而切近地触动着我们——它就是日常感觉本身。
⒀“日常感觉”涵盖人生存中的一切感受,其中有许多特别隐秘和曲折的,__________。
⒁名著之所以为经典,皆因它汲取并提炼了人类的日常感觉。就说“阿Q精神”、“国民性负面因素”这名称,后来确称为术语和理论了,但那是评论家抽取论定之后的事,在写《阿Q正传》之际却是没有的。鲁迅先生对那种在困顿中以精神胜利自我平息自我抚慰的精神习性的概括,未见于任何历史书理论书,而应来自民弱国贫年代从小康沦于困顿的处境中的人们的日常感觉。它一旦被提取、流传,就有强大的生命力。
⒂还有另一种更为珍贵的睿智。一个善于聆听自己和他人日常感觉的作家,往往能够逃脱被同时代的理性和逻辑误导的不幸,无意间站到了比他人更远瞩的位置上。
⒃1959年之前的赵树理,是中国文坛的旗帜,他本可轻松顺从当时流行的理性召唤,按照当时的逻辑去写作,像很多人那样赢得喝彩和拥捧。但他却是焦虑到了极点。写了很多分量很重,与众不同的信件。他受到组织的严厉讨伐。他伤感地对友人叹息:“我是农民中的圣人,知识分子中的傻瓜”。
⒄三年之后,讨伐者们醒来了。邵荃麟说:“我们的社会常常欠缺思考,而老赵,认识力,理解力,思考,我们是赶不上的。”老赵所遵从的良知,当然为任何书本材料所无,只能来自他作为一个中国农民的日常感觉,而批判者们正好是被书本条条和强大的推理能力“导入歧途”的。
日常感觉的牙花果,均结于生活之树。珍惜和尊重人的日常感觉能力,就是珍惜和尊重人常青的理智源泉,珍惜和尊重人⒅天赋的首创能力,就拥有了人对自身理智发育的良知。说到底,人类一切智慧(包括理论)的原初栖身处,正是人类的日常感觉。一个连啼鸟都不去听的人,是写不出“舂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
(《文汇报》 2012年6月l3日,有删节)
1.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⑨段划线句的含义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⒀段横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
①敏感和善于表达的作家,多半也会觉得自己表达出来的,是他日常感觉的那一部分
②属于人可能永远都想不到要去形诸语言文字的潜意识
③即使如此,他们还永远会有表达不透的遗憾
④属于心灵深处的小颤动
⑤——许多这种小颤动就像水中的小鱼儿,尾巴一摆就没了
A.①④②⑤③ B.④②①③⑤ C.②①③④⑤ D.④①⑤②③
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费曼的父亲认为:要真正懂得一只鸟,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它,而不是知道它的名字。
B.王安忆认为,处女作可贵之处在于不受前入的影响,完全是他个人的东西、个人始发的经验。
C.“阿Q精神”这一理论术语并非鲁迅创造,但是对于这种精神习性的概括却是鲁迅独创的。
D.“知识分子中的傻瓜”是赵树理对自己因没有顺应当时的逻辑和理性写作而受到批判的自嘲。
5.请概括作者认为“日常感觉”是“智慧栖息之地”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例,谈谈你对第⒁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变形记》 《边城》 《守财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1题。(19分)
耒 歌
陈绍龙
①一片雨烟。一片朦胧。
②耒歌响起的时候我还在梦里。耒歌,是耕田人耕田时唱的歌。秋李郢人叫它“嘞嘞”,或叫“打嘞嘞”。耕田人是报时鸟,秋李郢人说他们都是属“鸡”的,差不多鸡叫过之后他们就起身了。耒歌为秋李郢报时。
③秋李郢人听惯了耒歌。只是听耒歌要早。起先,耒歌被淹没在夜色里,一声,一声,仿佛那娇嫩的鸟喙始终还没有啄开壳儿,忽然,歌如闪电,裂帛声出,这只壳终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咿呀”一声,晨,破壳而出。
④耕田要早。野地里,听到鸡鸣,耕田人也会仰着脖子“喔、喔、喔”的,学着鸡叫,玩。 他们这样“喔”的时候就把耒歌停下了,鸡不叫的当儿,他们照样唱他们的来歌。唱给牛听,唱给田野听,唱给自己听。
⑤牛听了有精神。牛不说话,只在默默地耕田,在水田里拉犁,垄笔直,夜还黑着呢,都不走字。“牯子——”,每句词前面都加“牯子”,“牿子,哥哥想你到五更哟,牯子”,好像耒歌就是唱给牛听的。牯子能听明白吗。真是。牯子是牛。
⑥天没亮的时候,耒歌唱的都是掏心掏肺的句子。秋老二还会唱《姐是一枝花》的情歌。有人听过。天亮的时候秋老二就不唱了。有人不断地怂恿,来一段嘛。来一段嘛。“谁是你姐呀?”“一枝花是谁呀。”秋老二没有接话,始终不抬头,像是做过见不得人的事似的。这会,他如见光的合欢,叶子蔫了。秋老二五十多岁了,单身。对牛谈情,耒歌真是这样的。田野原本是黑的,在梦里,没醒,渐渐地,泛白,见亮,睁开惺忪的眼睛,似被耒歌唤醒。鞭催花发,押着水韵,梢头的水雾在绽放。鞭子打在歌间,歌不断;鞭子打在牛背上,牛背上不见一丝鞭痕。伸直臂膀,秋老二把鞭子抡圆,在空中画个圆圈,然后猛地一抽,像是在空中写了一个“中”字,只是那一竖特别地长,几乎近地。“叭”的一个响,牛会猛地一触,一个机灵,向前一步。夜色顿时活泼了许多。
⑦“打伴儿”。问急了,秋老二说了实话。耒歌唱终自己听,给自己打伴儿。黑夜寂寥,唱歌,跟牛说话,跟自己说话,一个人在心里,一个人在嘴上。
⑧秋老二耕田的时候喜欢带他的黑黑。黑黑是条狗。黑黑的叫声夹杂在耒歌里。黑黑叫,
隐约地,村庄也便传来狗的叫声。耒歌是秋李郢的晨曲。黑黑的叫声有点沙哑,像这支曲子里的锣,或是铙。远处的狗叫声成了低音部的和弦。
⑨黑黑一身黑,没杂毛。黑黑有劲,个大,有小半人高,也能吃。早年,粮食金贵,一条狗的饭量能顶一个人呢。好些人劝他,勒了吧,多肥。秋老二不吱声。过年的时候,又会有好些人到他家晃悠:勒了吧,喝酒。
⑩“滚!”
⑾他们是冲着那条狗的,想吃狗肉,喝狗血汤。狗血汤没喝到,一个个却被骂得狗血淋头。
⑿秋老二多心疼黑黑呀。没有人理解。那会秋李郢人家家都有二亩自留地。自留地得请人耕田呀。秋老二是耕田的好手,请他的人多。队里的牛,队里的犁。用犁无妨,用牛得把牛喂饱。饿牛不耕田,这是铁律。给哪家耕田了,哪家得把牛喂饱,也还要做份早茶或者晚茶给耕田人的。早茶、晚茶也是尽村民家之所有。秋李郢人不怠慢耕田人。有人发现,吃晚茶或是早茶的时候,秋老二会偷偷用手帕包一块饼或者一块鸡肉揣在怀里。动作之快,像是魔术。人们知道了,那是带给黑黑吃的。秋老二不想让人说闲话,狗哪能吃饼,吃肉?
⒀他咋对黑黑那么好?
⒁那天有人晚茶用酒招待他,他喝大了。他哭了。黑黑早有人觊觎,那天他的黑黑给偷了,真的叫人给勒了。地上一大撮狗毛。
⒂“打伴儿……”
⒃从秋老二断断续续的话语中,人们拼凑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
⒄有一天早起,天黑。毛毛雨。秋老二耕田没归。“斜风细雨不须归”,雨如风,如阳光,庄稼人都喜欢,没有归的。秋老二只顾在雨地里唱他的耒歌了。黑黑的撕咬声他没听到。天亮时他发现,黑黑嘴角流血,一只耳朵耷拉到了嘴边,血肉模糊。再一看,田头一只狼眼放绿光,另两只狼夹着尾巴跑了。“放绿光”的那只狼见状小坐之后也跑了。
⒅黑黑救了秋老二一命。
⒆秋李郢人说,“五狼神”,狼喜结群,五只狼就是神了,无人能敌。
⒇原来如此。秋李郢似乎理解了这个“伴儿”更深的内容。
21秋老二把那撮狗毛给埋了,边上竖了块木板。
22好些年,我早上听到秋李郢上空有耒歌响的时候,都仿佛能听到里面有黑黑的叫声。仿佛看到,黑黑端坐在田头,端坐在雨地里,看着秋老二,看着田野。
23田野,一抹雨烟。
(选自《散文》 2016年07月)
7.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对⑥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
A.“‘谁是你姐呀?’‘一枝花是谁呀。’”在对话中表现出秋李郢人对秋老二的调侃与不屑。
B.“梢头的水雾在绽放”,用了比拟的手法,写出了晨雾在秋老二的鞭下四下溅开的状态。
C.“在梦里,没醒,渐渐地,泛白,见亮”,运用短句,简洁明快,语言独具特色。
D.用“伸直”“抡圆”“猛地一抽”等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写出了秋老二是耕田好手。
9.从叙述顺序的角度,说说第⒄段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赏析本文第22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分析本文为什么以“耒歌”为题。(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2. (1)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_________,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5)圣人无常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故声闻过情,________________。(《诸子喻山水》)
(7)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桃之夭夭,________________。(《诗经·国风·周南》)
(四)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3-15题。(8分)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域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13.选出与所给作品体裁相同的一项(1分)( )
A.《蝶恋花》(柳永) B.《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玉台新咏》)
C.《月夜》(杜甫) D.《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4.以下对这首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用互文手法,男女音容都显出喜乐自得的样子。
B.诗中用叠词“索素”,写出了一派丰收的忙碌场景。
C.诗中“卖黄犊”一句是以典型事件来突出喜悦心情。
D.本诗由欢乐转到苦乐,文势跌宕又增强了鞭挞的深度。
15.结合全诗,任选一个角度,简析画线句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18分)
①和士开,字彦通,清都临漳人也。其先西域商胡,本姓素和氏。士开幼而聪慧,选为国子学生,解悟捷疾,为同业所尚。天保初,世祖封长广王,辟士开开府行参军。世祖性好握槊,士开善于此戏,由是遂有斯举。加以倾巧便僻,又能弹胡琵琶,因此亲狎。尝谓王曰:“殿下非天人也,是天帝也。”王曰:“卿非世人也,是世神也。”其深相爱如此。
②世祖践祚,累除侍中,加开府。帝先患气疾,因饮酒辄大发动,士开每谏不从。属帝气疾发,又欲饮,士开泪下歔欷不能言。帝曰:“卿此是不言之谏。”因不复饮。言辞容止,极诸鄙亵,以夜继昼,无复君臣之礼。至说世祖云:“自古帝王,尽为灰烬,尧、舜、桀、纣,竟复何异?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国事分付大臣,何虑不办,无为自勤苦也。”世祖大悦。其年十二月,世祖寝疾于乾寿殿,士开入侍医药。世祖谓士开有伊、霍之才,殷勤属以后事,临崩,握士开之手曰:“勿负我也。”乃绝于士开之手。
③世祖时,恒令士开与太后握槊,又出入卧内无复期限,遂与太后为乱。及世祖崩后,弥自放恣。琅邪王俨恶之,与领军库狄伏连、侍中冯子琮、御史王子宜、武卫高舍洛等谋诛之。伏连发京畿军士,帖神武、千秋门外,并私约束,不听士开入殿。其年七月二十五日旦,士开依式早参,伏连前把士开手曰:“今有一太好事。”王子宜便授一函,云:“有敕令王向台。”遣兵士防送,禁于治书侍御厅事。俨遣都督冯永洛就台斩之,时年四十八,簿录其家口。
④士开禀性庸鄙,不窥书传,发言吐论,惟以谄媚自资。河清、天统以后威权转盛。富商大贾朝夕填门,朝士不知廉耻者多相附会,甚者为其假子,与市道小人同在四昆季行列。
(节选自《北齐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二》)
16. 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辟士开开府行参军( ) (2)累除侍中( )
17. 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释义最准确的一项。(2分)
(1)属帝气疾发,又欲饮( )
A.叮嘱 B.新近 C.属于 D.适逢
(2)不听士开入殿( )
A.听从 B.听任 C.听话 D.听命
18.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
A.士开善于此戏 急于星火
B.卿此是不言之谏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因此亲狎 不如因善遇之
D.惟以谄媚自资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19.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河清、天统以后,威权转盛,富商大贾朝夕填门,朝士不知廉耻者多相附会,甚者为其假子,与市道小人同在昆季行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③段叙述了和士开被杀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2分)
21.请填写与和士开有关的表格。(3分)
言行 特点
善握槊、琵琶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 阿谀奉承
劝君恣作乐 纵容失职
与太后为乱 ③__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中 述
欧阳修
①君子所求于人者薄,而辨是与非也无所苟。孔子罪宰予曰:“于予与何诛①!”罪冉求曰:“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②。”二子得罪于圣人,若当绝也,及为科③以列其门弟子,取者不过数人,于宰予有辞命之善则取之,于冉求有政事之善则取之,不以不善而废其善。孔子岂阿其所好哉?所求于人者簿也。管仲功施天下,孔子小之。门弟子三千人,孔子独称颜回为好学,问其余,则未为好学者。闵损、原宪、曾子之徒不与焉;冉求、宰子之得罪又如此。孔子岂不乐道人之善哉?辨是与非无所苟也。所求于人者薄,所以取人者犀。
②盖辨是与非者无所苟,所以明圣人之道。如宰予、冉求二子之不得列其善,则士之难全者众矣;恶足以取人善乎?如管仲无所贬,则从政者若是而止矣;七十子之徒皆称好学,则好学者若是而止矣,恶足以明圣人之道乎?取人如此,则吾之自取者重,而人之所处者易。明道如此,则吾之与人其所由可知矣。
③故薄于责人,而非匿其过,不苟于论人,所以求其全。圣人之道,本乎中④而已。
【注】①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②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③为科:评定等级。④中:指中庸。
22.从第①段看,宰予的“是与非”是指。(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对“如管仲无所贬,则从政者若是而止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假如不去贬斥管仲,那么从政的人做到他这样才能停下来。
B.假如不去批评管仲,那么从政的人做到他这样才能停下来。
C.假如不去批评管仲,那么从政的人做到他这样就会停下来。
D.假如不去贬斥管仲,那么从政的人做到他这样就会停下来。
24.对第①段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开门见山地提出君子评判人和事的具体态度和方法。
B.孔子评判弟子与管仲的典型材料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画线句借助反问句,排除了对孔子做法误解的可能。
D.运用并列式结构,使本段的论证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25.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简述“圣人之道,本乎中而已”在孔子身上的表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写 作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最近,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一位女歌手与非文化物质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一同演唱经典名段,她用自己写的法语歌词演唱,遭评委老师质疑。她解释说法语歌词里有她自己的理解,且在场有外国人听;而评委老师强调对于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人,就应该用中文唱。
2017届高三第一阶段教学调研语文学科试卷答案
(一)(17分)
1.(2分)欧洲的母亲状告幼儿园老师剥夺孩子想象权,与下文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只关注知识技能的行为形成对比,(1分)引出关于日常感觉对人智慧长成的重要意义。(1分)
2.(2分)别的孩子在费力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1分)费曼却可能轻松地获得来自日常生活的智慧。(1分)(或别的孩子在费力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费曼却可能轻松地到达理智发育的高地。)
3.(3分) B
4.(3分) B
5.(3分)日常感觉为人的理智发育预留了充足的空间;日常感觉能让人发现书本目前没有的东西,有创造性。(日常感觉含有人天赋的首创能力)日常感觉让人能够不被同时代的理性和逻辑误导,保有思考的能力,能远瞩。(三点各占1分)
6.(4分)答案示例:《变形记》中主人公承受着生活的重重压力,变成了甲虫,最终被社会家庭抛弃。借以表现生存的压力使人精神扭曲、人性异化的主题。(2分)这是在金钱社会中人们唯利是图、薄情寡义的生存状态的一种真实写照,(1分)是卡夫卡汲取并提炼了那个时代中的人们的日常感觉而创作的。(1分)
(二)(19分)
7.(3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鸟喙渐渐啄破蛋壳”来比“耒歌渐渐打破黑夜”(1分),形象地写出了耒歌由弱到强的过程(1分),写出唱耒歌的耕田人的劳作之辛苦(1分)。(通感、比拟)
8. (3分) A
9.(4分)运用插叙(1分),交代了秋老二对黑黑“那么好”的原因:不止是单身寂寞的陪伴、情感倾诉的对象,更是生死相依的“伴儿”(2分)。拓展了故事内涵,深化了主题。(1分)(答出生死相依得2分,只答出陪伴,倾诉对象的,得1分。)
10.(4分)答案示例:虚实结合(1分),实写作者听到其他耕田人唱耒歌,由此想象(虚写)黑黑端坐在田头雨地里看着秋老二看着田野的情景(1分),暗示失去“伴儿”黑黑的秋老二的境况(或:想象出失去黑黑后的秋老二的孤单)(1分),含蓄地表达了对秋老二的同情和担忧。(1分)。(拟人、反复、环境烘托、语言整散结合)
11.(5分)结构上,耒歌是全文的线索。(1分)内容上,耒歌是耕田人用来消解起早摸黑耕地的辛劳的,是秋老二排解个人寂寞的歌(耒歌是辛苦的耕田人唱给牛听,唱给田野听,唱给自己听的歌)(1分),耒歌代表(概括或反映)了耕田人辛劳艰苦的生存状态(1分);作者听到耒歌就想起了耕田人,想起了秋老二,所以耒歌又是作者用于表达对耕田人情感的载体(2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2.(1)望故乡渺邈(2)玉簪螺髻 (3)虎鼓瑟兮鸾回车 (4)竟无语凝噎 (5)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6)君子耻之(7)知来者之可追(8)灼灼其华
(四)(8分)
13.(1分)B
14.(3分)C
15.(4分)答案示例:侧面描写:野蚕结茧无人来顾及,化了蛾,在桑叶上飞来飞去,从侧面写出农人忙于农事丰收(无暇收野茧),(2分);为下文农民把丰收成果都用于官家缴纳赋税自己无法享用、鞭挞统治者的对百姓的贪婪盘剥做铺垫。(2分)(叠词、情景关系角度等)
(五)(18分)
16.(2分)(1)征召 (2)多次、屡次
17.(2分)(1) D (2)B
18.(3分)D
19.(6分)河清、天统年间以后,权势渐渐加重,大商人不分早晚都来拜见,不知廉耻的大臣们也跑来依附他,甚至有人作了他的干儿子,和一些市井小人称兄道弟。(“转盛”、“朝夕”、定语后置句、假子、昆季、通顺各1分)
20.(2分)原因 过程
21. (3分)多才多艺 赞王为“天帝” 邪淫荒唐(意思对即可)
【参】和士开,字彦通,清都临漳人也。他的祖先是西域作生意的胡人,本来姓素和氏。士开年少时很聪明,被选为国子学生。思维敏捷,受到同学的推崇。天保初,被封为长广王,征召和士开任本府行参军。世祖喜欢握槊的游戏,和士开擅长这种游戏因此而被提拔。他又乖巧能顺应心意,又会弹奏胡琵琶,所以和世祖关系很密切。曾经对王说:“殿下不仅是天上的仙人,而且是天上的皇帝。”世祖说:“你不仅是世间的人,而且是世间的神仙。”两人相爱如此之深。
世祖为帝后,多次升迁任侍中,加授开府。皇上原先就患有气喘病,一饮酒就会发作,和士开经常劝谏也不听从。一次正好病情发作,又想喝酒,士开流着泪哽咽着说不出话。皇上说:“你这是不说话的劝谏。”于是不再喝酒。两人的言谈举止,极其猥亵,夜以继日,不再有君臣的礼节。他甚至劝世祖说:“自古以来的帝王,都化成了灰烬,尧、舜、桀、纣,最终的下场没有区别。陛下应该趁着年轻,尽情享乐,放纵横行,即使快活一天也抵得上一千年。国家大事都交给大臣处理,不用担心办不好,不要把自己搞得这么辛勤劳苦。”世祖非常高兴。这一年十二月,世祖住在乾寿殿养病,士开到宫内侍奉送药。世祖说他有伊尹、霍光的才能,真诚地向他托付后事,临终前,拉着士开的手说:“你不要辜负我啊。”说完握着士开的手而死。
世祖时,经常命士开和太后握槊,并且出入太后的卧室没有期限,他就和太后通奸,世祖去世后,更加放纵,琅邪王高俨很仇视他,和领军库狄伏连、侍中冯子琮、御史王子宜、武卫高舍洛等人谋划杀掉他。伏连调集京畿,逼近神武门、千秋门外,暗中约定好,不许士开进入大殿内。这一年七月二十五日清晨,士开按照规定去早朝,伏连上前拉着士开的手说:“今天有一件大好事。”王子宜就交给他一封书函,说:“皇上令士开到御史台。”派军士护送,把他拘禁在治书侍御史的大厅。高俨派都督冯永洛到御史台把他杀了,时年四十八岁,查抄其家产奴婢。
和士开禀性卑鄙庸俗,不阅读书传,谈吐之间,专门以讨好卖乖作资本。河清、天统年间以后,权势渐渐加重,大商人不分早晚都来拜见,不知廉耻的大臣们也跑来依附,甚至有人作了他的干儿子,和一些市井小人称兄道弟。
(六)(12分)
22.(2分)是:擅长辞令的长处;非:白天睡觉的缺点。(每个点1分)
23.(2分)C
24.(3分)D
25.(2分)内容上看,是对上文论述内容的补充;形式上看,使论证更加严密。(每个点1分)
26.(3分)文中的“圣人之道,本乎中而已”是指圣人评判人事的态度和方法是建立在中庸的基础之上的。(1分)孔子虽然批评宰予和冉求,但仍然取其“善”,不因其缺点而忽视他们的长处。(1分)这种不偏不倚评判符合中庸思想。(1分)
【参考译文】君子要求别人的东西很少,但分辨是非时却一点不马虎。孔子指责宰予时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我能批评他什么呢?”指责冉有又说:“你们敲着鼓去攻击他就行了。”这两个人得罪了圣人,孔子好像和他们决裂了,等到评定学生等级时,挑选的不过几个人,因为宰予善长辞令而被他选中,冉有善长政事也被选中,并不因为他们的缺点而忽略他们的长处。难道这是孔子讨好他喜欢的人吗?只不过是由于对别人的要求很少而已。管仲的功绩造福于天下,但孔子却轻视他。有三千名学生,只表扬颜回好学,问到其他人,他就说,没听说谁是好学的。闵损、原宪、曾子等人都不在好学之列。冉求、宰予又这样得罪了孔子,难道孔子不喜欢谈论别人的长处吗?只不过分辨是非一点不马虎,要求别人的很少,别人向他学习的却很多。
分辨是非不马虎可以阐明圣人之道。假如像宰予、冉求这样的人都不可列入好的一类,那么就难找到十全十美的人了,哪能发现别人的长处呢?假如对管仲不去批评,那么从政的人只要做到这种地步就会停止,七十子都被称赞好学,那么好学的人只要像他们那样学习就会停下来,怎么能解释圣人之道呢?这样选取人的长处,我自己可以学习的就会很多,人们处世就会容易。像这样明白道理,那么我和别人运用的方法就很清楚了。
因此说对别人要求少,并非掩盖他的过失,谈论别人不马虎,才可以要求他全面。圣人之道,建立在中庸的基础上。《春秋》的大义难道比这还容易吗?
十四校联考作文补充材料
尚雯婕法语唱渔鼓道情遭李谷一批评
在10月21日3套播出的《叮咯咙咚呛》第六期安徽篇中,尚雯婕用法语与渔鼓道情传承人苗清臣合唱了一曲《夜之缪斯》,其中融入了三国演义名段、花腔渔鼓《要荆州》。
渔鼓道情,已经列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流传于安徽省萧县的汉族曲艺艺术形式,吸收了当地民歌号子和其他曲种音乐。
尚雯婕神秘的演唱搭配绚烂的舞台效果,在场观众反应热烈。主持人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蔡国庆、赵忠祥等评委也都给出了好评。
李谷一:要用中国话
不料,评委之一李谷一不认可尚雯婕的演唱,她表示在中国舞台上,尤其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时,歌手不宜用外语演唱。
尚雯婕辩解:“世界音乐作为特别的曲类,面对的不只是中国观众。如果太原汁原味,可能外国的观众会听不懂。而且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和喜欢。”
李谷一反驳:“今天,我们作为文化使者,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学习中国文化,宣传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是年轻人要继承和发展,但发展不是乱来,不是说我们今天吃汉堡、吃炸鸡,就不吃馒头、不吃饺子了,那是不可以的。”
她又反问尚雯婕,中国人,用什么立场来继承和传承中国文化?随后李谷一还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1985年就去法国开了独唱音乐会,全场唱中文歌曲,依旧获得热烈掌声。她认为,“它国人就是要唱中国歌,我们到外国唱歌也要用中国话,让他们听懂我们中国的语言。”
经纪人:年轻人喜欢
事后尚雯婕经纪人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回应:“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听外文歌,唱外文歌对于一个年轻歌手来说也很正常,再说中国也不是只有一个尚雯婕在唱外文歌,可能还是因为所处的年代不一样吧。”他还透露李谷一和尚雯婕的争执只是艺术理念上的不同,不会影响到私人交情。
李谷一此次担任《叮咯咙略呛》第二季的评委,都是直话直说的风格,在第一期节目里她就直言胡孝斌搭档譬阴老腔传承人张建民的表演“并没有真正把华阴老腔融入进去”,让胡彦斌很尴尬。在第六期节目里,她同样质疑了歌手苏醒与泗州戏融合不够。
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泉州南音传承人蔡雅艺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0月30日,廖昌永称,如果作品是全新创作的,那么根据法文、英文甚至是火星文,完全可以。若是传统的东西,最好还是用本身的语言来唱,因为它是符合内在艺术规律的。
泉州南音传承人、厦门大学南音研究中心主任蔡雅艺提到,该事件需要一分为二看待。
尚雯婕是一名当代流行文化歌手,这样的群体不需要背负部分传统文化的。流行歌手和非遗继承人的定位不同,他们可以勇往直前,吸取戏曲的养分滋养他们的新创作。“我们同时还要鼓励这类年轻胆尝试。”她表示。
谈到古老文化如何走向世界,廖昌永认为:“我们要想把作品推向世界,不应以任性改编中国传统文化为代价。”
蔡雅艺表示,文化不是媚俗的,必须有自己的精神和格调,必须要尊重悠久传承的艺术的精神和本质。不是为了对方听懂,我们才去做什么。
尚雯婕激怒李谷一 法语凭啥就唱不得“渔鼓道情”?
2016年10月31日07:44 钱江晚报 刘雪松
一档叫做《叮咯咙咚呛》的综艺节目上,尚雯婕用法语填词,与“渔鼓道情”传承人苗清臣一起,共同演绎了三国演义中的名段《要荆州》,不料评委席上的老艺术家李谷一不乐了,一顿训斥。她说,“我不太喜欢,尤其跟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项目结合在一起的时候。”
尚雯婕怯怯地回应:世界音乐面对的听众不只是中国人,如果太原汁原味,外国人可能就听不懂了,“世界音乐也许能做到的,就是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这句话激怒了李谷一,发飙道:“发展不是乱发展,不是说我今天吃了面包,或者汉堡包、炸鸡,我们就不要吃馒头,不要吃饺子,不可以的!”
在娱乐圈各种炒作真假莫辨的情况下,我们先将李谷一的行为理解为对于艺术品味的坚持。但是可能忽视了这档节目设计的两个前提,一、寻找即将消失的非遗文化和民间达人。二、将非遗文化与现代歌曲相结合,以全新的方式共同完成创新的作品。可能很多吃瓜群众跟我一样,是第一次知道安徽萧县还有“渔鼓道情”这个最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尽管它在2008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不得不承认,“渔鼓道情”眼下需要的是被世人所知,而不只是将它仅仅当成一道遗产在那儿尘封。从这意义上说,尚雯婕是努力的,应该给予掌声。
其实拿李谷一当年出道经历来看,她也是在传统的中走过来的。如果不是当年的权威给予艺术创新的包容,就不会有李谷一脍炙人口、并且号称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的《乡恋》,登上大雅之堂的机会。李谷一老师就有可能在湖南花鼓戏中,不停地在那儿《打铜锣》和《补锅》。而今拿了许多“终身成就奖”的李谷一老师,坐在《叮咯咙咚呛》这样的评委常上,为中国的戏曲传承与光大把关,当之无愧。但把关不是挡关,不是为声音越来越小、甚至濒临消失的传统艺术守灵,而是应该与今天活跃在舞台上的一代一代更加年轻的艺术工作者,一起寻找擦亮传统艺术、激发光芒的各种可能性。
从机缘巧合来说,中国传统戏剧衰落,正好是在李谷一这一代艺术家手上丢失的。我们可以不把责任归咎于李谷一们,但是面对尚雯婕们对于传统艺术试图与创新构触碰,却是不应该如此大发雷霆的。老一辈的艺术家,不仅应该有胸怀,还应该学会放手与尊重。
李谷一反感用法文演绎“渔鼓道情”,应该不完全出于艺术的口感,还包含了对传统戏曲在传播过程中的盲目自信。她可以觉得,越原汁原味的,才是越有魅力的。而实际上,这么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它很现实地在走向尘封与衰落。这种尴尬,却是与这位老艺术家的敝帚自珍,自相矛盾的。按照的理论,中国的传统戏曲就绝不能让人家用钢琴来伴奏,《我的太阳》就绝不能让中文采演唱。可是说好的音乐无国界呢?可是咱们的传统戏曲为啥就萧条了呢?
好在《叮咯咙咚呛》的其他评委,还是给了尚雯婕创新“渔鼓道情”的肯定。这是评委票权设计带来的好处。但中国的艺术舞台上,想要扼杀一个人、一项创新,有时候只要有一个位高权重、固执己见的“老人”就行。这是“新人”的不幸,更是艺术繁荣与创新的不幸。总要让新人在艺术的领域试着创新吧。
面对尚雯婕们对于传统艺术试图与创新的触碰,却是不应该如此大发雷霆的。老一辈的艺术家,不仅应该有胸怀,还应该学会放手与尊重。(责任编辑:李焱)
李谷一1944年11月10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1959年,考入湖南艺术专科学校。1961年,毕业于湖南省艺术学院舞蹈专修科。19年,演唱花鼓戏《补锅》,获湖南省和中南五省戏剧汇演优秀奖,曾受到、周恩来的亲切接见。1970年,因演出花鼓戏《补锅》,“在文化大”中被视为修正主义黑苗子,她父母的家被抄,李谷一被下放到偏穷的瑶寨6年,要靠着劳动工分吃饭。1976年,为电影《南海长城》配唱主题曲《永远不能忘》。1980年,演唱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乡恋》。1981年至1982年,两次与美国纽约交响乐指挥家吉尔伯合作,演唱交响乐组曲,其中演唱的中国的《三江组曲》获文化部二等奖。1983年,李谷一是央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献唱《乡恋》等7首歌曲。1984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之歌》的演出和电影拍摄工作,获表演一等奖。1985年,在法国巴黎和荷兰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地举办了独唱音乐会,成为中国第一位歌唱家在这些国家举办的独唱音乐会。
尚雯婕(LaureShang)1982年12月22日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法语系毕业。电子唱作人,融合电子音乐和时尚造型的先锋女歌手。
尚雯婕出生于上海普通家庭,是弄堂里长大的孩子。初一前便自学完《新概念英语》前三册;在初中担任班长且成绩长居年级第一。1998年考入上海市重点中学——进才中学重点班就读。作为文艺委员的她组织参加各种歌唱比赛、演出,舞台剧表演和剧本改编以自学架子鼓。由于沉迷爱好忽略了课业,其学习成绩在高二时一度滑落到班级倒数。进入高三后意识到升学压力,尚雯婕利用暑假刻苦自学补习,住校一年没有回家,终在高三月考中得到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2001年,以优秀毕业生身份考入复旦大学法语专业。大一的尚雯婕热心于学生社团和文艺活动,在外文学院圣诞晚会的演出惊艳全场;参加复旦现代舞协会苦练hip-pop;在法国领事馆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法语歌曲大赛上获得第二名,从而得到一次去法国游历一个月并参加拉罗谢尔音乐节的机会。法国之行让尚雯婕发现自己法语水平的不足,从此退出社团,专心学业(一度每日学习法语15小时以上)。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大学本科法语的学习要求。第二外语德语和第二专业新闻学也成绩优秀,并获得了复旦大学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
尚未毕业的尚雯婕就跟随老师出席IAPEC会议、上海国际电影节等重要场合,担任同声翻译和首席翻译;还参与了许多资料书籍的笔译工作。此外,尚雯婕曾在大三赴法实习于《法兰西西部报》;二三年级起兼职翻译和法语老师,并在法国著名诗人访间撒娇诗院时为其担任翻译。
2005年大学毕业的尚雯婕因为不喜欢做一个只能复述别人语意的传声筒,没有按照老师的期望从事专职法语翻译工作,而是选择进入一家代工奢侈品牌的法资企业。
2006年参加“超级女声”以中国选秀史最高票数出道;2007年7月发行首张个人EP大碟《梦之浮桥》;同年10月发行个人首张专辑《在梵高的星空下》;2009年演唱电影《非诚勿扰》主题曲《信以为真》以及插曲;2010年演唱电影《唐山大地震》宣传曲《23秒32年》;同年,与尚·马龙创作并演唱上海世博会比利时展馆主题越。20l1年推出《Nightmare魇》、《In》;同年参加环球青年领袖峰会创作并献唱主题曲,并获MusicRadio中围TOP排行榜“最佳女歌甲”(蝉联三届)、“内地年度杰出艺人”与“最佳金曲”奖;2012年发行《最后的赞歌》;同年在巴黎举办个人音乐会,为首位被法国电视三台专题片推介的中国流行歌手,并凭《夜之缪斯》获第12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制作人、最佳编曲奖;2013年发行专辑《Graceland恩赐之地》;同年凭《最后的赞歌》获劲歌王金曲金榜内地最佳女歌手、最佳国语唱片年度金曲以及第11届华鼎奖最佳女歌手。
2007年出版首都散文游记《与梦平行:小三在法兰西》;2008年出版法语译著《林先生的小孙女》;2013年任中法文化交流大使;还担任公益慈善代言人,致力于“尚学路上”、“萤火行动”等爱心公益事业。2014年入驻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
20l6年5月11日,受邀出席《2016年联台国世界水发展报告》发布会。
